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與內容分離
呈現與內容分離(或「樣式與內容分離」,形式和內容原則的特例)是一句常見的熟語、一種設計哲學,同時也是在多種出版技術中應用的一種方法學,涉及到資訊檢索、模板處理、網頁設計、網頁程式設計、文書處理、桌面出版、模型驅動開發等出版領域。其為關注點分離這個更加寬泛的哲學的特例。
本意
[編輯]這句話作為熟語的本意是:一篇文件的實際內容和意義,與這篇文件呈現給讀者的方式,是相互獨立的。
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HTML裡面表示強調的<em> ... </em>
短語元素。強調屬於文件內容的一部分,而其呈現則可能是斜體文字,然而這兩者之間並非充要關係——例如,已經加斜的文字中出現的強調可能反而要使用正常字型列印,以便凸顯強調;反過來看,斜體不一定表示強調,也可以是前言的樣式。再進一步,前邊的案例討論了視覺呈現的方式;然而如果使用音訊輸出,「強調」這個含義就可能使用更響或者更尖的語音合成器聲音達成。
總之,內容和呈現的分離意味著文件中的標記元素永遠都用於結構而非呈現,而將後者的任務得體地交給XSLT、XSL、CSS之類的正確工具。[1]
機器可讀性
[編輯]呈現和內容分離的基本目標是機器可讀性,也就是要使得機器可以探測含義或意圖,而機器可讀性則是之後將要提到的各種目標的實現方式。例如,人類能夠區分斜體在某處是強調,而在另一處是書名的情況;然而機器人和網路爬蟲要做到這點就難得多。分離呈現和內容基本上就是要幫助它們分辨呈現方式相同而含義不同,或是理解含義相同而呈現不同的情況。
機器可讀性使得實惠地以人類或機器使用者們各自可以接受的格式提供資訊成為可能。這樣做要求能夠將抽象快速經濟地(也就是不經過浪費時間的返工)套用到新的實例中,主要需要的是自動化操作而非人類工時。例如:
- 在不同媒介中傳遞相同資訊,能快速便宜地切換媒介,以及在同一媒介中切換實例
- 將同樣的資訊傳遞給不同的使用者:
- 列印展示(適合恐科技者,和對特定情形喜歡列印的使用者)
- 不須人工費時費力,就可切換多種排版設計(CSS Zen Garden 就是個好例子)[2]
- 線上顯示(大部分情況下是大部分使用者)
- 多種圖形設計下的多種展示情況
- 線上音訊(適用於盲人和對特定情形喜歡聲音的使用者)
- 盲文(適用於盲人)
- API輸入(適用於機器使用者)
- 機器們可以接收資訊並且進一步變換加工。這些處理中有些人不能做或者不能又快又廉價地完成,但機器則能做到。例如:
- 將一本書翻譯到另一種自然語言
- 將一段音訊翻譯到另一種自然語言
- 將一段音訊轉寫成文字以便閱讀(適用於聾的或想要把語音信箱轉成文字發到電子郵件或聊天的使用者)
- 在整個資料庫內的資料中搜尋ABC-XYZ,將所有ABC標藍並將XYZ送給分類機器
- 機器們可以接收資訊並且進一步變換加工。這些處理中有些人不能做或者不能又快又廉價地完成,但機器則能做到。例如:
- 列印展示(適合恐科技者,和對特定情形喜歡列印的使用者)
- 將同樣的資訊傳遞給不同的使用者:
常見用語
[編輯]有一些常見用語描述呈現和內容這兩個不同的交流維度,其中包括:
- 語意
- 邏輯、資訊、本體、資料、大綱、模型、資訊、內容。
- 審美(「與解析相關的」)
- 圖形、設計、排版、樣式、視覺化、視圖、媒介、呈現。
可能性和分離的程度
[編輯]在傳媒設計中,要傳達的訊息是內容,而媒介是傳達資訊的工具。馬素·麥克魯漢在《Understanding Media》一書中提出「媒介即是訊息」,自此之後成為了不少辯論的焦點。
對這句話的一種解讀是說媒介(呈現)的選擇影響著資訊(內容)本身。對於內容和媒介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呈現的品質,也就會影響資訊被接受的好壞程度。所以說,內容與呈現分離的程度取決於媒介本身的品質對訊息品質影響的多少。在很多情況下,分離的可能性和程度和內容本身一樣主觀。
參見
[編輯]- PlannerFw——一個真正分離了日期和資料展現的創新網路框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PlannerFw 可以接管伺服器 MVC 框架中視圖(V)的任務。
- 國際化與在地化[3]
- 模型—視圖—控制器(MVC)
- 關注點分離
- 樣式表 (桌面出版)
- 樣式表 (網頁開發)
- 模板
- 模板處理器
-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Mean
- 語意化HTML
參照
[編輯]- ^ Webreference.com.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2).
- ^ CSS Zen Garden. [2016-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1).
- ^ Research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Digital Libraries: Second European Conference, Ecdl '98 by Christos Nikolaou, Constantine Stephanidis - 1998 - 911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