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用户:Liaon98/高捷存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楠梓五甲线

[编辑]
高雄捷运绿线(楠梓五甲线)
概览
运营范围中华民国 高雄市
服务类型预定轻轨运输系统
目前状况规划中
主要车站前镇高中大东鸟松后劲
系统代号G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19.16公里
车站数目18
车辆基地预定于高雄鸟松设立机厂
运营信息
运营者高雄捷运

高雄捷运绿线,又称楠梓五甲线都会区外环线,为高雄捷运计划中的长期路网的一条路线,其北段与大寮屏东线佛光山线燕巢高铁线燕巢线形成“东环圈”;其南段与小港林园线大寮林园线形成“南环圈”[1]。绿线全长19.16公里,规划设置18座车站。规划路线起于五甲三路中山三路口,计划与红线前镇高中站交会转乘,沿着市道183号兴建。经五甲二路五甲一路维新路经武路北行接凤松路进入鸟松区之后,再沿着中正路北上接仁武区凤仁路,最后由凤楠路进入楠梓区,转向西接楠阳路,再转入加昌路,止于红线后劲站[2]

历史

[编辑]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并在2001年4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报行交通部,隔年8月核转行政院。该专案中,提出了“五甲延伸线”,自红线前镇高中站起,沿着县道183号往北,终于橘线大东站,中途可于瑞隆东路口转乘蓝线,编号G,全线长5.695公里,设7站;替选方案则为自红线草衙站起,沿着中安路、县道183甲号、国泰路、县道183号至大东站,全线长9.145公里,设7站,评估替选方案较差。五甲延伸线全线采平面轻轨运输系统,由于县道183号路幅狭窄,部分路宽仅20米,因此平面轻轨站点规划,将采上下行错开的方式,以减少路幅使用。机厂规划与黄线、蓝线、轻轨环线共同使用,设于瑞南街、凯兴街 、前镇河间的土地(今为75期重划区)。五甲延伸线评估自偿率达53.29%,益本比高于1,因此认为不仅值得兴建,还可以使用BOT模式

2002年时的高雄捷运绿线

该份专案同时于楠梓区右昌计划有右昌延伸线,其东端终点位于加昌路上,转乘红线楠梓加工区站。该专案后来认为加昌路向东接楠阳路即可转入县道183号,因此将右昌延伸线与五甲延伸线连结,形成了高雄都会区东外环的路线,即为绿线。全线采平面轻轨运输系统,长23.9公里,设20座车站,机厂使用右昌延伸线的右昌机厂,位于启昌街西侧后劲溪应昌支流对面。但右昌、五甲两延伸线中间的路段列为第二阶段,因此在第二阶段兴建前,五甲延伸线仍先与黄线、蓝线、轻轨环线共用机厂,待绿线全线完成才转使用右昌机厂。然而绿线全线评估自偿率为负,益本比低于1,不具经济效益,因此短期内并不建议兴建。

2003年12月捷运局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该专案中,评估右昌居民向南去左营市区较符合居民习惯,且可连结正在兴建的高铁左营站。因此绿线右昌段改线并独立成一线,绿线北端改为终于红线后劲站。而该专案纳入了新计划的凤山线,凤山线南侧亦进入五甲地区;该专案认为凤山线行驶的保泰路与绿线行驶的五甲路平行且过近,因此绿线于瑞隆东路以南的站点均删除。而以北至大东站间的站点,则另外新增了国泰、中山路口两个站点。此时绿线全线长16.146公里,采平面轻轨运输系统,设15座车站,并被称为“都会区外环线”。机厂与棕线、黄线、凤山线共用位于鸟松乡神农路、神农路150巷、大同路、坔埔大排间的鸟松机厂。2007年时,绿线又改为使用高架轻轨捷运系统,然而自偿率仍为负,益本比仍低于1,因此不建议兴建。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该专案中,认为绿线南段转乘红线需先转乘凤山线再转乘环状轻轨才能转乘到红线,并不便民,因此瑞隆东路以南的三站又复设,全线长19.16公里,设18座车站。此外凤山线改线,于国泰、油管路口间与绿线共线。以及新计划的燕巢高铁线于水管、楠阳路口间共线,该专案将绿线北段与大寮屏东线佛光山线、燕巢高铁线、燕巢线称为“东环圈”;南段与小港林园线大寮林园线称为“南环圈”。2017年2月14日,黄线改规划为地下中运量捷运系统,并有一段行驶中仑路以南的五甲路,与绿线重叠。此外此时已无棕线,凤山线也截短未至鸟松,原订的鸟松机厂将转由中运量黄线使用,绿线将得另寻机厂位置。

车站

[编辑]
编号 车站名称 Station Name 所在地 交会路线
绿线(楠梓五甲线)
除G01、G09、G18的站名已经确定外,其他站名皆为暂定名称。
G01 前镇高中 Cianjhen Senior High School 高雄市 凤山区   红线 黄线
G02 龙成宫 Longcheng Temple   黄线
G03 五甲 Wujia
G04 七老爷 Cilaoye
  蓝线
G05 许厝 Syucuo
G06 凤山果菜市场 Fongshan Fruit and Vegetable Wholesale Market
G07 凤山体育馆 Fongshan Stadium
G08 五甲中山 Wujia Jhongshan
G09 大东 Dadong   橘线
G10 凤山肉品市场 Fongshan Meat Market
G11 三丛竹 Sancongjhu 鸟松区
G12 鸟松 Niaosong   黄线
G13 梦里 Mengli
G14 湾内 Wannei 仁武区
G15 仁武区公所 Renwu District Office
G16 后安 Houan   燕巢高铁线
G17 中阳 Jhongyang 楠梓区
G18 后劲 Houjing   红线

凤山本馆线

[编辑]
高雄捷运蓝线
概览
运营范围中华民国 高雄市
服务类型轻轨捷运系统
所属系统高雄捷运
目前状况计划中
起点站篱仔内
终点站澄清本馆
技术数据
路线结构地面
路线长度8.32公里
车站数目15
轨距未知
车辆基地鸟松机厂
运营信息
建设者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运营者高雄捷运

高雄捷运蓝线又称凤山本馆线,为高雄捷运长期规划“四连结”路线之一,路线长度8.32公里,规划设置15座车站。规划路线自环状轻轨篱仔内站,沿凯旋路后东转,经班超路、保泰路、瑞隆东路、五甲一路、国泰路、澄清路,止于本馆路口。[3]

