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伊倫娜號防護巡洋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速行進中的伊倫娜號
歷史
德意志帝國
船名 伊倫娜號
艦名出處 黑森和萊茵大公國的伊倫娜公主
建造方 斯德丁伏爾鏗造船廠
鋪設龍骨 1886年
下水日期 1887年7月23日
入役日期 1888年5月25日
重新歸類 1914年改為U型潛艇補給艦英語depot ship
除籍日 1914年2月17日
結局 1922年拆解
技術數據
船級 伊倫娜級
船型 防護巡洋艦小巡洋艦
排水量 5,027公噸(4,948長噸;5,541短噸)
船長 103.7米(340英尺)
型寬 14.2米(47英尺)
吃水 6.74米(22.1英尺)
動力來源
  • 雙缸
  • 8,223匹指示馬力(6,132千瓦特)
船速 18節(33.3公里每小時)
續航力 以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航速可行駛2,490海里(4,610公里;2,870英里)
乘員
  • 28名軍官
  • 337名水兵
武器裝備
裝甲 20公釐(0.79英寸)

伊倫娜號[註 1](德語:SMS Irene[註 2])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的一艘防護巡洋艦,也是伊倫娜級防護巡洋艦首艦。她有一艘姊妹艦威廉王妃號[註 1],兩艦是德國海軍建造的第一批防護巡洋艦。伊倫娜號於1886年在斯德丁伏爾鏗造船廠架設龍骨,1887年7月下水,1888年5月完工並投入艦隊使用。這艘巡洋艦是以德皇威廉二世的弟媳伊倫娜公主命名的。建成初期,這艘艦配備14門150公釐(5.9英寸)口徑主炮,最高航速為18(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

在她服役生涯的最初幾年,經常護送德皇威廉二世的遊艇在歐洲各地巡航。1894年,她被派遣到東亞水域。1897年11月,當奧托·馮·迪德里希占領膠州灣時,她正在碼頭進行發動機維護,因此缺席作戰行動。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美國與西班牙部隊之間的馬尼拉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Manila Bay剛剛結束,她就出現在菲律賓。伊倫娜號最終在1901年回到德國。她於1914年年初從前線退役,轉而成為一艘潛水母艦並一直運作到1921年。1922年,她被當作廢品賣掉,並被拆解。

設計

[編輯]

作為德國海軍完全廢除船帆的第一艘軍艦,伊倫娜號總長103.7公尺(340英尺),水線長98.9公尺(324英尺),舷寬14.2米(47英尺),吃水6.74米(22.1英尺),滿載排水量5,027公噸(4,948長噸;5,541短噸)[1]。她的推進系統由兩台臥式伍爾夫歇雙缸雙脹往復式蒸汽機組成,由四個燃煤的圓柱形雙鍋爐提供8,223匹指示馬力(6,132千瓦特)動力[1],最高航速為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3][註 3]。艦艙最大載煤量達550公噸(540長噸;610短噸),可以以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持續航行2,490海里(4,610公里;2,870英里)[1]。艦上配有28名軍官和337名士兵,經過世紀之交的現代化改造後,艦員配置改為17名軍官和357名水兵。[3]

此艦裝備4門150毫米RK L/30型英語15 cm Ring Kanone L/30單座箍炮[註 4],總共攜帶400發彈藥,射程可達8,500米(27,900英尺)。伊倫娜號還在單架上攜帶10門150毫米RK L/22型短管箍炮。這些炮的射程要短得多,為5,400米(17,700英尺)[5]。艦炮裝備被六門37毫米轉輪式機關炮英語Hotchkiss gun包圍[6]。她還配備三具350公釐(14英寸)的魚雷發射管,裝有八枚魚雷,兩具發射管安裝在甲板上,第三具在船頭吃水線以下[5]。該艦於1903年在威廉港進行現代化改造,工作一直持續到1905年[7]。該艦的武器裝備得到顯著的改進: 四門30倍徑箍炮被更換為150毫米SK L/35型速射炮英語15 cm SK L/35[註 5],射程增加到10,000米(33,000英尺)。另外安裝8門105毫米SK L/35型速射炮代替22倍徑速射炮,並增加6門50毫米SK L/40型速射炮英語5 cm SK L/40 gun[5]

