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拳擊比賽
外觀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拳擊比賽
| ||||||||||||||||||||||||||||||||||||||||||||||||||||||||
---|---|---|---|---|---|---|---|---|---|---|---|---|---|---|---|---|---|---|---|---|---|---|---|---|---|---|---|---|---|---|---|---|---|---|---|---|---|---|---|---|---|---|---|---|---|---|---|---|---|---|---|---|---|---|---|---|
管理組織 | AIBA | |||||||||||||||||||||||||||||||||||||||||||||||||||||||
項目 | 13(男子:10;女子:3) | |||||||||||||||||||||||||||||||||||||||||||||||||||||||
賽事 | ||||||||||||||||||||||||||||||||||||||||||||||||||||||||
| ||||||||||||||||||||||||||||||||||||||||||||||||||||||||
獎牌得主 |
拳擊於1904年夏季奧運會起成為每屆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除了1912年夏季奧運會以外,因瑞典當時法律禁止這項運動舉行。自2012年夏季奧運會起加入女子拳擊,2016年里約奧運會首度允許職業選手參賽[1]。
比賽項目
[編輯]在夏季奧運會拳擊比賽上,按選手重量分為不同級別,各個級別的數目在多年來已經有所改變(目前男子有7個,女子有6個),而每個級別的定義也作出多次改變,如下表所示。1936年之前,重量是以磅為單位,而從1948年起,則以公斤為單位。
男子
[編輯]1904[2] | 1908 | 1920-1936 | 1948 | 1952-1964 | 1968-1980 | 1984-2000 | 2004-2008 [1] | 2012 [2] | 2020 | 2024 [3] |
---|---|---|---|---|---|---|---|---|---|---|
重量級 +158 lb (+71.7 kg) |
重量級 +175 lb (+79.4 kg) |
重量級 +80 kg |
重量級 +81 kg |
特重量級 +91 kg |
特重量級 +92 kg | |||||
重量級 81-91 kg |
重量級 80-92 kg | |||||||||
輕重量級 75-81 kg |
輕重量級 71-80 kg | |||||||||
輕重量級 73-80 kg | ||||||||||
輕重量級 160-175 lb (72.6-79.4 kg) | ||||||||||
中量級 71-75 kg |
中量級 69-75 kg | |||||||||
中量級 67-73 kg | ||||||||||
中量級 147-160 lb (66.7-72.6 kg) | ||||||||||
中量級 145-158 lb (65.8-71.7 kg) |
中量級 140-158 lb (63.5-71.7 kg) | |||||||||
輕中量級 67-71 kg | ||||||||||
次中量級 64-69 kg |
次中量級 63–69 kg |
次中量級 63.5–71 kg | ||||||||
次中量級 62-67 kg |
次中量級 63.5-67 kg | |||||||||
次中量級 135-147 lb (61.2-66.7 kg) | ||||||||||
次中量級 135-145 lb (61.2-65.8 kg) | ||||||||||
輕次中量級 60-64 kg | ||||||||||
輕量級 126-140 lb (57.2-63.5 kg) |
輕次中量級 60-63.5 kg |
輕量級 57–63 kg |
輕量級 57–63.5 kg | |||||||
輕量級 58-62 kg | ||||||||||
輕量級 125-135 lb (56.7-61.2 kg) |
輕量級 126-135 lb (57.2-61.2 kg) | |||||||||
輕量級 57-60 kg |
輕量級 56-60 kg | |||||||||
次輕量級 54-58 kg | ||||||||||
次輕量級 116-126 lb (52.6-57.2 kg) |
次輕量級 118-126 lb (53.5-57.2 kg) | |||||||||
次輕量級 54-57 kg |
羽量級 52–57 kg |
羽量級 51–57 kg | ||||||||
次輕量級 115-125 lb (52.2-56.7 kg) |
最輕量級 52-56 kg | |||||||||
最輕量級 51-54 kg | ||||||||||
最輕量級 112-118lb (50.8-53.5 kg) | ||||||||||