历史

[编辑]
最初的凤山轻轨版本[4]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5],并在2001年3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5],5月报行交通部审议[5],隔年5月交通部审定[6]。该专案中,高雄县凤山市规划有沿着县道183号绿线以及沿着瑞隆路和瑞隆东路的蓝线[7]。2003年3月,高雄县政府委托成大研究发展基金会进行《凤山市轻轨电车系统规划》专案,该专案中提出了共四个方案,其中一个被选为建议路线,另一个选为替选方案[8]。在建议方案中,在高雄市凯旋路直通轻轨环线红线凯旋站转乘,而本线起点则设于高雄市的班超路、凯旋路口,与蓝线转乘,并沿着班超路、保泰路、瑞隆东路、五甲路进凤山,并在五甲路上与绿线共线。在国泰路后北向、南向分岔单线行驶,北向沿着和兴街、长乐街、大东路,并与橘线大东站转乘;其后转为南向,沿着维新路、五甲路接回双线行驶。总计双线段4.18公里,单线段3.09公里,双向设7站,北向设3站,南向设2站,全线推荐使用平面轻轨。机厂与轻轨环线共用前镇机厂[4]

县市合并前的凤山线版本

2003年12月高雄市捷运局将先前的《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以及高雄县政府自行规划的数个专案(含凤山轻轨)合并,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而凤山轻轨属于该专案的子专案《凤山市轻轨系统民间参与之可行性评估》[9]。该专案中认为,凤山轻轨路线与原规划的蓝线(瑞隆路)、绿线(五甲路)过近,因此将蓝线改线,绿线五甲段取消。而凤山轻轨改称凤山线,编号GF,使用青色,因此又称为青线。该专案中认为成大研究发展基金会的替选方案较推荐路线易布线,并且经过卫武营都会公园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县议会、县政府、澄清湖、长庚医院等重要场所,因此将凤山线修改为原本的替选方案[10],在瑞隆东路原本要转进五甲路处改转进南京路接国泰路,并在澄清路与棕线共线,在大埤路与棕线、黄线共线。最后将机厂设于高雄县鸟松乡的神农路、神农路150巷、大同路、坔埔大排间的鸟松机厂。路线总长10.38公里,设置17座车站,建议为平面轻轨[11]。凤山线在该专案中优先度次于临港轻轨和棕线,被评为经济效益不错,建议兴建[12]。2008年蓝线与临港轻轨合并为环状轻轨;青线因为颜色与蓝色相近,因此凤山线开始改称作蓝线。

2014年的凤山线版本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由于凤山线经过大量凤山的重划区,因此自偿率一直是各线中较高的,2012年3月该专案认为凤山线为最优路线,因此同年7月开始办理《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凤山线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为暨当时正在推动的冈山路竹延伸线、水岸轻轨(后并入环状轻轨)之后的第三条路线。捷运局副局长于10月9日公开表示,将在冈山路竹延伸线后推动蓝线的可行性评估[13]。在《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凤山线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中,凤山线代号改为FS,并且将起点向北延伸一小段至一心凯旋路口,方便转乘环状轻轨一心路站。而原走南京路的部分,改走五甲路跟国泰路。而在鸟松,原走大埤路改走公园路,并且将机厂再东延到坔埔。由于凤山线并没有与红线交会,需要多转乘一次,因此也有延伸进新市政园区(今205兵工厂)设站,然后一路延伸至时代大道、中山路口与黄线、红线转乘的方案。另也有经五甲路一路至红线前镇高中站的替选方案。而远期则有规划延著市道183号往北延伸到仁武的计划。

2015年12月《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完成审定,凤山线改称凤山本馆线,精简掉进入澄清湖的路线,编号改为B,并被视为新规划的都会延伸环线(黄线)的“二连结”(另一条为青线)之一。该年底与顾问公司签约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都会延伸环线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将评估都会延伸环线及二连结线的可行性。2016年9月,专案提报交通部;11月交通部审查意见表示运量预测偏低,建议仅提报最优先路线都会延伸环线。2017年1月,该专案去除两连结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原则同意通过。2017年2月14日,都会延伸环线重新规划,预计采取地下中运量捷运系统[14]。6月5日,捷运局公开黄线建设计划说明,其中本线列为优先规划第二顺位[15]

车站

[编辑]
编号 车站名称 Station Name 所在地 交会路线
蓝线(凤山本馆线)
除转乘站的站名已经确定外,其余中、英文站名皆为暂定名称。
B01 篱仔内 Lizihnei 高雄市 前镇区   环状轻轨篱仔内
B02 瑞祥高中 Rueisiang Senior High School
B03 五甲国中 Wujia Junior High School 凤山区
B04 凤南永丰 Fongnan Yongfong
B05 岗山仔公园 Gangshanzih Park
B06 七老爷 Cilaoye   黄线
   绿线
B07 许厝 Syucuo
B08 凤山果菜市场 Fongshan Fruit and Vegetable Wholesale Market
B09 忠孝国中 Jhongsiao Junior High School
B10 卫武营 Weiwuying   橘线卫武营

  黄线

B11 凤山行政中心 Fongshan Administration Center
B12 正义 Jhengyi 台湾铁路屏东线正义
  黄线
B13 宝业滞洪公园 Baoye Detention Park 三民区
B14 文山 Wenshan
B15 澄清本馆 Chengcing Benguan 鸟松区

佛光山线

[编辑]
高雄捷运佛光山线
概览
运营范围台湾地区 高雄市
服务类型轻轨运输系统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16.06公里
车站数目11

佛光山线全称佛光山九曲堂线,是高雄捷运计划中的长期路网的一条路线,属于燕巢线的延伸线,路线南起高雄市大寮区溪寮,沿着台29线,终于斜张桥,路线与已拆除的糖铁旗尾线类似。路线全长16.06公里,总共设置11座车站,预定为轻轨运输系统。经评估暂无经济效益,因此目前先以加开公车班次替代,再视时机升格为公车捷运系统或轻轨运输系统。佛光山线与燕巢线第二阶段、大寮屏东线楠梓五甲线燕巢高铁线合称“东环圈”[16]

历史

[编辑]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并在2001年4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报行交通部,2002年8月核转行政院。同年10月,高雄县政府以该专案为蓝图,开始计划佛光山线。2003年10月举办“大高雄都会区轻轨环线国际论坛”,该研讨会中高苑技术学院轨道科技中心提出了佛光山线,北起大树乡岭口,沿着台21线铺设,南端进九曲堂市区转乘台铁九曲堂车站,预估长10公里,设5到7站;并与研讨会中另一线燕巢线形成大高雄都会区东北轻轨环线。而后县政府提出的版本则认为部分台21线狭窄,因此部分行驶高屏溪边的防水道路。

2003年4月,交通部函请高雄市府通盘检讨大高雄地区轨道运输需求,以提出可行路线、兴建时程和执行方式。该年12月捷运局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该专案包含了子专案《燕巢暨佛光山轻轨系统民间参与之可行性评估》,评估高雄县政府提出的佛光山线路线,以FG做编号。该专案将南端终点改为继续延伸台21线至规划中的屏东延伸线溪寮站,以构成路网。路线分为两个方案,全在台21线上铺设的“省道线”,长16.06公里,设11站,以及在北端佛光山一带,认为省道车流众多,因此铺设在台21线东侧高屏溪旁的防水道路,称为“高滩地线”,长16.03公里,设11站。两方案评估后,省道线以些微评估分数胜出。

