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景气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3年5月17日) |
大战景气(日语:大戰景気/たいせんけいき Taisenkeiki */?)和大正泡沫(日语:大正バブル/だいしょうバブル Daisyobaburu */?)在日本的经济史上,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日本本土虽然是参战国(协约国)之一,但处于战区之外,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这种繁荣始于1915年下半年(大正4年),一直持续到1920年3月(大正9年)战后萧条爆发,标志着战前日本经济的重大转折。[1] 工业生产的迅猛增长和重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日本城市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2]
背景
[编辑]从日俄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约10年时间里,已成为“五大强国”之一的日本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但国际收支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令人担忧财务省和日本银行的材料。1914年4月(大正3年)成立的第二届大隈内阁(首相大隈重信)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并采取“非债券政策”,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时,汇率起初动荡不安,阻碍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信用体系的运作,增加了海运产品的难度。难以获取工业原料,造成一时恐慌,茧价格暴跌。大隈内阁着手救市,政府应全国丝绸厂商会的请愿,出资500万日元,成立帝国丝绸株式会社,收购积压商品。不过,一度严重衰退的日本经济,在1915年下半年(大正4年)开始出现好转。[3][4]
英国和俄罗斯帝国等国家,转向已经是主要工业化国家之一的日本,寻求供应短缺的军事物资。此外,欧洲制造的产品退出亚洲市场后,对日本产品的需求增加,虽然是暂时的,但日本垄断了亚洲和非洲的出口市场,导致空前的经济繁荣。特别是采矿、造船和贸易作为明星产业蓬勃发展。 公司支付50%或70%的年度股息并不少见。[1]
结果,1914年至1918年(大正7年),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持有的硬币(金币、金条和金本位制度下的黄金兑换)约为3亿4000万日元(大正7年)15亿9000万日元,而日本在二战前(1914年)是约11亿日元的债务国,1920年(大正9年)对外债权超过27.7亿日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国家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重化工业化也取得进展。工业生产猛增,工厂工人人数突破百万。在被誉为“东方曼彻斯特”的工业城市大阪,曾有一段时间,由于劳动力短缺,还出现了“富钱工”。 在此过程中,工业动力由蒸汽动力转变为电力。[2][1]
贸易的发展
[编辑]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战争的繁荣。日本虽与美国一样参战,但并未受到以欧洲为主战场的战争的直接伤害。因此,在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支撑下,对美国市场的生丝出口量大幅增加。随着欧洲列强因战争从亚洲撤退,棉线、棉布、棉织物和杂货对中国、印度、东南亚等亚洲市场以及非洲市场的出口增加。澳大利亚和南美等以前未开发的市场的出口贸易也蓬勃发展。此外,还有武器、军需品、食品等出口到欧洲参战国家。
从1914年(大正三年)到1919年(大正八年),进出口总额几乎翻了两番。此外,常规的进口过剩变成了出口过剩,整个战争期间过剩金额达14亿日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的贸易额变化如下图(以万日元为单位)[5]。
伙伴国 | 中华民国 | 美国 | 总计 | 差引 | |||
---|---|---|---|---|---|---|---|
年次 | 输出 | 输入 | 输出 | 输入 | 输出 | 输入 | |
1912年 (明治45年/大正元年) |
11,482 | 5,481 | 16,871 | 12,702 | 52,698 | 61,899 | Δ9,201 |
1913年 (大正2年) | 15,466 | 6,122 | 18,447 | 12,241 | 63,246 | 72,943 | Δ9,697 |
1914年 (大正3年) | 16,237 | 5,831 | 19,654 | 9,677 | 59,110 | 59,574 | Δ464 |
1915年 (大正4年) | 14,112 | 8,585 | 20,414 | 10,253 | 70,831 | 53,245 | 17,586 |
1916年 (大正5年) | 19,271 | 10,864 | 34,025 | 20,408 | 112,747 | 75,643 | 37,104 |
1917年 (大正6年) | 31,838 | 13,327 | 47,854 | 35,971 | 160,301 | 103,581 | 56,720 |
1918年 (大正7年) | 35,915 | 28,171 | 53,013 | 62,603 | 196,210 | 166,814 | 29,396 |
