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咸寧市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咸寧市
地級市
淦水邊的咸寧城區、銀泉大道
赤壁、咸寧市境內的稻田
咸寧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咸寧市在湖北省的位置
坐標:29°50′N 114°19′E / 29.833°N 114.317°E / 29.833; 114.317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設立1998年12月6日(批覆)[1]
語源「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周易·乾[2]
政府駐地咸安區溫泉街道
下級行政區1市轄區、4、1縣級市
政府
 • 市委書記周鋒
 • 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星華[3]
 • 市長楊軍
 • 政協主席曾國平[4]
面積
 • 地級市9,751.53 平方公里(3,765.09 平方英里)
 • 市區1,503.08 平方公里(580.34 平方英里)
 • 建成區(2017)68.1 平方公里(26.3 平方英里)
海拔30 公尺(100 英尺)
人口(2022)
 • 常住戶籍 303.61萬人
常住,265.83萬人
 • 密度311.76人/平方公里(807.5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0-11-01)65.76萬人
語言
 • 方言贛語大通片[5]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37000
電話區號+86 (0)751
車輛號牌鄂L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17.22 ℃
年降水1,599.9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42 12 00
城市稱號國家森林城市[6]
國家園林城市[7]
國家衛生城市[8]
中國溫泉之城
城市口號香城泉都 溫馨咸寧[9]
國內生產毛額(2018)¥1,362.42億元
人均¥53,655元
HDI(2016)0.751( 高 [10]
網站[[1] www.xnnews.com.cn/%20咸寧網]]
市象徵
歌曲《江南桂花香》(非官方)[注 1][12]
桂花
桂花樹[11]
總面積為國土二調的普查數值[13];市區、建成區面積及市區人口資料來自《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鑑 2017》[14];總人口資料來自《咸寧統計年鑑 2018》[15],總人口密度以戶籍人口計算;GDP數值來自《湖北統計年鑑 2019》[16]:39
咸寧市
漢語咸寧
正體字 咸寧
簡化字 咸宁
郵政式拼音 Sian Ning

咸寧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有「湖北南大門」之稱。全市面積9,751.53平方,城區面積16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03.61萬人,城區人口65.76萬人[17]。咸寧歷史上長期是武昌府的一部分,1965年成立咸寧地區,首次成為一個政區整體,1998年撤地設市,現為武漢城市圈成員。市人民政府駐咸安區雙鶴路16號。

咸寧市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有「中國溫泉之城」稱號,地貌以丘陵為主,西北平原區河湖密布,2017年共接待遊客5,730萬人。桂花磚茶是咸寧的特色農產。

詞源

[編輯]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設立永安縣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為避宋太祖永安陵諱,按《·乾象》「萬國咸寧」與「永安」近義,改為咸寧縣[18]:42

建制沿革

[編輯]

春秋至南朝

[編輯]

春秋戰國時,咸寧地區為楚國所轄,秦國吞併楚國後,將楚地劃為四個郡,咸寧地區屬南郡[18]:42[19]:14[20]:41[21]:43[22]:35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設下雉縣,隸荊州刺史部衡山郡[23]:49通山一帶屬下雉縣[20]:41。高祖六年(前201年),設沙羡縣,隸荊州南郡咸安嘉魚赤壁一帶屬沙羡縣[18]:42[19]:14[21]:43;設下雋縣,隸荊州南郡[24]:431通城崇陽一帶屬下雋縣[22]:35[25]:77景帝二年(前156年),下雋縣劃歸長沙國[24]:431元狩二年(前121年),南郡東部與衡山郡西部合併設置江夏郡,下雉縣、沙羡縣改隸江夏郡[23]:53[24]:430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下雋縣改屬新設的漢昌郡,隨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復歸長沙郡[24]:971。建安十九年(214年),下雉縣改屬西陵郡[26]:207。建安二十八年(223年),分沙羡縣西南設蒲圻縣[18]:42,蒲圻縣屬長沙郡[27]:531。沙羡縣在東吳五鳳三年(256年)被廢[28]:2949,蒲圻縣同在東吳末年被廢[27]:719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江夏郡部分地區設置武昌郡[注 2],再次設立沙羡縣,隸武昌郡[27]:723,839,再次設立蒲圻縣,隸長沙郡[27]:719。西晉元康年間,荊州所屬的武昌郡劃歸江州,沙羡縣隨之併入江州地域[27]:857東晉安帝時(382年-419年),沙羡縣更名沙陽縣[27]:1227,下雉縣裁撤併入陽新縣[29](同隸武昌郡[27]:973)。東晉末年,汝南郡流民寓居夏口太元三年(378年)分沙羡縣地設立僑縣汝南縣,隸江夏郡[27]:839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長沙郡劃歸新成立的湘州[27]:975。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沙陽縣由武昌郡改屬巴陵郡[30](屬湘州),蒲圻縣、下雋縣由長沙郡改屬巴陵郡[27]:976。宋孝建元年(454年),沙陽縣、蒲圻縣劃歸江夏郡[27]:964[31],增設郢州,江夏郡由荊州劃歸郢州,武昌郡由江州劃歸郢州[27]:969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蒲圻縣、下雋縣改屬上雋郡,同時樂化縣從下雋縣析出,同屬上雋郡[32]:4462。承聖三年(554年),升上雋郡為雋州,雋州治所即為下雋縣[27]:1226。梁承聖三年(554年),改原沙陽縣為沙州[27]:1226南朝陳初年(約557年),沙州撤銷恢復沙陽縣,改屬雋州[27]:1497。南朝陳天嘉元年(560年),改雋州為上雋郡,屬郢州[27]:1421

至此,咸寧地區盡屬郢州,分屬武昌郡上雋郡江夏郡的六個縣:武昌郡陽新縣、上雋郡沙陽縣蒲圻縣下雋縣樂化縣、江夏郡汝南縣,其中沙陽縣的縣治位於今嘉魚縣[19]:14,蒲圻縣的縣治位於今赤壁市[21]:51下雋縣樂化縣的縣治位於今通城縣[33]

隋唐五代

[編輯]

開皇九年(589年),滅陳,改郢州為鄂州,原郢州所轄各郡均廢[34]。同時,陽新縣更名富川縣,沙陽縣、樂化縣、下雋縣併入蒲圻縣,汝南縣改為江夏縣[35]:547-548。富川縣在開皇十八年(598年)更名永興縣[35]:547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在全國範圍改州為郡,鄂州改為江夏郡[35]:92

唐朝建立後,武德元年(618年)改江夏郡為鄂州,天寶元年(742年)再改江夏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鄂州[36]:565。唐朝前期屬江南西道,後期藩鎮坐大,鄂州隸屬武昌軍節度使[36]:565-566。天寶二年(743年),拆蒲圻縣南部置唐年縣[35]:566

進入五代十國後,咸寧轄境先後隸屬南吳南唐政權。南吳順義七年(927年),唐年縣更名崇陽縣,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復為唐年縣[37]:679。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拆蒲圻縣北部置嘉魚縣[37]:679。保大十二年(954年),析江夏縣南部為永安縣[37]:680。南唐顯德六年(959年),劃永興縣西部設通山縣[37]:680

至此,咸寧地區分屬鄂州的五個縣:蒲圻縣唐年縣嘉魚縣永安縣通山縣[21]:44[25]:77[22]:36[19]:14[18]:42[20]:41

宋元明清

[編輯]

北宋開寶八年(975年),改唐年縣為崇陽縣[38]:405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通山縣劃歸新成立的永興軍(次年更名興國軍),隸屬江南西路[38]:402。太平天國三年(978年),通山縣降為鎮,不久復為縣[20]:41景德四年(1007年)改永安縣為咸寧縣[38]:406熙寧五年(1072年),拆崇陽縣南部設通城縣[38]:406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通山縣再次降為鎮,笠年又復縣[20]:41。紹興五年(1135年),通城縣併入崇陽縣,紹興十五年(1145年)復析[25]:77[22]:36。兩宋時期,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五縣屬荊湖北路鄂州[38]:406,536通山一縣屬江南西路興國軍[38]:402,533

時,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五縣屬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武昌路(武昌路系鄂州路更名);通山一縣屬湖廣行省興國路[39]:277,280

時,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五縣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武昌府通山一縣屬湖廣布政司興國州[40]:135-136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間,嘉魚縣曾是沙陽王的封地[25]:14

時,興國州降為散州,通山縣歸武昌府管轄。至此,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通山六縣盡屬湖北省武昌府。[41]:336-337

中華民國

[編輯]

