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人際關係取向
外觀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英文:Fundament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Orientation, FIRO),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舒茲(William Schutz)於1958年創建的一種人際關係理論。該理論主要解釋小型組群的底層人際關係,其基於分析人們在組群交往中追求的主要三種人際關係需求:愛(affection/openness)、歸屬(inclusion)和控制(control)。舒茲展開了一系列名為FIRO-B的測量方式,包括六類、九項的問答。該理論可用於測量和控制組織成員如何感受愛、歸屬和控制,或如何能夠在組織中獲取其他成員的回饋。
描述
[編輯]這些分類通過在社會化、領導力和責任感、個人親密交往等領域測量個體的人際交往能力。基於這種理論,FIRO-B通過三類行為測量,其中每類再分兩項:表達(expressed)和需求(wanted),分別為一個人向他人表達某類行為,和希望他人向其表達某類行為。舒茲相信FIRO-B並非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分析方法,但並不鼓勵類型學的解釋。但是四種氣質仍然被運用到FIRO-B的解釋中,並導致五種氣質(Five Temperaments)的理論誕生。
舒茲主張外部行為在愛、歸屬和控制的影響能夠通過FIRO-B的成績反應出來。對於每個領域的人際需求分為以下三種:(1)缺乏的;(2)過度的;(3)理想的。缺乏是指個體沒有嘗試直接的人際需求;過度則暗示個體過度頻繁地試圖滿足需求;理想則指需求的滿足感。
基本的人際關係取向
[編輯]基本人際關係取向是指人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傾向於採取的行為方式和策略。通常,人際關係取向可以分為:合作取向、競爭取向、迴避取向和妥協取向等四種類型。
- 合作取向:在合作取向中,人們通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達成共同的目標,通過分享知識、經驗和資源來促進彼此的成功。在這種取向中,人們通常關注團隊利益,而不是個人利益。合作取向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加強人際關係,並創造一種積極的合作氛圍。這種取向通常適用於需要共同協作的任務或項目,特別是在團隊工作中。通過合作,每個成員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減輕個人的壓力和負擔,並共同努力實現最終目標。此外,溝通在此取向扮演重要角色。合作需要開放的溝通和意見交流,以確保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和理解團隊的目標和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觀點和反饋被視為建設性的。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並為團隊的成功做出貢獻。然而,合作取向也有其局限性。一些人可能會過於關注團隊的利益,而忽略了個人的利益。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導致個人的犧牲和失去動力。此外,在合作中,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且要避免出現分歧和不和諧。總的來說,合作取向是一種非常積極和有益的人際關係取向方式,它可以創造一種積極的合作氛圍,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在團隊工作中,合作取向可以幫助團隊成員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減輕個人的壓力和負擔,並共同努力實現最終目標。
- 競爭取向:競爭取向是指個體傾向於爭取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追求勝利和成功的一種取向。競爭取向的人往往將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時會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代價來追求自己的目標。這種人際關係的取向可以在不同領域和環境下出現,如職場、學校、家庭等。其具備以下特點:首先,他們通常很自信,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不希望自己輸給別人。其次,他們比較喜歡冒險和挑戰,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目標。第三,他們通常比較獨立,更願意單打獨鬥而不是依靠團隊合作。最後,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占有欲和支配慾,想要掌控事情的發展方向。競爭取向在一些領域如在商業、運動、藝術等領域中帶來積極的效果。同時這類人可以通過超越自己和他人來取得更高的成就和回報。然而,競爭取向也容易引起人際關係的緊張和衝突,導致個體之間的合作和信任受到破壞。總的來說,競爭取向是一種在人際關係中常見的取向,它可以帶來積極的結果,但也需要注意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合作和妥協,以避免衝突和緊張。
- 迴避取向:大多喜歡這種取向的人群都選擇不採取行動或直接迴避問題,以保持和諧和平。迴避取向的人通常比較溫和、善良、有禮貌、不喜歡爭吵或對抗。迴避取向在某些情況下是一種有效的應對策略。例如,當與情緒激動或易怒的人打交道時,迴避取向可以幫助避免激化衝突。迴避取向還可以在處理一些敏感話題時保持謹慎和克制,避免言語衝突和爭執。然而,迴避取向有時也可能導致問題的惡化和無法解決。在某些情況下,迴避取向可能會被視為逃避責任或缺乏勇氣和自信心的表現。如果長期採用迴避取向,可能會導致對問題的忽視和放任,進而產生更大的後果。因此,在使用迴避取向時,需要根據情況進行靈活應對,避免變成固定的行為模式。如果問題需要解決,迴避取向不應該成為長期的應對策略,而應該尋求其他有效的解決方案。
- 妥協取向:妥協取向是在合作和競爭取向之間取得平衡的一種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同點,而不是追求完全的勝利或完全的合作。妥協取向在許多情況下都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取向,因為它可以避免長期的衝突和矛盾。如果我們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或要求,可能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破裂或損害。在實踐中,妥協取向通常需要一些讓步。這些讓步可能涉及到時間、資源、權力或者其他方面的事情。例如,在商業談判中,雙方可能需要在價格、交貨時間或者其他條件上作出讓步,以達成共識。妥協取向需要雙方都願意作出一些讓步,以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這通常需要一些溝通和談判的技巧,以便在保護自己的利益的同時,也能考慮到對方的利益。
參考
[編輯]- Ryan, Leo R. Clin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O-B.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77.
- Schnell, E.; A. Hammer,. Integrating the FIRO-B with the MBTI: Relationships, case examples, and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Developing Leaders (Palo Alto, CA: Davies-Black Publishing). 1997.
- Schutz, W.C. FIRO: A Three 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958.
- Thompson, H. FIRO Element B and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correlations. Watkinsville, GA: High Performing Systems, Inc. 2000 [2010-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9).
- Olmstead, John W. An Exploratory Approach for Addressing Leadership Characteristics in Law Firms Using the Case of a Voluntary Bar Association (PDF). Century University. July 1999 [2010-02-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4-07-19).
- Owen, William. Interpersonal Needs (PDF). [2010-02-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