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白鯊 (電影)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白鯊
Jaws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監製
編劇彼得·本奇利
卡爾·哥特列布[*]
劇本
原著大白鯊
彼得·本奇利作品
主演
配樂約翰·威廉士
攝影比爾·巴特勒
剪輯弗娜·菲爾茲英語Verna Fields
製片商環球影業
片長124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5年6月20日 (1975-06-20)
發行商環球影業
預算900萬美元
票房4.77億美元
前作與續作
續作大白鯊2:神出鬼沒》(1978)

大白鯊》(英語:Jaws)是一部1975年美國驚悚電影[1],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根據彼得·本奇利同名小說改編。本片是暑期大片的開山之作,其發行被視為電影史上的分水嶺。影片講述一個名叫艾米蒂島的暑期度假小鎮近海出現一頭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多名遊客命喪其口,當地警長在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和一位職業鯊魚捕手的幫助下決心獵殺這條鯊魚羅伊·沙伊德爾在片中出演馬丁·布羅迪警長,理察·德萊弗斯飾演海洋生物學家馬特·胡珀,勞勃·肖扮演鯊魚捕手昆特,莫瑞·漢密爾頓英語Murray Hamilton詮釋艾米蒂島市長,另有洛蘭·加里英語Lorraine Gary出演布羅迪的夫人艾倫。小說原著作者本奇利撰寫了劇本的初稿,之後演員兼編劇卡爾·哥特列布英語Carl Gottlieb在電影進行主體拍攝期間對其進行了改編。

影片主要是在麻薩諸塞州馬薩葡萄園島取景,拍攝過程困難重重,預算超支、日程延誤。由於藝術製作部門製作的機械鯊魚出現了許多故障,史匹柏決定充分利用作曲家約翰·威廉斯創作的簡約、不詳的音樂主題來表明鯊魚即將出場,用音樂來表現這條可怕動物的存在。史匹柏及他人都曾把這種暗示性手法與經典驚悚片導演亞佛烈德·希區考克相比。環球影業對本片的發行力度即使是按當年的大型製片公司電影來說也異常之大,上映銀幕超過450張,並配以大量營銷宣傳活動和著重強調搭售商品的電視廣告

《大白鯊》獲得了影評人的普遍好評,創下歷史電影票房新紀錄,這個紀錄直到兩年後才被《星際大戰》超越。影片配樂和剪輯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在內的多個獎項肯定,電影本身還經常登上多個組織評選的史上最佳電影榜單。《大白鯊》和《星際大戰》一樣,在建立好萊塢現代商業模式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開創了把動作和冒險類電影在暑期透過數以千計的電影院放映,並伴隨著大量廣告的高概念營銷理念。影片之後還拍攝了三部續集,並且出現了許多模仿之作,不過都沒有史匹柏和本奇利的參與。2001年,《大白鯊》因其在「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獲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

情節

[編輯]

在黃昏時分的艾米蒂島(Amity Island),一個名叫克里茜(Chrissie )的年輕女子離開海灘晚會現場前去裸泳。游到一個浮標的附近時,她突然被一股不明力量扯住並拖下水。

克里茜的朋友報告她失蹤了,警長馬丁·布羅迪(Martin Brody)的副手在海灘上發現了她殘缺不全的屍體。法醫告知布羅迪,這個女孩是受鯊魚攻擊而死,布羅迪打算封閉海灘,但市長拉里·沃恩(Larry Vaughn)推翻了這一決定,因為他擔心鯊魚攻擊的消息會讓當地的旅遊業毀於一旦,這也是鎮上主要的收入來源。法醫隨後改口稱克里茜是因為划船意外事故而喪生,布羅迪無奈地接受了這個解釋。鯊魚之後又奪去了一個在海灘附近游泳的小男孩和一隻小狗的生命,他的母親對捕殺這頭鯊魚發出懸賞,這事件在一群業餘捕鯊者中鬧得沸沸揚揚,還引起了當地的一名專業捕鯊者昆特(Quint)的注意,他表示自己可以殺死這頭鯊魚,但要求一萬美元的報酬。海洋生物學家馬特·胡珀(Matt Hooper)檢驗過克里茜的屍體後認定,她肯定不是死於船隻事故,而是被鯊魚所殺。

