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齐格菲防线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齐格菲防线地图

齐格菲防线(德语:Siegfried-Linie)也称西墙(德语:Der Westwall),是纳粹德国二战前,在西部边境地区构筑的对抗法国马其诺防线的筑垒体系[1]

1944年9月到1945年3月,齐格菲防线遭到了大规模的盟军攻势

反制盟军坦克的石块阵

名称

[编辑]

这条防线在德语中通称为“西墙”(der Westwall),而“齐格菲防线”是盟军将士对此防线的称呼。其来源可能是一战中兴登堡防线中同名的一段,称为齐格菲阵地;而后者又是来自瓦格纳的歌剧《齐格菲》。

西部计划

[编辑]

该项目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工程组织托特机构负责,其构筑目的是为了掩护德国西线,并作为向西进攻的屯兵场以及支援进攻的重炮阵地。防线工程是1936年德国占领莱茵兰之后开始构筑的,至1939年基本建成。防线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全长达630千米。

防线由障碍地带、主防御地带和后方阵地3个部分组成,纵深35千米至75千米。障碍地带主要是地雷场、铁丝网、防坦克壕以及著名的“龙牙”系统。主防御地带的最前缘位于障碍地带后方数十至数百米处,配备钢筋混凝土和钢铁装甲的机枪、火炮工事以及指挥所、观察所、人员掩蔽部、车辆洞库、弹药库、物资库等。后方阵地位于主防御地带后方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处,主要是预备队人员掩蔽部、预备队车辆洞库以及战备物资库,在法德交界地段还配属有170毫米至305毫米要塞化远程重炮群(1940年6月后撤出,用于英吉利海峡群岛的要塞)。

与马其诺防线相比,齐格菲防线的特点是大部分工事较小,结构较简单,但数量多达11,860个,远超马其诺防线。该防线使用混凝土931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4倍;使用钢铁35万吨,是马其诺防线的2.3倍。

亚琛-萨尔

[编辑]

亚琛-萨尔计划的掩体与莱姆斯计划的掩体相似。区别在于前部没有掩体,掩体只在掩体的两侧。亚琛-萨尔计划只在特殊情况下才在前面建造,再用重金属门保护它们。该建设阶段包括亚琛萨尔布吕肯,位于莱姆斯计划最初的防御线西。

二战时期

[编辑]

二战初期

[编辑]

1939年9月德军在东面闪击波兰时,共有46个包含预备队的步兵依托该防线防御法军,但法军没有进攻。该防线与对面的马其诺防线,促成了法德开战后8个月时间的著名的静坐战

二战中期

[编辑]

1940年西线战役获胜后,齐格菲防线上的许多火炮和可移动武器被拉到了大西洋堡垒上,使防线有些有名无实,直到1944年。

1944年8月24日希特勒曾下达了改造防线的命令,以便应对更强的火力打击,主要工程预计由德国国家劳工组织的14到16岁的孩子进行,一些当地人也被拉来参加改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反坦克壕,但是由于盟军巨大的空军优势,这些努力都失败了。

1944年重新启用

[编辑]

1944年9月,英、美盟军从西线向德国本土进攻时,德军依托这一防线展开许特根森林战役。12月,美军以饱和轰炸和炮击支援试图突破,但没有成功。直到1945年2月盟军重新发动进攻时,该防线终被突破,至此该防线一共阻滞了盟军5个月时间,直到纳粹德军无力阻止盟军。

战斗

[编辑]

美国人向许特根森林战役投入了大约12万人的部队和增援部队。在这个森林茂密的地区,这场战斗夺走了24,000名美国士兵的生命,还有9,000名所谓的非战斗人员伤亡-由于疲劳,暴露,事故和疾病而被撤离。纳粹德军的死亡人数没有被记录。许特根森林战役后,战役集中于许特根森林以南地区,介于蒙绍卢森堡小镇埃希特纳赫之间。这是纳粹德军在西境的最后一搏,其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且失败了。齐格弗里德防线的其他部分发生了严重冲突,许多掩体中的士兵拒绝投降,常常战斗至死。

英国第21集团军包括了美国编队,其中美国伤亡总计约68,000。此外,第1军团造成了超过50,000人的非战斗人员伤亡,而第9军团造成了超过20,000人的伤亡。这使齐格菲防线战役的总伤亡(美国)接近140,000。

战后

[编辑]

战后,齐格菲防线的许多部分被炸药清除。

保存与覆灭

[编辑]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约有三十个掩体。其余大多数都被炸药摧毁或被大地覆盖。坦克陷阱仍然存在于许多地区。在艾费尔山,它们超过了几千米。德国茨韦布吕肯空军基地建在齐格菲防线的顶部。当基地仍然开放时,当有人开车驶向基地正门时,可以在林线中看到几个旧掩体的残余。另一个掩体位于基地医院附近基地外围围栏的外侧。空军基地关闭后,工人在挖掘基地的油箱时,发现了被掩埋在油箱下方的地堡。

评估

[编辑]

齐格菲防线的宣传意义几乎和它的战略意义一样大,长期内它被宣称为一条坚固的防线。1944年,无论是盟军还是纳粹德军,却都发现这条防线的大部分设计已不符合战场形势了,它阻滞了盟军,但并不像声称的那样坚不可摧。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线有效抵挡着盟军的同时,希特勒发动了阿登反击战。这抽调了纳粹德国最后的资源,包括部署于齐格菲防线的许多士兵。

阿登反击战虽然造成了震撼,但战略意义却非常有限,盟军迅速重整旗鼓,轻而易举的越过了无人值守的防线。尽管齐格菲防线的设计已经部分落后于当时的战争,但如果不是希特勒,它也能支持更久,这也证明了战术理论的基本在于不犯错,而非豪赌。

参见

[编辑]

筑垒体系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Kaufmann JE, Kaufmann HW: Fortress third Reich, page 134. DA Capo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