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國王級戰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 large, light gray warship sits motionless in a calm sea
威廉皇儲號於斯卡帕灣(1919年)
概況
使用者  德意志帝國海軍
前級 皇帝級戰艦
次級 巴伐利亞級戰艦
服役期 1914年-1919年
完成數 4
損失數 4
技術數據
船型 戰艦
排水量
  • 標準:25,796公噸(25,389長噸)
  • 滿載:28,600公噸(28,100長噸)
船長 175.4公尺(575英尺6英寸)
型寬 29.5公尺(96英尺9英寸)
吃水 9.19公尺(30英尺2英寸)
動力輸出 30,576匹軸馬力(22,801千瓦特)
動力來源 3 × 3軸蒸汽輪機
船速 21.2節(39.3公里每小時)
續航力 8,000海里(15,000公里)以12節
乘員 1136人
武器裝備
裝甲

國王級戰艦(德語:König-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建造的四艘戰艦船級。該船級由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王儲號所組成。戰爭於1914年爆發後,作為公海艦隊最強大的軍艦,該船級在整個一戰期間都被編入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服役。期間艦隻參加了日德蘭海戰的若干艦隊行動,並在該次海戰中擔當戰鬥隊形的先鋒。它們在戰爭中全部倖存,並於1918年11月被英國皇家海軍扣留在斯卡帕灣。當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下令鑿沉整個公海艦隊後,全部四艘同級艦均在1919年6月21日沉沒。

國王級是在其前身皇帝級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其中一個主要的變化是主砲砲位的布置。皇帝級艦在五座雙聯發砲塔中安裝了十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砲,其中一座砲塔安裝在艦艏,兩座以超射布局部署在艦艉,另外兩座則作為翼砲塔以鋸齒梯陣配置在艦舯。而在國王級上,翼砲塔不再有主砲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砲塔前移並安排為超射布局,以及一座被安裝於艦舯中心線的獨立向後砲塔,它們可在舷側來回移動,但無法向前開火;艦尾的兩座超射砲塔則被保留。這使得舷側擁有更寬的射擊角度,因為所有十門砲都可以在同一個大區域進行發射[a],然而艦隻的向前開火能力卻被降低,有六門砲局限於在翼砲塔進行橫向移動,僅四門砲可以全向發射。

設計

[編輯]

國王級戰艦是根據《德國海軍法》的第二修訂案進行研發。該修訂案作為對英國無畏號在1906年下水後的回應提出,但同時在1906年分配至德國海軍的資金亦將於原定1911年再次補充資金之前用完。[1]而在法案中,除了追加預算以外,所有大型軍艦的服役期限也從25年縮短為20年;這是要迫使帝國議會劃撥更多的資金給額外艦艇。為了向議會施壓,時任帝國海軍部總參謀的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威脅辭職,該法案在1908年3月獲得壓倒性通過。[2]

服役壽命的縮短使得海防艦齊格弗里德級奧爾登堡級以及戰艦布蘭登堡級都必須替換。在1906年通過的海軍法第一修訂案條款中,鐵必制曾要求但未能爭取到新戰艦的研發資金;研發資金現在已得到了議會的批准。新海軍法還額外增加了10億金馬克用於海軍預算。[3]在四艘薩克森級鐵甲艦被替換為四艘拿騷級戰艦,以及六艘西格弗里德級艦隻被替換為黑爾戈蘭級皇帝級之後,接下來將被替換的艦隻將是布蘭登堡級戰艦。國王號和它的三艘姊妹艦分別以S號、替換腓特烈·威廉選帝侯號(Ersatz Kurfürst Friedrich Wilhelm)、魏森堡號(Ersatz Weissenburg)和布蘭登堡號(Ersatz Brandenburg)作為臨時名稱被訂購。[b]

