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一元制
一世一元制,指君主(國王、大君主、可汗、天皇、皇帝)在其在位期間只使用同一個年號,不進行改元的制度。但若君主後來另行稱帝或是重祚,會另建新年號,以示區別[1][2]。採用一世一元制的君主,在駕崩後通常會以其年號稱之。
中國
[編輯]中國的一世一元制起源於明朝1,一直沿用至清朝滅亡,所以現在人們常用年號來稱呼明清兩朝皇帝。但明清皇帝也有同一人使用多個年號的情形,例如明英宗於奪門之變後重祚,因此兩次在位期間,年號前後分為正統、天順;皇太極於後金大汗時期使用天聰年號,1636年改後金國號為大清並稱帝時改元崇德。當然明清皇帝也有實行一世一元制的其它特殊情形,例如咸豐十一年清文宗駕崩,其子清穆宗即位,原本定於翌年元旦改元祺祥,然而當年兩宮皇太后發動辛酉政變,翌年元旦改元同治,儘管咸豐十一年仍存在使用祺祥的少量遺蹟2,但清穆宗仍嚴格遵守一世一元制。末代皇帝溥儀在清朝時年號為宣統,清朝滅亡後,日本扶持溥儀擔任滿洲國執政時,年號為大同,作為滿洲國皇帝,年號為康德,但現今主流史學界通常認定滿洲國為另起爐灶的日本傀儡政權而非清朝復辟。以下列舉實行一世一元制的中國君主。
明朝
[編輯]-
明太祖洪武帝
(1368年-1398年在位) -
明惠帝建文帝
(1398年-1402年在位) -
明成祖永樂帝
(1402年-1424年在位) -
明仁宗洪熙帝
(1424年-1425年在位) -
明宣宗宣德帝
(1425年-1435年在位) -
明代宗景泰帝
(1449年-1457年在位) -
明憲宗成化帝
(1464年-1487年在位) -
明孝宗弘治帝
(1487年-1505年在位) -
明武宗正德帝
(1505年-1521年在位) -
明世宗嘉靖帝
(1521年-1567年在位) -
明穆宗隆慶帝
(1567年-1572年在位) -
明神宗萬曆帝
(1572年-1620年在位) -
明光宗泰昌帝
(1620年在位) -
明熹宗天啟帝
(1620年-1627年在位) -
明思宗崇禎帝
(1627年-1644年在位)
南明
[編輯]清朝
[編輯]-
清世祖順治帝
(1643年-1661年在位) -
清聖祖康熙帝
(1661年-1722年在位) -
清世宗雍正帝
(1722年-1735年在位) -
清高宗乾隆帝
(1735年-1796年在位) -
清仁宗嘉慶帝
(1796年-1820年在位) -
清宣宗道光帝
(1820年-1850年在位) -
清文宗咸豐帝
(1850年-1861年在位) -
清穆宗同治帝
(1861年-1874年在位) -
清德宗光緒帝
(1874年-1908年在位) -
宣統帝
(1908年-1912年在位)
日本
[編輯]日本自從有年號以來,如同中國皇帝一樣,經常改元以鞏固天皇的權力和影響力,而幕府更替也會導致年號的改變。
1868年明治天皇頒布明治改元之詔3,確立一世一元制,並於1889年皇室典範第12條[3]、1909年登極令第2條[4]予以規範。日本確立一世一元制以來也形成天皇駕崩以後以其在位年號為諡號的慣例,如: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1947年皇室典範生效之時,1889年皇室典範和1909年登極令同時廢除,但1979年元號法仍延續一世一元制[5]。以下列舉實行一世一元制的日本天皇。
越南
[編輯]越南阮朝實行一世一元制。
-
阮世祖嘉隆帝
(1802年-1820年在位) -
阮聖祖明命帝
(1820年-1840年在位) -
阮憲祖紹治帝
(1840年-1847年在位) -
阮翼宗嗣德帝
(1847年-1883年在位) -
阮簡宗建福帝
(1883年-1884年在位) -
咸宜帝
(1884年-1885年在位) -
阮景宗同慶帝
(1885年-1889年在位) -
成泰帝
(1889年-1907年在位) -
維新帝
(1907年-1916年在位) -
阮弘宗啟定帝
(1916年-1925年在位) -
保大帝
(1925年-1945年在位)
朝鮮半島
[編輯]1392年朝鮮王朝建立以來,奉行事大主義政策,以大明年號為正朔,自身並未獨自使用年號。1636年丙子胡亂後,朝鮮被迫成為大清的屬國,棄崇禎行崇德年號,但出於尊明宗周的小中華思想,除了對清往來文書與國內必要公文書外,一般不使用清朝年號。或使用崇禎紀年,或使用國王即位紀年,或使用朝鮮開國紀年。如1876年起的一系列對外條約,皆使用開國作為紀年。1894年甲午戰爭即將爆發之際,朝鮮正式使用開國作為其紀年4。1896年1月1日改施行陽曆,取立春大吉、建陽多慶之意。朝鮮高宗發布一世一元之詔,建年號為建陽5。1897年朝鮮高宗即皇帝位,改朝鮮國號為大韓,建元光武6。以下列舉實行一世一元制的朝鮮半島君主。
-
朝鮮純宗隆熙帝
(1907年-1910年在位)
注釋
[編輯]- ^ 註解1:在此之前也有皇帝在位期間僅使用一個年號,只是未成定製。(例如,在唐朝皇帝中,唐高祖(武德)、唐太宗(貞觀)、唐順宗(永貞)、唐憲宗(元和)、唐穆宗(長慶)、唐敬宗(寶曆)、唐武宗(會昌)、唐宣宗(大中)、唐懿宗(咸通)在位期間都僅使用了一個年號。)
- ^ 註解2:臺灣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長天宮藏木匾,其落款「祺祥元年壬戌置」,為臺灣唯一使用祺祥年號的匾額,是顧命八大臣秉政到被廢之間的期間所造,當時本欲在明年掛上殿宇,其後並未更正為「同治元年壬戌置」,此情況即使在中國大陸也很罕見。
- ^ 註解3:詔:體太乙而登位,膺景命以改元,洵聖代之典型,而萬世之標準也。朕雖否德,幸賴祖宗之靈祇承鴻緖,躬親萬機之政,乃改元,欲與海內億兆更始一新,其改慶應四年爲明治元年。自今以後,革易舊制,一世一元,以爲永式。主者施行。明治元年九月八日。
- ^ 註解4:《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實錄,高宗31年6月28日條。軍國機務處進議案: "一, 從今以後, 國內外公私文牒, 書開國紀年事。..." 竝允之。
- ^ 註解5:《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實錄,高宗32年11月15日條。詔曰: "正朔을 旣改야 太陽曆을 用지라。 開國五百五年으로 始야 年號를 建호 一世一元으로 制定야 萬世子孫이 恪守케 라。"內閣總理大臣金弘集以"謹奉詔勅年號, 以建陽議定, 經閣議"上奏。 制曰: "可。"
- ^ 註解6:《朝鮮王朝實錄》高宗實錄,高宗34年10月13日條。於今年九月十七日, 告祭天地於白嶽之陽, 卽皇帝位。 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 以是年爲光武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