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两个不能否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两个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2013年1月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针对的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1][2]

中共中央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刊登长篇文章,重申这一论述。[3]

背景

[编辑]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如果当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同志,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能站得住吗?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4]

201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整版文章《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3]文章称:[3][5]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是一个事关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正确认识两个不否定,不只是历史问题,更是现实的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敌对势力这两个方面的否定,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历史事实的背离,都是想搞乱人心,企图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和思想根基,进而毁掉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和广大中国人民的福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否定列宁等领袖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党所走过的弯路,就会动摇对党的信赖,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动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以及与这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评论

[编辑]

对习近平的这一论述,中国大陆媒体多持正面评价。

  • 有评论指出,两个不能否定“蕴含着两个互相紧扣的观点: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两个不能否定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底线,跨越这个底线,中国共产党人就有可能犯颠覆性的错误”,是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新的深刻阐发,既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的坚定信念,又体现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时代追求”。[4]
  • 有评论认为,“十八大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激烈的时候,坚守;‘两个不能否定’,破除了摇摆不定者的观望心理,打消了犹豫不决者的思想顾虑,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对中国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6]
  • 有评论指出,习近平三中全会开幕之际“对两个不能否定做出系统阐述,是宣示中国不会走老路和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是“为新一轮改革划出的底线。”[7]
  • 有观点认为,习近平的讲话“深刻的揭示了历史的客观性,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8]。“坚持两个不能否定”就是“坚持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即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都犯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错误”[9],是“彰显唯物史观的重要论断”[10]
  • 有评论认为,“两个不能否定”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的是‘否定派’”,“右派总想拿后30年否定前30年,毫无疑问,右派是典型的‘否定派’”。[11]
  • 有评论指出,“否定毛泽东等于否定历史,这是一种无视历史发展规律,割裂社会发展自然脉络的错误观点”。[12]
  • 有观点认为,两个不能否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具有的高超的政治洞察能力、政治智慧和政治定力,为‘中国梦’奠定理论基础”[13],是“是中国社会主义存在并发展的基石”[14],“和‘姓社姓资’一样同是思想解放”[15],体现了“一贯敢于坚持真理,敢于面对各种歪风邪气的光荣品质,必将给力中国梦,助这个伟大梦想早日变成现实”。[16]

海外媒体则提出不同观点:

  • 习近平提出两个不能否定其实“意在安抚中共党内左右两派,希望双方不要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是“经过精心谋篇布局的一篇大文章”。[17]
  • “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指中国大陆的右派人士,以现况批评过往;“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指左派人士,以过往批评现状。[18]
  • 在习近平以前,中共党内没有如此层级的领导人做出这样的论述。这表明中共党内和中国大陆社会对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的看法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混乱。[2]
  • 中国事务评论人士林和立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人民日报》刊登这样的文章意图很明显,习近平希望党内左右两派不要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标准来比较和批评本届三中全会即将推出的改革措施,《人民日报》再次高调提出这个论述说明“习近平已经变得越来越左”。[3]
  • 路透社的分析指出,这意味着中共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政治改革“明确说不”。[3]

中国大陆也有不同于官方论述的观点:

  •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在微博上说,“想不通”中共党媒的论述,他称“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已被中共中央决议彻底否定……谁都清楚,如依照毛的路线和理论,邓的改革完全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场革命。这种人为的‘前后统一’就是否定改革开放”。[19]

中国大陆有评论则指出,中国大陆的网络和论坛陆续出现对“两个不能否定”的质疑声音,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意识折腾,必须引起高度警惕”,“中国经不起折腾,也害怕折腾,尤其是思想意识的折腾,更会贻害发展良机,更会扰乱我们的发展步伐。”[2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曹普:科学把握“两个不能否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线网 2014年02月27日
  2. ^ 2.0 2.1 习近平: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ETtoday新闻云
  3. ^ 3.0 3.1 3.2 3.3 3.4 三中全会前夕官媒重申“两个不能否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网 2013年11月10日
  4. ^ 4.0 4.1 韦日平:指导思想上的“亮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重要思想述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年08月14日
  5.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8日 [2023年10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5月1日) –通过人民网. 
  6. ^ 【学习小组】这三年真不易,习近平为什么"能"?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外网
  7. ^ 评论:“两个不能否定”为新一轮改革划出底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凤凰网
  8. ^ 王一生: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肯定了什么?[永久失效链接]张家界在线 
  9. ^ 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哲学思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张家界在线2013年12月20日
  10. ^ 彰显唯物史观的重要论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商都网 2013-05-20
  11. ^ 赵磊:两个不能否定”否定了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疆在线 2013/05/26
  12. ^ 张凡:“两个不能否定”厘清思想的迷雾. 商都网. 2013-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31). 
  13. ^ 吴献坤:“两个不能否定”为“中国梦”奠定理论基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商都网 2013-05-20
  14. ^ 杨剑:“两个不能否定”是中国社会主义存在并发展的基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商都网 2013-05-20
  15. ^ 肖勇:“两个不能否定”和“姓社姓资”一样同是思想解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商都网 2013-05-20
  16. ^ 张永奇:“两个不能否定”论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民网-理论频道
  17. ^ 外媒: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意在安抚党内左右两派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大公网 2013-11-10
  18. ^ 朱建陵:两个不能否定 《人民日报》大幅阐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时电子报 2013年11月09日
  19. ^ 中共党媒:习近平不否定毛泽东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2013年05月10日
  20. ^ 张继:质疑“两个不能否定”是一种意识折腾. 商都网. 2013-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