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维基百科讨论:统计/存档2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月浏览量增长情形

下表浏览次数单位为百万次。

国家/地区 2011年
11月[1]
2011年
12月[2]
2012年
1月[3]
2012年
2月[4]
2012年
3月[5]
2012年
4月[6]
2012年
5月[7]
2012年
6月[8]
2012年
7月[9]
中国 中国 197 246 219 292 309 293 280 304 269
中华民国 台湾 164 164 154 163 162 173 167 180 162
 香港 107 101 103 110 113 115 112 111 108
 澳门 4.8 4.4 4.4 5.1 4.9 4.9 5 5 5

--Alexchris留言2012年8月22日 (三) 05:02 (UTC)

注:此处原有文字,因为与本讨论页面无关,已由Liangent留言2012年9月21日 (五) 11:27 (UTC)删除,尚祈见谅。若有异议请至互助客栈或向管理员反映。

各DYK数量对应的人数

仅计算用户对话页上的{{UpdatedDYK}}。

mysql> select cl_sortkey_prefix, count(*) from categorylinks join page on page_namespace=3 and page_title not like '%/%' and page_id=cl_from where cl_to='编写获选首页新条目展示的条目的维基人' group by cl_sortkey_prefix order by cl_sortkey_prefix;
+-------------------+----------+
| cl_sortkey_prefix | count(*) |
+-------------------+----------+
| 0001              |      437 |
| 0002              |      136 |
| 0003              |       92 |
| 0004              |       68 |
| 0005              |       36 |
| 0006              |       39 |
| 0007              |       38 |
| 0008              |       30 |
| 0009              |       26 |
| 0010              |       29 |
| 0011              |       21 |
| 0012              |       19 |
| 0013              |       14 |
| 0014              |       11 |
| 0015              |        9 |
| 0016              |        8 |
| 0017              |        9 |
| 0018              |        9 |
| 0019              |        7 |
| 0020              |        7 |
| 0021              |        9 |
| 0022              |        7 |
| 0023              |        8 |
| 0024              |        4 |
| 0025              |        5 |
| 0026              |        7 |
| 0027              |        4 |
| 0028              |        3 |
| 0029              |        5 |
| 0030              |        6 |
| 0031              |        7 |
| 0032              |        4 |
| 0033              |        1 |
| 0034              |        3 |
| 0036              |        3 |
| 0038              |        1 |
| 0039              |        2 |
| 0040              |        4 |
| 0041              |        3 |
| 0042              |        1 |
| 0043              |        3 |
| 0044              |        4 |
| 0046              |        2 |
| 0048              |        1 |
| 0049              |        3 |
| 0050              |        1 |
| 0051              |        3 |
| 0052              |        1 |
| 0053              |        3 |
| 0054              |        5 |
| 0055              |        1 |
| 0056              |        2 |
| 0058              |        3 |
| 0061              |        1 |
| 0063              |        1 |
| 0064              |        1 |
| 0065              |        1 |
| 0066              |        2 |
| 0067              |        1 |
| 0068              |        1 |
| 0070              |        1 |
| 0071              |        1 |
| 0074              |        3 |
| 0075              |        1 |
| 0076              |        1 |
| 0078              |        2 |
| 0079              |        1 |
| 0084              |        1 |
| 0085              |        1 |
| 0094              |        1 |
| 0095              |        1 |
| 0096              |        1 |
| 0099              |        2 |
| 0100              |        1 |
| 0101              |        1 |
| 0105              |        1 |
| 0107              |        1 |
| 0108              |        1 |
| 0110              |        1 |
| 0117              |        2 |
| 0118              |        1 |
| 0120              |        1 |
| 0127              |        2 |
| 0128              |        1 |
| 0145              |        1 |
| 0151              |        1 |
| 0170              |        1 |
| 0177              |        1 |
| 0180              |        1 |
| 0197              |        1 |
| 0199              |        1 |
| 0211              |        1 |
| 0238              |        1 |
| 0290              |        1 |
+-------------------+----------+
94 rows in set (33.40 sec)

Liangent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07 (UTC)

原来整个中文维基百科只有不到700人写过DYK条目。。-治愈留言 2012年9月12日 (三) 14:26 (UTC)
不止吧?
+----------+
| count(*) |
+----------+
|     1213 |
+----------+
1 row in set (13.84 sec)
--Jimmy Xu  ·  · 2012年9月13日 (四) 07:04 (UTC)
啊哈哈哈...... 囧rz...-- 2012年9月13日 (四) 04:06 (UTC)

谁给弄个曲线来看看……--达师218372 2012年9月13日 (四) 05:04 (UTC)

做出来很难看,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就不放上来了。--CHEM.is.TRY 2012年9月14日 (五) 04:49 (UTC)
拟合一种已知的分布应该是可以的吧?--达师218372 2012年9月14日 (五) 06:00 (UTC)
看起来是倒数,拟合分布过几天再做。-Mys 721tx(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07:04 (UTC)
> lm.r <- lm(people ~ articlesR) # articlesR is the reciprocal of articles
> 
> lm.r

Call:
lm(formula = people ~ articlesR)

Coefficients:
(Intercept)    articlesR  
     -7.482      387.079  

> 
> summary(lm.r)

Call:
lm(formula = people ~ articlesR)

Residuals:
    Min      1Q  Median      3Q     Max 
-50.057  -2.697   2.386   4.640  57.403 