整體特徵

[編輯]
國王級的平面及立面圖,來自1919年的《簡氏戰艦年鑑英語Jane's Fighting Ships

國王級戰艦的水線長度為174.7公尺,全長為175.4公尺。在29.5公尺的梁寬、9.19公尺的前吃水和9.0公尺的後吃水下,國王級的常規排水量達到25796噸,處於全作戰負載時的最大排水量則可達28600噸。艦身以橫向及縱向的鋼結構框架建造,外側船殼鋼板則以鉚釘接合。船體被分為18個水密隔艙,其中包括長度占船體總長約88%的雙層船底英語Double bottom[4]

德國海軍歷史學家埃里希·格略訥(Erich Gröner)在他的著作《德國軍艦1815-1945年》中寫道,德國海軍認為國王級是「非常優秀的海上艦船」。[5]它們遭遇巨浪時僅有輕微的速度損失,在滿時最多損失66%的速度和8度傾側。同時它們還有2.59公尺的橫向穩心高度。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王儲號的標準船員編制均為41名軍官和1095名士兵;而國王號作為第三戰列分艦隊旗艦[6]還可額外配備14名軍官和68名士兵。所有艦體內部都可攜帶若干小型船隻,標準配備包括一艘哨艇、三艘駁船、兩艘汽艇、兩艘高低桅帆船和兩艘小划艇[5]

推進裝置

[編輯]

國王級最初設想的推進裝置是由兩個由蒸汽渦輪機驅動的外軸,及使用MAN牌六缸二衝程柴油發動機,每分鐘150轉產生12000匹軸馬力之中心軸組成。[7]然而柴油機的發展卻曠日持久,當局遂在隨後決定僅將這一技術安裝在大選帝侯號和藩侯號之中[7],但最終全部國王級戰艦均未安裝柴油發動機。[7]作為替代,它們分別配備了三組帕森斯英語C. A. Parsons and Company(國王號及王儲號)、AEG-伏爾鏗(大選帝侯號),或貝格曼(藩侯號)式蒸汽輪機以驅動直徑為3.8公尺的三葉螺旋槳[8]蒸汽由運作在16個水密隔艙內的3台燃油及12台燃煤的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Schulz-Thornycroft)細管徑三鍋筒水管鍋爐提供。[5]

動力裝置的額定功率為30576匹軸馬力(22801千瓦)。在試航中,艦隻也曾達到過40834-45568匹軸馬力(30450-33980千瓦)。[8]艦隻設計的最高速度為21節(39公里每小時;24英里每小時),並可以12節的巡航速度航行8000海里(15000公里),若速度達到18節,則航程會被縮短為4000海里。最大燃料攜帶能力為3000噸燃煤及600噸重油[4]每艘艦有兩個方向舵電力是由四組渦輪發電機和一對柴油發電機提供,可輸出總電功率為2040千瓦的225伏特電力。[5]

武器系統

[編輯]
大選帝侯號的尾部砲台

國王級戰艦裝備的主砲為十門305公釐50倍徑速射砲[c],它們分布在五座雙聯裝砲塔中。[5]兩座砲塔以超射布局被安裝在主甲板上層艦艏,第三座置於兩個煙囪之間的艦舯,而第四和第五座砲塔也以超射布局排列在司令塔後方的艦艉。每座砲塔下方都有一個操作室,並與迴轉揚彈的更下方彈藥庫相連。砲塔採用電力控制,砲口是通過液壓升降。為致力降低火災的可能性,砲塔內的一切都由鋼材製造。[9]艦舯砲塔的布置是根據前身皇帝級進行改良,這使得所有十門主砲的側向射角較大,並有四門可以朝正前方發射——而不是皇帝級的兩門。全船有900發彈藥,意即每門砲有90發。[5]305公釐砲具有每分鐘發射2-3枚405.5公斤重的穿甲彈射速,並且預計可在需要更換砲管前發射200發。該砲也可以用作發射405.9公斤重的烈性炸藥。這兩種類型的彈藥是通過兩個裝藥器進行裝填:RP C/12型主推進劑裝藥上膛至重達91公斤的黃銅藥筒內,RP C/12型前推進器裝藥則上膛至34.5公斤重的絲綢炸藥包。這可提供每秒855公尺的初速。國王級戰艦的砲塔最初允許提升的最大角度為13.5度,這使得最大射程為16200公尺。而在經過改良後,提升角度被增加至16度,射程範圍也相應的增加至20400公尺。[10]

