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臨江拒日設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臨江拒日設領
日期1927年2月-1927年9月
地點
結果日本政府發表聲明取消臨江設領計劃,撤走駐紮在鴨綠江對岸的日軍
衝突方
  •  中華民國外交部
  •  中華民國臨江縣政府
    • 臨江縣警察所
  • 臨江全境拒絕設領請願團
  • 國民外交委員會
  • 自發民眾與學生

臨江拒日設領發生於1927年2月至9月,是中華民國奉天省臨江縣政府與民眾為反對大日本帝國在臨江設立領事館而展開的一場抗爭運動,設領事件引發中國輿論的廣泛反對,並一度引發當地民眾與日軍對峙。最終以日本政府撤出軍隊和取消設立領事館計劃而告終。

背景

[編輯]

臨江縣地處安東(現遼寧丹東)地區鴨綠江沿岸,與朝鮮隔江相望,戰略地位重要。1923年12月28日,日本駐安東領事館領事西澤義征以監視朝鮮流亡者反日活動為由,向日本外務省提出《關於在臨江設置領事分館的申請書》。1924年,日本駐奉天總領事船津辰一郎再次向日本外務省提出在臨江設領的建議。此後,日本政府多次向中國方面交涉設領事館問題。1925年7月8日,張作霖迫於日本壓力,與日本簽訂「三矢協定」,同意協助日本鎮壓越境抗日的朝鮮人。1925年11月19日,日本單方面決定在臨江設立領事分館[1][2]

1927年,日本田中義一組閣上台,推行「滿蒙政策」,以管理日韓僑民為目的,計劃在中國東北增設領事館[1]。1927年3月7日,日本方面通過其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派多田堀義貴又向北京政府提出設立帽兒山領事分館一事,其理由為是鴨綠江沿岸貿易量的增加和安東領事館管理過大,因而需設分館。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王蔭泰表示同意,但稱此事需與奉天地方官員商談。日方參事官找到奉天總參議長楊宇霆,楊答曰:「本人甚表同意,但不日回奉,俟詢莫(德惠)代省長意見如何再為復」。楊返奉後,日本駐奉天總領事吉田茂即問楊及莫德惠設領請求,而楊、莫的對設領表態模稜兩可,不置可否。1927年2月,日方任命了原駐間島總領事館駐琿春分館的主任田中作為日本駐安東總領事館副領事兼帽兒山分館主任,齋藤孫治為分館警察署長。[1][2][3]

經過

[編輯]

臨江官員和民眾認為,臨江並非開放地,沒有日本租界和日本僑民,無需設立領事館,設立領事館是破壞中國主權的行為,因此反對設領。1927年初,日本駐安東領事館開始籌備設館。日本副領事田中作在2月19日抵達臨江對岸朝鮮中江鎮,並多次派人與臨江縣官員接觸,試圖以賄賂手段獲取支持。臨江縣知事張克湘與警察所所長吳常安拒絕了日方要求,將其派遣人員驅逐出境。[1]臨江縣民眾也對設領展開抗議活動,當地民眾五千餘人在縣公署門前集會,成立「臨江全境拒絕設領請願團」,通電全國表達抗議,臨江當地學生在城門、街市進行演講,抗議日本在臨江設立領事館。[2][4]

臨江全境拒絕設領請願團隨後向北京大元帥府、國務院、外交部等多方發出電報,敦促政府與日本交涉。中華民國外交部回應請願團稱日本於臨江設領沒有國際法依據,不符合國際慣例。並令駐奉天交涉員與日方交涉。[1][2]

1927年5月29日,日方派遣副領事田中作率16人到達臨江,租得當地居民房屋,準備強行設立領事館。臨江縣官員勸退田中作一行,民眾則即拆毀相關房屋,阻止日方藉機駐留。7月26日,500餘名日軍官兵攜帶武器強行登陸臨江,臨江縣民眾數萬人集會抗議與日軍對峙鴨綠江邊。當地官員與日方多次談判,但拒絕讓步。[3][2]

臨江設領事件在中華民國全國範圍引發廣泛抗議。1927年8月2日,奉天省議會成立國民外交委員會,包括「東三省國民外交後援會」和「奉天國民外交後援會"等組織發表通電,呼籲全國關注東北危機,並通過遊行、集會等形式反對日本在臨江設領。奉天總商會副會長杜重遠組織遊行,組織商界與民眾聲援拒日設領並向臨江民眾捐款。吉林黑龍江等地民眾也舉行集會遊行,通電聲援臨江。1927年9月17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取消臨江設領計劃,並撤走駐紮在鴨綠江對岸中江鎮的日軍。[1][2][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呂永華. 临江人民拒日设领斗争. 東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1, (3): 54-56 –透過道客巴巴. 
  2. ^ 2.0 2.1 2.2 2.3 2.4 2.5 孫建冰. 临江县拒日设领交涉始末. 蘭台世界. 2005, (9) –透過道客巴巴. 
  3. ^ 3.0 3.1 石岩.1927年東北官民拒日臨江設領的交涉與鬥爭.大連近代史研究,2017,(1):107-115.
  4. ^ 4.0 4.1 白山發布. 抗联文化︱一场波及全国的抗日文化运动. 抗日戰爭紀念網. 2020-09-21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