Coefficients: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Intercept)   -7.482      1.208  -6.195 1.62e-08 ***
articlesR    387.079      9.172  42.201  < 2e-16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10.73 on 92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 0.9509,	Adjusted R-squared: 0.9503 
F-statistic:  1781 on 1 and 92 DF,  p-value: < 2.2e-16 
-Mys 721tx(留言) 2012年9月14日 (五) 16:26 (UTC)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source和pre就是不肯自动换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4日 (五) 16:45 (UTC)
在自己的common.css里加一段吧:
pre {
    white-space: pre-wrap;
}
--Jimmy Xu  ·  · 2012年9月14日 (五) 17:26 (UTC)

2012年8月台、中、港、澳浏览量

8月数据已经出炉,请见下表(来源:[10],人口资料来自CIA

国家 浏览次数(次) 浏览次数/人(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288,083,220 0.214
中华民国 台湾 180,174,180 7.754
 香港 116,750,310 16.321
 澳门 5,646,780 9.769

--Alexchris留言2012年9月11日 (二) 08:08 (UTC)

这是对所有语言维基百科的浏览量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2日 (三) 01:47 (UTC)
对的。中文维基百科8月有2忆8千万左右的浏览量(全球)。-- 2012年9月12日 (三) 02:42 (UTC)
不对吧?这应该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所有维基百科的浏览量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9月12日 (三) 03:37 (UTC)
我说的就是这个啊,中国大陆所指的288,083,220就是当月所有语言维基的浏览量,不过是可以顺势粗略估计出中文维基百科的浏览量。-- 2012年9月12日 (三) 03:57 (UTC)
是的,不过这个资料已调整为30天的数量。(而非31天)--Alexchris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06:13 (UTC)

个人的不准确推测:我认为台、港、澳几乎已达饱和了,浏览成长需要依赖内容增加及扩张等,香港已经是亚洲人均浏览量第一的地区;而在台湾,也几乎每个常用电脑的人都知道维基百科,但参与度跟香港真的差一大截,中国当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想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Alexchris留言2012年9月12日 (三) 06:43 (UTC)

大陆的潜在浏览量可以再翻十倍不止。只是百度等抢走了大量份额,所以......其实今年的浏览量增加幅度很大了。..............话说在这里发言竟然会撞上编辑冲突......-- 2012年9月12日 (三) 06:53 (UTC)

正因为百度互动(互动虽然远低于百度,但在大陆的流览量也高于中文维基)的关系,所以这个各地维基浏览量要估中文维基的各地流览量会有一点不准。大陆的浏览量中,其他版本(主要是英文版)占的比例远高于台湾。(香港则是因为英文使用者很多,所以比例更高)实际上台湾在中文维基的总流览量还是略大于大陆,也可见大陆的潜在刘览量的确还可以再高。至于中文版的总浏览量这里就有明确数据了,大约是2亿5毁万左右。ffaarr (talk) 2012年9月19日 (三) 02:03 (UTC)

不过我认为Page Views for Wikipedia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似乎有相当差异,Page Views for Wikipedia的数据不一定能反映出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上的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中文维基百科(270M)相较于台、中、港、澳总浏览量(590.6M)还不到一半(约45.72%),与其他语言比较相对非常低,如西班牙语维基百科/西班牙语国家约87.11%、日语维基百科/日本约112.75%、葡萄牙语维基百科/葡萄牙语国家约83.91%、波兰语维基百科/波兰约109.33%、土耳其语维基百科/土耳其约79.19%。很可能是两者取得数据的方式不同、台中港澳使用中文的比例很低抑或中文跨语言地区的影响力薄弱等。(后两者依据Squid Reports Countries Languages Visits/Edits大略可排除其可能性)--Alexchris留言2012年9月20日 (四) 13:04 (UTC)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文维基在2011年2至3月间浏览量有这么大的增加?Silvermetals留言2012年9月29日 (六) 20:22 (UTC)
百度可以搜索到维基百科的链接了,甚至会排在第一页。--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9月30日 (日) 08:40 (UTC)
(:)回应:按照个人User:Hanteng#研究结果: 视觉化网络图, 百度搜索结果, 维基百科的内容出现在第一页的机会相当小。--(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3日 (四) 00:52 (UTC)
我发现百度竟然还搜不到部分维基百科页面。见此我记得上个月还能搜到的,这个月就没了。貌似是选择性过滤。-- 2012年9月30日 (日) 22:02 (UTC)

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

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更新至2012年9月的资料([11][12]),这次资料中 伊朗 韩国 朝鲜似乎消失了。中华民国 台湾2012年Q2、3浏览中文比例达85%;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香港Q3也到了70%; 马来西亚Q3达9.3%。--Alexchris留言2012年10月24日 (三) 14:30 (UTC)

那个report其实我关心这个:“Browser versions, non mobile: MSIE 6.0; All requests: 1,364 M 0.83%”。Liangent留言 2012年10月24日 (三) 14:43 (UTC)
MSIE 6.0占有率逐渐在下降。--Alexchris留言2012年10月24日 (三) 15:21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中华民国 台湾怎么这么多人访问捷克语维基百科...--lavixcanvas RED - Taylor Swift T-Swifty<3 2012年10月24日 (三) 17:26 (UTC)
[13]里的China...--lavixcanvas RED - Taylor Swift T-Swifty<3 2012年10月24日 (三) 17:34 (UTC)
统计的不一定完全准。大陆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使用代理编辑的,这些人在统计时会有误差。-- 2012年10月25日 (四) 05:29 (UTC)

研究结果: 历史比较

请问就您们的经验, 以下根据东亚网民扩散比率的历史比较, 来解释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历史发展, 合不合理?

