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伯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伯嚭
本名氏:伯
名:嚭
逝世一说前473年
国籍楚国吴国
别名伯否、太宰嚭、太宰否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前473年?),又作伯否春秋晚期人,出身于楚国贵族,夫差时期太宰,人称太宰否[1]

简介

[编辑]

楚国名臣伯州犁之孙,父亲伯郄宛是楚王左尹,后来被楚国令尹囊瓦(子常)所杀,并族灭。伯嚭逃难到吴国,得到吴王阖闾宠信,屡有升迁,直至宰辅[2]伯嚭任吴国太宰,然贪财好色,忌功嫉能,与伍子胥不和。前494年,吴国击败越国时,越文种带着美女珍宝,暗中献给伯嚭,伯嚭收受了贿赂。后来伯嚭竭力劝说夫差受降,使得勾践免于一死。前484年,伯嚭陷害伍子胥勾结齐国,伍子胥被迫自刎而死。他在主政下,吴国日趋腐败。[3]

前473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夫差兵败自杀。勾践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勾践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诛杀之。[4]但据《左传》记载,伯嚭非但没有被越王勾践杀死,而且还做了越国的太宰;前471年,鲁国季孙肥曾贿赂伯嚭。[5]

孔子弟子子贡评论他是:“‘太宰否’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江浙一带,多有用“伯嚭”来形容某一类人。如作为春秋时期吴国核心区域的苏州无锡地区便有将奸佞之徒称呼为“伯嚭”的说法。在宁波话中“伯嚭”指花言巧语、夸夸其谈、好说假话骗取私利的人。[6]金华话中“伯嚭”指善吹牛、爱说空话的人。[7]

世系

[编辑]
 
 
伯宗
 
 
 
 
 
 
 
 
 
 
 
 
伯州犁
 
 
 
 
 
 
 
 
 
 
 
 
伯郤宛
 
 
 
 
 
 
 
 
 
 
 
 
伯嚭
 
 

注释

[编辑]
  1. ^ 据载当时陈国也有太宰嚭;《礼记·檀弓》记载:“吴国出兵伐陈国后回师,陈太宰嚭使于师。”疑误。《容斋随笔》说:“按嚭乃吴夫差之宰,陈遣使者正用行人,则仪乃陈臣也。”
  2. ^ 《史记·伍子胥列传》曰:“楚诛其大臣郤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吴亦以嚭为大夫。”
  3. ^ 《汉书·地理志下》载:“至子夫差,诛子胥,用宰嚭,为粤王句践所灭。”
  4. ^ 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
  5. ^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闰月,公如越,得大子适郢,将妻公,而多与之地。公孙有山使告于季孙,季孙惧,使因大宰嚭而纳赂焉,乃止。”明人笔记《识小录》认为:“越王入吴而诛宰嚭俱非实录。”
  6. ^ 汤珍珠、陈忠敏、吴新贤. 寧波方言詞典.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 297页. ISBN 7-5343-3120-X (中文(繁体)). 
  7. ^ 曹志耘. 金華方言詞典.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12月: 244页. ISBN 7-5343-2881-0 (中文(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