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太谷学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谷学派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周太谷所创立的学派,后期有大成教大学教圣人教黄崖教等别称。起初为学术传承与结社,后来渐渐转化为教团,特征在于将宋明理学宗教化以及组织化;学术理论上延续了三教融合的思想、永嘉学派的事功理念,后期宗教化则可看出受明末王启元《清署经谈》所提倡的儒家宗教化提议影响。[1]由于此学派长期流传于民间,长期为学术圈所遗漏,声明不显;唯因《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为此派中人,研究时偶有提及,学派内容才逐渐显露于人前。

名称

[编辑]

太谷学派之名,并非其自称或历史习惯上的称呼。起初,周太谷在扬州讲授“圣功”之学,故门人自称“圣功弟子”;外界则或以周太谷的字“崆峒子”称“崆峒派”、或以其名称“太谷派”。周太谷亡故后,北宗张积中授徒山东黄崖,得名“黄崖教”;南宗李光炘泰州讲学,也因地名得“新泰州学派”之称。后期黄葆年苏州设立“归群草堂”,门徒自称“入门”,外人称之“黄门”。此外民间尚有大成教、大学教、圣人教、泰州教等别称。1927年卢冀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太谷学派之沿革及其思想》一文,以“太谷学派”之名统合名称多样的周太谷及其门人的组织,颇受认可,遂定名“太谷学派”。[1]

历史

[编辑]

发展

[编辑]

周太谷,本名谷,字星垣,号太谷,别号崆峒子。太谷学派第三代学人谢逢源《龙川夫子年谱》言其少年时四处游历,拜福州韩仰瑜、南昌陈一泉为师。“一泉宗佛氏之教,而仰俞治老氏之学也。”又言“太谷能以细苇刺木扉,如穿鲁缟。与陈先生逆风扬帆、韩先生吹海见底。”可见其早期所学,偏向江湖道术与佛老传承,与儒学无涉。其后见到周敦颐石刻“志伊尹之志,学颜渊之学”,乃反思孟子的仁义、曾子的明德、颜渊的博约,发觉自己于此无所心得,此后便朝儒学转向。学术有成后写下《或问十三篇》,内容发前人所未发,以儒家为宗、旁通佛老,韩仰瑜、陈一泉因此反过来拜周太谷为师。就陈辽考证,太古学派重视学说,不论资排辈,很可能就是起源自此。

周太谷学术渊博,亦精于杂技,《皖志列传稿‧周谷传》记载其“其传道不拘守型式,时以医治人疾。性乐易,邻舍童子见谷来,辄跳跃就之。谷或与蹴踘、意钱戏,无忤也。士大夫传者,以谷能炼气辟谷,通阴阳奇赅,符图罡咒。役鬼隐形。又教人取精玄牝,容成秘戏。”故其在世时,门徒众多;同时也因为门徒众多,又杂有符箓咒术以至于房中术等杂艺,受到朝廷注意,视为“教匪”,在扬州被拘捕入狱,出狱后避居扬州海岛巷,直至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过世。

周太谷临终前,遗命意门生张积中、李光炘分头向南北传教,由此分出南北二宗。李光炘先行南下传教,收获颇丰;张积中则迟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才动身北行,于山东济南肥州黄崖山聚众授徒讲学。张积中力主“富而后教”,且承袭周太谷重视祭祀的观点,与门徒建设黄崖山,建有石砦、护城河,门前设瓮城,门旁立哨楼,上设炮台;沿山开可俯瞰山下的巡逻小路,每隔几十步就有一座面向山外的石碉堡,又以信徒家财设立商行、文事房、武备房,一时极其繁荣。当时太平天国之乱仍在,此一坚固的堡垒引来许多人加入,“避地者归之如流水”。所祭祀对象,除了儒家先圣,尚有大虚大辰大天尊及大阴神尊、大阳神尊、众星星主天尊、列宿宿主天尊、大社后土大神后及雷电神后、风云神后、雨露神后、稼穑神后等,因此染上浓重的宗教色彩。《南园丛稿》载“中逮祭祀堂,祀孔子,岁有例期,仪节繁缛,用古衣冠,深夜参拜,太谷孙妇素馨、甥女蓉裳,盛装捧剑左右侍,旃檀廷燎,香闻数里,光烛霄汉,乡人远望之,莫不知张圣人夜祭也。”

衰落

[编辑]

聚众讲学与盛大夜祭,终于引起清廷注意,建设的堡垒也颇触及禁忌。同治五年十月六日,巡抚阎敬铭丁宝桢率兵万人合围黄崖山,张榜招安五天,无人出砦受招。旋即攻打黄崖山,按阎敬铭布置,官兵分三路,分进合击,攻入石砦。屠杀砦内武装精锐七八百人、寨内民众一千七百余人,坠崖落沟者不计其数,以致血流汇聚成川,沿砦流淌。此即世传所谓黄崖教案。

太谷学派之传授因此大受影响,北传一派因此转入地下;南方一派即李光炘派则有鉴于政治力无法避免,故积极与官场中人联系,如光绪六年(1880)湖北提督李长乐、光绪七年(1881)提督张国英均拜入门下。然而门人多半是经由辗转介绍而来,不复周太谷、张积中聚众讲学之风。

此后门中虽有杰出之士,未能重振。第三代弟子中较有成就者为朱渊蒋文田黄葆年刘鹗,第四代弟子则有李泰阶刘大绅。此后遭逢八年抗战国共内战文化大革命,此派业已式微。朱季康在〈黄崖山事件与太谷学派研究〉中认为,太谷学派主教流传于贩夫走卒、乡野庶民之间,受资质基础所限,难明学派精髓。而学派的中坚集中在中下层知识分子群体中,如此一来,学派吸收新人的主要来源,只剩下家族姻亲,也是无可奈何。学派人数既少,又无天才中兴,时逢战乱,故终究不免于没落。

相关研究

[编辑]

太谷学派本是秘密而不进行传播的,刘大绅曾尝试发表《儒宗心法》时遭到派中阻止。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泰州查获一大批太谷学派遗著,在焚毁前得泰州图书馆保护而幸免于难。这批书籍为黄葆年弟子张德广从1924年起雇人誊抄下来的,共90种307卷。1986年泰州图书馆对其编目并公之于众。[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王汎森. 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的谱系. 中国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8-02: 54-76. ISBN 9787542661081. 
  • 杨奕成 《太谷学派及其教育思想研究》 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00年博士论文
  • 王汎森 〈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研究的回顾〉 新史学五卷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