最輕量級 -116 lb (-52.6 kg) | ||||||||||
最輕量級 105-115 lb (47.6-52.2 kg) |
次最輕量級 49-52 kg |
蠅量級 48–52 kg |
蠅量級 –51 kg | |||||||
次最輕量級 -51 kg |
次最輕量級 48-51 kg | |||||||||
次最輕量級 -112 lb (-50.8 kg) |
輕次最輕量級 46-49 kg | |||||||||
輕次最輕量級 -48 kg | ||||||||||
次最輕量級 -105 lb (-47.6 kg) | ||||||||||
7 | 5 | 8 | 8 | 10 | 11 | 12 | 11 | 10 | 8 | 7 |
女子
[編輯]2012–2016 | 2020 |
---|---|
中量級 69–75 kg | |
次中量級 64–69 kg | |
輕量級 57–60 kg | |
羽量級 54–57 kg | |
次最輕量級 48–51 kg | |
3 | 5 |
獎牌榜
[編輯]以下列表為歷年來夏季奧運會拳擊比賽獲得獎牌的國家及地區,按金牌數量順序排列。拳擊比賽在1948年夏季奧運會之前會設立銅牌戰,自1952年夏季奧運會後不設立銅牌戰,在準決賽的兩位落敗者都會獲得銅牌。
獎牌榜數據截止於2024年夏季奧運會,考慮到截至2021年12月31日被剝奪和重新分配的獎牌。
排名 | 國家 / 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
1 | 美國(USA) | 50 | 27 | 41 | 118 |
2 | 古巴(CUB) | 42 | 19 | 19 | 80 |
3 | 英國(GBR) | 20 | 15 | 28 | 63 |
4 | 義大利(ITA) | 15 | 15 | 18 | 48 |
5 | 蘇聯(URS) | 14 | 19 | 18 | 51 |
6 | 俄羅斯(RUS) | 10 | 5 | 15 | 30 |
7 | 匈牙利(HUN) | 10 | 2 | 8 | 20 |
烏茲別克(UZB) | 10 | 2 | 8 | 20 | |
9 | 波蘭(POL) | 8 | 10 | 26 | 44 |
10 | 哈薩克(KAZ) | 7 | 8 | 11 | 26 |
11 | 阿根廷(ARG) | 7 | 7 | 10 | 24 |
12 | 法國(FRA) | 6 | 11 | 11 | 28 |
13 | 中國(CHN) | 6 | 7 | 6 | 19 |
14 | 南非(RSA) | 6 | 4 | 9 | 19 |
15 | 保加利亞(BUL) | 5 | 5 | 10 | 20 |
16 | 烏克蘭(UKR) | 5 | 4 | 7 | 16 |
17 | 東德(GDR) | 5 | 2 | 6 | 13 |
18 | 德國(GER) | 4 | 9 | 11 | 24 |
19 | 愛爾蘭(IRL) | 4 | 5 | 10 | 19 |
20 | 泰國(THA) | 4 | 4 | 8 | 16 |
21 | 韓國(KOR) | 3 | 7 | 11 | 21 |
22 | 加拿大(CAN) | 3 | 7 | 8 | 18 |
23 | 南斯拉夫(YUG) | 3 | 2 | 6 | 11 |
24 | 捷克斯洛伐克(TCH) | 3 | 1 | 2 | 6 |
25 | 日本(JPN) | 3 | 0 | 5 | 8 |
26 | 墨西哥(MEX) | 2 | 4 | 8 | 14 |
27 | 朝鮮(PRK) | 2 | 3 | 4 | 9 |
28 | 巴西(BRA) | 2 | 2 | 5 | 9 |
29 | 芬蘭(FIN) | 2 | 1 | 13 | 16 |
30 | 阿爾及利亞(ALG) | 2 | 0 | 5 | 7 |
31 | 羅馬尼亞(ROU) | 1 | 9 | 15 | 25 |
32 | 丹麥(DEN) | 1 | 5 | 6 | 12 |
33 | 土耳其(TUR) | 1 | 5 | 4 | 10 |
34 | 德國聯隊(EUA) | 1 | 3 | 2 | 6 |
委內瑞拉(VEN) | 1 | 3 | 2 | 6 | |
36 | 荷蘭(NED) | 1 | 2 | 5 | 8 |
37 | 蒙古(MGL) | 1 | 2 | 4 | 7 |
38 | 挪威(NOR) | 1 | 2 | 2 | 5 |
39 | 肯亞(KEN) | 1 | 1 | 5 | 7 |
40 | 俄羅斯奧林匹克委員會(ROC) (ROC) | 1 | 1 | 4 | 6 |
41 | 比利時(BEL) | 1 | 1 | 2 | 4 |
紐西蘭(NZL) | 1 | 1 | 2 | 4 | |
43 | 西德(FRG) | 1 | 0 | 5 | 6 |
44 | 多明尼加(DOM) | 1 | 0 | 3 | 4 |
中華台北(TPE) | 1 | 0 | 3 | 4 | |
46 | 瑞典(SWE) | 0 | 5 | 6 | 11 |
47 | 菲律賓(PHI) | 0 | 4 | 6 | 10 |
48 | 西班牙(ESP) | 0 | 3 | 3 | 6 |
奈及利亞(NGR) | 0 | 3 | 3 | 6 | |
50 | 烏干達(UGA) | 0 | 3 | 1 | 4 |
51 | 亞塞拜然(AZE) | 0 | 2 | 8 | 10 |