佛光山线被视为燕巢线的延伸线,两线与右昌延伸线共用设于楠梓区援中港的右昌机厂。但因为自右昌机厂至佛光山线最南站路线极长,因此于佛光山线南端设置溪寮维修机厂,负担部分机厂事物,并联开商场。而原佛光山线仅与燕巢线转乘于斜张桥站,但县府考量到佛光山线可能较慢兴建,为了及早服务佛陀纪念馆,而将燕巢线多延伸至佛陀纪念馆站。佛光山线经过评估后,纵使加入联开商场、土地开发的效益,全线自偿率仍为负,益本比也远低于1,不具经济效益,因此计划不可行,建议先增开公车班次排养运量,并待沿线发展成熟。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2015年底完成审定。在该专案中,佛光山线的路线跟站点并无更动,并与燕巢线第二阶段、大寮屏东线、楠梓五甲线、新计划的燕巢高铁线合称“东环圈”。

车站

[编辑]
编号 车站名称 所在地 交会路线
中文 英文
佛光山线
中、英文站名皆为暂定名称。
FG1 溪寮 Siliao 高雄市 大寮区 大寮屏东线
FG2 九和 Jiouhe 大树区
FG3 九曲 Jioucyu
FG4 旧铁桥 Old Iron Bridge
FG5 竹寮 Jhuliao
FG6 大树 Dashu
FG7 大坑 Dakeng
FG8 溪埔 Sipu
FG9 佛光山 Foguangshan
FG10 佛陀纪念馆 Buddha Memorial Hall 紫线
FG11 斜张桥 Cable-Stayed Bridge

新竹轻轨蓝线

[编辑]
新竹轻轨蓝线
概览
运营范围 台湾新竹市新竹县
服务类型轻轨运输系统
所属系统新竹市大众捷运系统
目前状况尚在研拟中
运营路线六家车站新竹车站
技术数据
路线结构高架
路线等级A型路权
轨距标准轨

新竹轻轨蓝线新竹市政府主导的新竹轻轨路线之一,由新竹县政府规划路线与新竹市政府整合。目前仅提出路廊为六家车站沿着光明六路向西行驶,并在中华路转南到新竹车站,与红线形成新竹都会区的环状路线,即前瞻计划中的新竹环线轻轨。由于县政府迟迟未提交详细路线、站点规划给市政府,2020年4月新竹市政府向交通部提交新竹轻轨整体路网时,并未将之列入,仅预留六家车站自红线延伸到蓝线的界面,进而引起县政府的抗议。

自新竹县政府设在竹北市的县政一期重划区后,新竹捷运、轻轨系统在竹北规划的路线几乎都是沿着县政府前东西向的光明六路;在县政二期重划区、高铁特区设立后,光明六路更往东延伸至高铁新竹站,成为竹北市最重要的东西向干道,后来更升格为县道120号,因此竹北规划的路线几乎都是沿着该道路行驶,并在西侧往南进入新竹市区。1990年交通部运研所的新竹都会区捷运可行性研究即提出自新竹县政府沿着光明六路往西,并往南切至武陵路香山区的新竹-竹北线,1997年台湾省捷运工程处(其后由交通部高铁工程局接手)规划的新竹都会区捷运,亦有自高铁新竹站沿着光明六路往西并转南至新竹市中华路到香山区的蓝线。2001年新竹市独自规划轻轨运输系统,因此未列入竹北市。2007年竹竹苗三县市提出的竹竹苗轻轨则又复设自竹北市璞玉计划都市重划区最东侧的三崁店沿着县道120号、光明六路至台1线转南经过香山区到苗栗县竹南镇竹南车站的绿线。2012年及2014年的规划则因经费问题而与新竹市的红线合并,形成行驶县道122号后转北至竹北新市区再往西进竹北旧市区的路线。2017年又将竹北旧市区的路线往南进新竹市区,形成了一个环状线,即前瞻计划中的新竹环线轻轨。2020年新竹市轻轨整体路网,则又将环线轻轨拆为红线与竹北的蓝线。

历史

[编辑]

2007年竹竹苗轻轨绿线时期车站

[编辑]

(下列站名,尚未核定,仅供参考)(G19以后车站为简报上资料,并非站名)

车站名称 Station Name 车站编号 站体型式 所在地 交会路线
绿线
中、英文站名皆为非官方暂定名称。
东海国际村 Donghai International Village G1 平面 新竹县 竹北市
知识经济园区 Knowledge Economy Flagship Park G2
生医园区
(东海国小)
Biomedical Science Park
(Dong Hai Elementary School)
G3
高铁新竹站 Hsinchu HSR G4 台湾高速铁路
台湾铁路管理局六家线六家站
蔴园 Mayuan G5
鹿场 Luchang G6
竹北巨蛋 Zhubei Arena G7
县政府 Hsinchu County Hall G8  橘线
泉州厝 Quanzhoucuo G9
下斗仑 Xiadoulun G10 高架  湖口连接线
溪埔 Xipu G11 平面 新竹市 东区
恭寮
(新竹医院)
Gongliao
(Hsinchu General Hospital)
G12
金华商圈 Jinhua Shopping District G13
水田
(北门国小)
Shuitian
(Beimen Elementary School)
G14 北区  红线
仑子
(民富国小)
Lunzi
(Minfu Elementary School)
G15
客雅
Keya
G16
顶埔 Dingpu G17 香山区  黄线
下牛埔 Xianiupu G18
三姓桥 Sanxingqiao G19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三姓桥车站
美山 Meisan G20
香山 Xiangshan G21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香山站
内湖 Neihu G22
宝山 Baoshan G23 新竹县 宝山乡
竹南科学园区 Zhunan Science Park G24 苗栗县 竹南镇  蓝线
大埔
(大同国中)
Dapu
(Datong Junior High School)
G25
顶山佳 Dingshanjia G26
新南 Xinnan G27
田寮
(头份工业区)
Tianliao
(Toufen Industrial Park)
G28  蓝线、 苗栗连接线
竹南 Zhunan G29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台中线海岸线竹南站

相关条目

[编辑]

中华双铁线

[编辑]
中华双铁线
概览
运营范围 中华民国台湾
高雄市
服务类型轻轨运输系统
系统代号CT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8.39公里
车站数目13

高雄捷运粉红线又称中华双铁线,为高雄捷运长期规划“四连结”路线之一[17],路线长8.39公里,规划设置13座车站。规划路线自左营转运站起,经明潭路转南进翠华路,再沿着中华路往南,其后沿着铁路地下化后的铁路园道往东,经高雄车站,止于民族车站[18]

历史

[编辑]

