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共有核武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無核武國家     核武裝國家     共有核武器
    不屬於以上分類,但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共有核武器指無核武國家被納入有核武國家的盟國式核保護傘下,希望藉以免除被核武攻擊的可能性。名義上該有核國提供象徵性的核武共同指揮權,並在演習時有可能提供核武掛載於被保護國的武器平台上進行軍演,有可能長期佈署核武於該國的駐軍基地。

美國駐歐空軍司令羅傑·布雷迪(Roger A. Brady)視察沃爾克爾空軍基地(Volkel Air Base)其荷蘭皇家空軍的F-16戰鬥機所搭載B-61戰術核子彈作業,攝於2008年6月11日。

美國亞太盟國

[編輯]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關鍵盟國日本南韓澳洲與在西亞的盟國巴林約旦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國,為了因應俄國威脅、伊朗核問題朝核問題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核武恐懼,故美方依據跟日本、南韓等國的共同防禦協定,將其盟國納入「核保護傘」底下,尤其是具有運用核武能力的美國太平洋空軍駐日美軍駐韓美軍,當敵方發動「第一次打擊」的時候,就可以偕同駐在國軍隊以核武反擊。

美國歐洲盟國

[編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中主要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分別為美國英國法國,但是只有美國經由共有核武器(Nuclear sharing)政策則提供核武器給其他沒有自己研發核武器的成員國。共有核武器政策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北約組織的核武嚇阻能力,計畫由美國先為非美國製造的戰機提供美國的核炸彈以及相對應的裝備,之後由其他北約國家提供戰機、需要的技術裝備、飛行員以及其他「非核心的」工作人員。截至2009年11月時,包括比利時[1]德國[1]荷蘭[1]土耳其義大利等北約國家都透過共有核武器政策來部署和儲存核武器[1][2][3][4][5],不過分別在1984年與2001年時曾加入美國核武器部署計畫的加拿大希臘則紛紛宣告退出合作[5][3][5][6]。另外在1992年時,英國也獲得了包括核火砲(Nuclear artillery)、MGM-52長矛飛彈(MGM-52 Lance)等美製戰術核武器,不過英國主要是將這些裝備與自身核武器結合並且部署在德國境內。

不過過去共有核武器政策的投射工具並不僅限於炸彈方面,例如希臘曾經是以MIM-14勝利女神-力士飛彈(MIM-14 Nike-Hercules)與A-7海盜二式攻擊機作為投射平臺,加拿大則是採用了CIM-10飛彈MGR-1誠實約翰飛彈(MGR-1 Honest John)、AIR-2精靈空對空核彈(AIR-2 Genie)以及可掛載戰術核炸彈的CF-104星式戰鬥機(Canadair CF-104 Starfighter)。義大利和土耳其空軍部隊則是與美國共同使用PGM-19木星(PGM-19 Jupiter)中程彈道飛彈,而英國皇家空軍則是引入了PGM-17雷神(PGM-17 Thor)中程彈道導彈作為部署平臺[7]。此外在共有核武器政策之擴展多邊核力量計畫(Multilateral Force)中則邀請北約各成員國的水面艦艇配備有UGM-27北極星飛彈,而英國也購買了北極星飛彈並且安裝自己生產的核武器彈頭,不過最終這一裝備北約水面艦艇的計劃遭到廢除[8]。而在蘇聯宣告瓦解之後,北約內部國家開始將核武器共用的投射平臺轉為能夠由戰機投射的戰術核彈[3]。截至2005年為止,預估美國在歐洲所提供的480枚各式核武器之中,有將近180多枚的B-61戰術核子彈處於備戰狀態[5]。這些核武器都存放於由美國空軍武器儲存暨安全系統(Weapons Storage and Security System)管理的加固飛機掩體(Hardened aircraft shelter)中,其中德國又以靠近盧森堡邊境的德軍比歇爾核武器基地最為龐大,該基地擁有11個加固飛機掩體,且德國配備有44枚核武器於此,其中便有20枚B-61戰術核子彈是規劃由德國空軍部隊進行核武器投射之用[3]

