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卢·高达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月2日) |
尚卢·高达 Jean-Luc Godard | |
---|---|
出生 | 法国巴黎 | 1930年12月3日
逝世 | 2022年9月13日 瑞士罗勒 | (91岁)
公民权 |
|
职业 |
|
活跃时期 | 1950年至2022年 |
知名作品 | |
运动 | 法国新浪潮 |
配偶 | |
伴侣 |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1978–2022; his death) |
亲属 |
|
奖项 | |
常见译名 | |
原文名 | Jean-Luc Godard |
中国大陆 | 让-吕克·戈达尔 |
台湾 | 尚卢·高达 |
签名 | |
尚卢·高达(法语:Jean-Luc Godard,法语发音:[ʒɑ̃ lyk ɡɔdaʁ];1930年12月3日—2022年9月13日[1]),法国和瑞士籍导演。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达的双亲是法国兼瑞士籍。他曾经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后在法国念高中,继而入读巴黎大学。他在索邦大学的日子里对电影产生兴趣,毕业后数年间伙同年轻的电影人制作人和影评人推动法国电影新浪潮。
高达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对电影发展史的观点注入他的电影。在他的作品里可以经常发现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
生平
[编辑]从影评界到实验制作
[编辑]高达幼年居住在瑞士,出身富裕,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瑞士银行家之女,继承了庞大遗产。十八岁时回到巴黎。他开始接触电影,参加在巴黎市内拉丁区的电影放映会。他在电影会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后来纷纷成为法国新浪潮的先锋,其中包括《电影手册》的创办人安德烈·巴赞、雅克·里韦特、克劳德·夏布洛、法兰索瓦·杜鲁福、雅克·罗齐耶、积葵·丹美。
他们共同积极推动改革法国电影,并发表宣言。他们认为电影的本质是写实。他们主张运用长镜头和复杂的场面调度来表达视觉讯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接。当高达成为导演之后,经常采用连续长镜头来展示电影的真实性。但高达也是运用多重突兀跳接的先锋。
1950年,高达、埃里克·侯麦和雅克·里韦特创办刊物《电影公报》(Gazette du cinéma),该刊物出版了五期。1951年安德烈·巴赞创办《电影手册》,高达和其他两人转而为巴赞写稿。同期的众多影评人在往后十数年先后成为电影导演。
高达在二十三岁时因丧母回到瑞士,于瑞士大迪克桑斯坝工作,用赚来的钱买了生平第一部三十五毫米摄影机。趁机拍摄了一套短片《水坝工程》(Opération béton) 。在1955-58年间制作了四套实验短片,《风骚女子》(Une femme coquette) (1955年)、《大名派翠克》(Tous les garçons s'appellent Patrick) (1957年) 、《水的故事》(Une histoire d'eau) (1958年) 、《沙乐蒂与男友》(Charlotte et son Jules) (1958年)。
1960年,高达拍摄了他的第一套长片《精疲力尽》,获得了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此后,高达的电影生涯可划分为数个时期。在不同时期里,他有不同的拍摄方向和主题。
盛产期
[编辑]在1959年到1967年间,高达制作了15套长片、8套短片。他始于打乱传统叙事模式、到后来全以意识形态主导故事发展,并以电影为工具表达他对消费主义的蔑视和反越战的立场。
他在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看了奥逊·威尔斯的《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深受影响,继而拍摄他的首作《精疲力尽》,由让-保罗·贝尔蒙多和珍·西宝主演,杜鲁福撰写剧本。此片成为法国新浪潮风格的标志,当中包括灵活运用流行文化、随意指涉美国主流电影、多重非常规性跳接、弃用厂景改用实景、演员直接向观众说话等。
他亦精于运用和谐谑不同电影场景。在《精疲力尽》里,男主角明显地模仿堪富利·保加。英格玛·柏格曼、塞缪尔·富勒、弗里茨·朗的电影对白和场景也间中出现。
高达的第二套制作是《小兵》(Le Petit Soldat),故事涉及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导致此片在法国禁映三年。电影的女主角是安娜·卡里娜,她成为高达的首任妻子。她继续担任高达下一套电影《女人就是女人》(Une Femme est une femme)的女主角。观众可在该电影发现好莱坞音乐剧的影子。安娜·卡里娜的演出使她在21岁成为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高达在1962年拍摄了《我的一生》(Vivre sa vie),深受影评界欢迎。安娜·卡里娜饰演一个希望当演员的女子,因为生活拮据而从事性工作,电影展示了平凡性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感性一面。
