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拉特朗条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特朗条约
梵蒂冈和意大利代表准备签署条约,中间较显眼戴帽者为首相兼外交大臣墨索里尼
类型双边条约
条文梵蒂冈在意大利半岛上正式成为主权国家
签署日1929年2月11日 (1929-02-11)[1]
签署地点 意大利罗马
生效日1929年6月7日
生效条件受意大利政府及圣座批准
签署者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
意大利总理兼外交大臣墨索里尼
缔约方 圣座
 意大利王国
语言意大利文

拉特朗条约》(意大利语Patti Lateranensi拉丁语Pacta Lateranensia)亦称《拉特兰条约》或《拉特朗协定》,是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王国法西斯党政府圣座为解决“罗马问题”而签订的条约。此条约也被现今的意大利共和国接受。

此条约包含三项文件:

  1. 承认圣座在梵蒂冈城的完整主权的政治条约,由此建立主权独立的国家
  2. 规范天主教会天主教信仰意大利国家之地位的条约
  3. 同意作为最终解决赔偿圣座领土财产损失的金融公约。

沿革

[编辑]
梵蒂冈城国的领土界线图。此界线在《拉特朗条约》签署时确认。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意大利王国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法国军队之机,出兵攻击了当时依附于法国的教宗国占领了罗马城教宗庇护九世被困于梵蒂冈教宗国形同灭亡。面对这种情况,此后的历任教宗均不愿屈服,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缩于梵蒂冈宫,被称为“梵蒂冈之囚”。而圣座与意大利政府之间的对峙,就这样延续了59年之久。

为解决此争端,意大利总理贝尼托·墨索里尼自1926年起代表意大利王国与圣座代表及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加斯帕里就解决罗马问题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三项协定,并于1929年2月11日在罗马拉特朗宫正式签署[1],成为该条约名称的缘由。《拉特朗条约》签订后,教宗国正式解体,由新建立的梵蒂冈城国取代,2月11日也成为梵蒂冈城国的建立纪念日。意大利在二战后改行共和国后,1948年起施行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承认此条约。

内容

[编辑]

《拉特朗条约》申明圣座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的首都;意大利政府承认圣座对梵蒂冈44公顷范围内的主权。条约规定圣座对梵蒂冈具有主权,其在意大利国内拥有的地产(主要为教堂)具有治外法权和豁免权,但意大利境内所有的其他主教任命必须报意大利政府批准,而且必须具有意大利国籍,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同时《拉特兰条约》还规定,如果一位梵蒂冈公民失去梵蒂冈国籍,且未取得其他国籍,将自动取得意大利国籍[2]

由于《拉特朗条约》规定允许在初等和中等公立学校讲授宗教课,并规定主教对讲课的教师有任免权,国家不得任用被教会谴责的人担任这一职务。因此导致1952年在米兰、1953年在那不勒斯发生了“反新教”的骚乱事件。

根据《拉特朗条约》,经意大利议会通过的法律,就自动成为梵蒂冈的法律。但2009年1月1日梵蒂冈宣称“意大利的法律过于繁杂,而且欠缺稳定、时常和天主教教义相违背”,正式宣布以后不再自动采纳意大利国会通过的法律[3]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Vatican City turns 91. Vatican News. 11 February 2020 [2 Sept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The world’s smallest sovereign state was born on February 11, 1929,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Lateran Treaty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Kingdom of Italy 
  2. ^ Patti Lateranensi. vatican.va. [2013年11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8月13日) (意大利语). 
  3. ^ 教廷不再自動採納意大利法律. BBC中文网. 2009-01-01 [2015-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来源

[编辑]
  • Kertzer, David I. (2004). Prisoner of the Vatican: The Popes' Secret Plot to Capture Rome from the New Italian Stat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 Kertzer, David I. The Pope and Mussolini: The Secret History of Pius XI and the Rise of Fascism in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2020-11-21]. ISBN 97801987161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 Latourette, Kenneth Scott. Christianity in a Revolutionary Age: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Vol. 4 The 20th Century in Europe (1961), pp. 32–35, 153, 156, 371.
  • McCormick, Anne O'Hare (1957). Vatican Journal: 1921-1954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 Pollard, John F. (2005). The Vatican and Italian Fascism, 1929–32: A Study in Confli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023665.
  • Pollard, Jonh F. (2014). The Papacy in the Age of Totalitarianism, 1914–195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08562.
  • Rhodes, Anthony. The Vatican in the Age of the Dictators, 1922-1945. New York, NY; Chicago, IL; San Francisco, CA: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4. 
  • Riccards, Michael. Vicars of Christ: Popes, Power,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NY: Crossroad. 1998. ISBN 0-8245-1694-X. 
  • Suzzallo, Henry, Ph.D., Sc.D., LL.D., Editor in Chief, The National Encyclopedia: Volume 10, (New York, P. F. Collier & Son Corporation, 1935)
  • Zuccotti, Susan. Under His Very Windows: The Vatican and the Holocaust in Ital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300-09310-1. 
档案来源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