52 | 白俄羅斯(BLR) | 0 | 2 | 0 | 2 |
53 | 澳洲(AUS) | 0 | 1 | 6 | 7 |
54 | 波多黎各(PUR) | 0 | 1 | 5 | 6 |
55 | 哥倫比亞(COL) | 0 | 1 | 4 | 5 |
56 | 埃及(EGY) | 0 | 1 | 3 | 4 |
迦納(GHA) | 0 | 1 | 3 | 4 | |
58 | 智利(CHI) | 0 | 1 | 2 | 3 |
59 | 喀麥隆(CMR) | 0 | 1 | 1 | 2 |
獨立國協(EUN) | 0 | 1 | 1 | 2 | |
61 | 澳大拉西亞(ANZ) | 0 | 1 | 0 | 1 |
捷克(CZE) | 0 | 1 | 0 | 1 | |
愛沙尼亞(EST) | 0 | 1 | 0 | 1 | |
吉爾吉斯(KGZ) | 0 | 1 | 0 | 1 | |
巴拿馬(PAN) | 0 | 1 | 0 | 1 | |
東加(TGA) | 0 | 1 | 0 | 1 | |
67 | 摩洛哥(MAR) | 0 | 0 | 4 | 4 |
68 | 印度(IND) | 0 | 0 | 3 | 3 |
69 | 亞美尼亞(ARM) | 0 | 0 | 2 | 2 |
喬治亞(GEO) | 0 | 0 | 2 | 2 | |
摩爾多瓦(MDA) | 0 | 0 | 2 | 2 | |
塔吉克(TJK) | 0 | 0 | 2 | 2 | |
突尼西亞(TUN) | 0 | 0 | 2 | 2 | |
74 | 百慕達(BER) | 0 | 0 | 1 | 1 |
維德角(CPV) | 0 | 0 | 1 | 1 | |
克羅埃西亞(CRO) | 0 | 0 | 1 | 1 | |
難民(EOR) | 0 | 0 | 1 | 1 | |
蓋亞那(GUY) | 0 | 0 | 1 | 1 | |
立陶宛(LTU) | 0 | 0 | 1 | 1 | |
模里西斯(MRI) | 0 | 0 | 1 | 1 | |
尼日(NIG) | 0 | 0 | 1 | 1 | |
巴基斯坦(PAK) | 0 | 0 | 1 | 1 | |
敘利亞(SYR) | 0 | 0 | 1 | 1 | |
烏拉圭(URU) | 0 | 0 | 1 | 1 | |
尚比亞(ZAM) | 0 | 0 | 1 | 1 | |
總計(共85個國家 / 地區) | 278 | 278 | 492 | 1048 |
多面獎牌得主
[編輯]以下列出顯示歷年來拳擊比賽至少贏得三枚獎牌的運動員,運動員通常參加一次奧運比賽,然後成為職業選手,而來自古巴和其他支持該運動的拳擊手可能參加多次奧運,因此在年齡和經驗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世界上獎牌最多的拳擊國家美國沒有代表名列其中[4][5]。
# | 拳擊手 | 國家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計 |
---|---|---|---|---|---|---|
1 | 費利克斯·薩翁 | 古巴(CUB) | 3 | 0 | 0 | 3 |
1 | 特奧菲洛·史蒂文森 | 古巴(CUB) | 3 | 0 | 0 | 3 |
1 | 保普·拉斯洛 | 匈牙利(HUN) | 3 | 0 | 0 | 3 |
4 | 阿倫·洛佩斯 | 古巴(CUB) | 2 | 0 | 1 | 3 |
4 | 鄒市明 | 中國(CHN) | 2 | 0 | 1 | 3 |
4 | 羅涅爾·伊格萊西亞斯 | 古巴(CUB) | 2 | 0 | 1 | 3 |
4 | 奧列格·薩伊托夫 | 俄羅斯(RUS) | 2 | 0 | 1 | 3 |
4 | 鮑里斯·拉古丁 | 蘇聯(URS) | 2 | 0 | 1 | 3 |
9 | 羅伯托·卡馬雷萊 | 義大利(ITA) | 1 | 1 | 1 | 3 |
9 | 李倩 | 中國(CHN) | 1 | 1 | 1 | 3 |
11 | 茲比格涅夫·皮耶奇科夫斯基 | 波蘭(POL) | 0 | 1 | 2 | 3 |
12 | 阿諾德·范德爾萊德 | 荷蘭(NED) | 0 | 0 | 3 | 3 |
參考文獻
[編輯]- ^ 與業餘差異大 職業拳手奧運吃不開?. [202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 ^ 1904年,拳擊手被允許在多個重量級別參加比賽,前提是他們不超過每個級別的最大體重限制。
- ^ 2024年巴黎奥运会:拳击重量级介绍. [2023-08-12].
- ^ History of amateur boxing teamusa.org
- ^ Balderston, Daniel; Gonzalez, Mike; Lopez, Ana M. Encyclopedia of Contemporary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Cultures. Routledge. 2000-12-07. ISBN 9781134788521.
外部連結
[編輯]- 國際奧委會官方網站(英文)(法文)
- 2008年奧運會比賽項目細表(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