辛亥革命後,「」被廢,民國2年(1912年)1月17日成立武漢黃德道,旋改鄂東道,將咸寧六縣劃入其轄區,民國3年(1913年)5月23日更名江漢道,民國15年(1926年)廢[42]:200。民國21年(1932年),湖北省劃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咸寧六縣屬第一區,區專署駐蒲圻縣抗日戰爭勝利後遷駐咸寧縣[42]:207。民國16年(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共產黨在咸寧六縣建立過多個蘇維埃縣政府,由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領導,與國民縣政府並存;1932年至1935年,在第一次國共內戰中,蘇區遭到國民黨圍剿,共產黨大片地區喪失,各蘇維埃政府停止活動[18]:527[21]:394[22]:409[20]:364。抗日戰爭淪陷時期,咸寧六縣均成立了偽縣政府,隸汪精衛偽政權湖北省政府[42]:628;共產黨在敵後建立了多個抗日民主政權:崇(陽)通(城)通(山)縣抗日民主政府、金水流域抗日民主政府、嘉蒲臨縣抗日民主政府等,抗戰勝利後新四軍轉移到大別山,抗日民主政府隨之撤銷[25]:440[19]:124-125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1949年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咸寧地區後,各縣建立起人民政府咸寧縣(6月14日)、嘉魚縣(6月)、蒲圻縣(5月25日)、崇陽縣(6月15日)、通城縣(6月16日)、通山縣(6月10日)。最初,咸寧、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屬大冶專區,嘉魚、蒲圻二縣屬沔陽專區。1951年7月,沔陽專區撤銷,嘉魚縣、蒲圻縣改屬大冶專區。1952年,大冶專區撤銷,咸寧諸縣改屬孝感專區。1958年10月,咸寧縣併入蒲圻縣,1959年2月分治。1958年11月,通山縣、通城縣併入崇陽縣,1959年3月通山縣分治。1959年11月,孝感專區撤銷,咸寧諸縣歸屬武漢市。1960年4月,嘉魚縣併入武昌縣。1960年5月,蒲圻縣併入咸寧縣。1961年5月,孝感專區恢復,咸寧諸縣劃歸孝感。1961年11月,咸寧、蒲圻分治,嘉魚、武昌分治。1961年12月,通城、崇陽分治。[18]:43,529[19]:14,125[21]:44,404[25]:78,444[22]:36,410[20]:41,366

1965年7月19日,國務院〔65〕國內字280號文批覆,同意設立咸寧專員公署,駐咸寧縣咸寧專區轄咸寧、武昌崇陽嘉魚蒲圻通山通城鄂城陽新九個縣[43]:3。1968年成立咸寧地區革命委員會起,「咸寧專區」改稱咸寧地區[43]:4。1975年11月,武昌縣劃回武漢市[44]:33。1979年11月,劃鄂城縣的城關及石山等地置鄂城市,同年12月,鄂城縣與鄂城市劃歸黃岡地區[45]:48。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咸寧縣撤縣成立咸寧市(縣級),由咸寧地區代管[18]:43。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蒲圻縣撤縣成立蒲圻市(縣級),由咸寧地區代管[46]:50。1996年12月,陽新縣劃歸黃石市[47]。1998年6月11日,國務院批覆蒲圻市更名赤壁市[46]:54。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函〔1998〕103號文件,批准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以原縣級咸寧市的行政區域設立咸安區,咸寧市轄原咸寧地區的嘉魚縣通城縣崇陽縣通山縣和新設立的咸安區,赤壁市由省直轄[48]。12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覆,赤壁市交由咸寧市代管[43]:19

歷史大事

[編輯]

古代

[編輯]

早在新石器時代,咸寧地區已有人類居住,通城縣堯家林遺址發現有五千年前的文化遺蹟[49]。堯家林早期遺存與長江下游馬家浜文化相似,晚期遺存以江漢地區石家河文化為主體,又有江西山背文化的因素[50]:201,晚期在時代上相當於黃河地區龍山時期的文化[51]。進入文明時期後,今赤壁市西南出現一座古城(新店土城遺址),考古結果表明古城的時代為戰國早期至西漢晚期[52]:367-368。戰國時期的城池是楚國的一座地方城邑,城內有不同身份的居民[52]:368,可能有中、下等貴族在此居住[53]。漢王朝為了加強對楚核心地區遺民的管理和統治,在原楚國城址上建設了新的城池,新店土城可能是中央政府在鄂東南、湘東北地區設的縣一級行政機構的所在地[52]:369。戰國時代,今咸安區向陽湖鎮鐵鋪村還有一座古城,即孫郭胡城址,是楚國在鄂東南設立的一處軍事據點[54]

東漢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孫策周瑜呂蒙程普孫權韓當黃蓋於沙羡江中沙洲(今嘉魚縣)進攻仇敵江夏郡太守黃祖,黃祖大敗[19]:233。建安十三年(208年)下旬,赤壁之戰長江中游爆發,最終聯軍獲得決定性勝利,軍潰敗北撤,拉開「三國鼎立」的序幕[55]。主流觀點認為赤壁的古戰場位於今赤壁市的赤壁山,也有說法認為主戰場應是武漢的赤磯山[56]

明末民變時期,張獻忠武昌建立大西政權,崇禎十六年(1643年)攻克嘉魚縣[19]:234蒲圻縣[21]:476通城縣[22]:463,張獻忠部撤離後,各縣受南明政權控制。大順永昌二年(1645年)二月,李自成兵敗南下,攻克蒲圻縣城[21]:476、通城縣城[22]:463。五月初四,李自成輕騎登通城縣九宮山時,遭程九伯地主團練武裝偷襲,李自成戰死[57]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月20日,崇陽縣落魄生員鍾人傑率眾三千發動起義,22日攻破崇陽縣城,樹「都督大元帥」旗,意圖攻克武昌。清廷調三省大軍圍剿,3月3日撲滅起義,持續43天。該次起義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反清農民起義,史稱「鍾人傑起義」。[58]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咸寧地區亦遭戰事波及。咸豐三年(1853年)至咸豐十一年(1861年)間,太平軍兩次攻占通山縣城[20]:436,四次攻占崇陽縣城[25]:505、嘉魚縣城[19]:235,五次攻占蒲圻縣城[21]:476-477,七次攻占咸寧縣[18]:623-624,十次攻占通城縣城[22]:467-470

現代

[編輯]
汀泗橋戰鬥中北伐軍繳獲敵人的武器

民國10年(1921年)7月,蔣作賓聯絡湖南督軍譚延闓,派趙恆惕帶兵入鄂,驅逐湖北督軍王占元湘鄂戰爭爆發。8月4日,右路湘軍占領通城、通山、崇陽;7日,中路湘軍占領蒲圻,8日占領嘉魚,9日占領咸寧汀泗橋。8月9日,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免去王占元兩湖巡閱使、湖北督軍職務,標誌湘鄂戰爭結束。[59]

民國15年(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8月22日第四軍攻克通城[22]:10,23日進占蒲圻[21]:7,24日攻克崇陽[25]:13。8月25日至27日,國民軍近1.6萬兵力在咸寧汀泗橋進攻約2萬兵力的吳佩孚部,是為汀泗橋戰鬥,此役北伐軍獲勝,打破了吳佩孚「汀泗橋天險不可破」的神話[60]。28日攻克咸寧縣城,31日在賀勝橋戰鬥中擊敗吳佩孚主力部隊[61]

民國16年(1927年)8月底,鄂南秋收起義爆發,中共鄂南特委領導農民軍進攻通山、咸寧、蒲圻、嘉魚、通城、崇陽等縣城,但除通山縣城外,其餘諸城均未攻克,後被國民黨夏斗寅部剿滅[62]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咸寧地區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湘鄂贛蘇區開展游擊戰的地區之一,紅軍於1929年和1930年兩次占領崇陽縣[25]:506,1930年兩次占領通城縣[22]:472

抗日戰爭中,民國27年(1938年),日軍占領武漢後,為擴大占領區及保障武漢的安全,日本大本營於10月26日給華中派遣軍下達命令,要求將占領區保持在信陽安陸岳州一線[63]:135。隨後,日本第十一軍第6師團第9師團第27師團向南發起進攻[63]:136。10月29日,咸寧淪陷[18]:16;11月3日,嘉魚淪陷[19]:239;4日,蒲圻、通山淪陷[21]:10[20]:17;6日,崇陽淪陷[25]:17;8日,通城淪陷[22]:15。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後,各縣相繼光復。

民國38年(1949年)5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二兵團在團風蘄春一線渡江,隨後兵分兩路,肖勁光部西進包圍武漢韓先楚部從金牛賀勝橋方向進攻咸寧[64]。16日,第四十軍一二〇師占領咸寧[18]:19;17日,第五十八軍一七二師五一四團占領通山[20]:431;23日,第四十軍一二〇師三五八團進駐崇陽[25]:20,隨後開進通城[22]:17;25日,解放軍沔東指揮部令反正的原國民黨十九兵團(系5月15日張軫金口起義的部隊[65])進駐嘉魚[19]:232;25日,解放軍一一九師前衛部隊進駐蒲圻[21]:13

文化大革命時期,文化部於1969年3月在咸寧縣甘棠公社(今向陽湖鎮)籌建「五七幹校」,中國多位文化領域知名人物被下放到咸寧:原文化部副部長李琦趙辛初、文學家沈從文、作家冰心馮牧、詩人郭小川臧克家、畫家范曾、書法家佟韋、考古學家傅振倫、翻譯家文潔若、歷史學家單士元等,1974年幹校解散[43]:4

131工程地下的通道

中蘇交惡時期,為防範蘇聯核打擊,中央主席毛澤東決定在華中地區設立一個戰時指揮部。1969年1月31日,總參謀長黃永勝簽署命令,批准在咸寧地區建設地下指揮部,代號「131工程」,供毛澤東、林彪等軍政領導人用作戰時指揮所。建築位於高橋鄉澄水洞,地上一層、地下二層,主體長800公尺,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有130多套住房,其中65號居室是毛澤東的豪華住所。131工程原計劃投資3億元,建設包括飛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在內的附屬工程,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後,131工程草草收場,實際投資1.3億元。因中蘇未實際開戰,毛澤東與林彪從未到過131工程,只有黃永勝曾來此視察。中國改革開放後,131工程移交給咸寧地區管理,現已開發為旅遊景區。[66][67]

地理

[編輯]

位置面積

[編輯]

