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南風亭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風亭長,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跡不詳,是一位清代偵探小說作家。於宣統元年七月初一(1909年8月16日)開始於上海環球社的《圖畫日報創刊號連載偵探小說《中國偵探羅師福》。宣統元年十二月初六(1910年1月16日),該作品連載到第二案的第九章時,突然斷更。《圖畫日報》的編輯稱「稿未寄到,不得不暫停數日」,但第九章之後的稿件從未寄到,《羅師福》也就此沒有了後文。[1]

作品

[編輯]
  • 《羅師福》,全名《中國偵探羅師福》。「羅師福」是小說中名偵探的名字,這個名字「取師事福爾摩斯之意」,可看做是對柯南·道爾的一種致敬。[1]
  • 《官公司》 1909年10月30日,《旅客》第2卷第41期(標註為「時事短篇」)[2]
  • 《西中先生傳》 1909年12月23日 《中西日報》附章「雜錄」欄(標註為「紀事小說」)[2]
  • 《遺傳毒》 1910年1月11日 《十日小說》第十一冊(標註為「短篇實事」)[2]

關於真實身份的猜測

[編輯]

像晚清-民國時期的很多偵探小說作家一樣,《羅師福》的作者南風亭長也使用了筆名。目前關於他的真實身份和生平事跡還有待考證。習斌在《晚清稀見小說鑑藏錄》中寫道:「南風亭長為上海環球社部員,其人生平不詳。」[3]而據文學評論家華斯比考證,南風亭長可能系演員及劇作家陳大悲早年的筆名。[2]

據華斯比考證,在晚清-民國時期的文獻上最後一次出現「南風亭長」這個名字,是在1911年6月2日的《申報》上。在一篇介紹中國青年會慈善募捐演出的報道中出現了這樣的記載:「許少甫、南風亭長、張廷榮、林步瀛、張爾雲諸君合演之《哀鴻淚》一劇,座客為之慘然下淚……」這一記載也說明南風亭長應如陳大悲一樣,是一位表演家。[2]

華斯比又發現,《羅師福》第二案的第七章中,曾經提到了一篇發表在《時事報》上的文言文偵探小說《玫瑰賊》。這部小說於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十八日(1908年8月14日)到同年七月二十四日(1908年8月20日)之間連載於《時事報圖畫雜俎》的第243號到第249號,署名「古越陳聽彝」。《玫瑰賊》中登場的偵探也在《羅師福》中登場了,並與羅師福一見如故。[2]

羅偵探也道:「老丈真可謂神乎其技矣!吾不料在這繁華所在,倒得目睹神仙,真正是三生有幸。不知令郎劍術也如老丈否?」

老者道:「他麼?雖不及吾的圓熟,究竟工候淺些,可喜他尚能領悟,善於隨機應變。他人不知的,有時竟要上他的當,只道是甚麼暗門工夫呢!」

羅偵探嘆息道:「可惜他不在目前,若得此人共事,還怕不能在世界偵探界中,獨樹一幟麼?眼見得奸黨屏跡,大同世界就在中國了。」

老者笑道:「說起偵探來,那是他的舊業了。」

羅偵探隨口問道:「令郎從前也曾習過這業麼?在何處查過案子?」

老者道:「何嘗不曾?從前留學歸國後,便在京師居住,因為不喜功名出身,所以蒙某王爺狠器重他,凡有疑難的案件,多來就他商議,僥倖破了幾件奇案,一時聲名偏傳出去,連遠處都來請他。那時老夫屢次寫信去,教他小心,休遭冤讎,得罷手時且罷手,順風旗兒畢竟張不到底的。可巧遇著了什麼玫瑰賊,這人本領非凡,自稱『盜賊』。那時鴉片煙的禁令尚不嚴,京中大老,大多是老槍名手。這玫瑰賊專一飛檐走壁,隱入府邸中,將血滴在煙盒裡。那運氣不好的,抽了幾口,就嗚呼哀哉了。那時這玫瑰賊鬧了這門一個大亂子,官府們可就急了,忙請小兒出去查他。畢竟只查出了玫瑰賊的標記,正想去訪他蹤跡,忽然那玫瑰賊,堂堂皇皇的,派了馬車來接。這一遭,可就把老夫的魂兒急死了一半。」

