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伊迪絲·華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伊迪絲·華頓
出生(1862-01-24)1862年1月24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
逝世1937年8月11日(1937歲—08—11)(75歲)
 法國聖布里斯蘇福雷
職業作家
配偶愛德華·華頓(1885–1913)

簽名
伊迪絲·華頓
伊迪絲·華頓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原名伊迪絲·紐伯德·瓊斯(Edith Newbold Jones),美國作家,作品有《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裏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書。

生平

[編輯]

原名伊迪絲·紐伯·瓊斯Edith Newbold Jones),出身紐約上層家庭,有兩個兄弟。1885年,與長她12歲的愛德華·華頓結婚。愛德華出身於波士頓的上流社會,熱愛體育,是與伊迪絲門當戶對的紳士。夫妻二人的共同興趣為旅行,但伊迪絲很難在精神層次上與丈夫交流。後來,愛德華開始在年輕的女人身上揮霍財產,導致伊迪絲的心情抑鬱。在她經歷了一次嚴重的精神崩潰併入院治療後,兩人於1913年離婚,結束了28年的婚姻。此後伊迪絲移居歐洲,並將這場婚姻稱作「最嚴重的錯誤」。

1902年,華頓的莊園『山峰』(The Mount)建成。 該莊園座落於麻省,其建築和花園為華頓設計風格的最佳代表,現於每年5月至10月間對公眾開放。華頓的許多作品,包括《歡樂之家》,都在此莊園內完成。同時,華頓也在此處招待了不少美國名流,包括她的摯友。直至1911年,『山峰』為華頓的主要居住宅所。

離異後,華頓永久移居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華頓竭力投身於慈善事業,並在1916年因此獲得騎士榮譽勛號。 她的具體工作包括:為失業的法國女性,音樂家創造就業機會;開設肺結核診所;為比利時難民創立美國旅社。1918年一戰結束,華頓離開巴黎市區,遷居巴黎郊區。同時,華頓是法國印象派的擁護者,她將自己稱為「狂熱的印象派人」。她在一戰後僅回過美國一次:去領取年耶魯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1923)。

1918年發表的《馬恩河》(The Marne)與1923年發表的《戰地英雄》,因內容所述把戰爭說得好像是一種有意義的鬥爭,致使其後來漸漸失寵。

她在法國去世,葬在凡爾賽[1][2][3]

影響

[編輯]

華頓結合對上流社會的洞察力以及自身聰穎幽默的天賦,著有小說及85部短篇,作品詼諧且深刻。她與同時代的很多文人、政客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包括西奧多·羅斯福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海明威以及亨利·詹姆斯等。她同時還被尊為該時代著名的設計師以建築裝潢家,她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為《住宅裝潢》(共同作者:Ogden Codman)。

文風及代表作

[編輯]

華頓的代表作《純真年代》(1920年),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紐約上流社會,她將那一時代的紐約上流社會比作一個小小的金字塔,很難在上面取得立足之地。該書於1921年獲得普利茲文學獎,使她成為第一個獲得該獎的女性。

華頓純熟應用法語等多種語言,她的許多作品以英文及法文兩種語言出版。

華頓的許多作品都具有微妙的「舞台諷刺」的特性。成長於一戰前的上流社會,華頓成為該社會體系最敏銳的批評家之一。在她的代表作《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以及《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中, 她應用了幽默以及深刻的認同手法來描述紐約上流社會在20世紀初期的生活以及該生活圈的塌陷。相比之下,她在描述勞動階層的小說《伊坦·弗洛美》 中的文風則比較尖刻。她的主要作品包括:

小說:

  • 1905:《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
  • 1911:《伊坦·弗洛美》(Ethan Frome)
  • 1913:《鄉土風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 1917:《夏》(Summer)
  • 1920:《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短篇小說集:

  • 1899:《高尚的嗜好》(The Greater Inclination)
  • 1901:《關鍵時刻》 (Crucial Instance)
  • 1910:《人與鬼》 (Tales of Men and Ghosts)

詩歌:

  • 1878:《韻文》 (Verses)
  • 1926:《十二詩》(Twelve Poems)

紀實文學:

  • 1897:《住宅裝潢》(The Decoration of Houses)
  • 1904:《意式別墅及庭院》(Italian Villas and Their Gardens)
  • 1920:《摩洛哥》(In Morocco)

自傳:

  • 1934:《回顧》(A backwards Glance)

編輯:

  • 1916:《無家可歸的人們》 (The Book of the Homeless)

翻譯出版

[編輯]

伊坦·弗洛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有呂叔湘中文版問世。

電影

[編輯]

華頓的作品曾多次被搬上銀幕: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avis 2007
  2. ^ Edith Wharton, 75, Is Dead in France. New York Times. August 13, 1937 [200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8). Edith Wharton, American novelist, died yesterday afternoon at her villa, Pavilion Colombes 原文如此, near Saint Brice, Seine-et-Oise. 
  3. ^ Domaine du Pavillon Colombe à Saint-Brice-sous-Forêt (95)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3-11.

參見

[編輯]
  • 亨利·詹姆斯——同時期的另一位美國作家,也是伊迪絲·華頓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