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球化進程
中國的全球化進程討論了中國的全球化歷史,還包括已經融入中國社會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影響。
早期的王朝和絲綢之路
[編輯]中國在歷史上最早實行國際主義的時期是在漢朝[1]。漢朝初期,北方的匈奴人進攻漢地,企圖掠奪財富。漢武帝希望與一個叫大月支的國家結盟,以便兩國可以聯合起來共同抗擊匈奴[2]。為了組成這個聯盟,漢武帝派遣張騫前去西方與其建立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繫[2]。據史料記載,在漢朝時期,中國與歐洲之間主要有四條交通路線,包括北部陸路、中部陸路、南部海路和遠南海路[1]。這些路線中最著名的是中部陸路,也就是古絲綢之路,這條路包括從中國西北部延伸到敘利亞和黑海港口的道路網在內,途徑突厥綠洲和北波斯[1]。絲綢之路對中國的帝王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通過開發資源控制了中亞地區,並為中國最寶貴資源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市場[1]。
唐朝開創了城市化和海上貿易增長的新時代[1]。例如,王朝的首都長安在當時發展成為了最大的城市之一[2]。到公元 742 年,人口已接近 200 萬,並且據人口普查顯示,有 5000 名外國人居住在這座城市,有土耳其人、伊朗人、印度人以及來自沿路的其他人[2]。在這一時期,貿易持續繁榮,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外國宗教和外國思想傳入中國[2]。
宋朝將絲綢之路的重心從對國內貿易的依賴轉變為對太平洋方向的依賴。貿易得到了大型商船隊的支持,還得到了帝國海軍的保護,因此通往中東、印度和非洲海岸的長途航線變得更加便捷[3]。在此期間,由於北方邊境的軍事威脅,政府開始對對外貿易進行嚴格管制[1]。為了監管國際貿易中的商品流通設立了商船局,對過往商船進行徵稅[1]。此外,國際貿易不再注重文化交流,而是被視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必需品[1]。
當代中國
[編輯]20世紀的中國
[編輯]中國在現代國家建設中平衡教育的經濟和社會政治任務的努力,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在外國侵略威脅下為實現現代化和民族生存而進行的鬥爭[4]。這種困境一直持續到中華民國(1912-1949 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直至其後的繼承者,並延續到現代[4]。
為了符合現代民族國家制度的模式,舊社會不得不對其制度和世界觀進行徹底的改革,1949 年後的中國正處於這種秩序重整的時期。1989 年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後,中國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抑制國內民主情緒的蔓延。對中國共產黨(或中共)來說,民主會導致政治不穩定,進而阻礙經濟的發展,這同樣也是中國國內許多民眾的觀點[5]。
1989 年,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僅位居世界第九,然而 25 年後,中國經濟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的大幅增長並非沒有代價,儘管經濟改革和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富,但同也給中國帶來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巨幅增長[6]。
21世紀的中國
[編輯]自 2005 年以來,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投資已超過 560 億美元,其中大量投資於石油、鉑金、銅、鎳、錳以及其他採掘業。中國與非洲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從 2000 年的 100 億美元增至 2010 年的 1 250 億美元,再到 2015 年預計達到 3000 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通過貸款和外國直接投資,中國與拉丁美洲的貿易額也大幅增長,2000 年至 2010 年間增長了 1500%。此外,中國是西方對伊朗制裁的主要贏家之一,因為中國允許伊朗成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通過每天購買40萬桶石油全部用人民幣支付這種方式來試圖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全球地位[7]。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啟動,中國成功向融入全球金融體系邁出了第一步。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對中方和西方世界來說都有利有弊。[8]
在香港,隨著全球化的加劇,「中國化」也隨之加劇,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政治鬥爭。《聖戰和麥克世界》(Jihad vs. McWorld )所主張的正是不斷擴大的全球商業和企業對政治進程的控制削弱了當地自治團體的自治和權力。這些自治團體與中國大陸的融合度越高,就會越繁榮,但大部分好處都落入了各路商界大亨和集團精英的手中,這可以看作是中國收入不平等加劇的一個例子。[9]
經濟轉型
[編輯]自1980年以來,中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旨在通過將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體制與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相結合,實現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伴隨這一轉變的是四個經濟特區的創建,這些地區受到優惠商業法的影響,旨在增加貿易、投資和創造就業機會。[10]鄧小平率先提出建設一個經濟更加開放的中國,這一新的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取得了巨大成果。1978 年至 2012 年期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 9.8%,國內生產總值總量增長了 22.5 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8.5%,同期增長了 15 倍。到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出口額也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幅增長帶動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收入每10年就會翻一番甚至翻兩番。 在經濟爆發的同時,中國的收入分配也急劇增加,這使中國從一個相對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變成了一個非常不平等的國家。[11]
中國的經濟全球化改變了其國家政策偏好的性質,這使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真實意圖產生懷疑。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由美國倡導的加強中國經濟自由化的努力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中國經濟實力的崛起苦樂參半,這不禁引發了大家的疑問:中國究竟是要支持現有的國際秩序,還是要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12]