服役歷史

[編輯]

伊倫娜號是德國海軍建造的第一艘防護巡洋艦[6]。她最初是以「伊莉莎白號代艦英語Ersatz」的合同名義訂購的[註 6][1],1886年在斯德丁的伏爾鏗造船廠安放龍骨[7]。1887年7月23日下水,隨後開始舾裝工作。1888年5月25日,她被建造完成並投入德國海軍服役[5]

1888年夏天,伊倫娜號加入駛往英國的艦隊,慶祝威廉二世的加冕典禮。她和鐵甲艦薩克森號巴登號以及裝甲護衛艦英語Armoured frigate奧爾登堡號[註 7]一起被分配到第一中隊。皇帝的弟弟海因里希親王指揮著這個中隊,他的帥旗就掛在伊倫娜號上。隨後,艦隊在弗里德里希·霍爾曼(Friedrich Hollmann)海軍少將[註 8]的指揮下在北海進行訓練演習。在1889年至1890年間的冬天,伊倫娜號和艦隊第二中隊進入地中海護送皇帝的遊艇霍亨索倫號英語SMY Hohenzollern[註 9]。在巡遊期間,海因里希親王仍然指揮著伊倫娜號。威廉二世對土耳其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包括雅典威尼斯在內的整個地區的港口。最終,伊倫娜號和其他艦隊艦隻於1890年4月返回德國。[12][13]

1890年8月,伊倫娜號再次陪同霍亨佐倫號來到英國,參加考斯帆船賽英語Cowes Regatta。此後,兩艦從英國駛往黑爾戈蘭島慶祝轉船儀式,在那裡,整個德國艦隊加入伊倫娜號和霍亨索倫號的儀式[14]。1894年11月下旬,伊倫娜號被派往卡薩布蘭卡,抗議一名德國商人在該市被謀殺[15]。隨後,她前往亞洲海域,加入德國海軍在東亞甲午戰爭事件後在該地區的存在艦隊布置中[16]。在保羅·霍夫曼英語Paul Hoffmann (naval officer)海軍少將[註 10]的領導下,伊倫娜號和三艘老式巡洋艦一起組建為遠東巡洋艦中隊[17]。到1895年,她的姊妹艦威廉王妃號、鐵甲艦凱撒號[註 11]輕巡洋艦鸕鶿號[註 12]、護衛艦阿科納號[註 13]炮艦雞貂號[註 14]都加入艦隊[23]

1896年,奧托·馮·迪德里希抵達亞洲,指揮巡洋艦中隊。他花一年時間勘察該地區,尋找合適的海軍基地[24]。這一年年底,伊倫娜號不得不在香港進行徹底的引擎維修,維修工作一直持續到11月30日[25]。她於12月3日重新加入艦隊[26]。在此期間,陸軍完成對膠州灣租借地的奪取。之後,遠東巡洋艦中隊被派去當地增援並晉升為東亞分艦隊。伊倫娜號被分配到分艦隊第一中隊[27]。1898年春,伊倫娜號被送到上海進行定期維護[28]

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伊倫娜號啟程前往菲律賓馬尼拉,並在馬尼拉灣海戰英語Battle of Manila Bay之後,於5月6日抵達這個港口。在此之後又有幾艘德國戰艦加入艦隊,包括後來成為艦隊旗艦的奧古斯塔皇后號[29]。6月27日,伊倫娜號駛入馬尼拉灣時,被美國緝私船麥卡洛克號英語USS McCulloch (1897)攔下。7月5日,迪德里克派遣伊倫娜號勘察蘇比克灣,並疏散該地區受到菲律賓叛亂分子威脅的所有德國國民。在離開格蘭德島時,伊倫娜號遇到叛軍的菲律賓公司號,該船正在威脅西班牙駐軍在格蘭德島的安全。叛軍指揮官登上伊倫娜號,向艦長報告他的活動。艦長奧本海默告訴他,根據國際法,在叛軍旗幟下發動的任何戰爭行為都是海盜行為。因此,叛亂分子同意返回港口。奧本海默視察該島上的西班牙守備部隊和附近的奧隆阿波叛軍基地。在搜尋該地區的德國國民失敗後,伊倫娜號於7月7日撤離格蘭德島上的非戰鬥人員。在離開蘇比克灣時,伊倫娜號遇到美國防護巡洋艦羅利號英語USS Raleigh (C-8)和炮艦康科特號英語USS Concord (PG-3)[30]