漁民捉到了一條大型虎鯊,鎮上的人們因此認為問題已經解決。胡珀想要檢查虎鯊的胃內容物,但沃恩拒絕了他的要求。當晚,布羅迪和胡珀暗中解剖鯊魚進行檢查,卻發現其胃中沒有任何人類組織。他們於是出海尋找鯊魚,卻找到了當地漁民本·加德納(Ben Gardner)的船隻殘骸。胡珀潛入水下,發現受損的船體上有一顆很大的鯊魚牙齒,然後又發現了加德勒的屍體並嚇了一大跳,手上的鯊魚牙齒也因此失落。結果雖然有布羅迪和胡珀據理力爭,但由於缺乏證據,沃恩仍然拒絕封閉海灘。

7月4日,很多遊客來到海灘上遊玩。一個小男孩用人造的鯊魚背鰭搞惡作劇,在主要的海灘上引起恐慌,但真正的鯊魚卻在這時進入附近的河口並殺死了一名男子。布羅迪的兒子麥可(Michael)和朋友們僥倖逃生,但也因此驚嚇過度。布羅迪說服沃恩聘請昆特捕殺鯊魚,昆特不情願地同意讓胡珀和布羅迪加入追捕。三人於是登上昆特的「逆戟鯨號」(Orca)一起出海去追捕鯊魚。

布羅迪負責向水中倒入誘餌,不久後,一頭巨大的大白鯊隨即出現在船的後方,三人看著它圍繞「逆戟鯨號」游動。昆特估計這頭鯊魚約有7.6米長,重量達3噸。他在船的末端用線纜綁在浮桶上的魚叉刺中鯊魚,但鯊魚拖著浮桶下潛並不知所蹤。

夜幕降臨,三人退回船艙,昆特講起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經歷,他曾經是美國海軍波特蘭級重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一名船員,當年該船被日本海軍伊58潛艇所發射的魚雷擊沉,倖存者很快便受到了一大群鯊魚的攻擊。這時鯊魚捲土重來,破壞了船體後又很快溜走,到了早上又出現在了船的附近。布羅迪試圖聯繫海岸警衛隊求救,但昆特破壞了無線電。昆特又用魚叉在鯊魚的身上綁上兩個浮桶,然後三人一起將繩索綁在船舳上,但鯊魚卻能夠向後拖動整艘「逆戟鯨號」,海水因此湧上甲板,發動機也進了水。昆特把船向岸上開去,希望能把鯊魚拖到淺水區,令其窒息而死,但這種執迷不悟的舉動很快就導致發動機報廢。

由於船已經無法航行,三人決定鋌而走險:胡珀穿上潛水裝備進入防鯊籠,與其一起潛下海中,打算利用含有劇毒的皮下注射矛刺傷鯊魚。但鯊魚從背後發動突襲,胡珀的武器也落入海底。鯊魚的攻擊令防鯊籠嚴重變形,胡珀於是趁鯊魚尚未脫身之際逃出籠外,潛下海底藏了起來。鯊魚又一次浮上水面並跳上了「逆戟鯨號」,壓斷了船的艉板,昆特也滑下甲板並被鯊魚吃掉。鯊魚再度發動進攻,布羅迪將一個加壓水肺罐扔進它的嘴裡,然後拿著昆特的步槍爬上逐漸沉沒的船隻傾斜的桅杆。鯊魚又一次開始朝布羅迪逼近,布羅迪朝它的嘴裡的氣罐開槍,前五槍也落空,到了第六槍終於命中氧氣樽,氣罐隨之爆炸,將鯊魚炸得粉碎。胡珀重新浮上水面,與布羅迪一起用浮桶朝岸上游去[2]

製作

[編輯]

發展

[編輯]

理查·賽納克和大衛·布朗是環球影業的兩位製片人,他們分別聽聞了彼得·本奇利的小說《大白鯊》。布朗起初是在時尚生活雜誌《柯夢波丹》的文學章節得知這部小說,他的妻子海倫·格利·布朗Helen Gurley Brown)當時是該雜誌主編。雜誌中夾有一張卡片,其上有書籍類文章編輯對小說情節的詳細描述,最後還附上了一句「沒準能拍部好電影」[3]:6[4]。兩位製片人都各花一個晚上看完小說,到了第二天早上,兩人都認為這是自己看過「最激動人心」的故事,打算將其改編成電影,只是這時他們都還不知道如何才能對其進行演繹[5]。兩人還於1973年以約17.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本,這時該書還沒有正式出版[6]。布朗曾表示他們都把小說看了兩遍,要是當時就意識到裡面有些情節有多麼難拍的話,自己可能早就放棄了[7]:231

