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一剪梅 (电视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一剪梅
类型中国乡野传奇剧
编剧夏美华、王中慧
主演寇世勋马之秦沈海蓉
李烈庞祥麟张晨光
制作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集数25集
每集长度60分钟(含广告
主题曲一剪梅
作曲陈怡(陈信义)
作词娃娃(陈玉贞
演唱费玉清
制作
制作人夏璐华
执行制作邹筱痕
编审曲瑾生
剪辑白照国
摄影平振华、葛金鹏、甄健明、张克成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中国电视公司
图像制式NTSC制式
播出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
播出日期1984年12月17日—1985年1月18日
相关节目
前作沙滩上的脚印
续作傲啸江湖
相关节目新一剪梅
各地节目名称
中国大陆青河绝恋(2000年版)

一剪梅[注 1]中华民国中国电视公司(中视)于1984年12月17日至1985年1月18日,每周一至周五晚间20:00所播出的八点档电视剧,全25集[1]。本片曾于中国大陆播映,并有赵文卓水灵王艳刘锡明主演的2000年翻拍版本《青河绝恋》(中视播出时片名为《新一剪梅》),而2009年则有霍建华主演的新版本《新一剪梅》。

提要

[编辑]

本剧是以1930年代为背景的中国乡野传奇风故事,剧名“一剪梅”则是引用自宋词词牌名。本剧1984年原版由夏璐华制作,夏美华、王中慧编剧,寇世勋马之秦沈海蓉李烈庞祥麟张晨光等人主演[1],初期宣传剧名《大地风雨情》。1985年1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化工作会主任宋楚瑜致函中视,勉励本剧1984年原版的制作群及演员,全文如下:“贵公司制播之国语连续剧《一剪梅》制作严谨,演技精湛,深获各界之好评,殊堪嘉勉。”[2]

1985年第20届金钟奖,本剧获得电视金钟奖音效奖,获奖者李国宝(李林)。1986年第21届金钟奖,本剧入围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连续剧奖、男主角奖(寇世勋)、编剧奖(夏美华)。

2010年,台湾艺术电视台重播本剧。

中视将本剧数码化版放上YouTube频道“中视经典戏剧”,第1集观看次数至2020年6月高达29万[3]

各版本剧情大纲

[编辑]

1984年原版

[编辑]

故事叙述万家庄与沙河镇同饮青湖之水,却为了争夺水源而嫌隙丛生,而万家庄的庄主万大权更是不时以“截断水源”相逼。沙河镇文武双全的青年赵时俊为了解开纠葛,毅然决定迎娶万大权柔弱多病却善良贤慧的独生女秋玲,成为有名无实的夫妻,但秋玲却仍然对他一往情深。而赵时俊也因此不得不放弃与他彼此真心相爱的孤女沈心慈。其后,更由于心慈的仇家梁永昌从中作梗,导致了心慈身死的悲剧。

2000年版

[编辑]

与1984年原版相比,剧本主线内容并未发生变化。

2009年版

[编辑]

虽然人物姓名以及故事的缘起(万家庄和沙河镇争水源)和原版相同,但在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人物关系方面加入大量新元素,相对却也出现了与旧版差异甚大的情节发展。2010年3月14日沈阳影视频道首播,2010年9月15日江苏卫视东南卫视广东卫视重播。

制作群(1984年原版)

[编辑]
  • 制作人:夏璐华
  • 执行制作:邹筱痕
  • 编剧:夏美华
  • 编审:曲瑾生
  • 戏剧指导:李泉溪
  • 制作助理:彭朝敏、何琇琼
  • 外景拍摄:平振华、葛金鹏、甄健明、张克成
  • 外景剪辑:白照国
  • 技术指导:黄雁国
  • 摄影:侯匡仁、刘辰章、吴明达、林文苑、古南淦、林忠仁
  • 灯光:沈仁贤、杨启佑
  • 视讯:许澄源、袁德邻
  • 音讯:黄茂雄、涂能荣、张邦雄、卢日昌
  • 录影:张载湖、曹安静、吕修身、陈允武、张敬德、陈俊明
  • 化妆:张数珠、林丽卿、郑阿满
  • 服装:张国栋、贾兰君
  • 梳妆:李荣夫
  • 美术指导:江宪正
  • 武术指导:王圻生
  • 音效指导:李林
  • 助理导播:张玲惠、傅慧芬
  • 现场指导:张家梁、夏咸钦、李迪捷
  • 导播:陈正中、曾斐莉

