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梁容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容若

梁容若(1904年7月8日—1997年5月18日),生于河北行唐(今河北省灵寿县),中华民国文学家。

生平

[编辑]

梁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1936年4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中日文学史期间并翻译《日本汉文学史》与《中国文学日本文学的影响》两书。后被推荐到台湾就读三年,但后来逗留了十年,期间写下了著作《落花生的性格》。

1938年回国后在北平数所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师同乡晚清进士尚秉和。1945年曾短暂在绥远省协助共产党抗日工作。1948年10月中旬到台北筹办《国语日报》,历任常务委员、副编辑至1958年。加入中国文艺协会,历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1958年-1969年)中文系教授。

1967年11月11日,梁容若以其著作《文学十家传》,获得中山学术文化奖。在胡秋原主编的《中华杂志》第5卷第11期中,刊登了张义军的〈中国文化与汉奸〉,揭露梁容若在北京任教期间,亲附日本,并非地下工作。胡秋原发表〈论杜甫与韩愈〉,批评梁容若《文学十家传》中有许多错误,同时提出梁容若在对日抗战期间参与日本举办的征文比赛,曾作《日本文化与支那文化》,鼓吹皇民思想。梁容若以〈给胡秋原先生的信〉投书《台湾日报》,胡秋原则作〈附答梁容若先生〉反驳。徐复观也加入论战,在《中华杂志》发表〈致胡秋原先生书并代答梁某的公开信〉。包括赵滋蕃高阳刘心皇何南史等人皆加入论战。刘心皇收集论战文章,编辑《文化汉奸得奖案》由阳明杂志社出版。在这场论战结束后,徐复观被迫退休,离开东海大学,至香港新亚书院任教。

1969年,其回到台湾。1974年,梁容若退休后移居美国印第安那州。1981年回大陆,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1983年患上眼疾后赴美,1997年在美国逝世。

梁容若已婚,与傅静如在1935年夏天结婚(傅静如于1996年辞世),育有一子(梁一成)一女(梁华)。

梁容若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不少文章,其中《我看大明湖》一文被列入香港中学语文课程。

著作

[编辑]
  • 《中日文化交流史论》
  • 《中国文化东渐研究》
  • 《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国语与国文》
  • 《作家与作品》
  • 《文学十家传》
  • 《文史丛论》
  • 《谈书集》
  • 《大度山杂话》
  • 《常识与人格》(徐复观的学格与人格)
  • 《坦白与说谎》
  • 《容若散文集》
  • 《南海随笔》
  • 《鹅毛集》
  • 《蓝天白云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