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六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六韜
全名:《六韜
其他名稱太公六韜
太公兵法
作者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
託名:周朝姜尚
類型兵書
系列武經七書
語言文言文
文字:漢字
版本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竹簡殘本

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漢墓竹簡殘本
敦煌遺書殘本
群書治要》摘要本
四庫全書》本
續古逸叢書》影宋《武經七書》本
1935年中華學藝社影宋刻《武經七書》本

丁氏八千卷樓藏劉寅武經七書直解》影印本
成書年代戰國時代
主題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太公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發行資訊
連載狀態卷數:六卷
出版地點中國

六韜》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又稱《姜太公六韜》或《太公兵法》。舊題周朝姜尚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問答形式呈現,以周武王設問、姜太公答之,來探討各種古代軍政議題。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史記·留侯世家》則記載張良在流亡時認識了隱士黃石公,受贈《太公兵法》,潛心苦讀十年而有成。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六韜》一直被懷疑為偽書,特別是清代,更被確定為偽書。然而,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古墓中,發現了大批竹簡,其中就有《六韜》的五十多枚,證明《六韜》至少在西漢時已廣泛流傳。

內容

[編輯]

《六韜》通過周文王、武王與姜太公呂望對話的形式,論述治國、治軍和指導戰爭的理論、原則,今本共分六卷。

  • 文韜:論治國用人的韜略
  • 武韜:講用兵的韜略
  • 龍韜:論軍事組織
  • 虎韜:論戰爭環境以及武器與佈陣
  • 豹韜:論戰術
  • 犬韜:論軍隊的指揮訓練

評價

[編輯]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

《六韜》據傳在7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等多種文字。此外,在日本由於源義經盜得《六韜》因而作戰得以出奇制勝的傳說,使得《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

現存版本

[編輯]

外部連接

[編輯]


武經七書
孫子 | 吳子 | 司馬法 | 六韜 | 尉繚子 | 三略 |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