  1. 两网络百科历史: 百度百科作为后发者
  2. 网民扩散率历史比较: 北京和台湾网民扩散率历史比较: 上海和马来西亚
  • 见上图1, 维基百科被封和百度百科发起的关键时间为2005-2006年。
  • 见上图2的两张图, 照创新扩散理论, 网民比率应该理论上为S型曲线(正态分布累积), 如en:Diffusion_of_innovations), 而台湾和马来西亚的确较接近S型曲线(正态分布累积)的发展。
  • 台湾和马来西亚分别做为北京及上海的对照组(依比率最靠近来选取的), 或著是理论S型曲线来看北京及上海的资料, 发现2002-2006年是一个奇异区段, 似乎在2002-2006年有网民扩散比率在中国有受到抑制,(有什么想法吗?)
  • 尽管如此, 网民扩散比率在中国2006-2008年飞快成长, 上海成长之快还超过原领先的马来西亚,
  • 若2002-2006中国网民扩散受(不明因素)抑制, 但在2006-2008飞快成长, 是不是就可以拿来解释百度百科在中国大陆能取得大量使用者的主要因素呢?
  • 如同IE 对网景的战争(如Baidu创始者的亲身经验), 创新扩散在一个地区或社会的关键, 不是early adopters, 而是early majority(见en:Diffusion_of_innovations)的第二第三接受创新的族群分类), 那么百度百科在中国的成功, 是不是就可以用创新扩散理论和网民成长率来下假说: 封锁的时间的关键和中国网民从early adopters往early marjority的关键时间, 有很大的巧合.....
  • 请问大家的经验, 2002-2006年和2006-2008年的网络发展是不是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断裂呢? 另外, 在网络百科的发展上, 这样的由网民扩散差异的历史分期, 是否真的有解释力?

还请大家不吝分享, 这几年用网络走下来的经验。(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1日 (五) 12:44 (UTC)

由于讨论热烈, 以下用通用折叠, 按讨论串的起始时间顺序, 欢迎大家参考User:edouardlicn維基小霸王等用户的批评和指教。--(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6:48 (UTC)

2012年12月21日 (五) 12:00 以后

2008年北京奥运,政府打开了部分网站的全封锁,包括维基百科。之前维基百科每次封锁都是全封锁,导致用户失去进入兴趣。--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1日 (五) 12:51 (UTC)
是的, 但就创新扩散来说, 2008年已进成熟期,(late majority), 使用者市场大致定下来, 而没有初期扩散竞争的问题, 所以这理论和数据都不看2008年以后发生的事。(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1日 (五) 13:05 (UTC)
其实,直至2010年,仍有很多大陆用户问“维基百科?不是被封了吗?”--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1日 (五) 13:13 (UTC)
实际上,2008年开始维基对中国大陆才是真正的“开业”。之前大陆不是进不去,就是进去没多久就被封站。目前很多人依然认为,维基百科是反华势力开设的网站,是美分党的聚集地,是收了美国政府的资金用来反华的。这些都是定量数据分析所看不到的情况。--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1日 (五) 13:16 (UTC)
举个例子,假设我2006年注册一个帐号,过几个月发现这个站被墙了,那我根本不会跟朋友说这个网站如何如何好,维基也得不到扩散。而且的确,由于大陆用户参与度极低,导致维基上都是民(航)运6+4达-赖法@轮@功,反而引致大部分大陆用户的反感。又比如,时至今日,其实我之所以能在这个有法-轮-功字眼的页面上留言,也仅仅是我用着HTTPS。这些都是你们台湾用户所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所以你们也就无法理解我们对敏感词的反感情绪。--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1日 (五) 13:22 (UTC)
这些敏感词没有封锁这个页面,而是防火长城在封锁这个页面。因此不是应该对这些词有反感情绪,而是应对防火长城有反感情绪。让更多大陆用户参与的方法不是避免使用敏感词,而是应该推广越过防火墙的方式,否则可能涉及自我审查,在这个美国网站也贴合中国共产党的网络政策。--維基小霸王留言2012年12月22日 (六) 15:56 (UTC)
你误解我的意思了,我说的是GFW建立之前,或者说大概应该是在维基被封之前。那时候中文维基的确没几个条目,有条目的都是敏感词,弄得像个政治百科。那时候进来维基一看,怎么中文的全都在介绍这个。对于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但是毛左们可不是这个想法。不像现在,天文地理的知识都有。还是现在的维基比较萌啊。--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16:04 (UTC)
哦。--維基小霸王留言2012年12月22日 (六) 16:16 (UTC)
(-)反对【关于资料-User:Edouardlicn中文维基在被封前过度政治化, 是在被封后才正常化的假说】我目前所搜集的资料, 中文维基在被封前的条目, 并没有政治为主的倾向, 而在封前后就已经有很多相关的天文条目, 这和几个著名的天文爱好管理员的努力有直接相关, 并大量引用来自美国的天文资料。不过若您有可比较历史比列上的任何研究资料, 去支持您的假说: 维基百科在被封前都“没几个条目敏感词,弄得像个政治百科”, 而现在才有“天文地理的知识都有”, 就我搜集的资料, 似乎不能支持而反证您的假说, 就特殊条目内容发展来说, 中文维基百科比较特异的内容爱好反而是对于日本色情片及动漫文化的收集。这和被封前后未必要直接关系。--(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10 (UTC)
就一个讨论议题都需要用到(-)反对实属可笑。你的帐号是2005年注册的,我不知道你收集的数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我说的是2004年左右的事情。而且我前面已经表明是个人感官了,对不对也是个人问题,与事实无关。拜托你开个讨论不要搞一言堂好不?而且我说现在“天文地理都有”没有否定之前没有天文知识啊。不要说早期维基,现在的中文维基百科亦未能尽善尽美,何必扯上一大堆废话呢。--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17 (UTC)
您提的天文和政治的反差是事实的讨论, 若您真要讨论, 也请您注意我发起的讨论串是在谈2006年的转变。 若您一直要说我的回应以“废话”那我只好选择不说。--(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35 (UTC)
既然诶多哗铎说“不像现在,天文地理的知识都有。”,即是过去不是“天文地理的知识都有”,那么那句说话是表达什么呢?过去有天文的知识但没有地理的知识?--LungZeno(talk) 2012年12月25日 (二) 14:43 (UTC)