賽納克和布朗起初考慮請資深電影人約翰·司圖加擔任導演,他曾拍過海上歷險片《老人與海》;接下來又聯繫了一年前剛推出處女作《牛仔路漫漫》(The Culpepper Cattle Co.)的迪克·理查茲(Dick Richards[7]:232。但是,理查茲總習慣於要把鯊魚描繪成鯨魚,這讓兩位製片人感到惱火,於是解除了雙方的合作關係[7]:232。與此同時,史蒂芬·史匹柏非常希望能夠接手,他這時26歲,不久前剛剛完成劇場電影處女作《橫衝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該片也是由賽納克和布朗擔任製片人。雙方在辦公室的會面接近尾聲時,史匹柏發現兩位製片人手上有當時尚未出版的《大白鯊》小說,看過之後馬上就對這個故事感到神魂顛倒[6]。他還發現這個故事與自己1971年的電視電影飛輪喋血》(Duel)存在相似之處,都是「龐然大物以普通人為目標」的題材[5]。理查茲退出專案後,兩位製片人於1973年6月簽約請史匹柏擔任導演,這時《橫衝直撞大逃亡》尚未上映[7]:232

史匹柏曾在電影開拍前萌生退意,擔心接拍《大白鯊》會給人一種自己「專拍卡車和鯊魚電影」的刻板印象[8]:264,並打算接拍二十世紀福斯的《幸運女士》(Lucky Lady),但環球影業通過行使條約中規定的權利迫使他留了下來[7]:240。布朗也幫助說服史匹柏打消了離開的念頭,稱「拍完(《大白鯊》)後,你想拍什麼電影就能拍什麼電影」[8]:264。電影獲得了約350萬美元的預算,拍攝周期定為55天。主體拍攝工作計劃在1974年5月開始。環球影業期望電影在6月底拍完,這時各大製片公司與美國演員工會的合約將會到期,所以萬一出現罷工也不會對電影產生影響[9]:52

編劇

[編輯]

史匹柏希望在改編劇本中保留原著的基本概念,去掉大部分次要情節[6]。他表示自己最喜歡的就是最後120頁中獵殺鯊魚的部分,並且在同意擔任導演時告訴賽納克,希望把前兩幕的內容改為與原著相同,然後儘可能真實地反映出小說後三分之一的情節[10]:8。兩位製片人曾在買下小說的電影改編版權時向作者承諾,他可以親自執筆劇本初稿。本奇利一共寫了三個不同版本,之後再轉交給其他編劇[6],他在把第三稿交給史匹柏時表示:「我寫了這個(劇本),這是我盡了自己最大努力的作品」[11]。本奇利撰寫的劇本中對小說做了多處改動,例如去掉了艾倫·布羅迪與馬特·胡珀間存在姦情的內容,這一改動是史匹柏提議的,他擔心這樣的內容會傷及兩位男性角色之間的友情[10]:11-12。電影開拍後,本奇利還同意到片場客串出演了一名記者[12]

史匹柏覺得本奇利劇本中的角色仍然不夠討喜,因此邀請青年劇作家約翰·比魯姆John Byrum)來改寫,但後者謝絕了這次機會[8]:264。《神探可倫坡》的主創人威廉·林克William Link)和理查·萊文森Richard Levinson)同樣婉拒了他的邀請[7]:238。正當導演開始另覓編劇人選時,東尼獎普立茲獎得主、劇作家霍華德·塞克勒Howard Sackler)正在洛杉磯,他主動提議對劇本進行改寫,並且願意不在演職人員名單的編劇欄中列出自己的名字,導演和兩位製片人都不滿意本奇利的劇本,所以他們很快就同意了塞克勒的加入[5]

史匹柏希望在《大白鯊》中加入「一些輕佻的內容」,從而避免讓電影變成「一次黑暗的海上獵殺」,所以他聯繫了自己的朋友、當時正參與情境喜劇新扭記冤家》(The Odd Couple)的喜劇編劇兼演員卡爾·哥特列布[11]。導演給哥特列布寄去一份劇本,請他指出應該改寫的部分,並且可以出演片中的一個角色[13]。哥特列布寄回了三頁筆記,並選擇扮演有政治背景的地方報社編輯梅多斯(Meadows)一角。他參加試鏡並得以順利通過,一星期後,史匹柏帶他前去面見製片人,探討編劇事宜[14]:198