电视剧歌曲

[编辑]

1984年版

[编辑]
曲序曲目作词作曲演唱
1.一剪梅(片头曲)娃娃(陈玉贞)陈怡(陈信义)费玉清

2000年版

[编辑]
曲序曲目作词作曲演唱
1.《回首寒梅》(片头曲)陈心宁吕祯晃水灵赵文卓
2.《几许情深》(片尾曲)陈心宁吕祯晃水灵

2009年版

[编辑]
曲序曲目作词作曲编曲演唱
1.《一剪梅》(片头曲)娃娃(陈玉贞)陈怡(陈信义) 费玉清
2.《寂寞歌》(片尾曲)孙卓群、陈思成孙卓群谭旋陈思成

各版本演员

[编辑]
剧中人物 1984年版 2000年版 2009年版 描述
赵时俊 寇世勋 赵文卓 霍建华 本剧主角,沙河镇英雄。为了沙河镇的水源问题,而与万家庄庄主女儿秋玲成婚。而成亲前在周家镇曾与卖身葬父的沈心慈有一段恋情。为求沙河镇的水源独立,四处寻找凿井的方法。
沈心慈 沈海蓉 蒋勤勤 吕一 本剧主角,与其父相依为命。在认识时俊前,为其家帮手梁永昌所害,故恨之。其父将亡时,为赵时俊所助故卖身。与时俊两情相悦却不能相守,在沙河镇怀有时俊女儿绣云但不能明其父。为李耿明所深爱,但后被李耿明误杀。
梁绣云 时俊与心慈所生的女儿。性格极像其母,有诺必守。与邢正扬相爱,但在梁永昌的安排下,与梁钰坤成婚。
梁绣云(童年) 蔡灿得
万秋玲 李烈 王艳 刘芸 万家庄庄主万大权的女儿,李耿明妹,患有严重的肺痨,从小只有赵时俊愿意与他玩。时俊因沙河镇水源问题而与其结婚,并承诺一生只娶一妻。知道时俊与心慈的关系,并时常帮助心慈。
梁永昌 庞祥麟 刘锡明 陈思成 来自平镇的大夫,沈心慈家帮手,向沈父习医。但后沈家为其所害。后于沙河镇定居,并因行医而有望名,甚至为沈心慈接生女儿。娶沙河镇镇长女儿苏雯音为妻,但非两情相悦。后在绣云再嫁柳营长的路上死于枪下。
邢寡妇(陈芳芳) 马之秦 于莉 王琳 邢正扬母,沙河镇人。沈心慈初到沙河镇无住所,暂居其家。为人说话刺耳难听,但时常护着心慈。
沈父 陈又新 岳跃利 来自平镇的大夫,沈心慈父,为人绝不占便宜。拒其学徒梁永昌提亲。心慈卖身医其父、葬其父。与心慈同葬于周家镇。
万大权 黄永光 刘信义 李立群 万家庄庄主,沙河镇人极恶之。又因造水闸,闹得沙河镇草木不生,故赵时俊因此不得不受制于其手上。李耿明杀父毒飞镖的主人,也同时是李耿明父。
李耿明 李志坚 邢岷山 樊少皇 送货人,孝子。因杀父之仇,找杀父毒飞镖主人寻仇。在悦来客栈大火中救了沈心慈,并护送其至沙河镇。深爱沈心慈,多次为其付出,时俊甚感谢之。但后误杀沈心慈,坐牢十九年。后其母与万大权相认,得知万大权为其亲父。在故事后期因尚不清楚杀父仇人,误将赵时俊父误认为杀父仇人,欲其父债子还。待邢氏母子及梁绣云如己出。
李母 关毅 王丽云 李耿明母,万大权前妻。因万大权晓义,配与其同伙李虎。为李虎哭后瞎。
邢正扬 张晨光 陈昭荣 乔任梁 梁绣云自幼的青梅竹马。为人守信,有诺必守。因梁绣云与梁钰坤结婚而暗自菲薄。后梁钰坤病入膏肓,致使绣云再嫁柳营长。未成,始遂其所愿。
邢正扬(童年) 郭惠文 叮当
汪大娘 金彬 沙河镇人。
李大婶 许玉兰 沙河镇人。
苏镇长 孟元 海波 沙河镇镇长,为事秉公处理。
苏雯音 朱丽英 胡佩琏 穆婷婷 沙河镇镇长女儿,擅马术。很喜欢赵时俊。然而为了气赵时俊不娶他,而选择梁永昌嫁之。
梁钰坤 樊日行 董洋 夏德俊 梁永昌与苏雯音的独子,梁千惠双胞胎哥哥。娶绣云。嗜赌成性,在大喜之日于赌场被打瘫。后脑瘤无方医治而死。
梁钰坤(童年) 刘济民