2012年12月21日 (五) 12:00 以后

我觉得这些数据可用,但是你的分析方法是以一家正常的网络公司的运作理论去研究,而不是对维基百科。--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1日 (五) 13:24 (UTC)

(:)回应感谢您的分享,虽然我不清楚您选择怪法先生而不怪方先生的理由, 我只能说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都是人人可编辑的, 我用创新扩散理论和Second Mover Advantage也是承续百度创办人所著硅谷商战的出发点, 至于百度是否为“正常的网络公司”见人见智, 创新扩散理论在中国学术和政策界亦有人使用, 不算是什么特殊的。至于您说的“你们台湾用户所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我想我在中国做研究多时, 也主办过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 未必要假设或一般化对方不了不懂不清楚。还是请您在此讨论以讨论研究为主, 个人的事移往个人页面....--(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2日 (六) 02:22 (UTC)
莫名其妙。我上面说的本来就不是个人的事,难道真要跟你说一大通理论才是研究?我说的是你用研究一个正常的公司的方法去研究中文维基,我没有说过百度。事实上维基对百度百科基本上构成不了什么影响,虽然百度百科抄袭了维基很多东西。还有,请你不要害怕受批评而用折叠模板,我也只是就是论事。--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4:09 (UTC)
(:)回应:我仅提醒您所说的“由于大陆用户参与度极低,导致维基上都是民(航)运6+4达-赖法@轮@功,反而引致大部分大陆用户的反感。”的个人意见, 是无法在此研究的数据上做支撑和反驳的, 因为资料只有中国分省市和东亚的网民资料。我不希望这讨论又扯到那里去, 谢谢您的体谅。--(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2日 (六) 05:33 (UTC)
我这句都已经算是平和了,你自己去大陆那些左派论坛说几句维基百科的好话,看看下面的回复就知道。倘若你真的打算去做这方面的研究,又花不起实地考察的钱,网络论坛会是不错的选择。--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5:43 (UTC)
通用折叠仅用来方便他人浏览/留言, 您的最新批评/评论我还是会放在通用折叠外。目标是让他人也可以参与, 请放宽心。--(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2日 (六) 05:33 (UTC)
有什么话请摊开说,这里不是个人讨论页,既然你抛出这样一个讨论,大家可以畅心所欲地谈。如果真有人身攻击问题,欢迎deltalk,但如果你觉得这句话不合理,但又不属于人身攻击的,请让他继续展示吧。--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6:59 (UTC)
您提的意见(关于其他论坛的资料)个人有收集微博及推特的资料, 我在此只是想要切回题目, 在于“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发展历上的比较 与 中国及东亚网民成长率的相关讨论。因为这里有不少对“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发展有经验的用户, 在此提出讨论及分享, hanteng 无意对其他政治议题多做着磨。--(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15 (UTC)
(:)回应x2:关于hanteng 本身在中国各地的经验, 和本前此讨论串的研究内容结果并无直接相关, 但因受User talk:Edouardlicn的质疑, hanteng 曾跑中国各地, 远至西藏, 也有走红色之旅的乡下, (因为hanteng是客家人), 也睡过网咖, 就如同hanteng去印度睡过火车站一样。研究经费方面还勉强过得去, 谢谢User talk:Edouardlicn的关心。--(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15 (UTC)

2012年12月21日 (六) 00:00 以后

回到问题核心,如果说“2002-2006年和2006-2008年的网络发展是不是有什么值得注意的断裂呢”的话,最大的断裂就是维基百科的“开设”和“重定义”

  1. “开设”:是指维基百科对于大陆地区,不加任何阻隔开始正常运行。这样相较过几个月就死掉过几个月又复活的情况,维基百科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建立。先前以香港和台湾主导的维基百科,终于在用户群体上有了转折的可能。新带入的用户对网站的设计需求,例如是习惯了大陆傻瓜式的编辑界面设计,间接推动了维基百科界面体系的变化。
  2. “重定义”:维基百科过往以港台用户为核心。在部分大陆用户心目中,维基百科成为“西方势力”的政治宣传工具。在大陆用户加入后,一方面大陆用户有了发言的可能。更多的参与让条目内容及形式更加多样化。

我觉得这些都是数据以外才能反映出来,而作为论文又不可不提及的事实。以往维基百科有一个不错的系统,但是很少人去用,比起百度百科根本就是微不足道。就像是开设了捷运线路,但是车里只有从发车站上来的几个乘客。到了“体育馆”这一站,突然哗啦啦上来一群人,车上的人会说,咦,怎么这么大的一个割裂?--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7:21 (UTC)