製片人原本是想請哥特列布來做「為期一周的台詞潤色」,但他最終卻成為了主要編劇,在電影主體拍攝期間用9個星期的時間對整個劇本做了改寫[14]:198。大部分場景的劇本都是在開拍前一天晚上完成,哥特列布會先與全體演員、劇組成員及導演共進晚餐,商討劇情的發展方向。許多台詞都源於一眾演員在這些晚餐時的即興發揮,還有一些則是在片場臨時起意,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羅伊·沙伊德爾那句「你得找艘更大的船」(You're gonna need a bigger boat[14]:201-202約翰·米利厄斯對台詞進行了潤色[15]:167,《橫衝直撞大逃亡》的兩位編劇馬修·羅賓斯(Matthew Robbins)和賀爾·巴伍德也對劇本創作有所貢獻,但他們的名字都沒有列入編劇名單[8]:265。史匹柏一度聲稱自己也準備了一份劇本,不過其他編劇是否有借鑑他的創作這點仍然不得而知[15]:167。導演對故事情節作出了幾項具體改動,其中之一就是把鯊魚的死因從原本大面積受傷改為水肺罐爆炸,因為他覺得與一個「扶正祛邪的大結局」相比,這樣的設定能夠讓觀眾更加滿意[16]。據史匹柏估計,最終完成的劇本中共有27處小說中沒有的場景[10]:11-12

本奇利是在看過漁夫弗蘭克·蒙多斯Frank Mundus)於1964年捉到一條巨大鯊魚的故事後創作了《大白鯊》。據他所說,昆特一角一定程度上就是源於蒙多斯,自己還看了蒙多斯的《游釣鯊魚》(Sportfishing for Sharks)一書來做研究[14]:209。片中昆特身為二戰美國海軍波特蘭級重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倖存者的背景故事源於塞克勒的構思[17]。片中昆特對「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沉沒後倖存者受遠洋白鰭鯊攻擊的描述有一段獨白,但究竟哪位編劇在這段獨白的創作中做出了最大貢獻的問題卻引起了許多爭議。史匹柏認為這是塞克勒、米利厄斯和男演員勞勃·肖合作的結晶(肖也是位劇作家)[15]:167,據他所說,塞克勒首先創作了「四分之三頁」演說辭,接著米利厄斯將其轉成獨白,然後再經過肖的改寫[17]。而哥特列布則認為其中大部分都是肖的功勞,對米利厄斯的貢獻輕描淡寫[9]:208

演員

[編輯]
演員 角色
羅伊·沙伊德爾 ... 馬丁·布羅迪警長
勞勃·肖 ... 昆特
理察·德萊弗斯 ... 馬特·胡珀
洛蘭·加里 ... 艾倫·布羅迪
莫瑞·漢密爾頓 ... 拉里·沃恩市長
卡爾·哥特列布 ... 梅多斯
傑弗瑞·克萊默 ... 萊尼·亨德里克斯副警長
蘇珊·巴克琳尼 ... 克里茜·沃特金斯
彼得·本奇利 ... 記者

賽納克和布朗要求導演請知名演員出演《大白鯊》[12],但他在答應的同時也希望儘可能避免請大牌明星加盟。他覺得,請「一定程度上籍籍無名」的人來出演有助於讓觀眾「相信這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平常人身上」,而那些「大明星會伴隨著(觀眾的)許多回憶,這些回憶有時……會對故事(產生)不利(影響)」[8]:265。導演還表示,自己打算讓電影中的「超級巨星就是那條鯊魚」[11]。首先獲選出演的是洛蘭·加里,她是當時環球影業總裁西德·欣伯格Sid Sheinberg)的太太,飾演艾倫·布羅迪(Ellen Brody)一角[12],然後是莫瑞·漢密爾頓得以出演艾米蒂島市長[9]:56。特技替身演員出身的女演員蘇珊·巴克琳尼(Susan Backlinie)既會游泳又願意全裸出鏡,因此獲聘詮釋克里茜·沃特金斯[11]。大部分小角色都是由馬薩葡萄園島的普通市民詮釋,影片也主要是在這裡取景。其中飾演副警長亨德里克斯的傑弗瑞·克萊默Jeffrey Kramer)之後將成為電視節目製片人[18]:35

