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第1号交响曲 (贝多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1号交响曲
贝多芬作品
调性C大调
作品号21
创作1800年,​223年前​(1800
献给戈特弗雷德·范·斯维顿英语Gottfried van Swieten
演出1800年4月2日,于维也纳
出版
  • 分谱:1801年,霍夫迈斯特与库涅
  • 总谱:1820年,西姆罗克
乐章4

C大调第1号交响曲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第21号作品,也是他的首部交响曲。创作于1799年至1800年间,共四乐章,虽多有不合常规之处,但仍是古典乐派风格,类似于海顿莫札特等的作品。不过,第三乐章已有了贝多芬诙谐曲的气质,为日后贝多芬特有风格的形成奠下了基础。

背景

[编辑]

创作历程

[编辑]
1803年的贝多芬肖像

到1790年代之前,贝多芬已经尝试了几乎所有主要器乐形式,除了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可能是因为其老师海顿在此二者领域做出了最突出的贡献(交响曲作品数逾百,弦乐四重奏也有逾70首之多)。贝多芬在这世纪末的几年内,方开始创作交响曲。对终曲的构思早在1795年就已有草稿作为证据,此时贝多芬追随阿布雷希茨贝格学习对位法[1],正式创作则开始于1799年,1800年完成[2]

首演

[编辑]

1800年4月2日:维也纳[3]

当天曲目除了该作品(“贝多芬为整个管弦乐队新作之大交响曲”)之外,还有海顿的《创世纪》的选曲,以及贝多芬自己的一部钢琴协奏曲和七重奏作品。听众和评论家虽然对其中的一些不合常规之处稍有微辞,但总之还是称之为一部“具有原创性的杰作”。同年12月15日,以及翌年1月15日又各演出一次[3]

出版

[编辑]

该作品题献给戈特弗雷德·范·斯维顿英语Gottfried van Swieten男爵,贝多芬早期的赞助人,也是皇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海顿莫札特的好友。分谱于1801年在莱比锡出版(霍夫迈斯特与库涅Hoffmeister-Kuhnel),总谱则迟至1820年始告付梓(西姆罗克[3]

分析

[编辑]

配器

[编辑]

根据1801年霍-库首版分谱标题,本曲“为2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2只长笛、2只双簧管、2只法国号、2只单簧管、2只小号及定音鼓的大交响曲。”[4]

依照工具书《管弦乐作品手册》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简记为"2 2 2 2—2 2 0 0—tmp—str"[5]

结构

[编辑]

该作品采四乐章体:

  1. 甚柔板—有活力的快板(Adagio molto/Allegro con brio),C大调,4/4
    2/2
    拍,小节数298
  2. 如歌而生动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F大调,3/8
    拍,小节数195
  3. 小步舞曲:活泼的甚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e vivace),C大调,3/4
    拍,小节数137
  4. 柔板—活泼的甚快板(Adagio/Allegro molto e vivace),C大调,2/4
    拍,小节数304

全曲演奏时长约30分钟。

第一乐章

[编辑]

奏鸣曲式。乐曲从“错误的”调性开头:一个和缓的F大调属七度和弦,并转到F音。然后才进入欢快的快板部分。当时的评论家[谁?]认为这样的开头不符合规矩,很不妥当,不过至少在篇幅上看来,贝多芬的导奏其实相当程度继承了海顿的写法[6]。快板第一主题与莫札特《朱庇特》首乐章的主题有相似之处[为何?],明朗有力,在长笛的连接下多次模进,最后回归主调。第二主题旋律性较强,伴奏则多断音。呈示部重复后,展开部(m. 110f.)以主题的重现开始,加入了特强和乐队齐奏的部分。木管乐器的模进引入了再现部(m. 178f.),第一主题强烈地重现。在一个渐强过后,第二主题出现。乐章结束处,贝多芬同时使用了第一主题和引子中的七度,并最终得到解决。该乐章,其弦乐和木管的对话,其力量充沛的尾声,都是典型的古典乐派风格[原创研究?]

