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式鱼雷
九三式鱼雷 | |
---|---|
类型 | 鱼雷 |
原产地 | 大日本帝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33–1945年 |
使用方 | 日本帝国海军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岸本鹿子治少将与朝熊利英上校 |
研发日期 | 1928–1933年 |
衍生型 | 九七式鱼雷, 九五式鱼雷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2.8公吨(6172.94英磅) |
长度 | 9米 |
直径 | 610毫米 |
有效射程 | 22,000米 (48—50节(89—93千米每小时)) |
最大射程 | 40,400米 (34—36节(63—67千米每小时)) |
弹头量 | 490千克(1080.27磅) |
速度 | 52节(96千米每小时) |
九三式鱼雷(对应至皇纪2593年)全名为六十一厘米九三式无气泡氧气动力鱼雷,为大日本帝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由水面船只发射,直径61厘米之鱼雷。许多英语系国家海军史官称其为长枪 (Long lance);此称呼来自于服役于太平洋战场多年的美国海军史家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日本文献中,亦因其特殊的推进系统而称之为酸素鱼雷[1](即“氧气鱼雷”)。为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鱼雷。[2]
开发史
[编辑]1921年,日本签署华盛顿海军公约,限定日本海军的主力舰总吨位不可超过31.5万吨。为了让战舰以外的舰艇可以对抗大型战舰,日本海军决定研发可以和战列舰在相同距离攻击的新型长射程鱼雷。[3]
九三式鱼雷的开发(连同潜艇使用的九五式鱼雷)始于1928年,由岸本鹿子治少将与朝熊利英上校监督开发。当时日本海军的最大潜在敌人为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美国海军作战计划中预期日军将入侵美属菲律宾,故设定作战方针为横渡太平洋,支援或夺回菲律宾,并摧毁日军舰队。由于日军战列舰数目不及美国海军,故日军计划以较轻的军舰(轻巡洋舰、驱逐舰与潜艇)透过一系列主要在夜间进行的小规模战斗,逐渐削弱美国海军。美军军舰数目够少时,日军再投入未参战受损的战列舰,在一场大规模决战中一举摧毁残余的美国海军。(这也是美国海军的橘色战争计划所预期的发展。)
日本海军投入许多资源,开发了一种大而重、射程长的鱼雷,即九三式。鱼雷为少数能让如驱逐舰的小型军舰损害战列舰的海军武器之一。日本海军集中于研究与开发使用压缩氧取代氧浓度只有约21%的压缩空气作为鱼雷推进系统之氧化剂。压缩氧被灌入燃烧甲醇或乙醇的一般湿加热引擎。由于压缩空气仅有21%为氧气,使用高浓度氧可在同体积压力下容纳约5倍的氧化剂,使鱼雷射程增加。此外,由于使用压缩氧排除了不具活性的氮气,引擎的燃烧产物仅剩下可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汽,导致鱼雷的气泡轨迹减少,让鱼雷更难被发现。
压缩氧在处理上具危险性,使得日军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研究与开发相关技术并训练鱼雷兵,以确保作战时能安全使用这些鱼雷。后来日本帝国海军的武器开发工程师发现,若先使用一般压缩空气启动引擎,再逐渐切换到高浓度氧,就能避免过去这些鱼雷意外爆炸的问题。为了不让船员与敌军知悉鱼雷使用高浓度氧这件事,压缩氧气被称作“特用空气”或“第二空气”(即98%的高浓度氧)。1937年(昭和12年)投入量产供日本帝国海军使用。
九三式鱼雷搭载490千克(1,080磅)高爆炸药弹头以38节(70千米每小时)前进时,最远射程可达40 km(21.6 nmi)。其远射程、高速与重弹头等特性使其在水面作战时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相较之下,美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标准鱼雷(即21吋(53 cm)的Mk 15型鱼雷)的最远射程于26.5节(49.1千米每小时)前进时为15,000 yd(14 km;7.4 nmi),或以45节(83千米每小时)前进时射程为6,000 yd(5.5 km;3.0 nmi),搭载的弹头也仅重375千克(827磅);其他同盟国鱼雷的射程并没有更远。九三式鱼雷由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甲板上的61 cm(24吋)鱼雷管发射。由于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放宽了重量上限,使得此前服役的日本驱逐舰无法装备九三式鱼雷(如吹雪型)。有一些日军驱逐舰与其他国家军队的驱逐舰不同,将鱼雷管装置在炮塔中;炮塔能保护鱼雷不受破片伤害,也备有鱼雷管装填装置。日本帝国海军几乎每艘巡洋舰都配备了九三式鱼雷。