導演起初打算請勞勃·杜瓦出演警長布羅迪,但這位男演員只對扮演昆特一角感興趣[7]:237卻爾登·希斯頓曾表示出演意向,但史匹柏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社區的警長,如果由赫斯頓這樣一位拿過奧斯卡影帝的大明星來出演[19],其銀幕形象難免過於隆重[7]:236-237。導演在一次聚會上與一位劇作家談到片中鯊魚跳到船上的情節,同樣參加了這個聚會的羅伊·沙伊德爾無意中聽到兩人的對話後對專案產生了興趣[12]。史匹柏起初對敲定沙伊德爾感到憂慮,擔心他會把這個角色詮釋成像之前《霹靂神探》中那樣的「硬漢」,沙伊德爾還因該片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20][7]:237

電影開拍9天前,昆特和胡珀的演員仍未選好[14]:206。導演先後聯繫了李·馬文斯特林·海登出演昆特,但兩人都選擇了婉拒[12][7]:237。賽納克和布朗前不久剛與肖在《刺激》中合作,於是向史匹柏推薦了這位男演員[21]:20。肖對原著小說不感冒,因此起初也不大樂意接受這個角色,但在夫人瑪麗·烏爾Mary Ure)和秘書的敦促下還是決定出演——「她們上回有這麼熱心對待的電影是《第七號情報員續集》,她們(的選擇)是對的」[22]。肖以同樣參與演出的克雷格·金斯伯里(Craig Kingsbury)作為自己表演的基礎,後者是當地漁夫,而且脾氣出了名的古怪,在片中飾演漁夫本·加德納[18]:36。史匹柏也曾形容金斯伯里是自己心目中「最為純粹的昆特」,他在沒有參與演出期間的一些話也加入到劇本中,成為加德納和昆特的台詞[23]

導演起初想找強·沃特來詮釋胡珀一角[21]:20,還曾考慮過蒂姆斯·伯特姆斯Timothy Bottoms)、喬爾·格雷Joel Grey)和傑夫·布里吉[7]:236。史匹柏的朋友喬治·盧卡斯向他建議出演過自己導演的《美國風情畫》的理察·德萊弗斯[12]。德萊弗斯起初謝絕了這次機會,但在出席電影《布迪·克拉維茨的學徒生涯》(The Apprenticeship of Duddy Kravitz)的預發行試映後改變了主意。因為他對自己在該片中的表現深感失望,擔心影片上映後會再也找不著工作,因此立即聯繫史匹柏表示同意出演《大白鯊》。由於導演對電影的設想與本奇利的小說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要求德萊弗斯不要去看原著[24]。之後胡珀一角經過改寫,以便更適合德萊弗斯出演[14]:206,並且也更能代表史匹柏的設想,他把德萊弗斯視為「另一個自我」[7]:236

拍攝

[編輯]
「我們開拍的時候沒有劇本,沒有演員,連鯊魚都沒有。」
——男演員理察·德萊弗斯談及電影製作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25]

《大白鯊》的主體拍攝工作於1974年5月2日在麻薩諸塞州的馬薩葡萄園島展開[7]:233,劇組之前還曾考慮過紐約州長島東部。布朗之後表示,劇情需要一個經濟規模在中等偏下的度假區,如果出現鯊魚,當地的旅遊業將毀於一旦[3]:7。馬薩葡萄園島獲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海岸周圍遠至19公里範圍內的沙質海底距海面的距離一直都在11米以上,這對道具鯊魚的操作非常有利[26]。導演希望片中的水面和水下鏡頭可以有相對的特寫效果,能夠類似於人們在游泳時所見到的情景,攝影師比爾·巴特勒為此設計了新的裝備,以便在海上和水下進行拍攝,其中包括可以在遇到潮汐時仍然保持攝影機固定的鑽台和密封的潛水攝影機盒[27]。史匹柏要求藝術指導部門避免在布景和衣櫃中用到紅色,這樣鯊魚攻擊時出現的血液就會是鏡頭中僅有的紅色元素,給觀眾構成更大的衝擊[23]

