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总结图
气旋季长度
首个系统形成1959年2月27日(热带风暴露比)
末个系统消散1960年1月2日(超级台风哈莉)
最强风暴
名称超级台风琼安
 • 最高风速315 km/h(195 mph)
1分钟平均风速
 • 最低气压885 hPambar
气旋季统计
热带低压数33
风暴数25
台风数18
超级台风数8
死亡人数不明
财产损失不明
太平洋台风季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59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5月至12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1959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59xx。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

在1959年,有33个热带低压形成,其中26个成为了热带风暴。18个成为了台风。8个更成为了超级台风。

热带风暴露比(Ruby)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2月27日-3月1日
强度95 km/h(60 mph(一分钟) 
1000 hPambar

热带风暴莎莉(Sally)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3月4日-3月13日
强度100 km/h(65 mph(一分钟) 
990 hPambar

台风蒂达(Tilda)

[编辑]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4月14日-4月23日
强度230 km/h(145 mph(一分钟) 
930 hPambar

热带风暴魏达(Wilda)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7月4日-7月8日
强度75 km/h(45 mph(一分钟) 
995 hPambar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球
    1959-07-05 22:20-1959-07-06 11:0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无名 台风玛丽

台风毕莉(Billie)

[编辑]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7月12日-7月18日
强度165 km/h(105 mph(一分钟) 
970 hPambar

热带风暴葛莱拉(Clara)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7月16日-7月22日
强度65 km/h(40 mph(一分钟) 

超级台风戴特(Dot)

[编辑]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1日-8月8日
强度240 km/h(150 mph(一分钟) 
952 hPambar

台风艾伦(Ellen)

[编辑]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2日-8月12日
强度185 km/h(115 mph(一分钟) 
965 hPambar

此一热带气旋把东沙岛附近的热带低压引进台湾,形成强大的西南气流,并引起暴雨,导致于8月7日至9日连续三日台湾中南部的降雨量高达800至1,200毫米,特别是8月7日当天的降雨量已高达500至1,000毫米,接近其平均全年降雨量。由于地面积水难以消退,再加上山洪爆发,导致河川水位高涨决堤,造成空前的大水灾,受灾范围包括台湾所有的农业区域。

台风乔琪亚(Georgia)

[编辑]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12日-8月15日
强度205 km/h(125 mph(一分钟) 
960 hPambar

台风艾瑞丝(Iris)

[编辑]
2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19日-8月23日
强度165 km/h(105 mph(一分钟) 
965 hPambar

台风艾瑞斯(英语:Typhoon Iris、中国大陆编号:5903号)是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于1959年8月19日在菲律宾东方的热带辐合带海面生成[1],于8月22日登陆中国厦门以后继续向西前进,最终于8月23日消散。

在8月21日,台风艾瑞斯袭击吕宋岛北部海岸,然而没有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至少有两次沉船事件发生,美国第七舰队前往搜寻幸存者[2]。巴拉望岛附近,至少有100人因渡轮沉没丧生,只有11名乘客获救。奎松省附近有五人失踪后,因为摩托艇倾覆[3]

8月22日、台湾遍布大雨,引发山洪爆发,一座铁路桥被冲走[4]澎湖群岛约1000人无家可归[5]。整个福建省因台风暴雨导致洪灾,造成至少720人死亡,618人受伤,996人失踪[3][6]。然而,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纪录,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334人[7]

超级台风琼安(Joan)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25日-8月31日
强度315 km/h(195 mph(一分钟) 
885 hPambar

热带风暴凯蒂(Kate)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8月25日-8月27日
强度75 km/h(45 mph(一分钟) 
1000 hPambar

台风鲁依丝(Louise)

[编辑]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8月30日-9月7日
强度220 km/h(140 mph(一分钟) 
965 hPambar

热带风暴娜拉(Nora)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9月5日-9月12日
强度95 km/h(60 mph(一分钟) 
990 hPambar

娜拉是首个令中央气象局对同一台风发出两次不连续台风警报的台风。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三号风球
    1959-09-10 11:05-1959-09-11 11:0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无名 台风玛丽

热带风暴欧珀(Opal)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9月5日-9月6日
强度65 km/h(40 mph(一分钟) 

台风白西(Patsy)

[编辑]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59年9月6日-1959年9月10日
强度220 km/h(140 mph(一分钟) 
965 hPambar

1959年9月6日,有飞机报告指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有一个热带风暴出现,其后这个热带风暴被命名为帕齐。不会儿,帕齐便增强为一台风。不过碍于欠缺资料,其早期发展不得而知。一道低压槽引导帕齐向东北移动,两日后有另一道低压槽发展,并支配之前的低压槽,再引导帕齐向西北移动。接着它缓慢地转向偏北方移动,并逐渐减弱,最后于9月10日消散。[8]帕齐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移动飘忽,其路径亦很罕见,过往十年间从未见过有热带气旋曾经采取上述的路径[8],纵使1958年的台风裘恩有稍微类似的路径。[9]

根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所提供的“最佳路径图”,帕齐从被发现到消散为止一直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海位置。[10]日本气象厅所提供的“最佳路径图”则没有提供风速,只是指出帕齐是一个太平洋台风[1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曾报告在飓风位置上出现争论,但表明他们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海域测得帕齐的最高风速。[8]

超级台风莎拉(Sarah)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9月11日-9月19日
强度305 km/h(190 mph(一分钟) 
905 hPambar

超级台风维娜(Vera)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959年9月21日-1959年9月28日
强度305 km/h(190 mph(一分钟) 
895 hPambar

一个热带低压于1959年9月21日在关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之间海域形成,并增强为热带风暴,命名为薇拉。之后薇拉向西北移动,翌日增强为一台风。9月23日,薇拉迅速增强,达到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所定一分钟平均风速195英里每小时(315公里每小时)的颠峰强度,其中心最低气压低至896百帕斯卡。此数据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派遣的侦察机在薇拉中心附近所测得。[12]