对于大陆用户来说,维基百科依然是一个被割裂的网站。在大陆占有绝对市场地位的百度搜索,维基百科的内容并不是优先选择,这跟google的搜索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异(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占有份额低于10%),从而导致维基百科在大陆所占市场比例不能用不大,而只能够用很小来形容。即使是各位拼命地去写,目前很悲观地告诉大家,没几个人会看。从而让维基百科的长期稳定编辑参与者,在条目数突飞猛进的今天依然停滞不前(详见之前shizhao统计的数据)。所以我认为,用微不足道的维基百科跟百度百科来比较数据,就必须要将外部因素考虑进去,尤其是政府政策和垄断企业的打压。--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7:33 (UTC)
(:)回应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哪一个是您说的“被割裂”我想是比较带有文化政治立场的判断。比较持平的问题或许是, 当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都宣称是所有人的百科全书时, 所有人指的是谁? 所有中国人? 中国公民? 华人? 中文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有更多的资料(包括使用者访问及贡献记录的资料), 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当这些实证且平实的问题有了资料后,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世界上所有中文语言的使用户的“整合”或“分裂”效果, 就可以取得比较中肯的答案。hanteng目前有的研究结果和假说是, 各有各不同的“整合”及“分裂”效果, 而这差异比较像是中国近代史以来一直有的“海洋中国”和“大陆中国”的差异和紧张关系, 但这“海洋中国”和“大陆中国”是hanteng承续先前中国近代史研究者的主要假说, 未必是完全正确的。在此比较重要的课题, 对维基百科编写者来说, (参看其他语言版本的发展和成熟), 是如何稳定成长和主要的文化和知识机构取得开放资料合作, 这在中文语境比较有挑战, 是因为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等GLAM的合作, 还是有文化政治的紧张关系。至于“整合”或“分裂”效果, 个人就实际情况来说, 大概中文维基百科是唯一的中文网站中, 法轮功和支持中共者能一方不被另一方完全压制的空间, 这说不上是最理想的“整合”效果, 但在其他论坛相比起来, 中文维基百科或许可以算是“相对”文明, “相对”整合的空间。现想和现实都有差距, 但我也还在找比中文维基好一点的中文网络空间, 是同时容纳/忍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立场的人的空间, 若您们有任何像这样的网站, 还请分享, 就我目前知道和研究上发表的中文网络空间来说, 各别的“分裂”效果似乎是常态。--(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32 (UTC)

维基百科不是宣称是所有人的百科全书,中文维基百科所宣称的是“自由的百科全书”和“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英文版就是“The Free Encyclopedia”和“the free encyclopedia that anyone can edit.”,而这不是宣称,而是它的使命、它的理念,更是它的出生原因。请参看 en:History_of_Wikipedia 。--LungZeno(talk) 2012年12月25日 (二) 18:39 (UTC)

(:)回应:百度百科也做出类似的宣称, “百度百科”是“人人可编辑的百科全书”, 若不细看看不到差异, 差异是“自由”两字。--(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3日 (四) 01:17 (UTC)

User:EdouardlicnUser:hanteng维基编辑记录的质疑+Shizhao之前的统计结果

又以Hanteng自己为例,帐号注册时间为2005年,但至今只有2216次左右的编辑。我不敢说他有没有使用非登录帐号编辑,如果就登录编辑的记录为例,则其对社群的参与程度其实不算高,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低。不过我依然以其继续为维基贡献为前提假设。这跟通过代理服务器跨过防火墙的大陆用户一起,形成第一世代(姑且我做一个这样的假定)。而像我这种帐号用户,是在2008年10月前也就是维基封锁政策变化后不久加入的。在我注册以前,也曾经使用过维基百科,给我的印象就是资料缺乏,就算是针对“和谐开希”这种条目的表述,也不够详尽。而且质量明显不高。在我得知维基被解封后,才对此网站产生强烈兴趣和编辑意愿,并开始注册帐号编辑。可以这么说,如果Hanteng(假设其持续编辑至现在)是一代人的话,我跟他就不是一代人了。这是在种种条件影响下,两代割裂了的群体。--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7:43 (UTC)

(:)回应User:hanteng维基编辑记录】hanteng 的编修若在前期内容及引用外部链接分析上, 贡献太多的话, 则在百度百科及维基百科的比较上会有自我改变研究对象内容的研究伦理问题(e.g. 我是不是改了内容再说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不一样?)。因此hanteng 的编修主要是在后期已对外部链接资料内容收集上告一段落后, 才加上一些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这些时间点和资料收集点hanteng在处理时都要小心。在此说明。
(:)回应【世代和地理的断裂】User:Edouardlicn说我和他在世代上有断裂, 但我们都有这遇上了, 这不是维基百科做为一个平台整合的证据?至于断裂和整合的问题, 我处理的比较多的是地理语言区的断裂和整合的问题, 世代方面, 我只有处理中国网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前后世代的文化政治断裂问题, 我将会释出这方面的资料, 再和大家分享。--(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13 (UTC)
现在我在这里说说可以,但是要到论文的级别,数据支撑不足。建议结合shizhao之前的统计来说明问题。--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7:47 (UTC)
(:)回应您提的Shizhao之前的统计是哪一次哪一来源的统计? 也请您分享您对那统计说明何种问题的看法, 以及那统计和我在此提出的理据或假说有不合之处理哪, 谢谢 --(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15 (UTC)
(:)回应两位都可以参加Wikimania 大会来发表意见或研究, Wikimania 不是以学术为主的大会, 而是维基人大聚会。只要有够多人愿意说愿意听, 就可以成会。Shizhao也是Wikimania组织者之一, 不要因为学术门槛阻止您们参与的热情和心。--(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19 (UTC)

反观百度,做研究的人往往会用百度搜索比较Google搜索,用百度百科比较维基百科。但从整体角度而言,百度已经从“搜索为主的信息提供服务”转型至“信息来源”本身,这也就是近年有人说,百度已经不是一个搜索站的原因。在讨论服务上,百度有贴吧(类似BBS的东西)、在知识问答上,有百度知道(解答疑惑)、在信息整理上,有百度百科。这套体系能够自发地产生信息,比起单一且技术门槛甚高的维基,信息吸收和储存能力可不是维基百科所能比肩的。你不知道朋字怎么读?百度搜索“左边一个月、右边一个月”就能找到字和读音。就算是你家空调遥控不见了,在百度知道上面也能找到答案(在机器上面)。百度本身依靠毫不忌惮法律政策的勇气(和背景),在中国已经彻底垄断互联网信息内容。今天你不是通过百度获取所需信息,而是百度本身就是信息来源。--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09 (UTC)

