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台湾教育专案/政大世界民族志学习作业/阿赞德人
Azande | |
---|---|
总人口 | |
大约一百一十万人 | |
分布地区 | |
刚果民主共和国, 南苏丹, 中非共和国 | |
语言 | |
帕赞德语 | |
宗教信仰 | |
基督教, 非洲传统信仰 |
阿赞德人(赞德语中“赞德人”的复数型态)是一群生活在非洲中部三角地带的民族。
阿赞德人主要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方、中非共和国的东南部以及南苏丹的中南和西南部。生活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方的阿赞德人居住于Orientale省,尤其沿着Uele河、Isiro、Dungu、Kisangani和Dorima所定居。住在中非共和国东南部的阿赞德人则居住于Rafaï、Bangasu和Obo等各区。生存于南苏丹中南和西南部的阿赞德人则是住在Equatoria州的中部和西部、Yei、Maridi、Yambio和Tombura。[1]
人口分布与统计
[编辑]阿赞德人分布于非洲中部的三角形地区,横跨三个国家, 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非共和国。阿赞德人的领土延伸到南苏丹的中南、西南部、刚果的亚热带雨林和中非共和国的东南部,很明显是跨越三个国家。
大约有一百万的阿赞德人生活在非洲中部。这一百万人当中有四十万人居住于刚果民主共和国,有三十万人居住于南苏丹,有三十人居住于中非共和国,然而中非共和国的人口逐年下降。
名字与语言
[编辑]阿赞德 的意思是 拥有大量土地的人,拥有大量土地是指他们历史上所征服许多土地。许多英文词汇包含Adio(Makaraka)、Zande、Zandeh、A-Zandeh和Sandeh。Niam-Niam(或Nyam-Nyam)这个名字在十八及十九世纪初期外国人经常对于阿赞德人的称呼。Niam-Niam可能是Dinka的起源,这个名字的意思好吃者在Dinka语中是据说是阿赞德人有吃人的习惯。Niam-Niam这个名称原本使用于南苏丹的部落,后来又被西方人使用,现今Niam-Niam被认定是贬义.[2]
语言
[编辑]阿赞德人说赞德语,这也是他们所称的帕赞德语(也称为Pa-Dio、Zandi、Azande、Sande、Kizande和Bazande)。阿赞德人使用Ubangian语言者是班图族的成员,且大约有一百万人使用此种语言。[3] "赞德语"也常常被认为与其他班图语支语言密切相关,除了一些独特的方言,包括Adio、Barambu、Apambia (Bakpo)、Geme、Kpatiri和Nzakara。以格林伯格的分类(1963)而言,赞德语属于阿达马瓦-东语系尼日尔,刚果语族的东部分支;另一个新的分类方式将赞德纳入阿达马瓦-乌班吉语支的乌班吉科语族内。赞德语和Nzakara语形式是相互理解,虽然这些语言的词汇量30%有所不同。[4]
历史沿革
[编辑]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社会
[编辑]阿赞德人重视战士的角色。未来将成为战士的男性---年龄在12到20岁---离开他们的家庭,并栖身在成年战士的地方,并与他们发生性关系。这些年轻男性被视为是那些成年战士的暂时妻子,并操持女人所做的事物。一旦这些年轻人晋升到战士的地位,他们娶进比自己更年轻的男子。稍后,从战士角色退下来的阿赞德男人将会与女人结婚。他们的性行为型态非常有弹性,阿赞德男人转换性关系对象并不会遇到困难,从较年长男人(担任男性新娘)、年轻男人(担任战士)到与女人交沟(担任丈夫)。 男性在成年时会进行割礼,割礼仪式通常会带男性进入隐密的森林中,并开始进行割礼,然此项仪式被当地政府所禁止,但,阿赞德人还是有这项社会活动存在。除此之外,阿赞德贵族女性也会有彼此恋爱的现象,女性会利用树根当作生殖器官,以此来满足彼此的欲望。
家庭、婚姻