2010年12月,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委托顾问公司做的《高高屏跨域交通运输系统整合规划及多功能运输中心》专案完成,该专案中提出了大高屏地区公车路线整合以及干线公车的规划。其中一条名为“左营建军线”,北起原公车总站左营北站,经左营大路中华路建国路复兴路五福路中正路至公车总站建军站;后北段截短,改为自旧城南门圆环起,全线长12.39公里。该专案中亦评估了这些路线哪些可做为公车捷运的候选路线,而左营建军线因全线路幅有70.65%路段可以铺设专用道,以及评估经过人口等,被列为最有可能实施公车捷运的路线。

市府交通局以上述专案为基础,续做了高雄公车捷运的可行性评估,于2011年11月完成《大高雄地区整体公车捷运系统路网可行性研究案结案报告书》[19]。该专案将前述专案的推荐路线,以及当时高雄捷运远期路网被评为暂时无法以轻轨兴建的路线,进行评估最优先的三条公车捷运路线。而该专案认为左营建军线过于弯绕,因此改为中华路直接转五福路,不经过高雄车站,并止于橘线文化中心站,并改称为“左营苓雅线”。左营苓雅线以及当时正在进行轻轨可行性研究的黄线棕线三线被评为公车捷运最可行路线,并另以子专案进行三线的细部规划和可行性评估。

左营建工线

在细部规划中,北侧延伸到公车总站左营南站,方便调度发车;而左营苓雅线为了配合公车捷运黄线,又改为中华路转进铁路地下化后的铁路园道往东经高雄车站至民族路转北,之后与黄线共线,经民族路、建工路、大昌路,并于皓东路转西、正忠路转北接回大昌路回程;因改行建工路,路线改名为“左营建工线”。在高雄车站部分,西行站点设于站西路东侧,东行站点设于站北路南侧;东行可直接通过站北路,西行则需绕站东路、站南路、站西路,再接回站北路。全线长10.7公里,设18座双向车站,2座单向车站,中华庆丰路口以北、中华路至高雄车站间的铁路园道、以及大昌、皓东、正忠路段,采C型路权,其余全为B型路权,B型占72.58%。全线评估自偿率达113.13%,建议采OT模式;而因黄、棕线正在进行轻轨可行性研究中,所以左营建工线被列为高雄公车捷运第一优先路线。而当时因尚未完成铁路地下化、陆桥未拆除,因此专案建议暂时性先以C型路权行驶替代路线,并将路线以高雄车站临时站为中点,拆为西段跟东段两条个别营运,西段中华路改转进九如路、自立路、建国路,全长6.1公里;东段从建国路、复兴路、八德路接回民族路,全长5.2公里。

2013年中的中华路BRT规划

上述专案中的西段临时路线(左营南站至高雄车站),于2012年8月与新计划的沿海路BRT同时开始推动,被称为“中华路BRT”,将采“车路分离BOT模式”,并向交通部争取补助规划设计经费[20]。2013年中,交通局至市议会的报告显示,中华路BRT又续往北沿着左营大路、海功东路、翠华路、明潭路至左营转运站(当时尚未兴建),全长9.8公里,延伸段全采C型路权[21]。不久陈信瑜市议员又公布中华路BRT远期路线将从左营转运站经明潭路,直接沿着翠华路接上中华路[22]。2013年6月,交通部核定200万补助市府办理公车捷运综合规划作业,市府于12月与顾问公司签约开始进行综合规划,并于2014年12月完成。在该规划中,中华路BRT变成Y型路线,于中华翠华路口分岔,一条往左营大路至公车总站左营南站,另一条沿着翠华路、明潭路至左营转运站[23]。此外同年4月,交通局于中华路试办“礼让大众运输辅助标线”,并预计于2016年完成公车专用道铺设,以及2018年让中华路BRT上路[24]

在规划BRT的同时,因应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2015年底完成审定。该专案中,亦将正在规划的中华路BRT列入,并被称为“中华双铁线”,北起左营转运站,沿明潭路、翠华路、中华路、铁路园道至台铁民族车站,可于左营转运站转乘台铁新左营车站红线右昌高铁线台湾高铁,以及于台铁左营车站民族车站转乘银线黄线,与在美术馆路口转乘环状轻轨。除了多延伸至民族车站外,路线与正在规划的中华路BRT其中一条完全相同,但少了三块厝车站。全线长8.39公里,规划设置13座车站。在专案里中华双铁线与银线、蓝线青线合称“四连结”,均采轻轨运输系统

车站

[编辑]
编号 车站名称 Station Name 所在地 交会路线
中华双铁线
除转乘站的站名已经确定外,其余中、英文站名皆为暂定名称。
CT01 左营转运站 Zuoying Bus Station 高雄市 左营区 台湾铁路纵贯线新左营
台湾高铁左营(于铁轨另一侧)
   红线左营/高铁
   右昌高铁线
   青线(于铁轨另一侧)
   燕巢高铁线(于铁轨另一侧)
CT02 左营儿童公园 Zuoying Children's Park
CT03 旧城 Jioucheng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左营(旧城)
   银线
CT04 翠华社区 Cueihua Community
CT05 明诚中学 St. Paul High School 鼓山区
CT06 中华明诚 Jhonghua Mingcheng
CT07 联合医院 Municipal United Hospital    环状轻轨联合医院站
CT08 中华十全 Jhonghua Shihcyuan 三民区
CT09 中华九如 Jhonghua Jiouru
CT10 高雄中学 Kaohsiung Municipal Kaohsiung Senior High School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三块厝车站
CT11 高雄车站 Kaohsiung Main Station    红线高雄车站
   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屏东线高雄
CT12 站东商圈 Station East Shopping District
CT13 民族 Minzu    台湾铁路管理局屏东线民族
   黄线民族站

大寮林园线

[编辑]
高雄捷运大寮延伸线
概览
运营范围台湾地区 高雄市
服务类型客运
主要车站大寮、大发工业区、林园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16.68公里
车站数目13

大寮林园线,又称大寮延伸线,是高雄捷运计划中的长期路网的一条路线,路线起于橘线大寮站旁的捷西路,路线往南沿台25线布设,并在仁德路转东接大寮路,再于光明路往南经过大发工业区西侧,后又接回台25线,路线止于台17线,在此转乘小港林园线林园站。捷运局将小港林园线、大寮林园线、楠梓五甲线南段三线称为高雄捷运“南环圈”。大寮林园线原预定采高运量系统与橘线直通行驶,但因预估运量不足而未兴建;后改评估使用轻轨运输系统,仍评估运量不足。因此目前先以加开公车班次替代,再视时机升格为公车捷运系统轻轨运输系统

历史

[编辑]

