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温氏角龙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温氏角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晚期
79–78.7 Ma
骨架复原图,已知材料为蓝色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科: 角龙科 Ceratopsidae
亚科: 尖角龙亚科 Centrosaurinae
属: 温氏角龙属 Wendiceratops
Evans & Ryan, 2015
模式种
宾霍恩温氏角龙
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

Evans & Ryan, 2015

温氏角龙属名Wendiceratops)或译温蒂角龙,是一属植食性尖角龙亚科角龙科恐龙,来自白垩纪晚期的加拿大[1]

发现

[编辑]
正模标本的采集地

2010年,加拿大化石猎人温蒂·斯洛波达英语Wendy Sloboda(Wendy Sloboda)在亚伯达省四十英里8号县牛奶河南部的宾霍恩省立放牧保存区发现了尖角龙亚科的骨床英语bone bed。2011年,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团队找到该地点并展开挖掘工作。隔年清除掉厚重的覆盖岩层。2013年至2014年发现了许多化石。[1]

2015年,古生物学家大卫·伊凡斯(David Evans)和麦可·莱恩(Michael Ryan)命名并叙述了模式种宾霍恩温氏角龙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属名纪念温蒂·斯洛波达,种名取自发现地。[1]温氏角龙是2015年第二个命名的角龙科。[2]这个新的有角恐龙的发现,由加拿大地底下开始,经过科学研究及修复,一路到最终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公开展出的整段过程,都由“历史”影集(HISTORY series)、关联网站“加拿大寻龙”(Dino Hunt Canada)所记录下来。[3]

正模标本TMP 2011.051.0009是一个右顶骨,发现于老人组英语Oldman Formation(Oldman Formation)的泥岩层,厚达40公分,可能是单次事件的沉积,年代为坎潘阶,约7900万至7870万年前。假设骨床都是单一物种的话,所有骨骼,总共184件标本,来自多个个体包含青少年体,都将归入宾霍恩温氏角龙。这些骨骼包含头骨、下颌、脊椎、肩带、骨盆和四肢,它们大部分关节没连接。除了温氏角龙的骨骼,还发现了兽脚类暴龙科、鳄鱼、鱼类、植物的遗骸。[1]

叙述

[编辑]
复原图

温氏角龙长约6米及重约1吨。[2]

显著特征

[编辑]

叙述者指出两项自衍征:颈盾后缘第二和第三外顶骨(附着于颈盾的皮内成骨)基部宽、垂直加厚、略朝前上方弯曲,突出于顶骨的后侧及外侧分支。坐骨下端矩形扩张。[1]

温氏角龙还具有以下特征:鼻角直立、颈盾后缘缺乏垂直尖刺。中国角龙具有相似的外顶骨,但温氏角龙缺乏外顶骨中线和外顶骨下方隆起。[1]

骨骼

[编辑]
鼻骨

上颌骨至少有26个齿位,每个齿位中又生长著许多颗牙齿形成齿系。没有发现眉角,但由前额骨接触面推测眉角就长在眼窝前。鼻骨长了一个垂直的鼻角,确切尺寸和轮廓不得而知,但根据破碎标本测量高度为11.5公分、底部长9公分。[1]

顶骨

头部褶饰宽。褶饰前侧由矩形的鳞状骨构成。褶饰边缘附带四个皮内成骨,即外鳞状骨,呈不对称三角形,并向上弯曲,这点是独特的。从第四个(最上面)外鳞状骨开始有一个相对高的棱脊向内延伸,带有三个明显的隆起。在剖面中,棱脊使鳞状骨呈现典型的“梯状”尖角龙亚科轮廓。褶饰后部由圆形的顶骨构成,边缘也长著皮内成骨,即外顶骨。每个顶骨有五个外顶骨,以编号p1至p5代称之。p4和p5(前端)与外鳞状骨类似。然而越靠近背侧的外顶骨越宽、更长且更厚、向上弯曲并朝前。这使p1变成舌状,突出于褶饰很大一部分并略微朝外。此区褶饰延续皮内成骨的弯曲,卷曲上凹。因为没有发现完整的褶饰,其组成难以确认,但形状可能为横向椭圆形。边缘附近构成两个大孔,称顶骨孔。两个大孔之间由宽的骨棒分隔,骨棒中线脊相当平滑缺乏隆起。骨棒以平缓后缘收尾,缺乏中央外顶骨或p0。[1]

虽然每个尖角龙亚科物种都有独特的褶饰,牠们的颅后骨骼则显得平凡,几乎没有差别。因此叙述者在温氏角龙的颅后骨骼中几乎很难找到显著差异。唯一的特别之处在于坐骨,其他尖角龙亚科的坐骨轴最宽点在中心,但温氏角龙的坐骨向下逐渐变宽,大致形成矩形。[1]