咸寧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三省交界處,有「湖北南大門」之稱[43]:41。咸寧市北與武漢市接壤,東與黃石市交界,西隔長江與荊州市相望,南與江西省九江市湖南省岳陽市為鄰,位於東經113°32′—114°58′,北緯29°02′—30°17′[43]:41。市區路距武漢市中心86.5公里[68]、黃石市區107公里[69]、荊州市區240公里[70]、岳陽市區152公里[71]、九江市區241公里[72]

《咸寧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所載咸寧市的總面積為9,751.53平方公里(國土二調數值)[13],《咸寧市志 1965-2005》、《咸寧年鑑》所載的面積為9,861平方公里[43]:41[73]:3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錄入的面積為10,019平方公里[74],《咸寧統計年鑑》記錄的總面積為10,033平方公里[15]:27,《湖北省統計年鑑》記錄的總面積為10,049平方公里[16]:185

地形地貌

[編輯]
九宮山

咸寧市以丘陵地貌為主,丘陵占總面積的55.8%,其次是山地27.8%和平原16.4%,屬於江漢平原江南丘陵的過渡地帶[73]:39。由西北向東南有赤壁咸安沿江湖積衝擊平原、崇陽方山-咸安大幕山低山丘陵區、通城-崇陽-通山盆地、幕阜山九宮山侵蝕構造中山丘陵區[43]:68。境內海拔最高點是通山縣九宮山的老鴉尖,高1,656公尺[73]:39。咸寧西北部的平原是江漢平原的一部分,海拔高23至280公尺,溫泉城區淺部局部為第三系灰岩礫岩,岩溶發育,地下水較豐富[43]:68

地質

[編輯]

咸寧市大地構造屬揚子地塊南部的大陸邊緣型冒地槽[43]:63古生代初期,古中國地台分解後,揚子准地台形成,中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運動使揚子准地台開始向台褶帶轉化,侏羅紀時代的燕山運動使台褶帶更加複雜,咸寧幕阜山地區因地殼重熔,形成重熔型花崗岩侵位,到侏羅紀末期,已形成現今咸寧市的構造格架[73]:36。進入新近紀後,斷塊運動明顯減弱,山地和緩抬升,盆地內地勢經夷平後,接受以河湖相為主的披蓋式沉積,到第四紀時已基本反映現代自然地理景觀[43]:63

咸寧市位於揚子准地台中段的大冶台褶帶的梁子湖凹陷、咸寧台褶束、通山台褶束三個四級構造單元內,地層上屬揚子地層區的下揚子地層分區和江南地層分區,中元古代第四紀地層均有出露[43]:64。岩性以岩漿岩為主,其次是變質岩[73]:38。市內有近東西向、北東向和北西向三條斷裂帶,控制了區內不同時代的地層發育、構造變形、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43]:67

水系

[編輯]
嘉魚縣潘家灣長江渡口

咸寧全境屬長江水系,長江幹流流經咸寧市西北部,是咸寧市與荊州市武漢市(部分)的界河,咸寧市有長江河段138公里[43]:70。咸寧河湖密布,全市有246條河流、19個湖泊[注 3],主要屬富水陸水淦水流域,淦水幹流亦流經咸寧城區[43]:70。湖泊主要有西梁湖斧頭湖蜜泉湖大岩湖黃蓋湖[75]:54-56。此外,咸寧市境內建有5座大型水庫以及18座中型水庫[43]:70,五座大型水庫為富水水庫陸水水庫青山水庫南川水庫三湖連江水庫[75]:122-151

2011年數據,咸寧市全年水資源總量65.01億立方公尺(地表與地下不重複計算),地表水資源量62.78億立方公尺,地下水資源量13.38億立方公尺,另有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8.0010億立方公尺(不含三湖連江水庫)[73]:40。咸寧市溫泉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的有四處:溫泉城區潛山溫泉、赤壁五洪山、嘉魚蛇屋山、崇陽浪口溫泉[43]:72。潛山溫泉為中型熱田,有十幾個泉群,水溫42~53℃[43]:72

氣候

[編輯]

咸寧市屬亞熱帶濕潤型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無霜期長。冬季盛行偏北風,乾燥偏冷;夏季盛行偏南風,高溫多雨。咸寧市區多年均溫17.22℃,年均降雨1,599.9㎜。咸寧市有記錄的最高溫出現在2003年8月1日,極端41.7℃。最低為1969年1月31日的-15.4℃,均在咸安測得。最多降水2,014㎜,系2004年測得,最少僅951.6毫米,出現在1968年。冬季有降雪,平均每年降雪12.7天,記錄測得最大降雪為1972年2月7日的通山,最大積雪深度35公分。[43]:69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1980~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4.2
(75.6)
29
(84)
34.7
(94.5)
35.7
(96.3)
37.4
(99.3)
38.6
(101.5)
41.5
(106.7)
41.7
(107.1)
40.1
(104.2)
36.4
(97.5)
32.2
(90.0)
25.8
(78.4)
41.7
(107.1)
平均高溫 °C(°F) 8.7
(47.7)
11.1
(52.0)
15.3
(59.5)
22.5
(72.5)
27.5
(81.5)
30.4
(86.7)
33.8
(92.8)
32.9
(91.2)
28.6
(83.5)
23.2
(73.8)
17.5
(63.5)
11.5
(52.7)
21.9
(71.5)
日均氣溫 °C(°F) 4.6
(40.3)
6.9
(44.4)
10.9
(51.6)
17.5
(63.5)
22.5
(72.5)
25.9
(78.6)
29.2
(84.6)
28.2
(82.8)
23.8
(74.8)
18.2
(64.8)
12.3
(54.1)
6.6
(43.9)
17.2
(63.0)
平均低溫 °C(°F) 1.6
(34.9)
3.8
(38.8)
7.4
(45.3)
13.6
(56.5)
18.5
(65.3)
22.4
(72.3)
25.6
(78.1)
24.7
(76.5)
20.3
(68.5)
14.5
(58.1)
8.7
(47.7)
3.3
(37.9)
13.7
(56.7)
歷史最低溫 °C(°F) −6.7
(19.9)
−7.7
(18.1)
−2.2
(28.0)
2.3
(36.1)
9
(48)
12.6
(54.7)
19.4
(66.9)
18.4
(65.1)
10.8
(51.4)
2.3
(36.1)
2.5
(36.5)
−10.7
(12.7)
−10.7
(12.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71.1
(2.80)
86.2
(3.39)
132.1
(5.20)
180.1
(7.09)
197
(7.8)
230.2
(9.06)
234.9
(9.25)
156.6
(6.17)
93.9
(3.70)
93
(3.7)
78.9
(3.11)
45.9
(1.81)
1,599.9
(63.08)
平均相對濕度(%) 79 77 78 77 76 78 75 78 78 77 77 76 77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76]

資源

[編輯]
咸寧孝子山生態保護林

咸寧市的陸生野生動物共有32460餘,包括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節肢類獸類等。境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白鷴金貓[73]:47

咸寧市有喬木樹種共112、354、1,114、54個變種。主要用材樹有杉木馬尾松楠竹柏木櫟類楊樹刺槐泡桐樟樹等,經濟樹種有茶樹桂花油茶油桐柑桔烏桕棕櫚板栗杜仲厚朴獼猴桃等,珍惜樹種有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香果樹銀杏水杉鍾萼木禿杉、二級保護植物三尖杉凹葉厚朴紅椿篦子三尖杉胡桃鵝掌楸金錢松[73]:47。咸寧市森林覆蓋率達54.2%[77]:103

咸寧市境內共發現了59種礦產,稀土金屬砂礦、鉀長石鈉長石白雲母、鎂白雲岩等礦產儲量較大[73]:47。為配合「綠色崛起」的經濟理念,咸寧市已將數十座礦山關閉[78]

自然災害

[編輯]
1998年洪災赤壁的長江水位線標示牌

因地處季風區,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咸寧市夏季易發江汛與山洪,進入秋冬時節則出現持續數月的乾旱[75]:255宋代嘉魚縣馬鞍山至江夏縣赤磯山一帶修築了四邑公堤防禦江洪,歷經宋元明清數代修葺,至今仍在發揮作用[79]。雖然修築了堤壩,但是江汛爆發時節仍難擋洪水泛濫,清朝乾隆道光年間,四邑公堤數修數潰,在1829至1834年間甚至連續6年潰口,嘉魚、蒲圻咸寧等沿江縣被淹,當地有「道光道光,十年九荒」的民謠[75]:256。明清時代,平均近六年就有一次水災,民國時期三十九年間,共發生水災14次,頻率增加到近三年一遇[75]:25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發生了19次水災[75]:258。尤以1998年特大洪災最為嚴重,暴雨導致內澇,長江水位居高不下,8月22日赤壁站水位達到峰值33.73公尺,江堤18處潰口,淹沒農田227萬畝,倒塌淹沒房屋85,393間,受災人口136萬人,轉移安置17.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0.3億元(本章節的災害統計包含陽新縣[75]:261

政治

[編輯]

四大機構

[編輯]
咸寧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咸寧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咸寧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咸寧市人民政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咸寧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周鋒[80] 朱慶剛[81] 楊軍[82] 梁細林[83]
民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漢族
籍貫 湖北省安陸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北省武漢市
出生日期 1971年3月(53歲) 1968年5月(56歲) 1970年5月(54歲) 1967年2月(57歲)
就任日期 2024年10月 2022年1月 2021年11月 2022年1月
咸寧市人民政府

1965年5月27日,中發〔65〕318號文批覆,同意增設中共咸寧地委[43]:575。同年6月22日,湖北省委決定,先成立咸寧地委辦事處,為省委與省人民委員會派出的黨政合一的機構,王瑞生為首任書記[43]:575。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覆撤銷咸寧地區,設立地級咸寧市,中國共產黨咸寧市委員會於1999年3月18日正式掛牌[43]:579