我的看法同样没有数据支持,但是大陆的用户可以看看,是否与其切身感受一致。反正我觉得,与插上了翅膀(各种有利条件)的百度百科相比,维基百科简直就不是百科,而只是百科全书。--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14 (UTC)
(:)回应:您说的“维基百科简直就不是百科,而只是百科全书”的意思是什么我不是很懂您的这句话。至于百度和维基能不能比我想不是我处理的问题, 我只有处理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您是否也在百度百科上贡献内容呢? 若百度百科这么好的话, 您来维基百科的目标也是要提升维基百科内容追上百度百科一点点是吗? --(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10:34 (UTC)

我想知道那个台湾兄弟放出这一组数据想要表现什么问题?莫非是“有什么样的网民,就有什么样的百科”?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2日 (六) 08:24 (UTC)

他似乎是想找统计学类的同业人员来讨论,但目前只有我这个水王跟他聊。我觉得收集这些数据除了拿来做论文也没什么目的了。--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26 (UTC)
原来如此,仔细看了好多遍,感觉稍微有一点不大大对头的味道。。似乎是想把大陆网民比喻成。。呵呵,就不细说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2日 (六) 08:31 (UTC)
(!)意见: 我已明说这是和维基人的讨论, 在维基平台上做维基研究的人不少, 我只是做为一个维基人也回馈我的研究内容, 我相信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对大陆网民做任何价值评判的描述, 这里的网民数据资料是来源中国CNNIC和国际ITU组织的资料, 请查看, 谢谢。
也难怪你会这样想,所以我就说他没做过基础调查,光列数据,就看数据的话会跟事实产生大相径庭的结论。此外,这些辛辛苦苦统计出来的数据,反映的却是我们其实一早为人所知的事实(起码我是这样想,就当是个人观点吧),只不过为这样的事实构筑了一个数据支持平台而已。--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37 (UTC)
hanteng 其他的基础研究, 还有田野经验在其他己有回应, 请您就这里的数据和假说提供您的意见, 若我这些统计资料在您眼中没有价值, 我会自己承担自己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Shizhao也有说信息量很大(另外的外部链接地理分布资料)。请您就事实和经验上来提出您和我的不同看法, 不用假设我对中国网络一无所知, 再者, 中文维基用户不只中国大陆, 我们还是回归资料和假说, 好吗?--(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26 (UTC)
诶多哗铎你这样说“只不过为这样的事实构筑了一个数据支持平台而已”,那么,维基百科还为什么要求引用可信来源的资料并且限制只能引用可信来源的资料呢?--LungZeno(talk) 2012年12月25日 (二) 18:59 (UTC)
(:)回应User:Edouardlicn可能没注意到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的要求, 看来User:LungZeno提到的zh-yue:鳝稿问题, 在User:Edouardlicn的眼中说不定是好事而不是坏事。--Liao Zhongkai留言2012年12月28日 (五) 11:50 (UTC)
(:)回应:其实User:Edouardlicn在这子讨论串的开头有一点离题, 但经过其他维基人的参与, 似乎回到了一个信息来源的过滤的问题, 正回应到现在电脑科学中collaborative filtering 协同过滤系统的研究, 而一群人在一个平台上协同过滤的想法, 就不是传统只要有资料就要收集的“多多益善”的想法, 这也是为什么维基能利用社群过滤spam link (and thus spam), 是一个已经研究证明有效的 的协同过滤过滤机制。--(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3年1月3日 (四) 01:26 (UTC)

2012年12月23日 (日) 00:00 以后

我倒是觉得有个主题可以研究一下:“互通的百度与割裂的维基之间的差异性”。在百度搜索的带动下,百度可以构成一套信息收集-存放-排列的机制,这些信息都是用户自行产生的。反观维基,没有这样的良性循环,各个体系不能说没有联系,但是在用户层面上的联系则基本没有。例如中文维基新闻,基本上等同于死掉。各个环节之间的用户及数据互通几乎为零。在这点上,就不能怪GFW了,因为大家可以看看,没有防火墙阻隔的香港台湾用户,对维基新闻的贡献度依然不高。另一方面则在于维基新闻的尴尬性,维基新闻无法做出与一般新闻网站的差异。而百度知道这种分支站就能做出来。--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37 (UTC)

