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英语:Darcy–Weisbach equation)是流体力学中的唯象方程式,得名自物理学家亨利·达西尤利乌斯·威斯巴哈英语Julius Weisbach,此方程式描述固定长度管路内因摩擦力产生的扬程损失(或称为压强损失)和管路中的平均流速的关系。

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中包括一个无因次的摩擦因子,名为达西–威斯巴哈摩擦因子达西摩擦因子,此摩擦因子是范甯摩擦系数的四倍[1]

压力损失方程

[编辑]

在均匀直径D的圆管,流体完全填满圆管,因为粘滞效应造成的压力损失Δp和其圆管长度L成正比,可以用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来描述[2]

其中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Δp/L(SI制单位:Pa/m)是以下参数的函数:

,流体密度(kg/m3
,管子的水力直径(若是圆管,水力直径等于D,否则DH = 4A/PA是管子的浸润横截面积,P)是管子的浸润周长,m)
,平均流速,可以表示为单位截面浸润面积下的体积流率 Q(m/s)
,是达西摩擦因子(也称是flow coefficient λ[3][4]),可以在穆迪图中找到,此因子并非范宁摩擦因子f。

针对直流为圆管下的层流,摩擦因子和雷诺数成反比(fD = 64/Re),此时的因子可以用容易量测或是已发表的物理量描述。将上式代入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可将方程式改写为

其中

μ流体黏度(Pa·s = N·s/m2 = kg/(m·s))
Q体积流率,此处用体积流率代替平均流速,因为Q = π/4Dc2<v>(m3/s)。

层流时的公式和泊肃叶定律等效,可以由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推导。

扬程损失公式

[编辑]

扬程损失 Δh(或hf)表示因为摩擦力产生的压力损失,以工作流体的液柱高度表示,因此压力损失为

其中

Δh是特定长度,此长度管壁摩擦产生的扬程损失(SI制单位:m)
g重力加速度(m/s2)。

可以将损程表示为单位管长下的量,会是无因次量:

其中L是管长(m)。

因此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也可以用扬程损失来表示[5]

以体积流率表示

[编辑]

平均流体速度<v>和体积流率Q的关系是

其中

Q 是体积流率(m3/s)
A 是湿润截面积(m2

针对截面完全被流体填满,直径为的圆管,

因此以Q表示的达西–威斯巴哈方程式为

达西摩擦因子

[编辑]

流体流经一定管径的直管时,由于流体内摩擦力而产生的阻力,阻力的大小与路程长度成正比。沿程阻力(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式中 λ——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和管壁粗糙度ε有关,可实验测定,也可计算得出。

层流时:

λ=64/Re

对于紊流流动,工程上通过以下两种途径确定:一种是以紊流的半经验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验结果,整理成阻力系数的半经验公式,比如穆迪图;另一种是直接根据实验结果,综合成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前者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Manning, Francis S.; Thompson, Richard E., Oilfield Processing of Petroleum. Vol. 1: Natural Gas, PennWell Books, 1991, ISBN 0-87814-343-2 , 420 pages. See page 293.
  2. ^ Howell, Glen. 3.9.2. Aerospace Fluid Component Designers' Handbook I. Redondo Beach CA: TRW Systems Group. 1970-02-01. p. 87, equation 3.9.2.1e.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0, 2020) –通过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 
  3. ^ Rouse, H. Elementary Mechanics of Fluids. John Wiley & Sons. 1946. 
  4. ^ Incopera, Frank P.; Dewitt, David P.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5th. John Wiley & Sons. 2002: 470 paragraph 3. 
  5. ^ Crowe, Clayton T.; Elger, Donald F.; Robertson, John A. 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 8th. John Wiley & Sons. 2005. p. 379; Eq. 10:23, 10:24, paragraph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