1965年至1984年,咸寧地區未設立人大工作機構,1984年成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咸寧地區聯絡處,後改稱聯絡組,系地廳級單位[43]:663。咸寧撤地設市後,咸寧市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一次會議於1999年6月5日召開,選舉產生常務委員會,首任常委會主任是李明貴[43]:663

1965年7月19日,國務院同意設立咸寧地區專署,隨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專署被咸寧地區革命委員會取代[43]:685-686。1978年8月25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咸寧地區設立行政公署的通知》,咸寧地區行政公署成立[43]:687,專署和公署均是省級政府的派出機構,行政長官(專員)的任命由省級部門負責。國務院批覆設立地級咸寧市後,1999年6月正式成立咸寧市人民政府,6月5日召開的咸寧市人大一屆一次會議選舉產生了咸寧市政府第一屆市長、副市長,首任咸寧市長是李明波[43]:690-691

1965年至1984年,咸寧地區未設立政協機構,1984年成立湖北省政協咸寧地區聯絡處,後改稱聯絡組,系地廳級單位[43]:672。咸寧撤地設市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委員會一屆一次會議於1999年6月4日召開,選舉產生委員會,首任政協主席是程光亮[43]:672-673民主黨派在咸寧市成立的分支機構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咸寧市總支委員會[84]中國民主同盟咸寧市委員會[43]:630中國民主建國會咸寧市委員會[43]:631中國民主促進會咸寧市支部[85]中國農工民主黨咸寧市委員會[43]:631

行政區劃

[編輯]

咸寧市下轄1個市轄區、4個,代管1個縣級市

此外,咸寧市設立有國家級咸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咸安區橫溝橋鎮屬咸寧高新區管轄[86]

咸寧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87]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13]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88]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89]
街道
辦事處
421200 咸寧市 Xiánníng Shì 9,751.50 2,658,316 咸安區 437000 6 52 12
421202 咸安區 Xián'ān Qū 1,503.08 657,590 浮山街道 437000 3 9 1
421221 嘉魚縣 Jiāyú Xiàn 1,019.53 285,642 魚岳鎮 437200 8
421222 通城縣 Tōngchéng Xiàn 1,131.21 426,288 雋水鎮 437400 9 2
421223 崇陽縣 Chóngyáng Xiàn 1,959.33 427,130 天城鎮 437500 8 4
421224 通山縣 Tōngshān Xiàn 2,420.62 391,311 通羊鎮 437600 8 4
421281 赤壁市 Chìbì Shì 1,717.71 470,355 赤馬港街道 437300 3 10 1

經濟

[編輯]

2018年統計,咸寧市國內生產總值為1,362.42億元,第一、二、三產業的產值分別為186.88億元、662.83億元、512.71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72 : 48.65 : 37.63[16]:39。人均生產總值53,655元[16]:186,低於湖北省平均值66,616元[16]:3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7元[16]:190,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66元[16]:177。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32億元,支出248.34億元[16]:137

2014年,咸寧市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38.3萬人、貧困村192個、貧困縣3個(崇陽縣通山縣通城縣),在經歷五年的精準扶貧後,2018年底咸寧市的貧困人口降至2.3萬,貧困發生率從17.63%下降到1.06%,崇陽、通山已實現「脫貧摘帽」[97]

農業

[編輯]
咸寧的農田

2017年統計,咸寧全市有216.7萬鄉村人口,其中農業從業人員42.52萬人,共有農業用地55.154萬公頃,以林地和耕地為主[15]:111。咸寧市的平原湖區已被開墾到極限,耕地後備資源緊缺[43]:73。咸寧市的農作物以糧食作物和蔬菜為主,糧食作物又以水稻為主[43]:130-134

2000年,咸寧市政府提出以「楠竹之鄉」、「桂花之鄉」、「苧麻之鄉」、「茶葉之鄉」和獼猴桃蔬菜苗木英語Seedling生豬雷竹水果作為農業主導產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43]:224。同在2000年,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將咸寧市咸安區命名為「中國桂花之鄉」[98];2013年,「咸寧桂花」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99]。時至今日,桂花已成為咸寧市首屈一指的特色產業,桂花樹也成為了咸寧市的市樹,品種數量、古樹數量、基地面積、鮮桂花產量、桂花品質等五個主要指標位居中國第一[11],桂花產量居中國第二[77]:103,全行業產值達10億元[100]。2017年,咸寧市產茶葉5.5萬噸,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磚茶產區[77]:103,中國流通茶葉協會已將赤壁命名為「中國青磚茶之鄉」[101]。清末羊樓洞生產的「川」字牌磚茶在中國西北地區享有很高聲譽[102],生產「川」字茶的趙李橋茶廠中華老字號企業,其趙李橋磚茶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03]。咸寧市也是中國苧麻生產加工的重點地區[77]:103。此外,咸寧市還有黃袍山油菜、楊芳豆豉、楊芳醬油、崇陽野桂花蜜、通山麻餅、南川蜜桔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04]

2017年咸寧市主要農作物生產情況[15]:130-137
糧食 稻穀 小麥 玉米 大豆 薯類英語Tuber crop 油料英語Oil crop 花生 油菜籽 甘蔗 蔬菜 瓜果 園林水果 茶葉
種植面積(萬公頃) 20.851 14.13 1.072 2.034 0.692 1.286 8.118 0.699 6.945 0.107 9.68 0.869 2.44 3.01
產量(萬噸) 98.75 78.23 2.554 7.68 1.29 5.49 11.52 1.70 9.18 5.79 256.41 22.89 7.66 5.05
2017年咸寧市畜牧業和水產業生產情況(單位:萬頭、萬隻、萬噸)[15]:138-140
家禽 禽蛋 牛奶 水產品 淡水捕撈 淡水養殖
存欄 出欄 存欄 出欄 存欄 出欄 存欄 出欄
207.96 277.58 16.69 3.09 23.24 21.37 1,906.96 2,945.13 2.92 0.15 20.62 2.53 18.09

工業

[編輯]
咸安區馬橋鎮的工廠

2017年,咸寧市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9個,工業總產值1,853.30億元,利潤總額125.26億元[15]:147。形成了以電力能源、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機電製造、森工製紙、冶金建材為主的六大工業支柱產業[73]:17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是咸寧市規模最大的工業類型,2017年有128家企業從事非金屬礦業,工業總產值257.89億元[15]:156赤壁市嘉魚縣是咸寧地區最主要的工業產區,分別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2個、170個,產值550.95億元、560.33億元[15]:192。咸寧市有一家企業進入「2019年湖北企業百強排行榜」——位於嘉魚縣的民營鋼鐵企業金盛蘭冶金科技列排行榜第49位[105]。「2019湖北省民營企業100強」名單中,咸寧市有兩家企業:金盛蘭冶金科技(24)和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73)上榜[106]。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廣核集團簽約,在通山縣城東北的大畈鎮建設咸寧核電站[107]。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後,國務院叫停了包括咸寧在內的多個核電站項目[108],湖北省原計劃在「十三五」期間爭取國家同意啟動咸寧核電建設[109],但截至2020年初尚未有更進一步消息。

截止2017年,咸寧市設有七個開發區:咸寧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咸安經濟開發區、赤壁經濟開發區、赤壁蒲紡工業園區、通城經濟開發區、崇陽工業園區、通山經濟開發區,生產總值414.41億元,工業總產值1,448.68億元[15]:50-51

第三產業

[編輯]
咸寧市的商廈

2017年,咸寧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97.24億元,進出口34.2億元,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89.88億元[15]:16-17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湖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湖北銀行交通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咸寧市設立了分支機構[73]:247-255,咸寧市組建了咸寧農村商業銀行[110]、咸安長江村鎮銀行[111]、赤壁長江村鎮銀行[112]等地方農村商業銀行。咸寧市共有星級飯店44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3家、三星級26家[15]:277,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在2010年授予咸寧碧桂園鳳凰溫泉酒店五星級資格[113]

人口

[編輯]
歷史人口[注 4]
年份 總人口
1949 100.22萬
1953 110.31萬
1964 140.05萬
1982 207.78萬
2000 277.21萬
2010 246.26萬
[18]:104-105[21]:88[19]:94-95[25]:94
[22]:41[20]:54-55[43]:109-110

1949年,咸寧六縣總人口為100.22萬人[注 5][43]:109[114]:151。隨後咸寧人口進入高速增長時期,即使三年困難時期也保持了7.28‰的高增長,1968年達到增速峰值46.3‰[43]:109。20世紀70年代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後,人口增長逐漸降緩,1980年下降到12.83‰,同在1980年,咸寧六縣人口超過兩百萬[注 6][43]:110[114]:152。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咸寧市共有93.16萬戶、265.83萬人[115]:6戶籍人口有2,964,114人[116]:52。2017年末統計,咸寧市共有戶籍人口304.01萬人,自然增長率7.08%,常住人口253.51萬人,人口密度253人/平方公里[15]:57-59

2010年人口普查中,咸寧市共有男性1,264,784人、女性1,197,799人,性別比為105.59[116]:6。60歲以上人口共294,790人,占總人口的11.97%;65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共187,610人,占總人口的7.62%[116]:176-184。按國際通行的標準界定[注 7][117],咸寧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咸寧市15歲以上的文盲有98,844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4.87%[116]:223,大學專科學歷及以上人口有137,723人,占15歲以上人口的6.79%[116]:265