(:)回应:关于搜索引擎和百科全书的关系, 在hanteng 个人页有一些成果, 还有新浪微博及推特关于维基百科及百科百科的讨论及心得分享研究, hanteng 正在处理, 至于User:Edouardlicn提的假说, 欢迎他或他人去做相关的研究。愈多人从事相关的研究愈好。hanteng也只是众多研究者之一。--(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6:58 (UTC)
(:)回应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哪一个是您说的“被割裂”我想是比较带有文化政治立场的判断。比较持平的问题或许是, 当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百科都宣称是所有人的百科全书时, 所有人指的是谁? 所有中国人? 中国公民? 华人? 中文用户?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有更多的资料(包括使用者访问及贡献记录的资料), 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当这些实证且平实的问题有了资料后,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对世界上所有中文语言的使用户的“整合”或“分裂”效果, 就可以取得比较中肯的答案。hanteng目前有的研究结果和假说是, 各有各不同的“整合”及“分裂”效果, 而这差异比较像是中国近代史以来一直有的“海洋中国”和“大陆中国”的差异和紧张关系, 但这“海洋中国”和“大陆中国”是hanteng承续先前中国近代史研究者的主要假说, 未必是完全正确的。在此比较重要的课题, 对维基百科编写者来说, (参看其他语言版本的发展和成熟), 是如何稳定成长和主要的文化和知识机构取得开放资料合作, 这在中文语境比较有挑战, 是因为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等GLAM的合作, 还是有文化政治的紧张关系。至于“整合”或“分裂”效果, 个人就实际情况来说, 大概中文维基百科是唯一的中文网站中, 法轮功和支持中共者能一方不被另一方完全压制的空间, 这说不上是最理想的“整合”效果, 但在其他论坛相比起来, 中文维基百科或许可以算是“相对”文明, “相对”整合的空间。现想和现实都有差距, 但我也还在找比中文维基好一点的中文网络空间, 是同时容纳/忍各种不同文化/政治立场的人的空间, 若您们有任何像这样的网站, 还请分享, 就我目前知道和研究上发表的中文网络空间来说, 各别的“分裂”效果似乎是常态。--(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37 (UTC)
(:)回应维基新闻和百科的相关性, 和百度百科和其他新闻的相关性, 哪一个是比较好的您口中说的“良性循环”, 这我个人没处理所以没有能回答的地方, 不过就我有处理到百科和搜索引擎和微博的循环问题, 比较大的循环是知识的需要和方便, 不管是学生写报告还是找资料的方便, 已有直接证据看到学生在网络上找资料用在报告后, 又在搜索引擎和微博上出现传播, 有时还被百科写手引有成来源的“不当”循环引用的问题。另外由于简体及繁体使用的问题, 维基百科其实扮演了在搜索引擎和微博上因关键字有简繁转换的很大整合效果。若我们能承认目前港台用户搜寻市场以Google/Yahoo为主, 而中国大陆则以Baidu为主的话, 那么维基百科利用简繁转换、简繁混杂内容及简繁来源混合的效果, 在网络计量学及网络分析上反而有了整合的效果。当然, 在整合中国新兴第三第四段段网民(late majority, late adopters), 特别是下乡到各学校组织的推广上, 百度百科着力和优势多, 在2007-2010年的发展上也是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于用户整合和断裂上的处理要小心讨论对象到底是什么? 若您主张中文维基百科应该要以中国大陆用户为重心为主体为中心的角度来思考, 也许和百度百科比较来说, 则的确有断裂的问题, 这断裂的问题我看到的资料主要是在中国大陆城乡的差距。但中文维基百科目前的方针仍是面对所有中文用户题供服务, 那么您认为所谓的海外人士(不管其文化政治文化), 是不是整合的必要, 还是造成断裂的元凶, 那么真的会有不同见解。拿同样的问题也可以问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否刻意断裂香港及台湾的用户呢? (特别百度搜寻和百度输入法都有专为日文用户设计的东西, 而港台似乎没有)。那么百度是断裂港台回归的元凶吗? 为了避免这样的文化政治的个人主观判断, 就网络资料本身大规模的分析有连结和没结结的部分就有一些补充的可能, 这也是我在处理资料时, 刻意把中国大陆省市和东亚各国一并比较, 实在是因为光量广东一省的网民数量早已超越韩国, 而传统以大陆、香港、台湾这样的架构及框架去思考网络空间的关系则很容易忽略这些基本的网络“内容循环”、“网民串连”、及“认知/关注力”的分散、断裂、或整合的动态变化。所以我选择从基本的东西做起, 而不是先预设大陆、香港、台湾用户有在文化或政治上有本质上的差异。--(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57 (UTC)

不可以忽略互联网在大陆大范围普及的时间(就个人感受而言正好是2005年前后)。--达师218372 2012年12月22日 (六) 16:53 (UTC)

应该约为2004前后,ADSL出现并普及。以前MODEN猫太慢,ISDN太贵(且也不快)。实际上我的第一个ADSL猫是2003年买的。--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3日 (日) 02:31 (UTC)
(:)回应:谢谢达师和Edouardlicn分享, hanteng用的是中国CNNIC的资料, 他们的网民定义更宽松, 包括常上网(如网咖)的用户。就互联网的普及研究上, 利用创新扩散理论去找成长速度的变化是很多人的做法, 包括最早香港城市大学教授Janathan Zhu的作品。--(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8:03 (UTC)
(~)补充:Diffusion, use, and effec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6:10 (UTC)

折叠话题内容的格式讨论

(※)注意请用户不要随意折叠内容。虽然你是2005年注册用户,但维基百科在这几年的讨论方式已然改变,没有特殊情况折叠他人内容会被他人视为和谐操作,是不礼貌的行为。--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14 (UTC)

(:)回应:请您不要任意改动我维持这讨论串的整理, 若您对副标及hidebox有意见请发另个讨论串, 我已明说用通用折叠是因为此讨论串很长的特殊清况。--(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25 (UTC)

很奇怪某用户一直在折叠话题内容,且连(-)反对都用到了,是不是不中听的话都不是讨论了?--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22 (UTC)

