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國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師,一如帝師,為古代天子帝王封賜德學兼備僧人與宗教人士的尊號。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八說,南北朝時代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年),詔高僧法常入宮講《涅盤經》,尊為國師。因此高僧獲得國師稱號,一般以北齊時代(550年—577年)法常為始。不過這種國師的稱號,在印度早已存在。公元1009年,李公蘊為報答擁立之功,封僧萬行為國師。

佛教東傳之後,西域亦有此稱,傳至西夏,以國師兼功德司正。而元代則十分寵信喇嘛,對於喇嘛特賜或追諡為帝師、國師、三藏國師、灌頂國師者,不勝枚舉。有些國師,兼有政治的權力。最著名的即八思巴。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年)以八思巴(1235年—1280年)為國師,授以玉印,統釋教。十年後(1270年)又將其封為帝師、大寶法王。後此稱號流傳於青藏高原,如明末和碩特蒙古固始汗的稱號即來源於此。

兩代雖保留國師尊號,但受賜者及其禮遇已遠不如元代,僅為宗教官員。明代對管理西藏的僧人首領也稱為國師,秩五品,賜銀印,三年一貢,並許其依律呼畢勒罕轉世承襲。清康熙44年康熙帝章嘉呼圖克圖為國師,管理內蒙古地區的藏傳佛教事務。

中國的國師

[編輯]

日本的國師

[編輯]

淨土宗

[編輯]

淨土宗西山派

[編輯]

臨濟宗

[編輯]

曹洞宗

[編輯]

黃檗宗

[編輯]

華嚴宗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