咸寧市民族構成(六普[116]:101-160
民族 漢族 回族 壯族 苗族 土家族 蒙古族
人口 2,458,961 2,268 311 287 232 158
占總人口比例 99.85% 0.09% 0.01% 0.01% 0.01% 0.01%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62.62% 8.59% 7.92% 6.41% 4.36%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咸寧市常住人口為2658316人。[115]

2022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303.61萬人[118],戶籍人口出生2.13萬人、死亡1.43萬人。

文化

[編輯]
咸寧市博物館

藝術

[編輯]

提琴戲是流傳於鄂南地區崇陽通城通山等地的戲曲劇種,用大筒子胡琴作為主奏樂器,在儺案戲、打案戲、神案戲、還願戲中表演,2008年崇陽提琴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119]。通山自北宋至今都有以木雕為職業的手藝人[120]通山木雕有「木板上的刺繡」之稱,2014年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21]

文物

[編輯]
崇陽銅鼓

咸寧市有七家國家文物局在冊的博物館:咸寧市博物館、赤壁市博物館、崇陽縣博物館、通城縣博物館、嘉魚縣博物館、通山縣博物館和咸寧市咸安區博物館[122]

咸寧市境內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李自成墓孫郭胡城址新店土城遺址沈鴻賓故居王明璠府第赤壁摩崖石刻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另有33處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何功偉烈士故居錢亦石故居劉家橋民居咸安古橋咸安三一八慘案叢葬坑廟山遺址太平洞羊樓洞、新店明清石板街花園嶺墓群王家嶺墓群祝家嶺墓群秦國夫人墓赤壁古橋蒲圻城牆峨石寶塔舒橋、淨堡橋重修咸寧堤記碑聖廟祖爺殿寶石民居群譚氏宗祠周家大屋青山崖洞堰石梘堰劉景韶墓米應生故居陳壽昌墓天岳關南虹橋堯家林遺址靈官橋天岳關抗日將士陣亡紀念亭割耳坡紅軍烈士紀念地

1977年6月,崇陽縣出土一件商代銅鼓(崇陽銅鼓),通高75.5公分,重42.5公斤,形制與「雙鳥饕餮紋鼓」(日本泉屋博物館稱夔神鼓[123])稍異,由鼓冠、鼓身、鼓足三部分組成[124],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銅鼓,曾入選「中華文物精品展展品」,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展出,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125]

教育

[編輯]
湖北科技學院

截止2017年,咸寧市共有大專院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15所、高中26所、初中121所、小學354所,在校學生人數分別為35,315人、18,693人、40,609人、86,827人、227,972人[15]:281-282。小學入學率、初中入學率均為100%,高中入學率98.2%[15]:285。2017年地方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65億元[15]:285

湖北科技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是位於咸寧市的兩所大專院校。湖北科技學院原稱咸寧學院,2003年由咸寧醫學院和咸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合併[43]:818,2011年更名為湖北科技學院[126],湖北科技學院有藥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資質[127]。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03年,由咸寧教育學院、咸寧財貿工商管理學校、咸寧應用科技學校合併建成[43]:820

咸寧市有兩所學校入選「湖北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即湖北省鄂南高級中學赤壁市第一中學。鄂南高中是咸寧市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1984年從咸寧溫泉中學分離獨立辦校[43]:823,2018年高考超過700人達到湖北省一本錄取線[128]

新聞媒體

[編輯]

在出版物方面,《咸寧日報》是中共咸寧市委機關報,於1966年7月1日創刊[129]:248。該報社旗下還出版運營一份都市生活類報紙《香城都市報》[130]。在廣播電視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媒體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131]湖北廣播電視台的信號皆可在咸寧市接收,這些媒體會在部分時段播出咸寧市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132]。中共咸寧市委則擁有咸寧廣播電視台,2008年11月由咸寧電視台、咸寧人民廣播電台、咸寧市廣播電視發射台、咸寧《楚天聲屏報》報社、咸寧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發展中心等機構合併而成[133],該台旗下共有2條電視頻道與2條廣播頻率[134]。除市級廣電媒體以外,咸寧市各縣級行政區還擁有自己的融媒體中心,以報道在地新聞為主[135],其中赤壁市融媒體中心也是湖北省第一個縣級融媒體中心[136]

醫療衛生

[編輯]
咸寧市中心醫院(同濟咸寧醫院)

截止2017年,咸寧市共有醫院32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240個,分別有床位9,632張、3,562張,全市有衛生人員21,698人,其中職業醫師6,743人[15]:310-311。主要醫療機構有咸寧市中心醫院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咸寧市中醫醫院等。咸寧市中心醫院的前身是1966年建成的咸寧專署人民醫院,1996年12月通過三級甲等醫院評審,1999年更名咸寧市中心醫院[43]:930。2011年起,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全面託管咸寧市中心醫院,組建同濟咸寧醫院[137]。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前身是咸安區人民醫院,2008年更名市第一人民醫院,仍隸屬於咸安區衛生局[138]

瘧疾麻疹痢疾流行性感冒等是20世紀中後期咸寧地區高發的傳染性疾病,20世紀60年代傳染病年均發病率3.3%,70年代上升到7.55%,80年代下降到1.36%,90年代起中國不再將流感列入傳染病疫情報告,同期咸寧地區傳染病發病率下降到0.34%[43]:934-937。2017年統計,肝炎肺結核梅毒已成為新時代咸寧市發病率最高的三種傳染病,發病率分別為每十萬人169.985例、96.516例、34.640例[15]:313。2019年末至2020年初,中國大陸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咸寧市共確證836例病患,821人出院、15例死亡[139],於2020年3月17日實現確診病例全部「清零」[140]

2014年,咸寧麻塘風濕病醫院治療風濕的「鎮氏風濕病馬錢子療法」被國務院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41]

交通

[編輯]

公路

[編輯]
107國道咸寧收費站
咸寧汽車站

民國十七年(1928年),羊樓洞趙李橋修通了一條長4公里的公路(洞趙路),成為咸寧地區第一條現代汽車路[142]:79。1938年10月鄂南淪陷前,國民政府已在咸寧地區修築了452.28公里的公路[142]:77。1965年咸寧專區成立時,區內共有8條簡易砂石路、2條過境省際幹線,通車里程1,800.94公里[43]:139。1981年,咸寧地區第一條二級公路——賀勝橋溫泉公路改建完成[142]:322,1993年改建升級為咸寧地區首條一級公路[43]:139。截止2017年,咸寧市公路通車里程16,064.58公里,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里程1,710.79公里;共有國道521.18公里、省道994.25公里[15]:251

106國道通山縣洪港鎮賈家源村入境咸寧,向西經過九宮山鎮、通山縣城、崇陽縣城,折向南經過通城縣城、馬港鎮界上村進入湖南省平江縣地界[143]:204-209 107國道咸安區賀勝橋鎮入境咸寧,向南抵咸寧城區,折向西南,經汀泗橋鎮赤壁城區、趙李橋鎮進入湖南省臨湘市地界[143]:202-203,212-213 316國道 106國道 共線進入通山縣,在賈家源村以東分離,向北進入黃石市陽新縣,咸寧境內段僅1.13公里[43]:140。此外, 351國道雙溪橋鎮進入咸寧,向西經過咸寧城區、潘家灣鎮,進入洪湖市[144]京港澳高速武漢市江夏區進入咸安區,向西南經過赤壁市,在新店鎮土城村進入湖南省,咸寧段於2002年竣工通車[43]:140武深高速自武漢市江夏區進入嘉魚縣(嘉魚北段高速),向南經過通山縣(嘉通高速),在通山縣界上村(通界高速)進入湖南省,咸寧境內最後建設的一段(嘉魚北段)於2018年竣工通車[145]大廣高速黃石市陽新縣進入通山縣,向南經過燕夏鄉洪港鎮後進入江西省,咸寧段於2012年建成通車[146]杭瑞高速自陽新縣進入咸寧,向西過通山、崇陽、通城三縣後進入湖南省,咸寧段於2011年建成通車[147]。省級咸通高速自咸寧東互通向南至通山縣南林橋互通,連接蘄嘉高速與杭瑞高速,於2013年通車[148]。省級蘄嘉高速自黃石進入咸寧(黃石至咸寧段也稱黃咸高速),向西過咸安區、嘉魚縣,在嘉魚長江大橋仙洪高速,於2013年通車[149]。省級黃咸高速尚在規劃中,計劃自鄂州市梁子湖區向南,在金牛樞紐接入蘄嘉高速,鄂州至咸寧段也稱「鄂咸高速」,在2019年獲得湖北省發改委批覆,因金牛樞紐位於黃石大冶市金牛鎮境內,黃咸高速實際上未入境咸寧[150][144]。規劃中的高速還有武咸快速通道[151]、通山至九江市武寧縣高速公路[152]

2019年,嘉魚長江大橋落成,連接嘉魚縣與洪湖市,長1,650公尺,是咸寧市第一座長江大橋[153][154]赤壁長江大橋於2017年開始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155]

鐵路

[編輯]
咸寧火車站

粵漢鐵路咸寧段於1913年動工修建,1917年通車,後為京廣鐵路的一部分,1969年9月複線建成通車,2001年完成電氣化改造[43]:163。咸寧段有賀勝橋橫溝橋咸寧汀泗橋官塘驛中伙鋪赤壁蒲圻茶嶺趙李橋共10個站。2009年,京廣高速鐵路武廣段開通,咸寧境內有咸寧北赤壁北兩個站[156][157]。2013年,設計最高時速300公里[158]武咸城際鐵路通車,每日開行十對動車往返於咸寧和武漢[159],咸寧段有賀勝橋東橫溝橋東咸寧東咸寧南4座車站[160]。規劃中的鐵路有咸(寧)宜(春)吉(安)鐵路[161]以及武漢經咸寧至南昌的高速鐵路[162]