1988年8月,高雄市政府委托美国路易士伯格国际工程顾问公司进行路网规划;隔年11月,该公司提出高雄捷运路网棕线四线,其中橘线东段止于高雄县凤山市黄埔公园,机厂设于卫武营北侧中正公园。在四线提出后,高雄县政府即提出希望橘线再往东延伸至大寮乡的建议。1991年1月,橘线获行政院核定为第一期第一阶段办理之项目。同年10月,捷运局筹备处委托美国帝力凯撒国际公司、中华、中兴、中鼎、亚新等顾问公司组成的国际捷运顾问团进行红橘两线的修正可行性规划评估,并包含《延伸路网可行性研究规划》,其中即包含最初版本的大寮延伸线。该计划案的大寮延伸线从橘线东端直通延伸,沿着中山东路,于今捷西路转南,再接上台25线,终于凤明路口,设4站;然而评估不具经济效益。1993年1月,《橘线东端延伸大寮主机厂规划报告书》报交通部;1994年9月,行政院核定橘线东延并将机厂改设于大寮。位于大寮机厂的大寮延伸线第一站OT1大寮站也因此一并兴建,原案的大寮站设于今捷西路上,配合机厂兴建而略东移至机厂内。

2000年左右的大寮延伸线方案

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并在2001年4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报行交通部,隔年8月核转行政院。该专案中,大寮延伸线站点位置略微移动,OT2站略南移到万丹路口,OT4站从凤明路口北移到光华路口,并可转乘大坪顶延伸线的终点站。全线长4.868公里,设4站(含大寮站)。该专案以延伸一站、二站、三站三方案来评估,然而认为以高运量系统直通,三方案都不具经济效益,不建议兴建。

2005年左右的大寮延伸线方案

2003年12月捷运局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该专案包含了子专案《大寮延伸线民间参与之可行性评估》。该专案中已无大坪顶延伸线,并认为大寮延伸线沿着台25线一路往南到林园乡台17线,并与台17线上的轻轨林园延伸线转乘,可构成路网。并评估了新路线的高运量直通橘线效益,全线采高架,共15.354公里,设10站;然而因为经过凤山断层,以及转进台17线转角问题,还有评估运量不足等,高运量案遭否定,而另以平面轻轨运输系统方式评估。平面轻轨全线共14.67公里,设10站,起站需与橘线大寮站徒步转乘。机厂设于中芸路东侧、台17线南侧、林园中排水沟西侧的土地,与林园延伸线共用,并且在机厂联开商场。平面轻轨方案自偿率为负,但加上林园机厂联开商场,自偿率可提到为正;然而将土地开发成本考量进去,BOT模式仍不可行;且分年偿债比率英语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过低,纵使采用OT模式,仍然不可行,且因益本比低于1,政府自建自营运也无经济效益,因此计划不可行,建议先增开公车班次培养运量,并待沿线发展成熟。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2015年底完成审定。在该专案中,大寮延伸线改称“大寮林园线”,编号改为DL,路线略做修改,于仁德路转东接大寮路,再于光明路往南经过大发工业区西侧,后又接回台25线,其余与先前方案相同;全线长16.68公里,设13站;此路线变更让路廊更接近大发工业区。捷运局将小港林园线(原林园延伸线)、大寮林园线、楠梓五甲线南段三线称为高雄捷运“南环圈”。

车站

[编辑]
编号 车站名称 Station Name 所在地 交会路线
大寮林园线
除转乘站的站名已经确定外,其余中、英文站名皆为暂定名称。
OT1DL01 大寮
(前庄)
Daliao
(Cianjhuang)
高雄市 大寮区    橘线
DL02 山仔顶 Shanzihding
DL03 高英 Gaoying
DL04 后壁寮 Houbiliao
DL05 下大寮 Siadaliao
DL06 大发工业区 Dafa Industrial Park
DL07 过溪 Guosi
DL08 新厝 Sincuo
DL09 昭明 Jhaoming
DL10 潭头 Tantou
DL11 林园高中 Linyuan Senior High School 林园区
DL12 林园忠孝 Linyuan Jhongsiao
DL13 凤林路口 Linyuan    小港林园线

相关页面

[编辑]
  • 山仔顶制糖所:目前的大寮林园线路线与日治时期的山仔顶制糖所的糖铁(林园线)路线极为相似

高雄捷运蓝线

[编辑]
高雄捷运蓝线
蓝线终止前最终规划
概览
运营范围 中华民国高雄市高雄县
服务类型轻轨捷运系统(终止前最终规划)
目前状况计划终止
主要车站BL3BL5BL10BL14
(预估运量较突出者)
系统代号BL
技术数据
路线长度8.349公里(终止前最终规划)
车站数目14站(终止前最终规划)

高雄捷运蓝线,是高雄捷运已取消计划的一条路线,取消前最终规划预计为平面轻轨。蓝线自1987年开始规划,为最早规划出的高运量四线之一,后随时空变迁,路线缩短,降格为轻轨,最后和临港轻轨合并成环状轻轨

历史

[编辑]

捷运系统规划时期

[编辑]
1984年运委会规划的中运量紫线,为蓝线的前身[注 2]

1979年高雄市升格院辖市后,开始推动兴建捷运规划,高雄市政府委托交通部运输计划委员会进行规划,其中的高运量U3线为市区外环线,可视为蓝线的前身。运委会于1984年完成报告,高运量U3线改为中运量紫线,该路线从高雄加工出口区沿着扩建路凯旋路往北,并在中山路以及三多路口和规划的中运量红线、绿线转乘,往北经过了当时才刚开始大量人口迁入的苓雅区五块厝。之后转入大顺路中正路口与规划的中运量橘线转乘,之后又与台铁捷运蓝线转乘,并往北进刚完成重划、亦是大量人口涌入的东三民区。当时大顺路于九如路以北尚未完工[注 3],但大致沿着大顺路预定路廊,并在建工街口与绿线转乘,并往北斜切至大昌鼎山路[注 4];然后转向西,沿着当时南左营区唯一大聚落新庄仔的南侧,大致为还未兴建的裕诚路路廊,并与红线转乘[注 5]。之后沿着双城古道大路(即东门路)往西北,转乘台铁捷运蓝线左营站,最后沿着胜利路到达左营市区南侧埤仔头。另外凯旋路往南有一条支线,转进镇东一街(今镇兴路)进新草衙聚落。全线皆采高架中运量系统,共16.3公里,设18站。由于是市区外环线,尚有许多未发展区域,被评为四条中运量、台铁捷运中,最后优先度的路线。而1985年交大运输研究中心、1986年美国顾问团规划的路网,则皆沿用最早运委会规划的高运量U3线。

红橘线核定后,四线经过修正规划,1993年的蓝线

1987年1月,《高雄都会区捷运系统发展计划相关研究成果报告》首次送交行政院备查。1988年8月,高雄市政府发出公告,公开征求《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调查、分析、改善及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规划》服务建议书,经评选后决定由美国路易士伯格国际工程顾问公司承办。1989年11月,该公司提出了四条高运量路线,隔年3月送交行政院。在该计划中,蓝线从高雄加工出口区起,沿着扩建路、凯旋路,并在中山路、三多路与红线世贸站、棕线国际商工站转乘,其后在中正路口与橘线五块厝站转乘,并转入大顺路,在民族路以西沿着尚未兴建的大顺一路路廊,在博爱路与红线凹仔底站转乘,其后沿着还未兴建的美术馆路路廊往西接上西藏街,在九如路转北,并在约今九如公园处与棕线内惟站(非今日台铁内惟站)转乘,其后沿着九如路往北接上左营大路并终于红线半屏山站[注 6]。并预留往西北延伸右昌梓官乡的设计。BL1站到BL3站为高架,BL4站转进地下与世贸站共站,BL5、BL6站为高架,BL7站以后至BL19半屏山站均为地下站,全线共21.6公里设19站,机厂设于台铁高雄机厂