[编辑]阿赞德人非常重男轻女。婚礼的费用通常都是由新郎来支付。这也可以看出阿赞德人是父系社会,而且他们为一夫多妻制、从夫居,基本上他们也没有办法负担起一个以上老婆的支出。通常王公贵族比起平民百姓更有可能娶一个以上的老婆。传统婚礼上,男方的聘金通常为铁茅,铁茅的数量多代表男方越有钱,但在二十世纪的二零年代后,男生比较容易娶到妻子,因为可以用自己赚到的钱来当聘金,他们不再依赖长辈们所留下来与制造的铁茅来当聘金。现金,许多新娘的财富变成现金,当然聘金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山羊、布、木薯等。
产业与生活
[编辑]农业
[编辑]阿赞德人主要是以小规模农业为主。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花生、芝麻、木薯和甘薯。在该地区种植的水果包括芒果、橘子、香蕉、凤梨还有甘蔗。阿赞德人也生产许多棕梠和芝麻。自1998到2001,阿赞德人农业的兴起在于他们向世界展望会购买农业生产品。此后,阿赞德人设法提供足够的玉米、大豆、芝麻、高粱和花生来养活南苏丹人口。。[5]
商业
[编辑]自从独立以来,咖啡已经成为赞德人领土西部的经济作物,其他领土也种植许多棉花。但,当地交通十分不便,因此让那些产物更难以进入市场贩售。
市场
[编辑]市场是近期才出现的一种商业活动。近年来阿赞德人越来越依赖市场,以至于自给自足的现象逐渐减少。
传统节日
[编辑]传统信仰
[编辑]大多数的阿赞德人信仰非洲传统信仰,但现在已经被大量的基督教所取代。其中传统信仰包含了魔法和巫术。巫术被阿赞德人认为是生活中的一环,他们认为巫术是存在于人体内,具有遗传性,阿赞德人相信有巫师,但,他们不举行仪式也不念咒语,也没有魔物(法器),他们的巫术行为是一种精神上的巫术,阿赞德人认为自己或是他人身上若遇到不幸的事情就是有人对自己施加巫术,若是因而死去,其亲人也会替自己进行复仇性魔法,对下巫术的巫师进行报复。通常阿赞德人并不会知道身边的人谁是巫师,有可能是邻居或身边的人,通常阿赞德人认为关系与自己月亲近的人他的巫术越强大,关系越远则反之,从这边可了解阿赞德人巫术与人之远近关系,若要查出施展巫术的对象,便会透过“神谕”,而持有神谕的人,通常会是该族的亲王或是头人,阿赞德人被施予巫术的几率是男女相当,但亲王与地方头人基本上却不受巫术影响,也不会有巫师对他们施展巫术,虽不受巫术影响,但亲王与地方头人对这些信仰仍非常虔诚。阿赞德人认为要得知一个人是否为巫师,除了眼珠为红色外,其死后的尸体解剖后在身上能发现巫术物质,但另一方面也是若该死者被指控为巫师时,其亲人为澄清此人清白或是家族清白也会要求解剖尸体,用来澄清一个世系群的名声。通常施展巫术的并不一定是人,阿赞德人也认为狗是巫师,他们把巫术看作一种器官物质,并不只限于人。另外阿赞德人确信灵魂会在睡梦中时离开身体,也相信巫师的灵魂会吃掉受害者肉身的灵魂,并且他们会透过梦与现实生活所发生的不幸事件来连结,若有相符则成为受到巫术迫害的证据。巫医在阿赞德人眼中与巫师是相反的,巫医是神谕之一,在其地区是受到尊敬的,巫医的启示往往让阿赞德人认为可信度很高,因为巫医说话时充满自信,并且占卜时会运用技巧说出听者希望他说的话,而使听者印象深刻。在降神会中,巫医的舞蹈是仪式性的表达,并且加入节奏性乐器将场面带入感官刺激之中,使得观众更易相信巫医,又巫医的舞蹈是抗击巫术的表演仪式,因此阿赞德的生活中巫术、巫医与神谕三者间有着共生共存的关连性。
神谕
[编辑]“毒药”叫做“本奇(benge)”,是从一种蔓生植物提取出来的物质。人们给一只小鸡服用这种药物,然后大声地向它提出一个可以用“是”或“否”的形式来回答的问题。这小鸡也许活了下来,也许死了,这样,人们就会认为这种神谕已经以这种或那种模式作出回答。
丧葬
[编辑]丈夫死亡后要卸下妻子的饰品和好衣服,直到他的葬礼结束,并留一年左右的短头发,在这段时间内她不可以吃某些食物。一个人的死亡可能导致他的村庄没人进入,包括他的妻子。 埋葬时,要让死者保持跪着的姿势,接着在尸体上面盖上木片或草,然后再填土,最后墓穴上面堆一堆石头。如果死者是男子,尸体面朝东;如果是女子,面朝西。他们对这个的解释是,男子面朝东是因为每天起床都要看东边的太阳升起来了没有,女子面朝西是因为每到日落她们都要挑水砍柴煮饭。 阿赞德人相信生死轮回,人死后就会重新生活,变成各种动物,大多是狮子(最大的酋长的宗室),豹,蟒蛇,蛇,疣猪,大鼠和闪电,因此动物的死亡是一切的结束。他们不会杀死他们死后会变成的动物,除非出于自我防卫。
艺术与文学
[编辑]艺术