大多数标本都很粗壮,显然是成年体,也发现了一些幼体,其中两个胫骨长度仅20公分。[1]

分类

[编辑]
温氏角龙(A)和其他尖角龙亚科的顶骨重建
骨架

温氏角龙被分类至尖角龙亚科,与中国角龙互成姊妹群。牠们的演化支与亚伯达角龙(另一种来自同地层的尖角龙亚科)以及其他更进阶的尖角龙亚科构成多分支英语polytomy。在演化支序中,温氏角龙和中国角龙比异角龙还要衍化。牠们相对基础的位置是根据温氏角龙较古老的绝对年代而定的,只比已知最古老的异角龙、恶魔角龙晚一百万年。[1]最新的演化树取自Chiba等人(2017)的研究:[4]

尖角龙亚科
Centrosaurinae

伊顿恶魔角龙
Diabloceratops eatoni

克罗诺斯弯剑角龙
Machairoceratops cronusi

大鼻角龙族
Nasutoceratopsini

拉莫斯爱氏角龙
Avaceratops lammersi
(ANSP 15800)

MOR 692

CMN 8804

泰特斯大鼻角龙
Nasutoceratops titusi

马耳他新种
Malta new taxon

福莫斯特异角龙
Xenoceratops foremostensis

诸城中国角龙
Sinoceratops zhuchengensis

宾霍恩温氏角龙
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

纳氏亚伯达角龙
Albertaceratops nesmoi

洛奇梅杜莎角龙
Medusaceratops lokii

真尖角龙类
Eucentrosaura
尖角龙族
Centrosaurini

卵圆刺丛龙
Rubeosaurus ovatus

亚伯达戟龙
Styracosaurus albertensis

布氏冠饰角龙
Coronosaurus brinkmani

腔盾尖角龙
Centrosaurus apertus

斯氏棘面龙
Spinops sternbergorum

厚鼻龙族
Pachyrhinosaurini

前弯角野牛龙
Einiosaurus procurvicornis

厚鼻类
Pachyrostra

霍纳氏河神龙
Achelousaurus horneri

加拿大厚鼻龙
Pachyrhinosaurus canadensis

拉库斯塔厚鼻龙
Pachyrhinosaurus lakustai

培罗特厚鼻龙
Pachyrhinosaurus perotorum

温氏角龙的鼻角直立、大小中等,被叙述者视为早期低矮角形态(恶魔角龙、大鼻角龙亚伯达角龙)演化至后期高角形态(冠饰角龙尖角龙戟龙)的过渡阶段。这代表着开角龙亚科类似的长鼻角是在平行演化的过程中独立演化出来的,即角龙科的鼻角分别演化了两次。值得注意的是,温氏角龙弯曲的褶饰外顶骨类似于另外两种开角龙亚科:迷乱角龙华丽角龙,但温氏角龙的鞍形间隙与后者不同。[1]

古生态学

[编辑]
老人组的生态复原图,温氏角龙在左后

温氏角龙发现于老人组英语Oldman Formation(Oldman Formation),与其他恐龙如惧龙近爪牙龙伤齿龙亚伯达角龙副栉龙共享栖地。叙述者提到在温氏角龙的发现之后,从老人组下部和对应的北美地层又得知了至少五种角龙科,除了亚伯达角龙还有朱迪角龙梅杜莎角龙爱氏角龙,并认为这样栖位专业化的情况是可能的,代表着物种演替英语Chronospecies的速率很高。[1]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Evans, David C.; Ryan, Michael J. Cranial Anatomy of Wendiceratops pinhornensis gen. et sp. nov., a Centrosaurine Ceratopsi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Oldman Formation (Campanian), Alberta, Canada, and the Evolution of Ceratopsid Nasal Ornamentation. PLOS ONE. 2015, 10 (7): e0130007. Bibcode:2015PLoSO..1030007E. PMC 4496092可免费查阅. PMID 26154293. doi:10.1371/journal.pone.0130007. 
  2. ^ 2.0 2.1 Boyle, Alan. Wendiceratops: Horned Dinosaur Fossil Adds Hooks to Evolutionary Tale. NBC News. July 8, 2015 [2020-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4). 
  3. ^ 存档副本. [2020-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3). 
  4. ^ Kentaro Chiba; Michael J. Ryan; Federico Fanti; Mark A. Loewen; David C. Evans. New material and systematic re-evaluation of Medusaceratops lokii (Dinosauria, Ceratopsidae) from the Judith River Formation (Campanian, Monta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2018,. in press (2): 272–288. doi:10.1017/jpa.2017.6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