參與共有核武器政策的國家會就核武器在領土的儲存上進行多次磋商,並且在有關核武器的決策下達上是採取共同決定的方式。在和平時期,有關核武器的安全部分仍主要是由美國陸軍轄下部隊負責,而佈署於無核武器國家的核武器之儲存以及引爆所需之代碼也都是由美國進行掌管,而關於核武器的保養以及管理則是由部署於北約各個主要作戰基地的美國空軍以及合作國的軍隊共同負責[3]。如果戰爭爆發的話,核武器則會安裝在參與國的F-16戰隼戰鬥機或者是龍捲風戰鬥轟炸機下準備進行投射,但是有關啟用核武器的代碼仍由美國政府控制。

俄白聯盟國

[編輯]

2022年2月27日,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久,白俄羅斯人在公民投票中投票廢除蘇聯解體後憲法所禁止在白俄羅斯建立核武器的禁令。在2022年6月25日的一次會議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同意部署俄羅斯短程核飛彈。為核共享部署核彈頭將需要進一步的決定,可能會在數年後做出,並且可能與北約未來的決定掛鉤;且核武庫最晚的部署時間不晚於7月份。 俄羅斯將向白俄羅斯提供具有核能力的伊斯坎德爾-M飛彈系統。飛彈的常規版本和核版本都將提供給白俄羅斯。此外,普京表示,他將促進白俄羅斯Su-25轟炸機攜帶核飛彈所需的修改。

2023年3月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宣布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

2023年5月25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與白俄羅斯國防部長赫列寧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軍事協議,使俄羅斯能夠將自身的核武器存放在白俄羅斯領土的特殊儲存設施中。

2023年5月26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普京已簽署命令,戰術核武正在運送至白俄。而白俄羅斯高層官員則表示,西方國家令白俄別無選擇,只好在境內部署俄羅斯的戰術核武,更指1991年蘇聯解體後撤回戰術核武是合乎邏輯的,因為當時美國提供了安全保證,並且也沒實施制裁,但現在一切已經改變。

2023年5月28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如果有其他國家想要加入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聯盟,他可以保證「每個國家都可以得到核武器」,更邀請哈薩克加入,但遭到拒絕。

2023年6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特殊儲存設施將於7月7日到8日備妥,介時將開始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

2023年6月13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表示,俄羅斯戰術核武將於「數天內」在白俄領土完成部署,且如有需要,白俄也有相關設施可部署遠程飛彈。其後一天,盧卡申科表示,已開始接收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其中有一部分的威力比美國1945年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的原子彈還強大3倍。

2023年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證實,已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提醒西方國家無法讓俄羅斯蒙受戰略失敗,並警告勿再武裝或援助烏克蘭。[9][10][11][12][13][14][15][16] 有關部署是白俄羅斯自蘇聯解體放棄核武以來,重新獲得核武,亦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首次在境外部署核武。

爭議

[編輯]

不結盟運動成員曾呼籲所有國家「應該避免任何以軍事目的為主的任何形式安排的共有核武器作法」,同時這項作法也可能違反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一條中所提到的「不允許核武器擁有之國家直接或者間接地將核武器轉讓給他國」[17]。對此北約組織則認為共有核武器政策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沒有衝突,因為「部署在歐洲的美國核武器其唯一固定且完整的保管和控制權仍然是美國所擁有」[18][19]。然而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有其他非核武器的北約成員國協助處理核武器管理的平時作業,以及將部分戰機改造成適合美製核武器都有可能涉嫌一些核武器技術轉移的疑慮,同時這些非核武國家也因為共有核武器政策而潛在具有進行核戰爭的能力,例如該國在政治動盪或某種因素時迅速派兵劫持佈署於己方境內的核武,確實有成功的可能性。