馬薩葡萄園島上的小漁村梅內莎是本片的主要取景地點[9]:92

工作人員一共製作了三條全尺寸的氣動道具鯊魚,劇組以史匹柏的律師布魯斯·萊默(Bruce Raimer)給鯊魚起名叫「布魯斯」[7]:241,一條是全尺寸的「海上滑行鯊」,主要使用一根長約100米的線纜拖動,這條鯊魚沒有下腹部;另外兩條「平台鯊」,一條用於拍攝從左往右看到鯊魚的鏡頭,其左側不會出現在鏡頭中,可以看到內部暴露出的多組氣動軟管,另一條則相反,用於拍攝從右往左看到鯊魚的鏡頭,其右側暴露出內部機械結構[6]。這些道具鯊魚都是由藝術指導設計師喬·阿爾夫斯Joe Alves)於1973年7到9月設計,再從1973年11月到次年4月由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太陽穀的羅利·哈珀電影設備租賃公司製作。共有多達40名特效工作人員一起參與了製作,因製作1954年版《海底兩萬哩》(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的巨型章魚聞名的鮑勃·馬提(Bob Mattey)負責監督。道具鯊魚製作完成後再用卡車運到外景拍攝地[28]。1974年7月初,用來拖動兩條側視鯊魚的平台在降至海底的過程中翻沉,劇組只好派一隊潛水員下海搜索[29]。這些模型的全部活動配件一共需要14位操作員來控制[24]

電影的拍攝過程困難重重,成本大幅超支。大衛·布朗曾表示電影預算「是400萬美元,但實際上卻花了900萬美元」[3]:8,由於機械鯊魚存在問題,單特效支出一項就達到了300萬美元[30]。心懷不滿的劇組成員還給電影起了個叫「缺陷」(Flaws,原英文片名為「Jaws」)的綽號[24][7]:241。史匹柏把許多問題歸咎於自己的完美主義和經驗不足。他的完美主義作派集中體現在堅持要用實際大小的道具鯊魚在海上拍攝,稱「我本來可以在水箱或是哪個受保護的湖泊里拍這部電影,但這樣看起來就是會不一樣」[22]。而對於自己缺乏經驗的問題,導演表示:「基本上來說,我對大海的看法還很天真。我天真地以為自己能夠征服大自然,但這只是一種有勇無謀、狂妄自大的表現。而且真正的問題在於,當我要求大家跑到大西洋,而不是北好萊塢的某個水箱裡拍攝這部電影時,我還太年輕,意識不到自己的魯莽[17]

在海上拍攝導致了多方面的延誤:外來船隻進入鏡頭視野、攝影機進水[23],「逆戟鯨號」又一次和船上的演員們一起沉入水中[31]。道具鯊魚經常因各種原因導致頻繁出現故障,如惡劣天氣、氣動軟管受到海水腐蝕、框架因水壓破裂,皮膚受到腐蝕和電解。從最初的試水開始,使用號稱「不吸水」的氯丁橡膠泡沫製成的鯊魚皮膚就吸收了海水,導致鯊魚膨脹,水下的海藻經常會纏住「海上滑行鯊」[22][29]。據史匹柏之後的計算,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日程中,平均只有4小時的確是用在拍攝上[32]:31。哥特列布差點讓船的螺旋漿削掉腦袋,德萊弗斯也幾乎被鎖在鋼筋籠子裡出不來[22]。幾位演員都經常暈船。肖因遇到稅務方面問題,只要有機會就會逃往加拿大[18]:36-37,這期間德萊弗斯正因在《學徒》中的表演獲得如潮好評,肖則開始酗酒,對德萊弗斯的成功心懷怨恨[11]。剪輯師弗娜·菲爾茲在電影的主體拍攝期間很少有可以工作的素材,據史匹柏所說:「要是一切順利,我們一天能拍5個鏡頭,一般情況下則只有3個,要是不順利,那就一個都拍不出來」[33]

吊在塔架上的機械鯊魚。

事實證明,電影拍攝過程中的延誤也帶來了一些意外收穫。劇本在製作過程中得到改善,機械鯊魚可靠性欠佳也迫使史匹柏在拍攝許多場景時只是暗示鯊魚存在,例如大部分捕殺鯊魚的鏡頭中都是用黃色浮桶來代表其位置[32]:36。電影開場時原計劃有一場鯊魚吞食克里茜的鏡頭[11],但之後經過改寫,用突然拉起的線纜來模擬鯊魚的攻擊[23]。史匹柏還在片中使用了多個只能看到背鰭的鏡頭。對電影的評論中普遍認為,這些限制性的鏡頭雖是不得以而為之,但卻增強了影片的懸念[32]:36。導演自己也在多年後表示:「這部電影在原本的日本周六日場驚悚片基礎上搖身一變,成為一部更具希區考克風格的作品,一部看得越少、得到的越多的驚悚片」[24]。他還在另一次接受採訪時表示了類似的看法:「鯊魚不能工作可謂是天賜良機。電影變得更像亞佛烈德·希區考克,而不是雷·哈利豪森」的作品。要讓觀眾相信有一條如此巨大的鯊魚,演員的演技也就變得至關重要:「水中的鯊魚看起來越是虛假,我就越是焦慮地告訴自己必須提高(演員)表演的自然程度」[17]