[编辑]阿赞德人在早期对使用铁器、雕刻和陶艺都已经十份熟练。阿赞德人的技术是从Mangbetu引进。但现在已经停止炼铁,阿赞德人仍然制作花盆,雕刻木制器皿,和编织篮子和席子。
音乐、舞蹈
[编辑]声乐和器乐,以及舞蹈,起到阿赞德文化显著的作用。最常见的传统乐器是一个小的,蝴蝶结形,竖琴般的乐器。它往往是在一端饰有雕刻小人头。阿赞德也使其他各种乐器,常见的设计图案包含人形或是动物的形式。一个是曼陀林,喜欢弦乐器仿照人类的数字。另一种是三匝,采用木质或葫芦挖空。它类似于一个木琴图案是一个舞蹈女人的姿势,其胳膊和腿从乐器的主体延伸出来。其他典型乐器包括一个钟作为手柄臂的形状。除了各种功能的项目,阿赞德的作品包括雕刻认为被当作礼物赠送部落首领木雕。
现况
[编辑]著名人士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Niam-Nia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Chisholm, Hugh (编).
- Evans-Pritchard, E. E. (1979) "Witchcraft Explains Unfortunate Events" in William A. Lessa and Evon Z. Vogt (eds.) Reader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pp. 362–366
- Evans-Pritchard, E. E. (1967) The Zande Trickste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Evans-Pritchard, E. E.1937 Witchcraft, Oracles 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abridged edition: ISBN 0-19-874029-8
- http://ehrafworldcultures.yale.edu/ehrafe/fullContext.do?method=fullContext&forward=searchFullContext&col=collection('/eHRAF/ethnography/Africa/FO07')&docId=fo07-000&page=fo07-000-00029-001&offsetId=fo0700000010
- http://ehrafworldcultures.yale.edu.autorpa.lib.nccu.edu.tw/ehrafe/fullContext.do?method=fullContext&forward=searchFullContext&col=collection('/eHRAF/ethnography/Africa/FO07')&docId=fo07-031&page=fo07-031-00062&offsetId=fo0703100009
- https://en-two.iwiki.icu/wiki/Zande_people
- http://www.everyculture.com/wc/Brazil-to-Congo-Republic-of/Azande.html
- http://www.sscnet.ucla.edu/anthro/faculty/fiske/135b/azande.htm
- ^ https://en-two.iwiki.icu/wiki/Zande_people
- ^ https://en-two.iwiki.icu/wiki/Zande_people
- ^ Zande in: Lewis, M. Paul (ed.), 2009.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ix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 SIL International.
- ^ https://en-two.iwiki.icu/wiki/Zande_people
- ^ https://en-two.iwiki.icu/wiki/Zande_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