水路

[編輯]

截止2017年,咸寧市有內河航道里程442.75公里[15]:251長江陸水富水淦水等河流均可通航[43]:156。2008年,湖北省政府決定將武漢鄂州黃岡、咸寧四市港口統一規劃,建設武漢新港[163],咸寧市規劃港口岸線11.95公里,規劃各類泊位54個,形成通過能力1,760萬噸,共規劃嘉魚、赤壁兩個港區[164]

城市建設

[編輯]
自潛山國家森林公園俯瞰咸寧市區

弘治年間,咸寧知縣周介創築土城,周長四里[18]:439。抗日戰爭時期,城區遭日機空襲轟炸,滿目瘡痍,光復時城內「大小商店不滿百家,人口不足四千」[18]:439永安是咸寧的老城,1965年咸寧專區成立,專署設在療養勝地溫泉,溫泉逐漸發展為新城[18]:439-440。永安與溫泉之間是浮山,20世紀70年代時是咸寧的工業區[18]:440。永安、浮山、溫泉之間以長安大道、溫泉大道連接[143]:201,使城區呈啞鈴狀[18]:440。2004年,在《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關於加快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鄂辦發〔2004〕26號文件)中,將咸寧市列為武漢城市圈的構成市[165]

截止2017年,咸寧市區面積1503.08平方公里(咸寧市將咸安區全部規劃入市區),城區面積16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68.1平方公里,城市建設用地52.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62.68萬人,城區人口36.58萬人。咸寧市有城市道路672.37公里,其中安裝路燈道路253公里,建有供水管道633公里、排水管道290公里[14]

旅遊

[編輯]
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劉家橋民居

2017年,咸寧市共接待遊客5,730萬人,旅遊總收入292.50億元,創造外匯988萬美元[15]:277。遊客群體多來自武漢市,也有來自長株潭地區以及周圍地市,海外遊客則以日本人居多[166]。全市有A級以上旅遊風景區29個[15]:277,主要景區有三國赤壁古戰場九宮山隱水洞羊樓洞131工程等。2018年,三國赤壁古戰場晉升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成為咸寧首家5A級景區[167]。1996年,林業部批准原潛山林場建立潛山國家森林公園[43]:263湖北大學有學者提出以咸寧幕阜山為代表建設「鄂南國家公園」的設想[168]

溫泉康養是咸寧市有特色優勢的旅遊產業,2006年起,咸寧市政府針對溫泉產業實施了包括輔助性投資、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旅遊獎勵資金等財政支持政策[169],在《咸寧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中提出建設以溫泉療養為中心的旅遊休閒體系[170]。2006年起,國家旅遊局湖北省人民政府舉辦、湖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咸寧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湖北咸寧國際溫泉文化旅遊節」[171]至今已舉辦11屆[172]。2011年,國土資源部命名咸寧為「中國溫泉之城[173]

友好城市

[編輯]

截止2020年,咸寧市與四個城市結為國際友好城市:

人物

[編輯]

明朝,咸寧地區的著名人物有兵部尚書李承勛方逢時南京戶部尚書汪宗伊東閣大學士熊開元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清朝有江寧布政使塗文鈞陝西布政使雷以諴、清末資政院議員吳懷清黃文潤。中華民國建立後,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擔任要員的有南京臨時政府財政部次長王鴻猷、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張國淦、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約法會議議員張國溶第一屆立法委員葉叶琹總統府資政但燾廣西省長馬君武重慶市長及西康省主席賀國光南京市長石瑛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咸寧地區的著名人物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黃永勝東部戰區陸軍政治委員張紅兵中共中央候補委員陳剛財政部長殷承禎監察部長錢瑛糧食部副部長聶洪鈞九三學社創始人吳藻溪等。[43]:1035-1119