于1942-1943年的早期水面战斗中,日军驱逐舰与巡洋舰能从大约20 km(11 nmi)外发射鱼雷攻击试图迫进到炮击射程的盟军军舰。盟军军舰预期,若敌方使用鱼雷,发射距离并不会大于10 km(5.4 nmi;6.2 mi),即盟军的鱼雷射程。在多次交战中,盟军军舰遭受到多次鱼雷打击,导致其军官以为这些鱼雷是由与日军表面船只联合进攻、没被侦察到的日军潜艇所发射。有少数几次,没击中目标的九三式鱼雷继续前进,击中比预想目标还要远的多的盟军船舰,导致有些盟军军官以为他们的船触发水雷。盟军方面在1943年捕获完整的九三式鱼雷之前,并不了解九三式鱼雷的性能。
后来日军开发了缩小版的450毫米九七式鱼雷供微型潜艇使用,但并不成功,而在作战中由九一式鱼雷取代。直径510毫米的版本,即九五式鱼雷,被开发供数艘日本海军潜艇成功的使用。
缺点
[编辑]九三式鱼雷的缺陷是其比压缩空气鱼雷更容易受震动引爆。一枚九三式鱼雷的重弹头通常足以击沉搭载它的驱逐舰,或重伤搭载它的巡洋舰。随着美军空袭日军船只的行动更加频繁,遭受空中打击的日军驱逐舰与巡洋舰舰长必须决定是否抛弃这些鱼雷,以避免它们在攻击中被引爆。
日军的筑摩号重巡洋舰于圣克鲁斯群岛战役中遭到数架美国海军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以炸弹攻击,并在被一枚500磅炸弹击中右舷前鱼雷室数秒前幸运的抛弃其九三式鱼雷。在莱特湾海战的萨马岛海战中(于菲律宾东部),美国海军白原号护航航空母舰(CVE-66)[4]发射的一枚5吋(12.7 厘米)炮弹击中了鸟海号重巡洋舰。一般情况下这种炮弹并不会重伤一艘重巡洋舰,但这枚炮弹引爆了舰上的鱼雷,造成其舵与引擎丧失机能。鸟海号于隔天自沉。
第二个缺点是引信不可靠(这点是二战日军所有其他鱼雷的罩门)。九三式鱼雷采用触发式引信,由于引信过于敏感,导致容易被海浪或军舰尾流诱爆,在实战中经常发生鱼雷尚未抵达目标便提早爆炸的状况。虽然后来日军着力于改进引信,但直到战争结束问题都没有解决。
在瓜岛夜战中,日本高雄号、爱宕号重巡洋舰向美国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发射鱼雷。然而九三式鱼雷由于引信的不稳定,大部分鱼雷都在靠近南达科他号之前就过早的爆炸。日军不仅未能击沉南达科他号战列舰,还让华盛顿号战列舰抓住了反击的机会,借助新式雷达定位,重创日舰,扭转了战局。
第三个缺点是维护困难,九三式鱼雷直径610毫米,比同期其他国家的533毫米鱼雷都大,长度9米,德国G7鱼雷7.2米,美国MK14鱼雷6.2米,93氧气鱼雷体积质量巨大,日本军舰还要携带备用鱼雷,连同装填工具,因此每次使用鱼雷前都必须彻底清理其内部管道,而这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时间。
第四个缺点是可以搭配九三式鱼雷的61 cm(24吋)鱼雷发射管。受制于当时的工业技术,日本一年大约只能制造出70座,就劳动率来说,一年只能装备25艘军舰上(对比美军的制造速度,一年可装备100艘军舰)。致使性能优势于欧美鱼雷,但并非日军常用型鱼雷,因此没有大量生产。[3]
规格与运作
[编辑]- 不同航速下的射程
- 48至50 kn(89至93 km/h;55至58 mph) 为 22,000米(24,000 yd)
- 37至39 kn(69至72 km/h;43至45 mph) 为 33,000米(36,000 yd)
- 33至35 kn(61至65 km/h;38至40 mph) 为 40,400米(44,200 yd)
日本帝国海军给的官方数据是,九三式鱼雷的最高性能为以42 kn(78 km/h;48 mph)前进时射程为11 km(5.9 nmi;6.8 mi)。
上述超过10 km(5.4 nmi;6.2 mi)的射程是假设鱼雷接进时,目标军舰直线前进超过数分钟。举例来说,当美国海军巡洋舰追击夜战中高速驶离战区的日军驱逐舰时,或1942-1943年间美军航空母舰在南太平洋进行战机起降作业中被日军潜艇锁定时,这些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九三式鱼雷本体重约2,630千克(5,800磅),并搭载重约490千克(1,080磅)的高爆炸药弹头。
九三式鱼雷有一个充满压缩氧的主腔室,一个防止逆流的压力调节阀,与一个较小(约13 L)的高压空气槽。压缩空气首先与燃料混合,而混合物被送往一个加热点燃装置。混合物在引擎里稳定且温和的燃烧;若在此阶段使用压缩氧则容易引起爆炸。随着压缩空气被耗尽并丧失压力,压缩氧经由压力调节阀流入压缩空气槽。不久后压缩空气槽会充满高浓度氧,而引擎里的燃烧会继续。
配有九三式鱼雷的船舰还需要搭载制氧系统以供应鱼雷所需。
九三式鱼雷的架构可分为数个部分:由前往后依序为弹头、“空气”槽、前浮具、引擎室、后浮具、尾舵、螺旋桨。
九三式鱼雷的第一修改版配有双汽缸往复运动引擎。鱼雷需要小心维护。若在引擎中迂回复杂的气管中残有油污,容易引发爆炸。因此,九三式鱼雷在维护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气管,而这能花上4到5天。
“第一空气”用以启动引擎,为装在体积13.5 L的容器内,压缩至230 atm(23,304,750 Pa)的压缩空气。“第二空气”为压缩至225 atm(22,798,125 Pa),装在体积980 L,一体成形、镍铬钼钢(为一种最早开发作为战列舰装甲的合金)制的主容器。