由于高运量棕线评估经济效益为负,蓝线虽有效益但低,因此四线路网在1991年1月25日仅红橘线获核定。同年10月,捷运局筹备处委托美国帝力凯撒国际公司、中华、中兴、中鼎、亚新等顾问公司组成的国际捷运顾问团进行红橘两线的修正可行性规划评估,并包含《蓝、棕线路网规划评估》。在该规划中,蓝线BL17站微西移,BL16站从海青工商门口北移至公车总站左营南站处,BL15站从中华九如路口微南移,而BL8五块厝站从大顺中正路口东移到福德中正路口,蓝线过铁轨后也从走大顺路改走福德路,橘线五块厝站也因此东移至福德中正路口,BL3站从镇兴凯旋路口南移到公车总站前镇站处。高运量四线整体计划被列入六年国建计划中,红橘线列为高雄捷运第一期路网第一阶段,蓝棕线列为第一期第二阶段。

1996年高雄铁路地下化方案,并造成蓝线截短

1996年1月19日高雄铁路地下化计划获行政院核定,当时的计划规模较今日更大[25],从莲池潭东侧一路地下化到凤山东侧,东临港线第二临港线皆进行地下化,并增设通勤车站,并且保留高铁延伸高雄车站空间,以及三座调车场。由于该计划,左营到美术馆的蓝线与之重叠,蓝线凯旋路段亦与东临港线地下化重叠,因此这两段蓝线被截短,蓝线也因此降格为中运量系统,从经国园区站开始经美术馆路、大顺路到大顺站,并沿着福德路终于中正路的五块厝站。由于红橘线兴建时,蓝线为此规划,因此仅凹子底、五块厝两站有保留转乘空间,凯旋站无。然而此铁路地下化方案于1999年11月完成整体规划,被认为财政困难,因此重新检讨计划,最后并无执行;后来被精简为“高雄市区铁路地下化计划”[注 7],东临港线、第二临港线不再地下化,但蓝线规划并无恢复。

轻轨规划时期

[编辑]
蓝线降为轻轨后的路线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并在2001年4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报行交通部,隔年8月核转行政院,在该计划中,除了红橘线的延伸线外,不再有任何中高运量的捷运系统规划,全使用轻轨或是公车捷运,而蓝线在该计划中亦被降为轻轨,同时临港线开始规划改为轻轨环线,因此蓝线也没有恢复走凯旋路的旧规划。在该专案中,蓝线从高雄县瑞隆东路、南京路口转乘新规划的轻轨绿线起,往西沿着瑞隆东路、高雄市瑞隆路,在凯旋路与轻轨环线转乘,并接上一心路,其后在光华路转北,并接上民族路,然后在大顺路转西;而整段光华路以及建工路以南的民族路,皆与新规划的轻轨黄线共线共站,并在中正路转乘橘线信义国小站,以及在台铁处转乘轻轨环线;在大顺路上于博爱路口转乘红线凹子底站,之后行驶一小段中华路接上美术馆路,最后在翠华路转北,并终于台铁地下化内惟站,此时内惟站规划较今日南,在逢甲路口。全线规划采用平面轻轨,共13.347公里,设17座车站,机厂与黄线、轻轨环线规划共同使用,设于瑞南街、凯兴街 、前镇河间的土地(今为75期重划区)。在该专案中,蓝线优先度仅次于轻轨环线。

此外在该专案中,提及原蓝线在东三民区行驶的大顺路为高雄市区重要道路且为人口集中地,也有民众和专家意见认为仍应设置路线。因此专案中另外替蓝线设计了远期的延伸支线,从大顺民族路口站继续往东沿着大顺路至中正路,可于大顺建工路口转乘黄线,和在地下化台铁处转乘大顺站,以及在中正路转乘轻轨环线。而在此延伸路线完工后,营运方式采内惟↔瑞隆东、南京路口、内惟↔大顺中正路口两路线交替发车,而民族、光华路段因有黄线共线行驶,班次密集度也不会较未兴建前降低太多。

2003年12月捷运局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在该专案中,认为前专案的蓝线延伸支线重要度高,加上民族、光华路段由黄线服务就已足够,且瑞隆路路幅窄,又与新规划的凤山线在五甲段[注 8]重叠,因此原主线民族、光华、一心、瑞隆路段取消,由延伸支线扶正,并往南多延伸到临港轻轨民生医院站;原本的一些站点也有些微调整,翠华新疆路口站移至龙水美术馆路口,美术南二路、美术馆路口站东移到美术东四路口,大顺龙胜路口站东移到龙德路口等;大顺路也直接穿过农16公园接上美术馆路,而不经中华路。全线长8.349公里,设14座车站。在该专案中,优先度次于临港轻轨、棕线、凤山线,但评估仍具经济效益。而因应铁路地下化前大顺陆桥未拆除,也有短期暂时替代路线方案,该路线在大顺建兴路口站往南后转向西南,从觉民路切进科工馆,过铁轨后沿着宪政路往西,接上凯旋路,终于建国路,一样能转乘在凯旋建国路口的临港轻轨。

为服务北高雄市民,临港轻轨规划北扩至北高雄,因此与蓝线整并,两线合并为“环状轻轨”,该案于2005年7月26日提报行政院。2008年3月20日,北扩方案获核定,蓝线正式走进历史。其后原使用青色的凤山线因颜色相近,逐渐开始被改称为蓝线,成为新蓝线。

高雄捷运棕线

[编辑]
高雄捷运棕线
棕线终止前最终规划
概览
运营范围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
服务类型轻轨捷运系统(终止前最终规划)
所属系统高雄捷运
目前状况计划中止
起点站鸟松
终点站高雄展览馆
系统代号BR
技术数据
路线结构地面
路线长度约13公里(终止前最终规划)
车站数目22(终止前最终规划)
车辆基地鸟松机厂

高雄捷运棕线高雄捷运已取消计划的一条路线。棕线自1987年开始规划,为最早规划出的高运量四线之一,后随时空变迁,路线缩短,降格为轻轨,取消前最终规划预计为平面轻轨。2015年棕线和黄线合并成都会延伸环线,该线后来又于2017年修正为高雄捷运都会线。

历史

[编辑]

捷运系统规划时期

[编辑]
1984年运委会规划的中运量绿线,南段已有棕线的影子[注 9]