鯊魚專家羅恩·泰勒(Ron Taylor)和瓦萊麗·泰勒(Valerie Taylor)夫婦在澳大利亞海域拍攝了真正鯊魚的鏡頭,並且通過使用小個子演員待在小型鯊籠內來製作鯊魚體形龐大的錯覺。泰勒夫婦在拍攝期間遇上了一條真正的大白鯊,船和籠子都受到攻擊。這些攻擊的畫面是如此驚人,以至於導演迫切地想要將其用到電影中。籠子受攻擊時裡面並沒有人,而劇本中又和小說一樣有鯊魚殺死胡珀的內容,所以這一情節也就經過改寫,胡珀成功從籠里逃生,泰勒夫婦拍下的鏡頭也就相應用到了電影中[34][7]:234-235。正如執行製片人比爾·吉爾摩(Bill Gilmore)所言:「澳大利亞水下的那條鯊魚改寫了劇本,挽救了德萊弗斯的角色」[7]:235

雖然主體拍攝工作計劃用55天完成,但實際上卻延誤了159天之多,直到1974年10月6日才殺青[24][7]:233。史匹柏對此一度表示:「我以為自己的電影生涯就到此為此了。我聽到了傳言……說我再也別想找到活干,因為從來沒有誰拍個電影超期上百天之久」[24]。電影拍攝的最後一個鏡頭正是片尾鯊魚爆炸的場景,但拍攝時導演本人並不在場,因為他覺得劇組打算拍完那個鏡頭就會把他給扔到水裡去[16]。從此以後這也成為他的一個習慣,只要是自己導演的電影拍到最後一個鏡頭,他就會故意缺席[35]。之後,劇組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卡爾弗城米高梅水箱和聖卡塔利娜島附近拍攝了水下鏡頭,特技演員迪克·沃洛克(Dick Warlock)和弗蘭克·詹姆士·斯帕克斯(Frank James Sparks)作為德萊弗斯的替身,拍攝鯊魚攻擊鋼籠的那場戲[36]。弗娜·菲爾茲已經完成了電影前三分之二的粗剪,再從追捕鯊魚的段落開始完成剪輯工作,並對部分素材重新加工。據賽納克所說,「她實際上把一些史蒂文本是作為喜劇來拍攝的鏡頭加以重建,令其變得可怕,又將一些本來可怕的場景變成了喜劇鏡頭」[7]:251-252。劇組把用來充當「逆戟鯨號」的船帶回了洛杉磯,以便音效團隊錄製船隻和水下場景的聲音[37]:197

電影中有兩個鏡頭在試映後進行了修改。一處是因觀眾的尖叫聲蓋過了沙伊德爾的台詞「你得找艘更大的船」,布羅迪在鯊魚在從身後躍出水面後相應反應的鏡頭時間有所延長,並且沙伊德爾台詞的音量也予調大[37]:178-179[38]:24-25。史匹柏還決定要讓觀眾再「多來一次尖叫」,重拍了胡珀發現本·加德納屍體的鏡頭,但環球影業拒絕承擔相應費用,所以導演自掏了3000美元腰包,這個水下鏡頭是在菲爾茲位於洛杉磯聖費爾南多谷恩西諾Encino)的游泳池裡拍的[39],先用膠乳製作克雷格·金斯伯里的頭部模型,然後將其連接一個道具屍體上,再一起擺放到失事船隻的船體內[23]。導演還把奶粉倒入游泳池,以求獲得瑪莎葡萄園島的混渾水域效果[40]

音樂

[編輯]