注釋

[編輯]
  1. ^ 咸寧市沒有法定的市歌,民間多將《江南桂花香》當做市歌。2004年,咸寧市人大代表毛曉光提案將《江南桂花香》列為咸寧市歌,結果被駁回,理據是歌曲主體是泛指、虛化的「江南」,歌詞通篇沒有出現「咸寧」二字。
  2. ^ 公元280年拆分武昌郡和江夏郡時,下雉縣的歸屬不明。
  3. ^ 僅計算33.33公頃以上面積的湖泊。
  4. ^ 本列表人口僅為咸寧六縣的數值,不含鄂城縣、陽新縣等人口普查時屬咸寧地區、後劃出的縣。
  5. ^ 《咸寧市志1965-2005》載,1949年咸寧、通城、崇陽、通山、蒲圻、嘉魚、陽新七縣人口為134.38萬人,《陽新縣誌》載1949年陽新縣人口為34.16萬人,相減得到咸寧六縣人口100.22萬人。
  6. ^ 《咸寧市志1965-2005》載,1980年咸寧、通城、崇陽、通山、蒲圻、嘉魚、陽新七縣人口為265.19萬人,《陽新縣誌》載1980年陽新縣人口為64.69萬人,相減得到咸寧六縣人口200.5萬人。同樣方法計算得到咸寧六縣1979年人口總數為198.16萬人,因此1980年咸寧六縣人口超過兩百萬。
  7. ^ 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7%或者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10%。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連結至維基文庫 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撤销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的批复. 維基文庫. 1998-12-06 (中文). 
  2. ^ 賈文毓 李引 主編. 中国地名辞源.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5: 430. ISBN 7-5080-3790-1. 
  3. ^ 蒋星华当选咸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熊亚平、石玉华当选副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0-01-10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4. ^ 新一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 咸寧日報. 2017-07-10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5. ^ 李榮. 中国语言地图集. 香港: 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 1991: B6. ISBN 978-7-1000-7053-9. 
  6. ^ 绿满咸宁春潮涌——咸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纪实. 咸寧新聞網. 2015-12-22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7. ^ 王恬; 夏正鋒. 咸宁蝉联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咸寧網. 2019-03-14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5). 
  8. ^ 朱哲; 王恬. 咸宁市成功蝉联国家卫生城市 城市面貌改变显著. 咸寧宣傳網. 2018-03-26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9. ^ 朱哲; 鎮強. 咸宁城市品牌宣传口号和城市标识确定. 咸寧日報. 2017-09-08 [2019-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0. ^ 楊永恆 主編.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北京: 中譯出版社. 2019: 207. ISBN 978-7-5001-6138-7. 
  11. ^ 11.0 11.1 市树桂花树. szyj.xnnews.com.cn. 咸寧市史志研究中心. 2019-05-22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12. ^ 李娉. 乡愁是一首歌——解读歌曲《江南桂花香》. 咸寧新聞網. 2017-11-28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13. ^ 13.0 13.1 13.2 咸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PDF). 咸寧市人民政府. 2018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19). 
  14. ^ 14.0 14.1 李禮平 總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7.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9-01.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夏金平 胡敏 主編; 咸寧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咸寧調查隊. 咸宁统计年鉴 2018.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37-8634-1.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李團中 鄧智紅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 湖北统计年鉴 2019.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9. 
  17. ^ 咸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PDF). 咸寧日報. [2021-07-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7-09).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常守先 周鴻雁 主編; 湖北省咸寧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咸宁市志. 北京: 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2. ISBN 7-5074-0673-3.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張平雲 主編; 湖北省嘉魚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 嘉鱼县志. 武漢: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 ISBN 7-5352-1169-0. 
  20.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王致遠 主編; 湖北省通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 通山县志.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1. ISBN 7-5034-0349-7. 
  21.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21.10 21.11 21.12 胡嘉運 饒子平 主編; 湖北省蒲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 蒲圻志. 深圳: 海天出版社. 1995. ISBN 7-80615-101-X. 
  22.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李湘生 總編; 通城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纂. 通城县志. 1985. 
  23. ^ 23.0 23.1 周振鶴. 西汉政区地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7-08. CSBN 11001·813. 
  24. ^ 24.0 24.1 24.2 24.3 周振鶴; 李曉傑; 張莉.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秦汉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7-309-11161-3.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周文俊 汪和平 周紹清 主編; 崇陽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纂. 崇阳县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1. ISBN 7-307-01106-9. 
  26. ^ 李曉傑. 东汉政区地理.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9. ISBN 7-5328-2841-7. 
  27. ^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 27.06 27.07 27.08 27.09 27.10 27.11 27.12 27.13 27.14 27.15 胡阿祥; 孔祥軍; 徐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12. ISBN 978-7-309-10429-5. 
  28. ^ 二十五史补编 第三册.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29. ^ 嘉庆一统志 卷三三六 武昌府二·古迹. 下雉縣,晉義熙中併入陽新。 
  30. ^ 沈約. 連結至維基文庫 宋书·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維基文庫 (中文). 本名沙羡,屬武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又立沙羡,而沙陽徙今所治。文帝元嘉十六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度江夏。 
  31. ^ 沈約. 連結至維基文庫 宋书·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維基文庫 (中文). 本屬長沙,文帝元嘉十六年度巴陵,孝武孝建元年度江夏。 
  32. ^ 二十五史补编 第四册. 北京: 中華書局. 1956. 
  33. ^ 嘉庆一统志 卷三三六 武昌府二·古迹. (下雋故城)在通城縣西。……(樂化廢縣)在通城縣東南。 
  34. ^ 魏徵. 連結至維基文庫 隋书·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 維基文庫 (中文). 江夏郡舊置郢州。梁分置北新州,尋又分北新立土、富、洄、泉、豪五州。平陳,改置鄂州。統縣四,戸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一。江夏舊置江夏郡。平陳,郡廢,大業初復置。有烽火山、塗水。武昌舊置武昌郡。平陳,郡廢,又廢西陵、鄂二縣入焉。有樊山、白山。永興陳曰陽新。平陳,改曰富川。開皇十一年廢永興縣入,十八年改名焉。有五龍山。蒲圻梁置上雋郡,又有沙陽縣,置沙州,州尋廢。平陳,郡廢。有石頭山、魚岳山、鮑山。 
  35. ^ 35.0 35.1 35.2 35.3 施和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04. ISBN 978-7-309-05597-9. 
  36. ^ 36.0 36.1 郭聲波.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唐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9-05598-6. 
  37. ^ 37.0 37.1 37.2 37.3 李曉傑.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五代十国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309-12681-5. 
  38.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李昌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9-05599-3. 
  39. ^ 李治安; 薛磊.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9-05601-3. 
  40. ^ 郭紅; 靳潤成.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9-05602-0. 
  41. ^ 傅林祥; 林涓; 任玉雪; 王衛東.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10. ISBN 978-7-309-05603-7. 
  42. ^ 42.0 42.1 42.2 傅林祥; 鄭寶恆.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09-05604-4. 
  43. ^ 43.00 43.01 43.02 43.03 43.04 43.05 43.06 43.07 43.08 43.09 43.10 43.11 43.12 43.13 43.14 43.15 43.16 43.17 43.18 43.19 43.20 43.21 43.22 43.23 43.24 43.25 43.26 43.27 43.28 43.29 43.30 43.31 43.32 43.33 43.34 43.35 43.36 43.37 43.38 43.39 43.40 43.41 43.42 43.43 43.44 43.45 43.46 43.47 43.48 43.49 43.50 43.51 李兵 黃楚平 任振鶴 丁小強 主編; 咸寧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咸宁市志 1965-2005. 武漢: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52-6846-4. 
  44. ^ 呂克焱 主編; 武昌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 武昌县志.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1989. ISBN 7-307-00616-2. 
  45. ^ 丁有國 姜斌 主編; 鄂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 鄂州市志. 北京: 中華書局. 2000. ISBN 7-101-02561-7. 
  46. ^ 46.0 46.1 李漢新 主編; 《赤壁市民政志》編纂委員會 編. 赤壁市民政志. 香港: 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2003. ISBN 962-450-100-9. 
  47. ^ 陽新縣人民政府 陽新縣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阳新县志. 武漢市: 崇文書局. 2011. ISBN 978-7-5403-1960-1. 
  48.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連結至維基文庫 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撤销咸宁地区设立地级咸宁市的批复(国函〔1998〕103号). 維基文庫. 1998-12-06 (中文). 
  49. ^ 劉玉關. 尧家林文化遗址: 五千年前刀耕火种的文明. 咸寧新聞網. 2014-03-24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50. ^ 劉森淼. 荆楚古城风貌. 武漢: 武漢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0-6988-6. 
  51. ^ 武漢大學考古系歷史專業; 咸寧地區博物館; 通城縣文化館. 湖北通城尧家林遗址的试掘. 江漢考古. 1983, (3): 1-12+62-107. ISSN 1001-0327. 
  52. ^ 52.0 52.1 52.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咸寧市博物館; 赤壁市博物館. 赤壁土城——战国西汉城址墓地调查勘探发掘报告.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4. ISBN 7-03-013376-5. 
  53. ^ 陳希子; 童金健. 千年以后,“江南第一楚城”焕新颜!就在赤壁新店. 咸寧日報. 2019-07-26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4). 
  54. ^ 咸安孙郭胡城址跻身“国保”. 湖北日報. 2013-06-14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 
  55. ^ 張大可.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 蘭州學刊. 1985, (2): 75-81. 
  56. ^ 張修桂. 赤壁古战场历史地理研究.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3): 94-103. 
  57. ^ 顧誠. 李自成牺牲的前前后后——兼评石门县为僧说.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1982, (2): 41-54. 
  58. ^ 陳輝. 钟人杰起义史实考. 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4, (1): 41-49. 
  59. ^ 王斌. 湘鄂战争述评. 軍事歷史研究. 2007, (2): 94-102. 
  60. ^ 馬沈. 汀泗桥战斗考. 近代史研究. 1992, (4): 272-282. 
  61. ^ 李宗仁. 汨罗河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 文史春秋. 1994, (5): 57-60. 
  62. ^ 諶宗仁. 鄂南秋收暴动. 武漢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1, (S1): 60-68. 
  63. ^ 63.0 63.1 敖文蔚 主編. 湖北抗日战争史 1931-1945年. 武漢市: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6. ISBN 7-307-04751-9. 
  64. ^ 李良明; 田子渝; 曾成貴. 湖北新民主革命史 解放战争时期卷.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622-3719-8. 
  65. ^ 劉丹. 张轸金口起义与汉川改编始末. 檔案記憶. 2019, (2): 19-21+2. 
  66. ^ 程漢明. 鄂南“131”地下工程之谜. 檔案記憶. 2017, (7): 15-16. ISSN 1003-8167. 
  67. ^ 樂楚. “131”工程,南中国最大的地下军事指挥部. 文史博覽. 2011, (6): 60-61. ISSN 1672-8653. 
  68. ^ Google Inc. 咸宁市区至武汉市区行车里程 (地圖). Google Inc. 2020-03-19 [2020-03-19]. 
  69. ^ Google Inc. 咸宁市区至黄石市区行车里程 (地圖). Google Inc. 2020-03-19 [2020-03-19]. 
  70. ^ Google Inc. 咸宁市区至荆州市区行车里程 (地圖). Google Inc. 2020-03-19 [2020-03-19]. 
  71. ^ Google Inc. 咸宁市区至岳阳市区行车里程 (地圖). Google Inc. 2020-03-19 [2020-03-19]. 
  72. ^ Google Inc. 咸宁市区至九江市区行车里程 (地圖). Google Inc. 2020-03-19 [2020-03-19]. 
  73. ^ 73.00 73.01 73.02 73.03 73.04 73.05 73.06 73.07 73.08 73.09 73.10 夏福卿 主編; 咸寧年鑑編輯委員會 編. 咸宁年鉴 2012. 2012. 
  7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15-05: 106. ISBN 978-7-5031-8036-1. 
  75. ^ 75.0 75.1 75.2 75.3 75.4 75.5 75.6 咸寧地區水利志編纂委員會. 咸宁地区水利志.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7-216-03064-8. 
  76. ^ 中国地面气候标准值月值(1981-2010). data.cma.cn.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5). 
  77. ^ 77.0 77.1 77.2 77.3 朱俊成; 張敏; 何國松. 咸宁、岳阳、九江跨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廣州: 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 2017. ISBN 978-7-5192-3968-8. 
  78. ^ 咸宁今年将关闭64家非煤矿山. 中國礦業報. 2016-04-25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79. ^ 楊國安. 国家、堤防与社会:明清两湖水利事业中的国家介入与区域协作——以四邑公堤为中心的考察. 人文論叢. 2012: 139-161. 
  80. ^ 周锋任咸宁市委书记. 中國經濟網. 
  81. ^ 咸宁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简历 朱庆刚当选主任. 中國經濟網.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82. ^ 杨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8). 
  83. ^ 咸宁新一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 梁细林当选主席. 中國經濟網.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0). 