棕线可以追溯到1979年高雄升格院辖市后,高雄市政府委托交通部运输计划委员会进行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规划》中的高运量U2线。该路线的南段,从盐埕区北侧沿建国路往南,并在大仁路往东,与规划的高运量U4线交会在当时全高雄最热闹的盐埕圆环、高雄市政府,其后从爱河边切到五福路往东,再于成功路往南,之后沿着三多路往东,在三多路、中山路口与规划的高运量U1线转乘,并在三多路、凯旋路口与规划的高运量U3线转乘,之后于汉泰中路往南经过凤山工业区,并沿着预定拓宽的五甲路四巷(今凤南路)终于中山高速公路。而北段虽路线不同,但与后来棕线一样终于澄清湖风景区大门。1984年12月,运委会完成《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发展建议路网》专案,高运量U1~U4线改为中运量红、绿、紫、橘线,绿线北段较U2线略微不同,但南段相同;并在澄清湖后计划有往大社乡的延伸线。绿线设计于建工街大昌路口以东以及三多路东临港线以东采高架设计,全线17.9公里,设20站,被评为四条中运量、台铁捷运中,第二优先度的路线。

1986年美国顾问团[注 10]的规划则放弃从U2线修正成的绿线,而采用早期运委会规划的中运量U5线,该线北侧为自澄清湖风景区大门起沿着澄清路往南,于九如路转西至民族路转南再于建国路转西,于盐埕区不走大仁路而是改为走河东路至五福路,成功路段改为行驶中华路,三多路段改行驶四维路,并于民权路往北、转入五福路、和平路、七贤路接回民族路,使之在市区形成环状线,以及于盐埕区北侧岔出一条去鼓山路往西北的小支线。全线长16.9公里,设22站,采用全自动中央导轨中运量系统。另有远期支线从四维民权路口续往东,到四维河北路口往南接上原绿线规划的汉泰中路以后路线到五甲。

1987年1月,《高雄都会区捷运系统发展计划相关研究成果报告》首次送交行政院备查。1988年8月,高雄市政府发出公告,公开征求《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调查、分析、改善及捷运系统可行性研究规划》服务建议书,经评选后决定由美国路易士伯格国际工程顾问公司承办。1989年11月,该公司提出了棕四条高运量路线,隔年3月送交行政院。在该计划中,棕线从约今九如公园处与蓝线转乘起,沿着九如路往南并切到鼓山路,之后往东转进五福路,并在七贤路口转乘橘线,其后从成功路往南,再于三多路转东,于中山路、凯旋路、中正路与红线、蓝线、橘线转乘,最后于澄清路转北,终于澄清湖风景区大门口。并预留延伸鸟松乡市区、仁武乡、大社乡的设计。全线大多采地下化高运量系统,仅澄清路往北在跨过台铁铁轨前转为高架至澄清湖,全线共14.4公里设15站,机厂与橘线共用,设于卫武营对面的中正公园。

红橘线核定后,四线经过修正规划,1993年的棕线

然而高运量棕线评估经济效益为负,而蓝线也被评为虽有效益但低,因此四线路网在1991年1月25日仅红橘线获核定。同年10月,捷运局筹备处委托美国帝力凯撒国际公司、中华、中兴、中鼎、亚新等顾问公司组成的国际捷运顾问团进行红橘两线的修正可行性规划评估,并包含《蓝、棕线路网规划评估》。在该规划中,棕线有些微调整,BR3站从近鼓山车站处南移到鼓山区公所处,而因橘线爱河站取消,原与棕线交会的盐埕埔站东移至现址,BR4站也因此略南移到鼓山大公路口,原设于高雄女中前的站点取消,成功四维路口的站点因而北移到青年路口,三多武营路口站点西移到辅仁路口,澄清九如路口站点北移到觉民路口。而原终点设在澄清湖风景区大门口,则改为往东经一小段大埤路,设于长庚路口。而此时橘线已规划调整机厂设于大寮(1994年核定),棕线也将机厂改设于高雄县劳工育乐中心旁的公园用地(今澄清湖棒球场)。高运量四线整体计划被列入六年国建计划中,红橘线列为高雄捷运第一期路网第一阶段,蓝棕线列为第一期第二阶段。

在1990年代末期,台铁临港线将废止,并开始出现要地下化、捷运化,还是改建为轻轨的讨论。而此时盐埕区已没落,当时认为进入盐埕的路线改由西临港线改进或改建即可,不需要使用到高运量的棕线,因此棕线被截短成以三多成功路口为起点站。而红橘线兴建时棕线为此规划,因此盐埕埔站不再预留转乘空间,仅三多商圈卫武营站有预留。

轻轨规划时期

[编辑]
棕线降为轻轨后的路线

高雄市政府捷运局于1998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长期路网运输规划》专案,并在2001年4月完成路网建议报告报行交通部,隔年8月核转行政院,在该计划中,除了红橘线的延伸线外,不再有任何中高运量的捷运系统规划,全使用轻轨或是公车捷运,而棕线在该计划中亦被降为轻轨。此时的棕线路线与先前差异不大,只是将起站改设于成功林森路口南侧,可转乘新规划的轻轨环线。另在三多光华路口转乘新规划的黄线和蓝线,以及在凯旋路转乘轻轨环线。而此时凤山市西北侧重划区(文山特区)开始发展,加上轻轨站距较短,因此在高雄县政府,澄清本馆路口,正修技术学院等处新增站点。此时澄清湖棒球场已经兴建,因此在此多设一站,而机厂则改为棒球场南侧、高雄县劳工育乐中心东侧的公园、机关用地。全线规划采用平面轻轨,共9.97公里,设13座车站。在该专案中,棕线优先度次于轻轨环线、蓝线。

2003年12月捷运局再委托顾问公司办理后续细节设计的《高雄都会区大众运输系统工程计划长期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并于2005年2月交通部审定。在此专案中,配合临港轻轨更动,将成功林森路口站北移到新光路口。高雄县政府站南移到光复路口,并增设澄清文衡路口的站点。在澄清路转进大埤路处,则改走鸟松湿地北侧。而此时认为将机厂设于澄清湖棒球场南侧,已跟不上都市规划,因此将棕线往东延伸到鸟松市区,设站转乘轻轨绿线,并将机厂设于鸟松市区东侧的未开发地带,于神农路、神农路150巷、大同路、坔埔大排间设置鸟松机厂。黄线也一并东延至鸟松机厂,黄棕两线在大埤路段共线共站;而新规划的凤山线也在澄清路、大埤路与棕线共线共站。此时蓝线改线,三多光华路口站已无与之交会,而仅与黄线交会。在此专案中的棕线,全线10.679公里,设15座车站;并且因益本比、经济效益皆为规划路网中最高,被视为临港轻轨外,优先性最高的路线。