副砲系統英語Battleship secondary armament包括十四門150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15 cm SK L/45,它們分別安裝在頂層甲板側面的MPL C/06.11型砲廓英語Casemate內。[11]這些砲被用於防禦魚雷艇,並可總共供應2240發砲彈。砲彈可以打擊13500公尺以內的目標,而在1915年改良後,射程範圍擴大至16800公尺。其持續射速為每分鐘5至7輪。砲彈重45.3公斤,並會連同13.7公斤重的RP C/12型推進劑裝藥上膛至黃銅藥筒。它提供的初速為每秒835公尺。砲口在需要更換前的工作壽命估計約為1400發。[11]

國王級還攜帶有六門安裝在砲廓內的88公釐45倍徑速射砲英語8.8 cm SK L/45 naval gun。六門砲分布在司令塔前方的兩側,並都朝向正前方。這些砲總共可供應3200輪、或每砲200發彈藥,[5]射速為每分鐘15發。10公斤重的烈性炸藥可以通過這些砲口發射,並連同3公斤重的RP C/12型推進劑裝藥上膛。這些砲的預計壽命約為7000輪。[12]它們後來被移除,並由安裝在司令塔後方兩側的四門88公釐45倍徑高射砲所取代。[5]

按照無畏艦時代主力艦的慣例,艦隻還武裝有五門500公釐水下魚雷發射管。其中一門分布在艦艏,其餘四門則安裝在舷側——每側各兩門。這些發射管可供應16枚魚雷[5]魚雷為G7型,它們有7.02公尺長,並都配備有一個重達195公斤的爆破彈頭。在37節的航行速度中,魚雷的射程範圍為4000公尺,而當速度下降至27海里時射程範圍則可增加一倍以上,至9300公尺。[13]

裝甲系統

[編輯]

國王級戰艦的裝甲防護系統採用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這是同期德國軍艦的標準配置。艦隻中央的主防禦區包裹有350公釐厚的裝甲帶,它們大多位於艦隻最重要的部分。這也包括彈藥庫和輪機艙。次級防禦區的裝甲帶則有所減弱,至前部180公釐和尾部120公釐。艦艏和艦艉則不受裝甲保護。防魚雷艙壁的裝甲隔板厚40公釐,縱貫整個艦體的長度,僅比主裝甲帶短若干米。主裝甲甲板在大多數區域都有60公釐厚,儘管涉及艦隻更重要區域的部分厚度增大至100公釐。[5]

前司令塔也受重型裝甲保護,兩側分別為300公釐厚和塔頂為150公釐厚。後司令塔則採用較薄的裝甲,其兩側分別只有200公釐厚和塔頂為50公釐厚。而各主砲塔兩側則有300公釐厚,塔頂為110公釐厚。150公釐砲的砲廓也有170公釐厚的裝甲板,砲本身則具有80公釐厚的保護層,以保護船員免受彈殼碎片擊中。[5]

建造

[編輯]

國王號作為這一船級主導艦,是在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以編號33建造。它於1911年進行龍骨架設,1913年下水,並於1914年8月9日編入艦隊服役。大選帝侯號為該船級的第二艘艦,是在漢堡伏爾鏗船廠以編號4建造。它也於1911年進行龍骨架設,1913年5月5日下水,並在國王號之前於1914年7月30日入役。藩侯號是在不來梅威悉船廠以編號186建造。它於1911年架設,1913年6月4日下水,並在1914年10月1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入役。王儲號作為該船級的最後一艘艦,是在1912年於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架設。它於1914年2月21日下水,並在九個月後便於11月8日入役。[14]