他在《卡宾枪手》(Les Carabiniers) (1963年)表达他的反战思想。大师级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参与撰写故事。由于他渐有名气,有电影公司找他投资拍摄《轻蔑》(Le Mépris),并邀请当时最有名的法国女星碧姬·芭铎参演。高达在此表达他对电影投资方的商业头脑的不满。这电影的色彩运用和场面调度是现代主义艺术在电影呈现的示范。
安娜·卡里娜续任《不法之徒》(Bande à part)(1964)的女主角。高达有意用喜剧手法在不同场景里指涉匪帮犯罪电影。同年他亦拍摄了《已婚女人》(Une femme mariée) (1964年)。
1965年,高达制成《阿尔法城》,有意谐拟科幻电影和黑色电影、故事大意为一个科学家企图控制思想来建立一个没有罪案的城市。之后经过多个月的资金筹集后,《狂人皮埃罗》(Pierrot le fou)得以同年完成。此片的个人言志成分甚强,安娜·卡里娜饰演男主角让-保罗·贝尔蒙多的女伴,二人在生活不同细节上争吵,俨然代表高达与卡里娜的婚姻生活。
翌年高达和杜鲁福电影《四百击》的男主角尚-比埃·里奥首次合作,拍成《男人,女人》(Masculin, féminin),亦使尚-比埃·里奥以二十一岁之龄成为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此片捕捉法国的青年一代的心态,受到影评界赞赏,在柏林影展获得最适合青年观众电影的荣誉。同年,高达与安娜·卡里娜在离婚前最后一次合作拍摄长片《美国制造》(Made in U.S.A.),又再次模仿或颠覆匪帮电影的桥段。
高达在1967年全面透过电影表达对资产阶级的不满、反越战和反对当权者。年头的《我所知道她的二三事》(2 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讲述一个巴黎女性如何活在消费主义当道的社会。紧接的《中国姑娘》(La Chinoise)描述一群法国共产党的年青追随者的生活,包括背诵法文毛泽东语录和批判美国帝国主义。年尾的《周末》(Week-End)更是对整个法国社会制度的彻底批判。电影杂志《Premiere》在2007年把此电影评为史上25套最危险的电影之一,与史丹利·库柏力克的《发条橙》和马丁·史柯西斯的《德士司机》同列。
高达电影中的政治
[编辑]政治一直是高达电影的主题。《小兵》(Le Petit Soldat) 是关于阿尔及利亚战争,当中包括双方特工的秘密活动。《卡宾枪手》(Les Carabiniers) 表达战争里喜剧性的荒谬。《我的一生》(Vivre sa vie)揭示巴黎性工作者的不幸处境。
高达也会透过演员的对白反映自身对法国打压前殖民地的不满,描述部分青年人渴望政府改革的诉求。他也在多部作品表明反对越战。
革命时期
[编辑]由1968年起到七十年代,高达尝试把社会运动思想注入其电影。在六十年代末,他加入Dziga-Vertov电影组织,并多次走访不同地方拍摄政治性和实验性极高的电影,大多都未能作或者被拒绝放映。
高达积极关注1968年巴黎的五月风暴,并开始和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学生Jean-Pierre Gorin合作拍摄有毛派讯息的电影。1972年的《一切安好》(Tout va bien) 是该时期的代表作,由红极一时的影星珍·芳达 和伊夫·蒙当主演。
高达在1980年代至2000年
[编辑]高达在1980年开始返回拍摄较为正统的电影。如《慢动作》(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0年)、《激情》(Passion) (1982年)、 《致法迪包殊的信》(Lettre à Freddy Buache) (1982年)、《芳名卡门》(Prénom Carmen) (1984年)。间中也“故态返萌”制作一些广受争议的电影,如被天主教会谴责并视为异端的《万福玛利亚》(Je vous salue, Marie) (1985年)、或者是被评为不当使用莎士比亚名著的《李尔王》(King Lear) (1987年)。
他后期的电影着重场面的美感和安魂曲式的孤寂。例如有《新浪潮》(Nouvelle Vague) (1990年)、 《高达十二月自画像》(JLG/JLG, autoportrait de décembre) (1995年) 以及《永远的莫扎特》(For Ever Mozart) (1996年)。《德国玖零》(Allemagne année 90 neuf zéro) (1991年) 是一个为其二十五年前的作品《阿尔法城》(Alphaville)拍成续集的尝试。另外,他亦监制了特辑《世界电影(众数)史》(Histoire(s) du cinéma),回顾整个二十世纪的电影发展历史。
2000年后