(:)回应x3:请您不要任意改动我维持这讨论串的整理, 若您对副标及hidebox有意见请发另个讨论串, 我已明说用通用折叠是因为此讨论串很长的特殊清况。--(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7:58 (UTC)
(:)回应:没有中不中听的话, 您的话我能回该回的都有回应, 请参考。--(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35 (UTC)
既然如此那你把整个互助客栈全都用hide box装起来吧~ 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3日 (日) 08:52 (UTC)
(:)回应实有苦衷, 目前这样按时间下副标加hide box 比较能分头讨论和回应, hanteng 只会在这我发起的关于研究部分成果的讨论串的副标下这样做, 若您真的不满, 想要另开讨论平行同层级的副标批评我在这区块使用hide box, 我可以接受。--(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09:30 (UTC)
什么苦衷?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3日 (日) 10:38 (UTC)
很难找到要回应的地方(特别是旧串)回应, 而且同时多人编辑回应时, 有次标题分段维基系统比较可以同步处理, 而减少系统同步编辑冲突的机会。我在新的研究成果分享时有提前说明, 请体贴我要快速回应的需要, 谢谢。--(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3日 (日) 13:42 (UTC)
原来如此,自己都承认自己是在刷自豪感了,那你就自己去折腾去吧。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3日 (日) 15:19 (UTC)
对了,你一开始不是说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吗?怎么又改口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3日 (日) 16:49 (UTC)
百度在中国大陆名气响亮不解释.....同学爱用不解释........不科学很多....假的东西也很多....抄得更多!!!ltdccba--Jason--Lin2012年12月23日 (日) 14:56 (UTC)
楼主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中文维基百科在大陆被封、以香港台湾用户为主体的这几年时间是发展最兴旺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大陆也出现了百度百科。等到2008年中文维基在大陆被解封后,中文维基的发展又陷于停滞。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对楼主不满了吧,归其原因就是以偏概全+用心险恶。打铁还需自身硬啊留言2012年12月23日 (日) 16:47 (UTC)

莫名其妙,下午留言的一大堆内容(包括要求原作者单独在讨论页咨询的内容,因为折叠实在是恶心)全部被原作者付诸一炬。比大陆和谐还要和谐.......--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3日 (日) 15:34 (UTC)

折叠不减小页面大小(反而增大),没有太大用。 --达师218372 2012年12月23日 (日) 19:49 (UTC)

谁说没用,和谐啊,第一次看见有台湾人用大陆的方法去和谐人家意见。--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4日 (一) 00:18 (UTC)
(:)回应x4:若所谓的大陆和谐作法(其他网站及中国政府的作法)是还可以打开详看的话,请让我知道,hanteng在其他讨论页面也自我使用折叠来避免不必要的洗版。是否是和谐他人言论,或避免他人洗版以阻止他人发言方便,请您参考--(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3:38 (UTC) 

User:Edouardlicn自封水王的证据

好像是你自己在洗版吧(详见上一叠........)......--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4日 (一) 04:17 (UTC)

(:)回应:读者会区分回应的含水量,我们一起相信读者对区分水不水的内容。您不是自封为水王?
:他似乎是想找统计学类的同业人员来讨论,但目前只有我这个水王跟他聊。我觉得收集这些数据除了拿来做论文也没什么目的了。--马呵说念诶多哗铎★爱生活萝莉塔 2012年12月22日 (六) 08:26 (UTC)

--(研究维基和百度百科的hanteng|留言) 2012年12月24日 (一) 04:48 (UTC)

2013年1月2日 (三) 00:00 以后

中文维基2012年击率最高排名100

Wiki toolserver 发布各维基点击率最高的统计资料 看来政治、色情和流行文化仍是最受欢迎的:

1. 百度 4 907 569

2. Favicon 3 956 858

3. Wiki 3 340 748

4. 法轮功 2 897 659

5. AV女优列表 2 729 207

6. 王立军事件 2 554 837

7. 薄熙来 2 319 808

8. AV女优 2 173 394

9. 六四事件 2 145 147

10. Running Man 2 123 488

11. 色情片 1 997 542

12. 首页 1 779 161

13. 口交 1 667 685

14. 王立军 1 463 714

15. 万维网 1 374 755

16. 修炼 1 233 305

17. 牵手 (2011年电视剧) 1 232 676

18. 后宫甄嬛传 (电视剧) 1 232 649

19. 性交 1 085 789

20. 刀剑神域 1 059 772

21. 法轮 1 053 522

22. 李洪志 980 243

23. 中华民国 976 963

24. T-ara 971 093

25. 习近平 963 718

相关新闻报导见Guardian, 现在在研究维基的讨论串上有关于为什么中文维基第二名是Favicon的奇怪现象。 --Liao Zhongkai留言2012年12月28日 (五) 10:23 (UTC)

统计可能有问题,Dutch居然排名第一的是华山,何解? --Ben.mq 2012年12月28日 (五) 10:27 (UTC)
(:)回应:的确讨论串上有提到这些问题, 欢迎大家到上面讨论串提供您的看法。--Liao Zhongkai留言2012年12月28日 (五) 11:31 (UTC)
很荣幸前十有二我有份参与编辑。--Mara召唤师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圆神萝莉塔 2012年12月28日 (五) 10:57 (UTC)
(:)回应:此为访问资料统计, 和编辑资料统计无关,--Liao Zhongkai留言2012年12月28日 (五) 11:33 (UTC)
注册马甲不破坏问题也不大,哈哈。不好意思“无关”了。--Mara召唤师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圆神萝莉塔 2012年12月30日 (日) 03:58 (UTC)
Favicon可能是统计错误,一部分访问量来自wikipedia Favicon图标的访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2月28日 (五) 11:24 (UTC)
仔细一看,po主名字碉堡了。--Mara召唤师魔法少年爱德华★爱生活圆神萝莉塔 2012年12月28日 (五) 11:37 (UTC)
数据很有趣--章安德鲁留言2012年12月28日 (五) 13:18 (UTC)
(~)补充:一篇跨语比较的分析报导。--Liao Zhongkai留言2012年12月29日 (六) 05:3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