鱼雷前端含有弹头,其后为压缩氧槽12 毫米厚的外壳。九三式鱼雷总长约9 m,直径约61 厘米,而“第二空气”槽长约348 厘米,共占去九三式鱼雷三分之一以上的长度。其后为鱼雷后段。
压力调节阀可让自压缩空气槽流出的气体维持固定压力以让鱼雷保持相同航速。
引擎的活塞推动单一根主传动轴。传动轴上具有伞齿轮。主传动轴分内外传动轴,以相反方向(用以避免鱼雷偏向)驱动两片同轴的四叶螺旋桨。
鱼雷的外壳为3.2 毫米厚(后端为1.8 毫米厚)的钢板以水密焊接形成。引擎室的钢板则设计成会渗水以冷却引擎。
鱼雷尚有两个压缩空气槽(总容量40.5 L),容纳压缩至230大气压的压缩空气以操纵鱼雷的舵与稳定翼。
有一深度计控制鱼雷航行深度。一般设定鱼雷的“水压板”为5 m,以让鱼雷在水面下5 m处航行,并让侧稳定翼维持此深度。
尾垂直舵计用以设定一个垂直陀螺仪,以控制尾垂直舵。垂直陀螺仪可将鱼雷导向目标,让向后发射的鱼雷亦可转向并击中前方的目标。此陀螺仪于鱼雷发射时启动。九三式鱼雷使用的陀螺仪直径15 厘米,厚7到8 厘米,并以8,000 rpm的转速旋转。若九三式鱼雷由以35节(65千米每小时;40哩每小时)全速前进的军舰发射时,此陀螺仪制导装置以此转速运转时会故障。
日本帝国海军最早于长崎县吴市测试鱼雷,但九三式鱼雷射程远,需要一个较大的区域进行发射测试。此后测试地点改为山口县德山市。此基地后来称为“回天”自杀鱼雷的开发地。
自九三式鱼雷开发回天
[编辑]回天载人鱼雷上的陀螺仪转速增加为20,000 rpm。九三式鱼雷上的480千克(1,060磅)弹头在回天上改为1.6 t弹头。九三式鱼雷总长9.61 m,总重约3 t,而回天总长15 m,总重约8 t。九三式鱼雷的最大航速为52节(96千米每小时;60哩每小时),射程约22,000 m;回天航速为30节(56千米每小时;35哩每小时)时射程为23,000 m,航速为12节(22千米每小时;14哩每小时)时射程为70,000 m。回天在水面附近的深度航行时拥有慢速的稳定巡航能力。
虽然九三式鱼雷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危险,但日本帝国海军认为其效用大过风险。[2]整场战争中共有23艘盟军军舰被九三式鱼雷击中后沉没(巡洋舰11艘、驱逐舰11艘、舰队航空母舰1艘);其中有13艘单纯被九三式给予致命的一击,而其他的则是由炸弹、炮火与鱼雷共同击沉。[7]
- 所罗门群岛/塔沙法朗加/瓜达康纳尔岛/科隆邦加拉/奥尔莫克湾/圣克鲁斯群岛/维拉拉维拉战役:
- 荷兰皮耶海恩号驱逐舰,1942年2月19日由日本帝国海军朝潮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布鲁号驱逐舰,1942年8月22日由日本帝国海军江风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1942年10月26日由日本帝国海军秋云号驱逐舰与巻云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1942年11月13日由日本帝国海军晓号驱逐舰击沉 (其本身亦在战斗中被击沉)
- 美国巴登号驱逐舰,1942年11月13日由日本帝国海军天津风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拉菲号驱逐舰,1942年11月13日由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击沉
- 美国瓦克号驱逐舰,1942年11月14日由日本帝国海军击沉;其中之一的绫波号驱逐舰受到重创并于当晚自沉
- 美国本罕姆号驱逐舰,1942年11月14日由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击沉;后由葛温号驱逐舰自沉
- 美国诺桑普顿号重巡洋舰,1942年11月30日由日本帝国海军亲潮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斯壮号驱逐舰,1943年7月5日由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击沉
- 美国赫勒拿号轻巡洋舰,1943年7月5日由日本帝国海军凉风号驱逐舰与谷风号驱逐舰击沉
- 美国葛温号驱逐舰,1943年7月12日由日本帝国海军驱逐舰击沉
- 美国夏瓦列尔号驱逐舰,1943年10月6日由日本帝国海军夕云号驱逐舰击沉 (其本身亦在战斗中被击沉)
- 美国库柏号驱逐舰,1944年12月3日可能由日本帝国海军竹号驱逐舰击沉[8]
美军反应
[编辑]1940年,一位日本人上门向美国驻东京的海军武官提供了有关九三式鱼雷的资料。美国海军情报局认为这是“无可挑剔的来源”,向海军军械局提供了这一情报,军械局评估后认为该情报不可靠,日本不可能开发出比美军先进的鱼雷,而且使用压缩氧作为氧化剂太危险了。[9]美国海军指挥官顽固地拒绝相信九三式鱼雷性能优越并加以防范,美军因此遭受惨重损失。例如在1942年11月30日塔萨法隆加海战中,美军巡洋舰被日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其中一艘沉没,三艘重创,指挥官卡尔顿·H·莱特战后报告说,日本鱼雷如果速度-距离的性能与美军鱼雷相似,不可能造成如此损害,但他却得出错误的结论:鱼雷是由潜艇发射的(此役实无潜艇参战)。直到1943年美军在瓜达康纳尔岛克鲁兹角礁石获得完整的九三式鱼雷加以研究,美军才了解它的性能。[9][10]