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被低估,引發了人們對採取更靈活的匯率是否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疑問。大多數專家認為,不需要大幅改變匯率,而且最需要政策關注的是國內金融部門,而非國際金融部門。[13]
文化轉變
[編輯]中國人在渴望全球化的同時,也害怕失去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歷史,這意味著對英語滲入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懷疑可能是合理的,哪怕是在很小的程度上。在一些人看來,英語是一種新形式的鴉片,這表明中國人對英語的敵意與日俱增,但同時由於英語是國際貿易和交流的主要語言,也引發了一些問題。[14]
中國在語言選擇和語言認同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諸多問題,其中一些問題是由於來自外部世界的全球英語所帶來的挑戰造成的。儘管英語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譴責為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的語言,但它同時也被視為中國現代化和與世界接軌的必要工具。[15]
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一個主要的港口城市大連的市政規劃者力求將該市打造成貿易、金融和旅遊的區域中心,試圖使該市成為「北方的香港」[16]。
另請參閱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Killion, U. (2006) A Modern Chinese Journey to the West[現代中國西遊記].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 ^ 2.0 2.1 2.2 2.3 2.4 Wild, Oliver. The Silk Road [絲綢之路]. 1992 [202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英語).
- ^ G. Veeck, C. Pannell, C. Smith and Y. Huang.China’s Geography[中國地理]: Rowman and Littlefield , Lanham MD, 2007
- ^ 4.0 4.1 Law,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zation and a Modern Chinese Citizenry. Globaliza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China's Search for Modernization and a Modern Chinese Citizenry. [全球化、民族認同與公民教育:中國現代化與現代中國公民的探索]. 中國教育前沿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3, 8 (4): 596–627 [195305163]. doi:10.1007/BF03396993 (英語).
- ^ Duara, Prasenjit. History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中國漫長的二十世紀的歷史與全球化]. 現代中國(期刊). 2008, 34: 152–164. doi:10.1177/0097700407308141 (英語).
- ^ O'Mahoney, Joseph. China's 1989 Choice: the Paradox of Seeking Wealth and Democracy [中國1989年的選擇:尋求財富與民主的悖論]. 2014 [202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英語).
- ^ China: Empire Build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中國:全球化時代的帝國建設]. 全球主義者雜誌. 2013-04-17 [202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5) (英語).
- ^ Jeremy, Warner. 'Globalisation 2.0' - the revolution that will change the world [「全球化2.0」—將改變世界的革命]. 每日電訊報. 2014-11-21 [202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4) (英語).
- ^ Wang, Zheng. China's New Identity Crisis [中國的新身份危機]. 時代雜誌. 2014-09-30 [2023-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7).
- ^ Shen, Qianqi, Planning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China [規劃中國經濟特區],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Planning in the Global South [全球南部地區規劃], Routledge: 104–114, 2017, ISBN 9781315678993, doi:10.4324/9781317392842-9 (英語)
- ^ Xue, JinJun. Globalization, Liberaliz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The Case of China [全球化、自由化與收入不平等——以中國為例]. 新加坡經濟評論. 2014, 59. doi:10.1142/S0217590814500027 (英語).
- ^ Liang, Wei. China: Globa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tatus Quo Power? [中國: 全球化與新現狀大國的崛起?]. 亞洲視角. 2007, 31 (4): 125–149. doi:10.1353/apr.2007.0005 (英語).
- ^ Bowles, Paul. Review of Economic Growth, Transi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 [中國經濟增長、轉型與全球化述評]. 中國日報. 2007. doi:10.1086/tcj.58.20066336 (英語).
- ^ Zhao, Yong. Reviewed Work: English and Globalization: Perspectives from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審閱著作: 英語與全球化: 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視角]. 社會中的語言. 2007, 36 (2). S2CID 144963237. doi:10.1017/s0047404507230131 (英語).
- ^ Jin, Liu. Chinese Under Globalization: Emerging Trends in Language Use in China [全球化背景下的漢語:中國語言使用的新趨勢]. 新加坡: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2012: 204–205 (英語).
- ^ 汪, 集剛. “北方香港”──大连. 中國土地. 1994.04.20, 20 (04)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