國王級艦隻

[編輯]
艦隻 造船廠 名稱來源 架設日期 下水日期 完工日期 結局
國王號 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符騰堡威廉二世國王 1911年10月 1913年3月1日 1914年8月10日 1919年6月21日鑿沉
大選帝侯號 漢堡伏爾鏗船廠 布蘭登堡腓特烈·威廉選帝侯 1911年10月 1913年5月5日 1914年7月30日
藩侯號 不來梅威悉船廠 巴登藩侯 1911年11月 1913年6月4日 1914年10月1日
王儲號 基爾日耳曼尼亞船廠 普魯士威廉王儲 1911年11月 1914年2月21日 1914年11月8日

服役歷史

[編輯]

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

[編輯]
王儲號插圖

國王級戰艦在戰爭中參加的首次重大行動是1914年11月15日至16日的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這次突襲主要是由弗朗茲·馮·希佩爾率領的戰鬥巡洋艦編隊的第一偵察集群實施。而國王級戰艦,連同拿騷級、黑爾戈蘭級和皇帝級等公海艦隊主力則進行遠程支援。公海艦隊的指揮官腓特烈·馮·英格諾爾決定占據大致在北海中部,即斯卡布羅以東約130海里的位置。[15]

英國皇家海軍此時已從最近擱淺的馬德堡號巡洋艦英語SMS Magdeburg上截取了德軍的電碼本,意識到行動正在進行,但不確定德國人將在何處發動襲擊。因此,海軍部下令派出戴維·貝蒂率領的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英語1st Battlecruiser Squadron、六艘戰艦組成的第二戰列分艦隊英語2nd Battle Squadron (United Kingdom),以及一些巡洋艦驅逐艦,試圖對德國戰鬥巡洋艦進行攔截。[15]然而,貝蒂的特混編隊卻直接沖入了公海艦隊主力艦群中。清晨6時20分,貝蒂的部分驅逐艦接觸到了德國V155號魚雷艇。這使得英國驅逐艦和德國巡洋艦頻繁在超近距離中開始了長達兩小時的混戰。在首次相遇的時候,國王級戰艦距離6艘英國無畏艦僅有不到10英里,這是在極佳的射程範圍之內,但在黑暗中,無論是英國或德國指揮官均未察覺到對方艦隊的虛實。儘管德皇下令在沒有他明確批准的情況下不要讓艦隊輕舉妄動,但英格諾爾將軍對此感到厭惡,不願意遵守。他得出的結論為己方部隊面對的是大艦隊主力,因此在首次接觸的10分鐘後,他下令向左轉舵往西南方向前進。轉舵因持續攻擊而延誤,但還是在6時42分完成。[16]在隨後大約40分鐘的時間裡,兩支艦隊是以平行的航線行駛。至7時20分,英格諾爾下令進一步向左轉舵,將他的艦隊駛回德國水域。[17]

砲擊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

[編輯]

國王級戰艦參加了另一次英格蘭沿岸的突襲行動,並再次為德國的戰鬥巡洋艦艦隊的第一偵查群提供支援。第一偵查群是在1916年4月24日10時55分從玉石灣德語Jadebusen錨地出發,公海艦隊的其餘部分則隨後在13時40分出發。戰鬥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在前往目標的途中撞上水雷,並不得不撤回。[18]其它戰鬥巡洋艦在砲擊洛斯托夫特時大致平安無事,但在接近雅茅斯期間遇到了哈里奇部隊英語Harwich Force的英方巡洋艦。雙方遂進行了短暫的交火,直至哈里奇部隊後撤。而英國潛艦在該地區出沒的報告則促使第一偵查群撤退。同時,賴因哈德·舍爾將軍也在收到大艦隊從斯卡帕灣基地出動的警告後,率領公海艦隊大部撤回至德國的安全水域。[19]

日德蘭海戰

[編輯]

四艘國王級戰艦作為公海艦隊出擊行動的一部分,導致了日德蘭海戰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行動再次試圖對大艦隊進行部分牽扯和隔離,並在英國主力艦隊報復之前將其摧毀。國王號、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王儲號組成了第三戰列分艦隊的第五支隊,它們是隊形的先鋒。第三戰列分艦隊位於三個戰艦部隊之首,其正後方為該分艦隊第六支隊的皇帝級戰艦。皇帝級身後是第二戰列分艦隊的黑爾戈蘭級和拿騷級;殿後部隊英語Rearguard則由第一戰列分艦隊年邁的德國級前無畏艦組成。[6]