残存样本
[编辑]数个博物馆保有九三式鱼雷。以下为不完整的列表:
- 英国杜克斯佛德帝国战争博物馆
- 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市比港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家博物馆
- 美国夏威夷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纪念馆
- 美国马里兰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 — 于Dahlgren Hall前的小公园里展示。鱼雷在一步道旁,而步道对侧的是一枚日军的九一式航空鱼雷。
- 日本东京游就馆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记
[编辑]- ^ 佐藤和正, ‘太平洋海戦 1 进攻篇’. ISBN 4062037416
- ^ 2.0 2.1 Morison(1984年),第23–25页
- ^ 3.0 3.1 《日军战舰的秘密-九三式酸素鱼雷》
- ^ Hornfischer(2004年),第309页
- ^ Boyne(1995年),第127, 254页
- ^ Brown(1990年),第16, 209页
- ^ Brown(1990年),第58–133页
- ^ Brown(1990年),第133页
- ^ 9.0 9.1 Samuel J. Cox, Director NHHC. H-008-3 Torpedo Versus Torpedo. H-Gram. No. 8. July 2017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6).
- ^ Samuel J. Cox, Director NHHC. Night of the Long Lances. H-Gram. No. 13. 7 December 2017 [2021-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6).
书目
[编辑]- Boyne, Walter. Clash of Titans. NY, USA: Simon and Schuster. 1995. ISBN 978-0-684-80196-4.
- Brown, David. Warship Losse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Great Britain: Arms and Armour. 1990. ISBN 978-0-85368-802-0.
- Morison, Samuel Eliot. Breaking the Bismarcks Barrier.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New York. 1950.
- Morison, Samuel Eliot. The Rising Sun in the Pacific: 1931 – April 1942.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3. Boston, US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4.
- Shigetaka, Onda. Chapter 5, Between "Kaiten" and "Ohka". "Tokko" or Kamikaze attack. Tokyo, Japan: Kodan-sha. November 1988. ISBN 978-4-06-204181-2 (日语).
- Ito, Yoji; Sendo, Michio; comp. – Shiga, Fujio. Torpedo (by Rai Jungo). "Kimitu Heiki no Zenbo" or The full particulars of secret weapons. Tokyo, Japan: Hara-shobo. November 1976 [1952] (日语).
- Hone, Thomas C. The Similarity of Past and Present Standoff Threats. 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Annapolis, Maryland). September 1981, 107 (9): 113–116. ISSN 0041-798X.
- Hornfischer, James D. Last Stand of the Tin Can Sailors. Bantam. 2004. ISBN 0-553-80257-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