与其他超级台风不同的是,薇拉移入高纬度地区后仍能大致维持其强度,只是稍为减弱。受惠著当地的水温高、幅散及幅合强劲和风切变低的环境下,仍能维持相当于现时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五级的强度。[12]9月26日,薇拉以160英里每小时的风力在日本近畿地方沿岸登陆,然后迅速穿越本州并减弱。9月27日,薇拉由东北地方沿岸以一级台风风力出海,并向东移动,最后于翌日受西风槽影响而转变成温带气旋[13]

台风艾美(Amy)

[编辑]
1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0月3日-10月9日
强度120 km/h(75 mph(一分钟) 
985 hPambar

热带风暴巴布斯(Babs)

[编辑]
热带风暴(SSHWS
 
持续日期10月5日-10月10日
强度75 km/h(45 mph(一分钟) 
1005 hPambar

超级台风夏绿蒂(Charlotte)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0月9日-10月19日
强度270 km/h(165 mph(一分钟) 
905 hPambar

超级台风黛纳(Dinah)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0月14日-10月25日
强度280 km/h(175 mph(一分钟) 
915 hPambar

台风莺玛(Emma)

[编辑]
3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1月5日-11月15日
强度205 km/h(125 mph(一分钟) 
960 hPambar

台风芙瑞达(Freda)

[编辑]
4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1月13日-11月21日
强度215 km/h(130 mph(一分钟) 
945 hPambar

超级台风吉达(Gilda)

[编辑]
5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2月13日-12月22日
强度280 km/h(175 mph(一分钟) 
925 hPambar

超级台风哈莉(Harriet)

[编辑]
4级 超级 台风(SSHWS
 
持续日期12月24日-1月2日
强度240 km/h(150 mph(一分钟) 
930 hPambar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编辑]

热带低压卫莱特Violet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6月28日-6月29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艾妮达Anita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7月4日-7月6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芙安Fran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8月11日-8月12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荷贝Hope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8月17日-8月19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玛芝Marge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9月2日-9月3日
强度45 km/h(30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露芙Ruth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9月8日-9月10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低压赛洛玛Thelma

[编辑]
热带低压(SSHWS
 
持续日期9月18日-9月19日
强度55 km/h(35 mph(一分钟) 

热带气旋时间表

[编辑]

热带气旋名单

[编辑]
  • Agnes
  • Bess
  • Carmen
  • Della
  • Elaine
  • Faye
  • Gloria
  • Hester
  • Irma
  • Judy
  • Kit
  • Lola
  • Mamie
  • Nina
  • Ophelia
  • Phyllis
  • Rita
  • Susan
  • Tess
  • Viola
  • Winnie
  • Alice
  • Betty
  • Cora
  • Doris
  • Elsie
  • Flossie
  • Grace
  • Helen
  • Ida
  • June
  • Kathy
  • Lorna
  • Marie
  • Nancy
  • Olga
  • Pamela
  • Ruby 2W
  • Sally 3W
  • Tilda 4W
  • Violet 5W
  • Wilda 6W
  • Anita 7W
  • Billie 8W
  • Clara
  • Dot 6C
  • Ellen 12W
  • Fran 13W
  • Georgia 14W
  • Hope 15W
  • Iris 18W
  • Joan 21W
  • Kate 20W
  • Louise 22W
  • Marge
  • Nora 26W
  • Opal 27W
  • Patsy 29W
  • Ruth 31W
  • Sarah 33W
  • Thelma 36W
  • Vera 39W
  • Wanda 13C
  • Amy 40W
  • Babs 41W
  • Charlotte 42W
  • Dinah 43W
  • Emma 46W
  • Freda 48W
  • Gilda 56W
  • Harriet 58W
  • Ivy
  • Jean
  • Karen
  • Lucille
  • Mary
  • Nadine
  • Olive
  • Polly
  • Rose
  • Shirley
  • Trix
  • Virginia
  • Wendy

参考资料

[编辑]
  1. ^ RSMC Best Track Data - 1950-1959.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1989-06-01 [2012-01-02]. (原始内容 (.TXT)存档于2012-03-22). 
  2. ^ Red Chinese Face Typhoon. Associated Press (Taipei, Taiwan: Youngstown Vindicator). 1959-08-23: 1 [2011-01-05]. 
  3. ^ 3.0 3.1 159 Annual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Typhoon Iris (PDF).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United States Navy: 46–49. 1960 [2012-0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0-02-02). 
  4. ^ Rains Drench Taipei; Winds Lash Batanes. Associated Press (Taipei, Taiwan: Reading Eagle). 1959-08-22: 1 [2011-01-05]. 
  5. ^ News In Brief. Taipei, Taiwan: Warsaw Times. 1959-08-25: 2 [2011-01-04]. 
  6. ^ Typhoon Toll Reaches 2,334. Associated Press. Tokyo, Japan: The Washington Observer: 5. 1959-09-01 [2011-01-05]. 
  7. ^ The Worst Natural Disasters by Death Toll (PDF).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8-04-06 [2011-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6-19). 
  8. ^ 8.0 8.1 8.2 颱風帕齊 (PDF).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2010-08-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6-07). 
  9. ^ 1959年中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中太平洋飓风中心.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7). 
  10. ^ 東部及北部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徑圖檔案(1949年-2008年).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2008-03-21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5). 
  11. ^ 風速表. 日本气象厅.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21). 
  12. ^ 12.0 12.1 颱風薇拉報告 (PDF).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 [201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7日) (英语). 
  13. ^ 颱風薇拉資料. 日本气象厅. [201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21日) (日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