歐洲中部時間[d]16:00前不久,第一偵查群的戰鬥巡洋艦與戴維·貝蒂率領的英國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相遇,雙方就此開始火砲決鬥,其中英國的不倦號英語HMS Indefatigable (1909)在17:00過後、[20]以及瑪麗皇后號在不足一個半小時後均被摧毀。[21]與此同時,德國的戰鬥巡洋艦為了將英國艦隻引向公海艦隊的主力而向南航行。至17時30分,德國戰艦群的首艦,國王號發現第一偵查群和第一戰列巡洋分艦隊接近。德國戰鬥巡洋艦旋即向右轉舵航行,而英國艦隻則向左轉舵。17時45分,舍爾下令向左轉舵2度以使其艦隻靠近英國戰鬥巡洋艦,一分鐘後,即17時46分,他下達了開火的命令。[22]

航行中的國王號

國王號、大選帝侯號和藩侯號最先到達有效射程,它們在21000碼的範圍內分別迎擊戰鬥巡洋艦獅號英語HMS Lion (1910)長公主號英語HMS Princess Royal (1911)虎號[23]國王號的第一次齊射未能命中其目標,於是轉向離它最近的英國艦隻——虎號開火。同時,這艘帶頭的國王級戰艦開始射擊驅逐艦啄羊鸚鵡號英語HMS Nestor (1915)斗鵯號[24]兩艘驅逐艦被德艦隊形包圍,並在忍受了一陣砲擊後移動至一個較好的射擊點。它們各向國王號和大選帝侯號發射了兩枚魚雷,但全部四枚武器均告射失。作為回報,來自其中一艘戰艦的副砲擊中了啄羊鸚鵡號並摧毀其輪機艙。該艦連同游牧人號驅逐艦英語HMS Nomad直接癱瘓及橫臥在德艦隊形前進的路徑上。兩艘驅逐艦相繼沉沒,但德國魚雷艇停下救起倖存者。[25]在18時左右,四艘國王級戰艦轉向正在迫近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戰艦開火,但射擊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因為雙方距離又逐漸拉大。[26]

傍晚19:00後不久,德國巡洋艦威斯巴登號已被無敵號的砲彈擊殘,國王號的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試圖調遣其艦隻對受傷的巡洋艦進行保護。[27]與此同時,英國的第三及第四輕巡洋分艦隊開始對德艦隊形展開魚雷攻擊,在推進至魚雷射程範圍的同時,它們也利用主砲扼制威斯巴登號。國王級戰艦對英國巡洋艦猛烈開火,但即便是德艦主砲的持續射擊也未能擊退英國的巡洋艦群。[28]在隨後的混戰中,英國的裝甲巡洋艦防衛號英語HMS Defence (1907)遭到幾枚來自德國無畏艦的大口徑砲彈擊中。一組齊射穿透了該艦的彈藥庫,並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被摧毀。[29]

在德國艦隊返回玉石灣的時候,拿騷級戰艦的拿騷號西發利亞號波森號,以及黑爾戈蘭級戰艦的黑爾戈蘭號圖林根號負責在外部錨地執行警衛任務。皇帝級戰艦的皇帝號女皇號柳特波德攝政王號負責封鎖威廉港外圍的防禦陣地。而四艘國王級戰艦以及其它的主力艦——那些仍然具備作戰能力,自身擁有燃料和庫存單藥的艦隻則在內港進行補給。[30]

8月19日艦隊出動

[編輯]