2009年12月捷运局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路网黄线、棕线及水岸轻轨规划作业》专案,评估环状轻轨后的三条市区优先路线规划,此专案中棕线略做调整以配合新规划的水岸轻轨,三多四路段改为经一小转中山路,从新光路到达成功路,并在新光路上与水岸轻轨共线。而在此专案中,黄线从光华路改行民权路,因此棕线原三多复兴路口站点东移到民权路口。此外由于平面轻轨穿越高速公路恐造成堵塞,因此规划替选方案,改行三多交流道南转北的回转道。而大埤路段,也规划有替选方案,改行路边公园,而不行驶大埤路中央。然而2011年12月该专案因其中的水岸轻轨并入环状轻轨,导致整个专案中途停止,并未完成;隔年4月捷运局依法补偿顾问公司。

由于轻轨推行进度缓慢,高雄市交通局另做了高雄公车捷运的可行性评估;2011年11月《大高雄地区整体公车捷运系统路网可行性研究案结案报告书》中,公车捷运棕线的经济效益、益本比排在第三,自偿、预估运量排第一,整体评比为第一阶段兴建路线,优先度第三。因为公车捷运不需要机厂,因此不需要延伸到鸟松市区东侧,而因为公车捷运双节车厢无法像轻轨直接反向行驶,因此起迄处设计了两个小环来转向。分别为三多→成功→新光→自强→三多路,以及于大埤长庚路口后改行长庚→公园→大埤→忠诚→山水→公园路。2013年7月,高雄市政府配合棋盘式公车将70路公车改名为三多干线,其路线为从公车总站前镇站经成功路、三多路、澄清路至澄清湖棒球场,与轻轨棕线和公车捷运棕线路线极为相同,被视为棕线的捷运先导公车

黄线与棕线合并为“都会延伸环线”

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高雄市捷运局纳入旧县区而重新规划捷运路线,于2011年12月委托顾问公司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整体路网规划作业》专案。在该专案中,棕线澄清湖段改行驶公园路,其余路线相同,但增加更多站点。2015年3月2日,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局长吴义隆公开表示:黄线轻轨正在进行可行性评估,部分路段重新规划为高架化路段;上述路线在抵达澄清湖一带后,再回到亚洲新湾区,并构成环状轻轨之后的第二环,并将正式名称改为“都会延伸环线”[26]。4月20日,吴义隆局长于高雄市议会向议会作业务报告,根据其简报资料,可看出第二环大致由先前计划的黄线与棕线构成[27]。其中黄线改为用MA做编号,设25站,棕线改为编号MB,设13站。2015年底,捷运局与顾问公司签约进行《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都会延伸环线建设及周边土地开发计划可行性研究》专案,棕线正式并入黄线。且在2017年时黄线又重新规划,从轻轨改为中运量系统地下捷运,路线也做出修正,原本属于棕线的部分仅保有成功路到民权路一小段,以及卫武营到鸟松,三多一、二路不再有捷运经过,棕线原本的路线已完全消失。

注释

[编辑]

脚注

[编辑]
  1. ^ 路线实际上并非照此二图做分段兴建或规划,仅是地图幅员广大,拆为两图说明。
  2. ^ 本图使用现今的地图做底图,但1980年东三民区才刚开始建设重划区;而民族路以西、爱河以北、铁路以东的区域,只有双城古道菜公路、新庄仔路三条横向道路,并无任何南北向道路,唯一大聚落为爱河新庄仔路交界的新庄仔聚落。
  3. ^ 当时大顺路从中正路往北,过铁轨后就改往东接上高雄县建国路,即现在的大顺路口东边的九如一路;而大顺路转东的北侧当时是接上建兴一路,即现今建武路的路廊;而现今的大顺二路当时才正要兴建,现今的大顺一路更晚到1990年代才兴建。
  4. ^ 当时覆鼎金附近才刚开始重划,还未兴建今日的道路系统。
  5. ^ 当时博爱路尚未兴建。
  6. ^ 当时翠华路还未通到此处,现今左楠路当时仍称左营大路,并直通现今的左营大路。
  7. ^ 但左营、凤山后来又分别以独立计划复出,最后又与高雄市区计划合并,但整体规模仍较1996年版本小。
  8. ^ 行驶瑞隆路南侧的保泰路、班超路
  9. ^ 本图使用现今的地图做底图,但1980年东三民区才刚开始建设重划区,后驿地区的重划区将进入饱和,高雄最热闹的地方在盐埕区,三多路东段渐入人口饱和,而五甲地区正开始重划并涌入大量人口。
  10. ^ 美国凯撒国际工程公司、具泰土木公司、派森国际工程公司。

引注

[编辑]
  1. ^ 歡迎光臨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全球資訊網-捷運計畫-長期路網-長期路網簡介.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2. ^ 歡迎光臨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全球資訊網-捷運計畫-長期路網-長期路網簡介-楠梓五甲線. [2017-08-05]. [永久失效链接]
  3. ^ 長期路網規劃-路網規劃-四連結. 高雄市政府捷运工程局. [2023-04-28]. 
  4. ^ 4.0 4.1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4-81页,第五册.
  5. ^ 5.0 5.1 5.2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2-2页,第五册.
  6.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2-3页,第五册.
  7.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2,第5-6页,第一册.
  8.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4-79页,第五册.
  9.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三册.
  10.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4-84页,第五册.
  11.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4-88页,第五册.
  12. ^ 鼎汉国际工程顾问公司 2005,第8-83页,第五册.
  13. ^ 高捷延伸 路竹鳳山優先推動. 中央社. 2012-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14. ^ 4綠委爭取建高捷黃線. 中时电子报. 2017-02-14 [2017-08-05]. 
  15. ^ 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都會線(黃線)建設計畫說明 (PDF). [2017-08-05]. 
  16. ^ 歡迎光臨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全球資訊網-捷運計畫-長期路網-長期路網簡介. [2017-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17. ^ 歡迎光臨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全球資訊網-捷運計畫-長期路網-長期路網簡介. [2017-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5). 
  18. ^ 歡迎光臨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全球資訊網-捷運計畫-長期路網-長期路網簡介-中華雙鐵線(粉紅線). [2017-08-05]. 
  19. ^ 大高雄地區整體公車捷運系統路網可行性研究案結案報告書 (PDF).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2011-11-01 [2012-06-2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12). 
  20. ^ 涂建丰. 高市將設2線「公車捷運」. 苹果日报. 2012-08-10 [2012-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21. ^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業務報告 (PDF). 高雄市议会公报 (高雄市议会). 2013-04-09, 5 (12上) [2019-04-16]. 
  22. ^ 陈信瑜FB 高雄BRT初步规划 2012~2014
  23. ^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業務報告 (PDF). 高雄市议会. 2015-04-20 [2019-04-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5). 
  24. ^ 綠色交通 高市打造BRT路網. 中国时报. 2014-04-25 [201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25. ^ 铁改局-2006年10月16日-高雄都会区铁路地下化综合规划环境影响差异分析简报 第四页
  26. ^ 雙軌雙環 串起高雄經濟脈絡. 中时电子报. 2015-03-02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5). 
  27. ^ 高雄市议会. 第2屆第1次定期大會捷運工程局業務報告 (ppt). 2015-04-20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5).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