美國媒體誇大伊倫娜號與美國艦隻相遇的事件,這促使迪德里希決定將伊倫娜號調離該地區,以緩和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返回馬尼拉並讓非戰鬥人員下船後,伊倫娜號受命離開菲律賓。伊倫娜號前往膠州灣替班阿科納號,後者奉命前往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觀察美軍占領關島的情況。在7月9日啟程前往膠州之前,伊倫娜號在馬里韋萊斯英語Mariveles, Bataan加煤。在膠州時,伊倫娜號進行船員訓練[31]。同年11月,她回到馬尼拉,但在那裡停留很短時間,之後被奧古斯塔皇后號代班[32]。1901年後伊倫娜號回到德國,1903年她進入威廉港帝國造船廠英語Wilhelmshaven Imperial Shipyard的干船塢進行現代化改造,並於1905年完工。該艦於1914年2月17日除籍,並被重新起用作為一艘母港設在基爾潛水母艦。1916年,她被轉移到威廉港,直到1921年11月26日被報廢並以909,000馬克出售。1922年她在威廉港被拆解[5]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1.0 1.1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1]
  2. ^ SMS是德語:Seiner Majestät Schiff的縮寫, 意即「國王或女王陛下的船艦」。[2]
  3. ^ 另有來源記為18.1節(33.5公里每小時;20.8英里每小時)[1]
  4.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15 cm Ring Kanone L/30。其中(Ringkanone)表示「箍炮」,而L/30表示炮管長度,即30倍徑[4]
  5.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15 cm SK L/3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35表示炮管長度,即35倍徑[4]
  6.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8]
  7.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9]
  8.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0]
  9.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1]
  10.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5]
  11.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18]
  12. ^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19]
  13. ^ 譯名參考自《德國海軍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權》。[20]
  14. ^ 另有來源譯為「伊爾底斯」號[21]或「黑鼬」號[22]

引文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1頁
  2. ^ 朱鴻飛 2016,第87頁.
  3. ^ 3.0 3.1 Gröner,第94–95頁.
  4. ^ 4.0 4.1 Grießmer,第177頁.
  5. ^ 5.0 5.1 5.2 5.3 5.4 Gröner,第95頁.
  6. ^ 6.0 6.1 Gardiner,第253頁.
  7. ^ 7.0 7.1 Gröner,第94頁.
  8. ^ Gröner,第56頁.
  9. ^ 勞倫斯,第129頁
  10. ^ 勞倫斯,第169頁
  11. ^ 勞倫斯,第116頁
  12. ^ Sondhaus,第179頁.
  13. ^ Röhl,第320頁.
  14. ^ Sondhaus,第192頁.
  15. ^ 15.0 15.1 勞倫斯,第184頁
  16. ^ Sondhaus,第198頁.
  17. ^ Gottschall,第135頁.
  18. ^ 勞倫斯,第105頁
  19. ^ 日本海人社 & 德國巡洋艦史,第24頁
  20. ^ 勞倫斯,第131頁
  21. ^ 读图|1900年德国公使镜头中的上海. 澎湃新聞. 2016-06-22 [2020-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4) (中文(中國大陸)). 
  22. ^ 章騫(2013年),第91頁
  23. ^ Sondhaus,第206頁.
  24. ^ Gottschall,第149–150頁.
  25. ^ Gottschall,第157頁.
  26. ^ Gottschall,第172頁.
  27. ^ Gottschall,第164–165頁.
  28. ^ Gottschall,第179頁.
  29. ^ Cooling,第95–96頁.
  30. ^ Gottschall,第200–203頁.
  31. ^ Gottschall,第204–205頁.
  32. ^ Gottschall,第210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