1916年8月19日的艦隊出動英語Action of 19 August 1916中,第一偵察集群對北海桑德蘭沿岸的城鎮實施砲擊,試圖引誘和摧毀貝蒂的戰鬥巡洋艦。由於毛奇號英語SMS Moltke馮·德坦恩號是僅有的兩艘在日德蘭海戰後仍具備作戰條件的德國戰鬥巡洋艦,因此有另外三艘無畏艦被分配至部隊參與行動,分別為大選帝侯號、藩侯號和新入役的巴伐利亞號。舍爾上將和公海艦隊的其餘15艘無畏艦則拖後及提供掩護。[31]但英國人已事先破譯了德國人的計劃,並派出大艦隊應戰。在14時35分,舍爾收到了大艦隊迫近的警告,他並不願意在難分伯仲的日德蘭海戰後僅11周便又與整個大艦隊交戰,於是下令全體艦隊掉頭撤回德國港口。[32]

阿爾比恩行動

[編輯]

在1917年9月上旬,繼德國攻克俄國港口里加後,德國海軍決定驅逐仍殘留在里加灣俄國海軍力量。為此目的,海軍部的行動計劃是奪取波羅的海島嶼薩雷馬島,尤其是奪取瑟爾韋半島的俄國砲台[33]9月18日,一次海陸空聯合進攻行動受命出發,以占領薩雷馬島及穆胡島。海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旗艦毛奇號率領的公海艦隊第三戰列分艦隊。第四分艦隊包括四艘國王級戰艦,並在此時加入了巴伐利亞號。第五分艦隊則由五艘皇帝級戰艦組成。連同九艘輕巡洋艦、三艘魚雷艇編隊和幾十艘水雷艇,整個出戰規模約為300艘艦船,並有超過100架飛機和6艘飛艇提供空中支援。共有約24600名官兵參與此次入侵。[34]抗擊部隊的力量則包括原俄國的前無畏艦光榮號太子號,裝甲巡洋艦巴彥號馬卡羅夫將軍號英語Russian cruiser Admiral Makarov蒂亞娜號,26艘驅逐艦,以及若干魚雷艇和砲艇。而薩雷馬島的駐軍人數約為14000人。[35]

行動開始於10月12日,當毛奇號、巴伐利亞號和國王級戰艦開始轟擊塔加拉赫灣英語Tagalaht的俄國岸基砲台。同時,皇帝級戰艦用於攻擊瑟爾韋半島的砲台,目的是穩固穆胡島希烏馬島之間的航道,這將封鎖俄國艦隻在海灣的唯一退路。然而,大選帝侯號和巴伐利亞號卻在行動中撞上了敵方水雷,卻仍然移動至預定海域的射擊陣位;前者的受損程度較輕,但巴伐利亞號則遭到重創,並不得不撤回基爾進行大修。[35]

10月16日,德軍決定分離部分入侵艦隊以清除穆胡島的俄國海軍力量,當中包括兩艘俄國前無畏艦。為此,國王號和王儲號,連同巡洋艦史特拉斯堡號英語SMS Strassburg科爾貝格號英語SMS Kolberg以及一些小型艦隻,被遣往迎戰俄國戰艦。它們是在10月17日清晨抵達,但受制於俄國的深水雷區,這些艦船臨時停留在灣處。而當德國人發現俄國戰艦的305公釐砲超出己方305公釐砲的射程後,他們感到十分錯愕。俄國艦隻設法保持足夠寬的距離,以防止德國戰艦能夠進行還擊,同時仍然維持對德國艦隻進行有效射擊——在若干陣位的德國艦隻不得不採取機動規避來避開俄國砲彈。然而在上午10時,掃雷艇清理了穿越雷區的路徑,國王號和王儲號沖入灣區與俄國戰艦正面交鋒,其中國王號與光榮號對決,王儲號則同時向光榮號和巴彥號開火。俄國艦隻被擊中數十次,直至10時30分由俄國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米哈伊爾·巴希雷夫英語Mikhail Bakhirev下令撤退。光榮號由於受損嚴重無法逃脫,但它被俄方鑿沉,同時船員被疏散至另一艘驅逐艦。[36]

至10月20日,海軍行動有效結束,俄國艦船皆遭摧毀或被迫撤退,德國軍隊則成功控制里加灣諸島。然而在10月29日,藩侯號卻在返回德國期間撞上了水雷。[37]

