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水淹金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水淹金山
Ouw Peh Tjoa
電影《水淹金山》的黑白一開海報
一开海报英语One sheet
基本资料
导演郑丁春
监制郑丁春
摄影郑丁春
制片商希诺影业公司
产地 荷属东印度
语言马来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34年 (1934)(荷属东印度)

水淹金山[1]闽南语Ouw Peh Tjoa[a],即福建话“乌白蛇”的音译;片名或作Doea Siloeman Oeler Poeti en Item,即马来语“黑白双蛇”之意),是一套1934年的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电影,由郑丁春执导、出品,如今可能已经散佚。该电影取材自中国传说《白蛇传》,讲述一个蛇精化身为人,与凡人相恋,但最终身亡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续集《白蛇之子》在1936年上映。

故事大纲

[编辑]

一个白蛇精在修炼数百年之后化身为美女,而她的对手黑蛇也有样学样。两人为了令一个名为许汉文的男人爱上自己而互相竞争。许汉文后来答应迎娶白蛇精,不过当白蛇精现出真身时,他打算取消婚事。白蛇精因而饮泣,并告诉许氏的老板,他们即将成婚。最后许氏感到内疚,并娶白蛇精为妻。

时间飞逝之际,许汉文经常看见自己的妻子化身为蛇,不过白蛇精总是能用别的理由把他说服。许氏越发爱慕蛇精;两人婚姻美满。数月后,一个名为法海仙师的和尚向许汉文搭话,并试图把蛇精杀死。蛇精逃了出来,不过法海还是从后追缉。

法海抓到了蛇精,打算把她杀掉,不过观音菩萨却出面阻止,并告诉法海蛇精怀有身孕,不能把她杀掉。后来蛇精为许氏诞下一子;一个月后,她把孩子交给许汉文,然后向命运低头。她先被收入钵中,再被人带走[b]

制作

[编辑]

《水淹金山》是希诺影业公司(Cino Motion Pictures)的作品,由公司东主郑丁春担任导演、监制兼录音师[1]。当年东印度群岛的土生华人希望观赏由中国神话传说改编的电影,却不一定能理解中国国语片粤语片的对白[2],于是郑丁春把中国神话传说改编为多部马来语电影,包括《山伯英台》(1931年,改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八美图》(Pat Bie To,1932年)和《八剑侠》(Pat Kiam Hiap,1933年)等[3]。总括而言,这些电影以马来武术场面为卖点,结果往往能够盈利,令郑氏可以在当地电影业维持主导地位[4]

本片是一部马来语黑白电影。文献没有记载本片的演员阵容[1],却指出片中的蛇来自郑氏的私人动物园[2]

发行与反响

[编辑]

郑丁春在1970年代受访时表示,《水淹金山》一片在1934年发行[4],报纸广告则指出本片在1935年2月就已经上映[5]。宣传广告称电影中的角色“连场斗法,叫人拍手称奇”[6],又提到片中的对白完全是马来语[1]。本片的对象主要是当地华人,但是片中的动作场面也得到许多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s观众的欣赏[4]。这部影片后来也在海峡殖民地之一、华人人口众多的新加坡上映[7]

《水淹金山》的成功令郑丁春可以为制片厂(后改称爪哇工业电影公司)采购新式摄影器材,用以拍摄新影片[8]。之后,郑氏继续把中国传说改编为电影,其中《水淹金山第二集》(Anaknja Siloeman Oeler Poeti)在1936年面世。然而,同年荷兰导演阿尔贝特·巴林克英语Albert Balink推出影片《巴勒》,改变了当地社会对电影卖座公式的看法,结果郑氏在一年后改变创作方向;他后期的电影都从土著社会取材,讲述日常生活的故事[4]。不过,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爪哇工业电影公司仍然是东印度群岛最多产的制片厂,直至它在1942年3月日军南侵后结业为止[9]

《水淹金山》至少放映到了1953年[10],但如今很可能已经散佚。荷属东印度的电影胶卷以非常易燃的硝化纤维制成,1952年印尼国家电影制片厂英语Produksi Film Negara的仓库失火,大部分物品毁于一旦,后来为了消除火灾隐患,所有存放老电影的硝化纤维胶片都被销毁[11]。因此,美国视觉人类学家卡尔·G·海德英语Karl G. Heider推论,所有在1950年前制作的印尼电影均已散失[12]。不过,克里斯坦托在《印尼电影目录》中表示,印尼电影资料馆把好几部荷属东印度电影保存下来。比兰还指出,荷兰政府新闻处英语Netherland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收藏了几部日本宣传电影,使之留存至今[13]

注解

[编辑]
  1. ^ 范欧普豪伊森拼音系统拼写;白话字正写法为O͘ Pe̍h Chôa
  2. ^ 这部电影的故事大纲是从Filmindonesia.or.id, Ouw Peh TjoaBiran 2009,第148–149页归纳出来的。

脚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Filmindonesia.or.id, Ouw Peh Tjoa.
  2. ^ 2.0 2.1 Biran 2012,第276页.
  3. ^ Hutari 2011, Sejarah Awal.
  4. ^ 4.0 4.1 4.2 4.3 Biran 2009,第147–150页.
  5. ^ De Indische Courant 1935, (untitled).
  6. ^ Biran 2009,第149页.
  7. ^ Biran 2009,第148页.
  8. ^ Biran 2009,第150页.
  9. ^ Biran 2009,第217, 319, 332页.
  10. ^ Pelita Rakjat 1948, (untitled).
  11. ^ Biran 2012,第291页.
  12. ^ Heider 1991,第14页.
  13. ^ Biran 2009,第351页.

参考资料

[编辑]
  • Biran, Misbach Yusa. Sejarah Film 1900–1950: Bikin Film di Jawa. Jakarta: Komunitas Bamboo working with the Jakarta Art Council. 2009. ISBN 978-979-3731-58-2 (印度尼西亚语). 
  • Biran, Misbach Yusa. Film di Masa Kolonial. Indonesia dalam Arus Sejarah: Masa Pergerakan Kebangsaan.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2: 268–93. ISBN 978-979-9226-97-6 (印度尼西亚语). 
  • Heider, Karl G. Indonesian Cinema: National Culture on Scree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2014-09-29]. ISBN 978-0-8248-136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7). 
  • Hutari, Fandy. Sejarah Awal Industri Film di Hindia Belanda. Jakarta Beat. Jakarta. 2011-11-05 [2012-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1) (印度尼西亚语). 
  • Ouw Peh Tjoa. filmindonesia.or.id. Jakarta: Konfiden Foundation. [2012-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印度尼西亚语). 
  • (untitled). De Indische Courant (Surabaya: [s.n.]). 1935-02-05: 13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荷兰语). 
  • (untitled). De Nieuwsgier (Jakarta: [s.n.]). 1953-01-26: 3 [2014-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荷兰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