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北屯 (大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屯
汉字 北屯
白话字 Pak-tūn
台语罗马字Pak-tūn
闽南拼音Bākdûn
原称
汉字 三十張犁
白话字 Saⁿ-cha̍p-tiuⁿ-lê
台语罗马字Sann-tsa̍p-tiunn-lê
闽南拼音Snāzápdniūlé

北屯,原称为三十张犁,是台湾台中市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北屯区南部偏西及北区东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北屯区的东光里、平田里东南端、平昌里东南部、北屯里、三光里、三和里、北兴里、北京里,以及日后的宫北地区,即北区的建成里、建德里、锦村里、锦洲里、锦祥里、金华里、金龙里、乐英里北部不含莒光新城西南侧。[1][2]

历史

[编辑]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北屯地区为一街庄,称为“三十张犁庄”,隶属于捒东下堡。该庄西北与二份埔庄为邻,北与旧社庄为邻,东隔旱溪水景头庄番仔路庄为界,南边为东势仔庄,西南边及西边为邱厝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台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二份埔区”,隶属于台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该庄改编入“三十张犁区”,仍隶属于台中厅。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并改名为“北屯”大字,隶属于台中州大屯郡北屯庄[3]。1941年9月,北屯南部拆出“宫北”大字,并入州辖台中市

战后北屯庄改制为北屯乡,隶属于台中县,大字亦改制为村;宫北地区仍隶属于改制为省辖的台中市,划归在北区,大字改制为里。1947年2月,北屯乡并入省辖台中市而改称北屯区,村亦改制为里。2010年12月,台中县市合并为直辖台中市,北区、北屯区隶属均不变。

聚落

[编辑]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三十张犁、虎尾藔、头张、尾张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

交通

[编辑]

台铁山线大致以北偏东-南偏西走向经过北屯地区中部。境内设有太原车站,属乙种简易站,仅停靠区间车。由此可前往台铁沿线各站。[1][4]

省道台3线(北屯路、进化路)俗称“内山公路”,是台北至屏东的干道,大致以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转纵向再转东北—西南走向再转西北—东南走向绕大弯转纵向经过本地区中部偏西地带。由该道路向北北东转北可前往潭子、丰原、石冈、东势等地,向南可前往台中市区、大里、雾峰等地。[1][4]

学校

[编辑]

庙宇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台中市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6年9月
  3.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4. ^ 4.0 4.1 《台中县行政区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