結局

[編輯]

隨著德國在1918年11月投降,公海艦隊的大部分艦隻在海軍少將路德維希·馮·羅伊特的指揮下,被扣留在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38]在落實凡爾賽條約的談判過程中,艦隊仍然維持拘禁狀態。羅伊特推斷英國方面將在6月21日,即談判到期而無法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會強行搶占德國軍艦,卻不知該期限已被延長至6月23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決定第一時間鑿沉己方艦隻。6月21日上午,英國艦隊離開斯卡帕灣進行訓練演習;11時20分,羅伊特向全體德國軍艦下達了他的命令。[39]

在四艘國王級戰艦中,王儲號是最先沉沒的。它於13時15分滑落至斯卡帕灣水域之下。其次是大選帝侯號,它的沉沒發生於15分鐘後,即13時30分。國王號在大約14時沉沒,但藩侯號直至16時45分才下沉;它是其中一艘最後鑿沉的主力艦——只有興登堡號戰鬥巡洋艦的下沉時間在其之後,時間為17時。[40]大選帝侯號最終在1938年4月29日撈起。艦隻被拖曳至羅塞斯,並在那裡被破碎為廢金屬。其它三艘艦則留在了海底,儘管殘骸已於1962年售予英國。[5]

注釋

[編輯]
  1. ^ 皇帝級艦隻的翼位砲塔也可在舷側開火,但只有非常局限的弧線;司令塔、煙囪、以及上部構造的其它區域大大降低了開火的角度範圍。見:Gröner,第28頁.
  2.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替代(舊艦名)」。見:Gröner,第27頁.
  3.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砲的官方名稱為30.5 cm SK L/5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砲」,而L/50表示砲管長度,即50倍徑。見:Gröner,第23-30頁.
  4. ^ 為與德國人的視角保持一致,本章節提及的時間均為歐洲中部時間。這比協調世界時,即英國常用的時區要提前一小時。

腳註

[編輯]
  1. ^ Herwig,第62頁.
  2. ^ Herwig,第63頁.
  3. ^ Gardiner & Gray,第135頁.
  4. ^ 4.0 4.1 Gröner,第27頁.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Gröner,第28頁.
  6. ^ 6.0 6.1 Tarrant,第286頁.
  7. ^ 7.0 7.1 7.2 Breyer,第276頁.
  8. ^ 8.0 8.1 Gardiner & Gray,第147–148頁.
  9. ^ Herwig,第70頁.
  10. ^ NavWeaps (30.5 cm/50).
  11. ^ 11.0 11.1 NavWeaps (15 cm/45).
  12. ^ NavWeaps (8.8 cm/45).
  13. ^ NavWeaps (Torpedoes).
  14. ^ Gröner,第27–28頁.
  15. ^ 15.0 15.1 Tarrant,第31頁.
  16. ^ Tarrant,第32頁.
  17. ^ Tarrant,第33頁.
  18. ^ Tarrant,第53頁.
  19. ^ Tarrant,第54頁.
  20. ^ Tarrant,第94–95頁.
  21. ^ Tarrant,第100–101頁.
  22. ^ Tarrant,第110頁.
  23. ^ Tarrant,第110–111頁.
  24. ^ Tarrant,第111頁.
  25. ^ Tarrant,第114頁.
  26. ^ Tarrant,第116頁.
  27. ^ Tarrant,第137頁.
  28. ^ Tarrant,第138頁.
  29. ^ Tarrant,第140頁.
  30. ^ Tarrant,第263頁.
  31. ^ Massie,第682頁.
  32. ^ Massie,第683頁.
  33. ^ Halpern,第213頁.
  34. ^ Halpern,第214–215頁.
  35. ^ 35.0 35.1 Halpern,第215頁.
  36. ^ Halpern,第218頁.
  37. ^ Halpern,第219頁.
  38. ^ Tarrant,第282頁.
  39. ^ Herwig,第256頁.
  40. ^ Gröner,第51頁.

參考資料

[編輯]

在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