1919年 (大正8年) | 44,705 | 32,210 | 82,810 | 76,638 | 209,887 | 217,346 | Δ7,459 |
1920年 (大正9年) | 41,027 | 21,809 | 56,502 | 87,318 | 194,840 | 233,618 | Δ38,778 |
1921年 (大正10年) | 28,723 | 19,168 | 49,622 | 57,440 | 125,284 | 161,416 | Δ36,132 |
战争初期铜、拉夏、鼠尾草、鞋、锑、豆类、茶叶、大米、棉布等出口增加,但战争中期出口生丝、轮船、黄铜、锌等增加。豆类和棉布的出口值从战争开始就持续增长。
此外,航运业的运费等非贸易收入也达到了与贸易顺差相当的巨额收入。
生产的快速发展
[编辑]在出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国内生产空前繁荣。 特别是工业部门增幅显著,工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利润率成倍增长。这一时期,轻工业中的棉纺业和重工业中的造船业得到显著发展,以前大部分生产依赖进口的化学工业也建立起来。
从工业生产发展看,造船、航运、矿业在战争前半期发展,化学、金属、机械、纺织等工业主要在战争后半期发展。至于电力和电力铁路、新建和扩建主要在战后流行起来。
社会的变化
[编辑]财阀的逐渐确立
[编辑]通过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资本的积累和集中进一步推进,垄断得到加强。与此相应,银行资本进一步集中,五大银行(三井银行、三菱银行、住友银行、安田银行和第一银行)的控制范围扩大。与此相伴,促进了银行资本的产业支配,在战时及战后围绕四大财阀(三井财阀、三菱财阀、住友财阀、安田财阀)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 古河财阀、大仓财阀、浅野财阀等也成立了控股公司,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集团。[6]
都市人口集中
[编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工厂工人人数为85万人,到5年后的1919年,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47万人,男工人数急剧增加。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显著,人口向城市集聚现象突出。
都市的变化
[编辑]在工业繁荣时期,资本家积极兴建新工厂,革新设备。因此,劳动力短缺,也出现了富裕工匠,但没有女仆或学徒,这些是城市地区的传统职业,导致劳动力短缺。
此外,从明治末期摄津纺纱株式会社引进朝鲜女工开始,陆续输入了工资相对于日本工人50%~80%的朝鲜女工,大阪是日本最大的一个韩国小镇。
农村的变化
[编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的发展,农业经历了一场变革。蔬菜、果树、畜产品等商品性农产品需求扩大,农业技术方面,脱粒机推广、豆粕化肥使用量增加。但另一方面,地主继续积累土地,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外流、农产品与工业品价差扩大等新问题。
通货膨胀
[编辑]从1913年到1920年的七年间,实际经济增长率才刚刚超过5%。总而言之,它与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平均 10%)相去甚远。然而,此时强烈的景气感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企业名义利润迅速增加。二战期间,批发价格和消费价格平均翻了一番以上。1920年的批发价格比1913年高出约2.6倍。[7]
夕阳丘女子高中(现大阪府立夕阳丘高中)使用 1914年和1916年的家庭账簿进行的物价调查结果于1916年2月8日在大阪每日新闻的晚间版上刊登了。据此,石炭酸的价格在两年内从25-30仙上涨至8日元,而Shomo(一种汞化合物的价格从1.20仙上涨至6.50仙。此外,羊毛制品增加了30%至50%,纸张增加了60%至70%,纸巾增加了4倍,汽水增加了6倍多,锅和水壶增加了1.5倍,铝增加了2倍、菜刀涨价50%等。一个铁桶的价格从30仙涨到57仙。
物价飙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战时通胀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的重化工业仍处于低生产率水平,导致资本品短缺,需求持续过剩。
通货膨胀使后来者处于明显的劣势。1920年开始的战后萧条中,许多倒闭的企业都是后来者,而先行者,包括财阀附属企业,则获得了有利条件,导致后来形成了垄断体制。
参考来源
[编辑]- ^ 1.0 1.1 1.2 大戦景気 (日本). Wikipedia. 2023-04-04 (日语).
- ^ 2.0 2.1 大戦景気 (日本). Wikipedia. 2023-04-04 (日语).
- ^ 今井(1974)pp.79-95.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橋本(1987)p.793.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明治大正国勢総覧』.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春日(1989)pp.68-73.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J.M. Keynes, 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Macmillan Co LTD,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