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上游二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游二號反艦飛彈
類型飛航式反艦飛彈
服役期間1991年
生產歷史
生產商南昌飛機製造廠(320廠)
基本規格
長度6.0m
直徑0.54m
彈頭365千克半穿甲戰鬥部
彈頭量1300 kg

發動機發動機
翼展1.7m
作戰範圍50 km
飛行高度20m
速度0.9馬赫
制導系統主動雷達導引
發射平台艦基

上游二號反艦飛彈(SY-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980年代研製的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巡航飛行動力的中型亞音速飛航式反艦飛彈北約命名CSS-NX-5 「Sabbot」。

歷史

[編輯]

最初從1970年起至1980年,南昌飛機製造廠(320廠)以「上游二號」的名義研製了一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小型化超音速反艦飛彈。是基於上游一號反艦飛彈的深入改進。彈徑縮減,改為尖錐形頭錐,改變火箭發動機工作模式,以實現「超音速」。相比採用衝壓發動機海鷹三號超音速反艦飛彈,上游二號研製的思路相對簡單。1973年海軍取消配套裝艦對象的艦艇研製計劃,研製進度慢了下來。1975年陸上模擬彈飛行試驗成功。1980年陸上遙測彈飛行試驗成功,飛行速度達1.4馬赫。此後項目終因不符合海軍需求而下馬。 以此為基礎,1990年代研製出以液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外貿出口型號FL-7 (飛龍-7) 超音速反艦飛彈。

1975年海軍提出「上游二號要向固體化、小型化、超低空發展」,不再要求超音速指標。為了區別同一時期320廠有「上游二號」的兩個發展線路,分別稱為上游二號(液)和上游二號(固)。1981年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上游二號首次試射。1983年海軍提出,相比鷹擊8反艦飛彈,上游二號戰鬥部威力更大,可用在現有艦艇上「老彈換裝」,綜合採購成本更低,也能保留320廠的飛彈科研生產線。避免了國防科工委「縮短戰線」的調整中下馬之虞。 1984年8月,國防科工委把裝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上游二號」研製列入了「七五」國防科工研發計劃。進一步改善動力、抗干擾和掠海突防性能。彭歷生任總設計師。1988年完成遙測彈試製。1989年12月定型試驗7發6中。[1] 1991年3月,批准設計定型,正式命名為「上游二號」,開始批量生產,兼容「上游一號」及「上游一號甲」的艦上發射平台。最先裝備中國海軍的053H1G型護衛艦,這就可以理解中國海軍在已裝備「鷹擊8」反艦飛彈的053H2型053H2G型護衛艦出現之後,為何還建造053H1G型艦。在199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50周年閱兵中,上游二號反艦飛彈首次公開露面。

設計

[編輯]

改進裝備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上游二號」反艦飛彈與「上游一號」 基本相同的氣動外形布局,彈體後部垂直尾翼根部增加小平尾改善縱向穩定性,這是外觀識別的顯著特徵。性能有了大變化:彈體直徑比「上游一號」減少0.22米,重量降低至1720千克,射程增加10千米,巡航速度提高0.1馬赫。裝單脈衝體制的末制導雷達、無線電高度表,實現掠海飛行。

發展型號

[編輯]

上游二號甲」型飛彈,1990年代中期研製,以渦輪噴氣發動機代替了原有的固體火箭發動機,進氣道位於彈體上方,射程增加到120千米。有取消火箭助推器改為空射型號。還有發展了「上游二號乙」等改型。

出口型

[編輯]

此型出口型號為FL-2 (飛龍-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中國「上游」系列海防飛彈],《兵器知識》 2011年第12期。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