第二乐章

[编辑]

奏鸣曲式[7]。虽是行板速度,但演奏的相当快,跟一般大众所知道的行板非常不一样。起头第二小提琴演奏出一个优雅的主题,并由其它乐器重演,包括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卡农段;第二主题则较为轻盈。呈示部小结尾(第53小节起)使用的配器法十分特别,小提琴和长笛演奏三连音,并有不合拍的和弦伴奏,但背景有持续的鼓点。值得注意的是,定音鼓反复击出的节奏,与小提琴、长笛等有着持续且细微的差异[注 1]

第三乐章

[编辑]

第三乐章不仅速度快,也有充满能量和简洁有力的节奏感,与传统的小步舞曲大不相同。贝多芬的前辈海顿莫札特都已经将小步舞曲模式发展到了极致,贝多芬则加以创新[注 2]。虽然有较为保守的D调乐段和三声中部,该乐章的模进、幽默感和齐奏的力度都超乎了宫廷小步舞曲,而有了之后谐谑曲的要素,这个演进是贝多芬“对交响曲最独特的一项贡献”[6]。在三声中部的句构、想法方面,则明显地可看到来自海顿的影响(第101号交响曲)[9]:70

第四乐章

[编辑]

第四乐章开头不常见地使用了由慢到快的模式。此开头如同玩笑一般:一个齐奏的和弦之后,小提琴逐渐演奏音阶上的音,先是三个音,再是四个,直到整个音阶;并由此过渡到欢快的快板部分[注 3]。第二主题有低音持续的伴奏,与整曲风格一致。

综观此交响曲各个乐章,可以说上行的音阶是贯穿几个乐章之间的基本材料。第四乐章的导奏段落是此手法的最彻底展示,同时也富有所谓“海顿风格”(Haydnesque)的幽默[6]

注释

[编辑]
  1. ^ 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配器法当中,定音鼓仅为强调节奏,或者在增加音量的时机予以运用,而非作为突出的乐器登场,是以有所谓“鼓不离号,号不离鼓”的说法。然而在本曲此处,定音鼓的节奏全然独立于乐队全体,是相当创新的手法[8]
  2. ^ 以海顿作品33的六首弦乐四重奏为例,虽然第三乐章使用了“诙谐曲”标题,实际上这些乐章的精神仍是小步舞曲。贝多芬则是将小步舞曲赋予诙谐曲的特色,进一步挑战传统[6]
  3. ^ 贝多芬学者唐纳·托维英语Donald Tovey将该乐章的开头称为“猫从袋子里跳出来”[10]。而据说音乐理论家提尔克(Daniel Gottlob Türk)在哈雷指挥时,将这个逗趣的开头直接略去不奏,只因为他认为没什么意思[11][12]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陈博治 1984,第23页.
  2. ^ Grove, George. Beethoven and his Nine Symphonies. London: Novello and Company, Limited. 1896: 2. 
  3. ^ 3.0 3.1 3.2 陈博治 1984,第22页.
  4. ^ 陈博治 1984,第25页.
  5.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53. ISBN 0-8108-3228-3. 
  6. ^ 6.0 6.1 6.2 6.3 殷于涵. 第一號交響曲. 乐赏音乐教育基金会.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5) (中文(繁体)). 
  7. ^ 陈博治 1984,第50页.
  8. ^ 陈博治 1984,第54页.
  9. ^ Alexander L. Suder. »Werkmonographien mit Partitur«. W. Goldmann Verlag (No. 33089), 1986.
  10. ^ Ludwig van Beethoven - Symphony No.1 in C, Op.21. Classical Archives. [2010-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2) (英语). 
  11. ^ 陈博治 1984,第70页.
  12. ^ 徐颂仁 1987,第8页.
专书文献
  • 徐颂仁. 音樂演奏的實際探討. 全音乐谱出版社. 1987. 
乐谱
  • »Werkmonographien mit Partitur«. W. Goldmann Verlag (No. 33089), 1986. ISBN 3-442-33089-0.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