梁千惠 郑亚云 陈丽雯 郭珍霓 梁永昌与苏雯音的亲女儿,梁钰坤双胞胎妹妹。性格与其母似,并热爱邢正扬。为杨景福所爱,但不被梁千惠接受,故逃之。后被马鸣所骗,怀马鸣骨肉。为报恩绣云,自尽。
梁千惠(童年) 褚孝文
小梅 巫美龄 客栈卖艺人。因李耿明母欲探李耿明而于客栈相识,李母以其饰换金赎之。本李耿明对其无意,后暧昧。
奶妈 刘引商 孟宪荣 苏镇长家奶妈,苏家、梁家两代皆其带大。
刘管事 王彼得 邢兆林 梁家管事,为人客气。
福星 赵学煌 林以正 咙哑人士,赵时俊忠仆,邢正扬呼其哑叔。为时俊与心慈之事协助隐瞒多事。后在沙河镇与万家庄的最后一次关闸中,以炸药壮烈牺牲。
唐杰 康殿宏
杨景福 田平春 联庄会会头。深爱梁千惠,因此多所协助梁永昌,最后甚至下聘礼。但梁千惠深恶之,并因其所苦。
马鸣 宋宪宏 沙河镇药铺学徒。因杀周掌柜一案而被捕。出狱后为梁记药铺工作。绑架梁千惠,并以打听到的梁永昌平镇龌龊事勒索梁永昌。后为其所杀。
秀竹 周华卿 杨冬 万秋玲奴婢。
陈莎莉
朱奎安 王圻生 李鸣 孙国庆 万大权义兄弟,李耿明杀养父仇人。多所为恶,因为欺负沈心慈而被万大权亲审。后欲致万大权死而被拿下,始辨清杀父之仇。
周小大 雷威远 张光禧 周掌柜儿子,马鸣绑架梁千惠的目击者。
万安 李振 周国栋
周掌柜 孙景瑎 李连义 赵时俊旅居周家镇时的悦来客栈老板,极为照顾沈心慈一家,并为其父埋葬。之后旅行至沙河镇,因觉赵时俊隐埋沈心慈一事可为勒索,狮子大开口。但未达目的即为马鸣所杀。
平镇县长 盛才新
秦掌柜 王光旭
金掌柜 金永祥 蒋国印
银杏 王菲
药铺大夫 杜庆奎 沙河镇药铺大夫。
柳营长 朱磊 军阀,与梁永昌、杨景福建立互保组织。觊觎沈绣云姿色,交换条件令其再嫁。但在赵时俊及梁永昌干涉下,因杀梁永昌而被送交。

节目的变迁

[编辑]
台湾 中国电视公司 周一到周五 20:00-21:00
接档一剪梅
(1984.12.17 - 1985.01.18)
被接档
沙滩上的脚印
(1984.12.10 - 1984.12.14)[4]
傲啸江湖
(1985.01.21 - 1985.03.01)[1]

注释

[编辑]
  1. ^ 1984年,本剧剧名作“一‘剪’梅”,而电视剧片头中出现的剧名、歌名,以及引用的词牌名均作“一‘剪’梅”。至于与本剧同名、于1983年发行于费玉清专辑《长江水》时,其歌名乃作“一‘翦’梅”。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四辑:民国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64页。
  2. ^ 本报讯. 中視「一剪梅」 獲文工會嘉勉. 中央日报. 1985-01-06: 9 (中文(台湾)). 
  3. ^ 黄雯犀. 經紀人搶口罩 費玉清一旁喊加油. 中国时报. 2020-06-18 [2022-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中文(台湾)). 
  4. ^ 中华民国电视学会电视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纂,《中华民国电视年鉴第四辑:民国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中华民国电视学会1986年6月30日出版,第63页。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