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亞明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09年9月11日) |
匡亞明(1906年3月17日—1996年12月16日),原名潔玉,又名世,號遠生,曾用名夢蘇、潤之,又曾用筆名張三大、何畏、何晨、以平、陳明芝等,男,江蘇丹陽[需要消歧義]導墅鎮匡村人,中國教育家、學者,孔子思想研究者,原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校長,中國共產黨黨員。
生平
[編輯]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塾師家庭。1923年入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就讀,1924年參加革命,因從事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1926年考入上海大學就讀,與康生是同學,192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久被調離校參加工作。1926年10月,匡亞明擔任滬東引翔港地區團部委書記時,曾出任引翔港團部委開辦的工人夜校校長,親自給工人上課、作報告。先後任上海滬東、滬西、閘北等區共青團區委書記及中共區委常委,共青團無錫中心縣委書記及共青團江蘇省委巡視員。1927年曾以江蘇團省委特派員名義領導宜興秋收起義。1928年1月,在當時黨內「左」傾盲動主義錯誤路線的影響下,江蘇省委要求上海、南京等地發動工人暴動。時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委員的匡亞明明確表示,反對無充分準備且缺乏群眾基礎的暴動,江蘇省委懷疑匡亞明是「叛徒」,派專門負責鋤奸的「紅隊」暗殺匡亞明。在楊樹浦工人區被迎面槍擊打掉了他兩顆門牙,從後脖頸穿出去。
1930年至1931年,出版社會科學論著《社會之解剖》和描寫大革命的短篇小說集《血祭》。1931年和鄧中夏一起任中共滬東區《前鋒報》編輯。1931年受組織委託,他在滬東創辦了江蘇省委領導下的在教育部門登記註冊的大型公開合法工人學校—博愛學校,早晚兩班來校學習的工人達幾百人,所開課程有文化課、政治課、歌詠課。「由於學生人數多開支大,省委給的經費不夠。當時匡亞明同志是文壇頗有名氣的作家了,他就將寫文章的稿費捐給學校。」同時肩負著隱蔽鬥爭掩護平台的任務,「陳賡負責的特科工作人員也有在學校工作的」。1932年任中共中央和江蘇省委合辦的上海《日日新報》主筆,共青團南匯區委書記、1932年秋任中共徐海蚌特委宣傳部長。1933年任上海工會聯合會秘書長兼宣傳部長。長期從事革命工作,先後四次被捕,共關押四年余,受盡酷刑而堅貞不屈。
1937年抗戰爆發後國共合作後,由八路軍南京辦事處的周恩來、葉劍英、李克農設法營救出獄,後赴延安,擔任康生的政治秘書,1941年9月在延安棗園的中共中央情報部任第四室(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實際主持全面工作。親自編撰了《什麼是……》系列叢書,包括《什麼是滿洲國》,《什麼是日本特務機關》,《什麼是三青團》,《什麼是軍統中統》,《什麼是CC復興社》,《什麼是川康、兩廣、雲南地方實力派》等十幾本。在《什麼是CC復興社》一書中,匡亞明指出,復興社是國民黨內的派系組織,雖然也從事以「反共」為目的情報、偵察活動,但不等於就是特務機關,復興社是黨派問題,不是特務問題。匡亞明還總結工作體會,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論調查研究工作的性質和作用》一文,對調查研究工作進行了系統歸納:調查研究是決定革命行動的依據、是制定政策的基礎、是反對主觀主義的武器、是產生理論的來源。這四點認識,把《中央關於調查研究的決定》提升到了思想和理論的高度,得到毛澤東的充分肯定,被指定為延安整風運動學習材料之一。[1]
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兼華東局黨報《大眾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兼總編輯,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1949年後,曾任華東政治研究院黨委書記兼院長、中共華東局宣傳部黨委副部長等職。大區撤銷時,主動要求到學校工作,1955年9月至1963年5月任東北人民大學(今吉林大學)黨委第一書記兼校長。1963年5月調至南京大學任黨委書記兼校長。1964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966年6月,東北人民大學師生開始「揭發」前校長兼黨委書記匡亞明問題。6月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人民日報》《打倒匡亞明黑幫》的文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成為全國範圍內首先被打倒的對象之一,吉林大學學生迅速響應號召,乘火車南下將時任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抓捕回長春,進行公開批鬥。
1978年恢復南京大學的領導職務,再度擔任南京大學校長及黨委書記,同年率領中國大學校長團訪日商討中日大學交流問題[2]。翌年起先後當選為江蘇省第五、六屆人大代表,1982年任南京大學名譽校長[3]。1983年5月28日至30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大會選舉了第一屆理事會成員,他出任常務理事[4]。1991年6月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晚年曾任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等職。1996年12年16日病故。
匡亞明對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有重要貢獻,做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是吉林大學的重要奠基人,並曾兩度出任南京大學校長,期間衝破舊束縛,延攬名師,注重傳統文化教育,是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界的代表性人物。
著作
[編輯]著有《孔子評傳》、《求索集》以及《匡亞明教育文選》等。晚年主持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被稱為「二十世紀中國規模最大的思想文化工程」。
家庭
[編輯]夫人丁瑩如。
紀念
[編輯]- 吉林大學內有匡亞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