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三綱五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綱五常,又簡稱綱常中國儒家倫理架構,起源先王之學,經「學派」「五行」闡發,歷經漢朝,並盛行於三代。三綱即三倫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五人倫

起源

[編輯]

三綱之觀念原存於法家,在《韓非子·忠孝》中,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亂。」儒家孟子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分別為「仁」、「義」、「禮」、「智」的源頭,並列「四端」。

而「三綱、五常」的說法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董仲舒從關係出發,根據「卑」思想,明辨了三綱五常,稱「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又循「陰陽五行」說,確立了「綱常」理論,孔子曰:「天數右而不右」。(董仲舒)又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婦為陰。」<春秋繁露: 基義>

漢章帝召開白虎觀會議,定「三綱」之說。《白虎通義·三綱六紀》稱「三綱者何﹖……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隋代王通宋代朱熹均聯用過三綱五常。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人慾」即指一切違背三綱五常的動機與行為。朱熹認為:「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盡之後,終則復始,始復有終,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1]三綱五常本指天理人事的應對進退,但後被設立為封建「道統」,甚至導致「禮教殺人」的狀況發生.

說文解字記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孔子曰:「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有五德,潤澤以溫是謂仁,廉而不劌是謂義,垂而墜不飛揚是謂禮,縝密堅實是謂智,質地明晰是謂信。」 子貢問於孔子曰:「敢問君子貴玉而賤玟者何也?為玉之寡而玟之多與?」孔子曰:「非為玟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於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云:『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影響

[編輯]

三綱五常既有儒家的觀念,也有法家觀念。東漢馬融將「三綱」同「五常」相提並論,合稱為「三綱五常」,造成了人們對孔孟之道的誤解。孔子從沒要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2],孔子有言:「君使臣以,臣事君以[3],「士有諍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諍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諍於父,臣不可以不諍於君。故當不義,則諍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4]孟子則更進一步闡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5]

注釋

[編輯]
  1. ^ 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讀大紀
  2. ^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習語,今日很難找到典自何處。但有不少類似的名言,如:
    • 魏禧說:「父母欲以非禮殺子,子不當怨。蓋我本無身,因父母而後有;殺之不過與未生一樣。
    • 西遊記》中,豬悟能就對唐僧說過,「師父,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材抬在自家家裡哭!不要煩惱!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 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封神演義》第二十二回「西伯侯文王吐子」寫道:文王聽而不悅曰:「孤以二卿為忠義之士,西土賴之以安,今日出不忠之言,是先自處於不赦之地,而尚敢言報怨滅讎之語!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君有過,臣且不敢言,尚敢正君之過。縱父有失,子亦不敢語,況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為人臣子,先以忠孝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昌因直諫於君,君故囚昌於羑里,雖有七載之困苦,是吾愆尤,怎敢怨君,歸善於己。古語有云;『君子見難而不避,惟天命是從。』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賜文王,榮歸西土,孤正當早晚祈祝當今,但願八方寧息兵燹,萬民安阜樂業,方是為人臣之道。從今二卿切不可逆理悖倫,遺譏萬世,豈仁人君子之所言也!」
  3. ^ 論語·八佾》
  4. ^ 孝經·諫諍》
  5. ^ 孟子·離婁下》第三章

外部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五常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