不過實際上在1968年商討《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進行談判時,有關北約組織部分國家擁有核武器部分仍是處於保密狀態,而包括蘇聯等一些知道共有核武器協議的國家代表也不將其納入考量的因素之一,這使得許多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其實也不知道有相關協定的存在[2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菲利普·墨菲(Philip D. Murph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HEUSGEN ON AFGHANISTAN, MIDDLE EAST, IRAN, DETAINEES, RUSSIA, NUKES AND BALKANS. 維基解密. 2009年11月12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30日) (英語). For example, a withdrawal of nuclear weapons from Germany and perhaps from Belgium and the Netherlands could make it very difficult politically for Turkey to maintain its own stockpile, even though it was still convinced of the need to do so. 
  2. ^ 馬丁·布徹爾(Martin Butcher)、尼可拉·巴特勒(Nicola Butler)、奧利佛·邁耶(Oliver Meier)、奧特弗里德·納紹爾(Otfried Nassauer)、丹·普萊西(Dan Plesch)和楊甦棣. NATO Nuclear Sharing and the NPT -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Berlin Information-center for Transatlantic Security. 1997年6月3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19日) (英語). 
  3. ^ 3.0 3.1 3.2 3.3 3.4 Malcolm Chalmers和Simon Lunn. NATO's Tactical Nuclear Dilemma. 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2010年3月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4月7日) (英語). 
  4. ^ Yankee Bombs Go Home Foreign Minister Wants US Nukes out of Germany. 《明鏡》. 2009年4月9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6日) (英語). 
  5. ^ 5.0 5.1 5.2 5.3 漢斯·克裏斯滕森(Hans M. Kristensen). LARGE U.S. NUCLEAR FORCE REMAINS IN EUROPE (PDF). 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2005年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年1月1日) (英語). 
  6. ^ John Clearwater. Canadian Nuclear Weapons: The Untold Story of Canada's Cold War Arsenal. 加拿大多倫多: Dundurn Group. 1998年2月1日 [2012年10月30日]. ISBN 978-15500229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8月15日) (英語). 
  7. ^ Missiles :: THOR IRBM. RAF-Lincolnshire.info. 2005年3月27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8日) (英語). 
  8. ^ James B. Solomon. The Multilateral Force: America's Nuclear Solution for NATO (1960-1965). Storming Media. 1999年5月4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6日) (英語). 
  9. ^ 蒲亭證實已在白俄部署核武 警告歐美勿再援烏. 2023-06-17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1). 
  10. ^ 白俄接收俄國戰術核武 聲稱威力強於廣島原子彈. 2023-06-15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1. ^ 白俄總統魯卡申柯:數天內將部署俄羅斯戰術核武. 2023-06-13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2. ^ 魯卡申柯邀哈薩克入俄白聯盟 稱保證可得到核武. 2023-06-12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3. ^ 白俄警告:境內將部署戰術核武 西方別越紅線. 2023-05-29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4. ^ 魯卡申柯稱俄開始運送戰術核武至白俄 美強烈譴責. 2023-05-26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5. ^ 蒲亭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 烏克蘭稱明斯克當局成人質. 2023-03-26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6. ^ 不理核武管制!俄羅斯與白俄正式簽署核武存放協議. 2023-05-25 [202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7). 
  17. ^ STATEMENT ON BEHALF OF THE GROUP OF NON-ALIGNED STATES PARTIES TO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PDF). 不結盟運動. 2005年5月2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年12月4日) (英語). 
  18. ^ 布萊恩·唐納利(Brian Donnelly). The Nuclear Weapons Non-Proliferation Articles I, II and VI of the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組織(OPANAL).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月5日) (英語). 
  19. ^ NATO's Positions Regarding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nd Related Issues. 比利時布魯塞爾: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05年6月 (英語). 
  20. ^ Laura Spagnuolo. NATO nuclear burden sharing and NPT obligations (PDF). 英美安全資訊委員會(British American Security Information Council). 2009年4月23日 [2012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年3月17日)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