小亭道:「不錯,吾在去年《時事報》上看見一篇小說,叫做什麼《玫瑰賊》,不料記的竟是這段故事?」

老者道:「已有人做在書上麼?現在的事,真不容易做,好也共知,惡也遍傳,莫怪人家不肯出頭做事了!」

羅偵探早在書架上看見一本《時事報》的全年畫報,翻了一看道:「果然在這裡!」

老者笑道:「羅君莫怪褻瀆,你老的性度,與小兒竟出一途,一聽見什麼,便要查究,這真是你們偵探的本性了!且慢,這事果在那裡,待老朽看來!」說罷便搶書在手,湊著燈光去看,看了半晌,似乎不解其意,便棄去不看。

羅偵探便問道:「後來令郎見了玫瑰賊便怎樣呢?」

老者皺眉道:「見面之後,玫瑰賊便勸他一番,究竟說些甚麼話,小兒從未細細的告訴過吾,所以不得而知。小兒因見時勢不對,便避了回來,那就是他做偵探的歷史了。」又道:「此刻天氣不早,二位也得乏了,快請睡罷!」[1]

華斯比據此推測,「陳聽彝」是陳大悲的別名(墓志銘上書「陳公大悲(聽彝)先生」),而「古越」又與陳大悲的家鄉浙江相關。因此「古越陳聽彝」極有可能正是陳大悲的筆名,而《玫瑰賊》也是他的作品。[2]而在李民牛陳步濤的作品《化蛹為蝶:中國現代戲劇先驅陳大悲傳》中,也記載道:「1908年,陳大悲考入蘇州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前身)文學系,回到了故鄉蘇州。在東吳大學學習期間,他在老師黃人(1866—1913)及其他前輩的栽培下,開始嘗試自己創作白話小說,並給上海的一些報刊投稿。」[4]

在得出這一猜想後,華斯比將陳大悲的生平經歷與《羅師福》的故事內容進行對比,總結出了一些相似之處[2]

  1. 南風亭長對當時的官場十分了解,而陳大悲正是官僚家庭出身的。
  2. 南風亭長對蘇州和上海的社會情況十分了解,而陳大悲在蘇州長大,九歲和母親一起移居上海。
  3. 南風亭長能讀英語,且了解古典小說戲曲偵探小說等文藝作品,而因為母親懂英語,所以陳大悲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他在學生時代也閱讀了大量小說和戲曲。
  4. 《中國偵探羅師福》第一案的連載時間,正好是陳大悲從上海回到蘇州的一年之後,而案件的舞台也設定在了1908年秋季的蘇州。
  5. 羅師福與陳大悲都是杭州人。
  6. 羅師福擅長化妝易容,與陳大悲演員的身份不謀而合。

不過,雖然資料顯示陳大悲曾在大學期間創作了白話小說,但在韓日新編纂的《陳大悲研究資料》中卻找不到任何1912年前的作品記錄。[5]所以華斯比的結論目前為止只能算是一種猜想,而缺乏實證。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图画日报(全八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ISBN 9787532526024.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清)南風亭長. 華斯比 , 編. 中国侦探:罗师福. 上海: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1. ISBN 9787559649775. 
  3. ^ 習斌. 晚清稀见小说鉴藏录. 上海: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607008. 
  4. ^ 李民牛; 陳步濤. 化蛹为蝶:中国现代戏剧先驱陈大悲传. 廣州: 花城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36067042. 
  5. ^ 韓日新 (編). 陈大悲研究资料. 北京: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