  84. ^ 劉丁維. 民革咸宁市总支委员会成立 开创经济社会发展. xianningxiwnenw. 2015-05-20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85. ^ 聞期駿; 陳希子. 民进咸宁市支部正式成立 周洪宇李建明到会祝贺. 咸寧新聞網. 2016-03-21 [2020-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86. ^ 咸宁市行政区划. 咸寧市人民政府. 2015-03-31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8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5-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88. ^ 咸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 咸寧市人民政府. [2021-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89.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90. ^ 葉福生 夏澤寬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09.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09: 43. ISBN 978-7-5037-5669-6. 
  91. ^ 葉福生 夏澤寬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10.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0: 45. ISBN 978-7-5037-6042-6. 
  92. ^ 李團中 許曉紅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15.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5: 45. ISBN 978-7-5037-7509-3. 
  93. ^ 李團中 許曉紅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16.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6: 45. ISBN 978-7-5037-7847-6. 
  94. ^ 李團中 鄧智紅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17.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7: 47. ISBN 978-7-5037-8206-0. 
  95. ^ 李團中 鄧智紅 總編; 湖北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 湖北统计年鉴2018.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8: 45. ISBN 978-7-5037-8531-3. 
  96. ^ 陳越月 責任編輯; 咸寧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咸寧調查隊. 咸宁统计年鉴2018.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8. ISBN 978-7-5037-8634-1. 
  97. ^ 周鵬. 咸宁市38.3万贫困人口将于今年底全部脱贫. 楚天都市網. 2019-10-16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98. ^ 咸宁,唯一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 www.sohu.com. 湖北省檔案局「讀檔」公眾號. 2017-04-05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99. ^ 咸宁市首例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咸宁桂花"解码. 咸寧新聞網. 2013-07-22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0. ^ 咸宁桂花产业值达到10亿元. www.hgylj.com. 城市園林綠化. 2019-10-22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1. ^ 赤壁市成为湖北省首个“中国青砖茶之乡”. 赤壁網. 2013-08-01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2. ^ 雷該翔. 赤壁市砖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茶世界. 2013, (9): 57-60. 
  103. ^ 王怡然. “赵李桥砖茶技艺”传承人甘多平:做好人才能做好茶. 中國台灣網. 2016-11-30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4. ^ 吳青朋. “嘉鱼珍湖莲藕”被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咸寧新聞網. 2015-10-29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5. ^ 2019年湖北企业100强排行榜出炉(附完整榜单). 中商情報網. 2019-09-21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6. ^ 2019湖北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出炉 看看都有谁. 荊楚網. 2019-07-30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07. ^ 咸宁核电站简介. www.hbahjx.com. 咸寧新聞網. 2018-02-08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5). 
  108. ^ 彭小東. 咸宁核电站项目搁浅 多个产业半途而废. 每日經濟新聞. 2012-11-30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109. ^ 湖北对核电要求迫切 争取国家同意咸宁核电项目. 長江網. 2015-06-20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110. ^ 周榮華. 咸宁市筹建咸宁农村商业银行 助推鄂南强市. 咸寧新聞網. 2013-06-19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11. ^ 中国银监会湖北监管局关于湖北咸安武农商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变更名称的批复. www.cbrc.gov.cn.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5-08-18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 
  112. ^ 艾菊桂. 武农商村镇银行进驻赤壁. 南鄂晚報. 2011-09-23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13. ^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五星级饭店评定网上公示. www.gov.cn. 中國政府網. 2010-11-24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14. ^ 114.0 114.1 田祥繼 主編; 湖北省陽新縣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纂. 阳新县志. 北京: 新華出版社. 1993. ISBN 7-5011-1690-3. 
  115. ^ 115.0 115.1 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湖北省統計局. [2021-07-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1). 
  116. ^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劉洪 總編; 湖北省人口普查辦公室; 湖北省統計局. 湖北省人口普查资料 上册.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037-6545-2. 
  117. ^ 蔡鑫.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与影响. 中國經貿導刊. 2009, 23. 
  118. ^ 咸寧市2022年人口http://www.xianning.gov.cn/xxgk/xxgkml/tjsj/tjgb/202304/t20230407_3029641.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9. ^ 李雅迪. 浅谈崇阳提琴戏的起源. 戲劇之家. 2017, (18): 7-9+27. ISSN 1007-0125. 
  120. ^ 王萬泉. 湖北通山民间木雕艺术的现代思考.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3, (11): 137-138. ISSN 2095-4654. doi:10.16751/j.cnki.hbkj.2013.11.063. 
  121. ^ 木板上的“刺绣”——通山木雕. 楚天都市報. 2019-05-17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4). 
  122. ^ 全国博物馆名录. gl.sach.gov.cn. 國家文物局.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8). 
  123. ^ 夔神鼓(きじんこ). www.sen-oku.or.jp. 泉屋博物館.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31). 
  124. ^ 林邦存. 谈谈我国早期铜鼓. 江漢考古. 1980, (2): 51-54. ISSN 1001-0327. 
  125. ^ 周琦. 八旬老农意外烧伤处境堪忧,42年前曾挖出国宝崇阳商代铜鼓. 澎湃新聞. 2019-06-05 [2020-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1). 
  126. ^ 范步. 咸宁学院更名“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日報. 2011-12-30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27. ^ 药学硕士. www.cdgdc.edu.cn.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28. ^ 鄂南高中2018年高考再创佳绩 一本线突破700人. 咸寧新聞網. 2018-06-25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29. ^ 湖北省地方志編篡委員會 編. 《湖北省志·新闻出版》. 湖北省武漢市: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年. ISBN 7216010418. 
  130. ^ 杜先龍 等. 如何在媒体融合中提升“四力”:以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为例. 《中國地市報人》. 2021年, (6). CNKI DSBR202106016需付費查閱. 
  131. ^ 中国之声──中国国家新闻广播. 央廣網. 中國北京: 中央廣電總台. 2021-08-25 [2024-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2). 
  132. ^ 咸寧年鑑編輯部. 《咸宁年鉴:2009》. 中國湖北. 2009年: 297. OCLC 678709211. 
  133. ^ 咸宁广播电视台2015年度部门决算信息公开. 咸寧市人民政府. 2016-09-28 [2024-05-04]. 
  134. ^ 地级以上播出机构及频道频率名录(截至2023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電總局. 2014-01-16 [2024-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5). 
  135. ^ 鄧志文; 段婷婷; 胡美玲; 譚輝煌. 鄂南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中國湖北: 湖北科技學院). 2024年, (2): 10–21. CNKI XNSZ202402002需付費查閱. 
  136. ^ 赤壁:县级融媒 赤壁探路. 湖北日報 (中國湖北: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 2019-02-15 [2024-05-04] –透過今日京山新聞網. 
  137. ^ 同济“托管”抒写咸宁样本. 湖北日報. 2014-12-1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38. ^ 历史沿革. www.xndyrmyy.com. 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39. ^ 2020年3月1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新華網. 2020-03-20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0). 
  140. ^ 李榮; 楊崢. 咸宁成为湖北首个“双清零”州市. 雲南日報. 2020-03-18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1. ^ 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镇氏风湿病疗法入选国家非遗. 咸寧新聞網. 2014-12-10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2. ^ 142.0 142.1 142.2 呂鑑權; 咸寧地區公路史編纂委員會 編纂. 咸宁公路史.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ISBN 7-114-02842-3. 
  143. ^ 143.0 143.1 143.2 汪虹波 李建國 柯美忠 主編; 湖北省民政廳區劃地名處; 湖北省地圖院; 中國地圖出版社. 湖北省行政区划图集. 北京: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10. ISBN 978-7-5031-5243-6. 
  144. ^ 144.0 144.1 雷闖. 鄂咸高速公路获批 届时鄂州到咸宁仅需40分钟. 湖北日報. 2019-05-29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5. ^ 張全錄. 武深高速湖北段今日贯通 武汉开车去深圳9小时. 武漢晚報. 2018-12-2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6. ^ 大广高速昨日全线通车. 咸寧新聞網. 2012-05-04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7. ^ 袁立新; 程昌宗; 趙忠志. 咸宁市将迎来“大交通”时代. 南鄂晚報. 2011-10-13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8. ^ 汪明. 咸通高速全线通车 通山至武汉最快只需80分钟. 湖北日報. 2013-12-27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49. ^ 湖北黄咸高速26日通车 从黄石到咸宁只需40分钟. 楚天時報. 2013-12-1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8). 
  150. ^ 78.75亿!鄂咸高速公路重新获批. 黃石發布. 2019-05-27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51. ^ 葛建偉.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咸安推进交通项目建设上台阶. 咸寧網. 2019-11-2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52. ^ 湖北拟建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 湖北日報. 2019-09-19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53. ^ 湖北嘉鱼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9-11-30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54. ^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提前3月通车. 湖北日報. 2019-12-03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55. ^ 江萌.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获批开建. 湖北日報. 2017-05-26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56. ^ 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新華社. 2009-12-2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30). 
  157. ^ 咸宁北站举行开通仪式. 咸寧日報. 2009-12-27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58. ^ 張珊妮. 武咸城际铁路全线铺轨贯通 全程28分钟拟年底运营. 荊楚網. 2013-07-28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5). 
  159. ^ 劉舒. 武咸城际铁路12月28日开通 每日10对动车往返武咸. 長江日報. 2013-12-26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 
  160. ^ 張雨; 孟立; 張琦. 武咸城际铁路运行图公布 时空距离最短40分钟. 人民網. 2013-12-27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8). 
  161. ^ 周其亮建议:咸宜吉铁路途经铜鼓县并设站. 消費日報. 2020-01-19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162. ^ 左陽天. 武汉到南昌高铁启动规划 江西深度对接“一带一路”. 中國江西網. 2019-01-18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09). 
  163. ^ 俞儉. 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破亿 成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港. 新華社. 2011-01-03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64. ^ 武汉新港港口总体布局图. www.whxg.gov.cn. 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 [2020-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2). 
  165. ^ 邵俊. 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 (博士論文). 華中科技大學. 2015. 
  166. ^ 桑霞. 咸宁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北社會科學. 2011, (4): 78-80. ISSN 1003-8477. doi:10.13660/j.cnki.42-1112/c.010884. 
  167. ^ 三国赤壁古战场正式升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咸宁首家5A级景区. 咸寧旅遊資訊網. 2018-10-30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68. ^ 侯邦飛; 廖質琪. 建立“鄂南国家公园”的设想. 可持續發展. 2017, 7 (2): 71-76. doi:10.12677/SD.2017.72009. 
  169. ^ 萬龍; 陳池波. 财政支持对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咸宁温泉为例.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 2018, 38 (3): 12-20. ISSN 2095-4654. doi:10.16751/j.cnki.hbkj.2018.03.004. 
  170. ^ 徐榮珍. 休闲视野下咸宁温泉旅游的发展探析.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 15 (5): 93-96. ISSN 1672-1047. 
  171. ^ 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 新華網. 2017-08-14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72. ^ 江發權; 蔡祖峰. 湖北·咸宁第十一届温泉文化旅游节在武汉启幕.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 2019-09-29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73. ^ 湖北省咸宁市. www.xinhuanet.com. 新華網. 2017-07-25 [2020-03-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74. ^ 朱哲. 咸宁市与韩国江原道太白市签署友好城市交流协议. 咸寧新聞網. 2013-06-25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9). 
  175. ^ Veresegyház Város Önkormányzatának lapja VII (PDF) 11. 2013-11: 3 [2020-03-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19). 
  176. ^ 姜明助; 熊婧. 咸宁市领导会见韩国义王市代表团 签署系列合作交流协议. 咸寧市政府網. 2018-09-05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 
  177. ^ 帕拉大区与中国咸宁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蘇利南中華日報. 2017-02-07 [2020-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