[编辑]高达已经年届七十,仍在尝试拍电影的新方向。《爱的挽歌》(Eloge de l'Amour)在2001年发行。他一同运用传统电影胶片拍摄前半部,再用数码摄影机拍摄后半部,交融黑白和彩色影像。下一部作品是2004年的《高达神曲》(Notre Musique),高达重拾战争作为题材,包括波斯尼亚战争、美国内战、以巴冲突,以表述美国的战场无处不在,即使天堂亦有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巡逻。2010年,《电影社会主义》在当年的康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首映,是高达首部16:9的高清影片。[2]
2022年9月13日,高达在瑞士接受协助自杀辞世,享耆寿91岁。据高达的家人透露,高达本人生前并没有患病,只是对人生感到“筋疲力尽”。[3]
作品
[编辑]长片作品
- 1960年:《精疲力尽》
- 1961年:《女人就是女人》
- 1962年:《赖活》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一部平淡无奇的影片》
- 1969年:
- 1970年:《东风》
- 1971年:
- 1972年:《一切安好》
- 1975年:《第二号》
- 1976年:
- 1980年:《人人为己》
- 1982年:《激情》
- 1983年:《芳名卡门》
- 1985年:
- 1987年:
- 1990年:《新浪潮》
- 1991年:《德国零年》
- 1993年:
- 1994年:《高达自画像》
- 1996年:《永远的莫札特》
- 2001年:《歌颂爱情》
- 2004年:《我们的音乐》
- 2010年:《电影社会主义》
- 2014年:《再见语言》
- 2018年:《影像之书》
参考资料
[编辑]- ^ Mort de Jean-Luc Godard, histoire du cinéma. Libération.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4).
- ^ 高达(JEAN LUC GODARD):谈新作《社会主义》FILM SOCIALISM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高达(JEAN LUC GODARD):谈新作《社会主义》FILM SOCIALISME。
- ^ Jean-Luc Godard, giant of the French new wave, dies at 91. the Guardian. 2022-09-13 [202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3)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高达万岁 / For Ever Goda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Jean-Luc Godard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的资料(英文)
- Cinema=Godard=Cine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hub for academic informa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Godard
- Jean-Luc Goda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 Jean Luc Godard Biograph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newwavefilm.com
- Jean-luc Godard Time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etailed filmography of Jean-Luc Goda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 unifrance.org
- Jean-Luc Godar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t The Guardian Film
- Jean-Luc Godard at The New York Times Movies
- Guardian interview (29 April 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Video dialog—in French—between Godard and the French writer Stéphane Zagdanski about Literature and Cinema, November 2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nterview with Jean-Luc Godard, 19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ilm catastrophe, the shooting of Film socialisme aboard the Costa Concor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