約翰·威廉士譜寫了本片的配樂並因此贏得了一座奧斯卡金像獎,並在之後美國影藝協會評選的史上最優秀電影配樂中排名第6[42][43]。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鯊魚」主題以兩個音符簡單交替的模式構成,這兩個音符通常稱之為「EF[44]或「FF♯[45],成為懸念音樂的經典之作和危險逼近的代名詞。威廉士形容這一主題「就像鯊魚一樣本能、無情、勢不可擋地朝你逼近」[15]:174。這段主題由低音號樂手湯米·詹森Tommy Johnson)演奏。詹森曾詢問威廉士,為什麼這段旋律不改用更合適的法國號來演奏,後者表示這是為了讓主題聽起來「多上幾分威脅」[46]。作曲家首次嚮導演展示自己的構思時只在鋼琴上彈奏了兩個音符,據說當時史匹柏笑了起來,以為這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在威廉士看來,《大白鯊》和海盜題材電影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他在配樂中的其他部分就使用了「海盜(風格)音樂」,稱這樣的音樂雖然「原始,但趣味性和娛樂性都很足」[41]。此外,配樂中還包括有快速演奏的打擊樂,與阿希爾-克蘿兒·德彪西的《大海》(La mer)和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相呼應[45][47]

對於這段音樂主題的含義和效果有著多種不同的詮釋,許多評論中都認為這是電影史上最知名的主題音樂之一[48]。音樂學者約瑟夫·坎瑟拉羅(Joseph Cancellaro)認為,這兩個音符是在模仿鯊魚的心跳[49]。據亞歷山大·泰爾斯基(Alexandre Tylski)所說,這一主題與伯納德·赫爾曼為《計程車司機》、《西北偏北》,特別是《神秘島》(Mysterious Island)創作的主題音樂類似,代表著人類的呼吸。他還進一步指出配樂中最強烈的動機實際上是「撕裂、破裂」——主題突然戲劇性地中斷時,克里茜已命喪鯊魚的血盆大口[45]。樂曲中有聲和無聲部分間的關係還利用觀眾對鯊魚主題的理解和接受營造出更為強烈的效果[15]:174,片尾高潮戲段中鯊魚在沒有音樂先兆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48]

史匹柏之後表示,《大白鯊》的成功,威廉士的音樂有一半功勞,威廉士也稱,這是自己事業上的一次飛躍[41]。他之前還曾為導演的長片電影處女作《橫衝直撞大逃亡》譜曲,之後史匹柏導演的幾乎所有電影都是由他作曲[15]:174。1975年,MCA唱片發行了《大白鯊》的原聲音樂唱片[50],然後又在1992年發行了CD,其中包括作曲家為唱片重新錄製的約半小時音樂[51][52]。2000年,迪卡唱片公司環球唱片又分別在電影25周年DVD發布時再度發行了電影的原聲帶,其中包括全部51分鐘的原創配樂[51][52]瓦雷澤·薩拉班德唱片還推出了配樂的重新錄製版本,由皇家蘇格蘭國家管弦樂團演奏,喬爾·麥克尼利Joel McNeely)指揮[53]

靈感和主題

[編輯]

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是《大白鯊》最顯著的藝術先行作品。昆特一角和亞哈船長非常相似,都痴迷於要獵殺巨大的對手(抹香鯨或大白鯊)。昆特的獨白就表現出了這種痴迷,連他的船也是以大白鯊唯一的天敵——虎鯨命名。小說和原著劇本中的昆特是被綁在腿上的魚叉拖下海中而死,這也與亞哈在《白鯨記》中的死類似[54]。史匹柏所寫的劇本草稿中可以找到這些相似之處的明證,其中昆特首次出場時正在觀看1956年版的電影《白鯨記》(Moby-Dick),他一邊看一邊不斷地發笑,使得其他觀眾都起身離開了電影院。但是,擁有這部電影版權葛雷哥萊·畢克拒絕授權《大白鯊》中出現《白鯨記》的鏡頭[5]。編劇卡爾·哥特列布還認為本片和歐內斯特·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有相似之處:「《大白鯊》是……一次無與倫比的抗爭,就像梅爾維爾和海明威(的作品)一樣」[14]:209

本片的水下鏡頭中有些是以鯊魚的視角拍攝,有學者將這些鏡頭和20世紀50年代兩部恐怖片中的段落相比,分別是《黑湖妖潭》和《改變世界的怪獸》(The Monster That Challenged the World[55]。哥特列布還指出有兩部同樣誕生於50年代時代的科幻電影對《大白鯊》中描繪鯊魚的方式產生了影響,一部是1951年的《怪人》(The Thing from Another World),哥特利布稱該片是「一部你直到最後才能看到怪物的偉大恐怖片」[8]:290;另一部是1953年的《宇宙訪客》(It Came From Outer Space),「片中的懸念正是由於怪物始終沒有出現在鏡頭裡而建立起來的」。這些先例讓史匹柏和哥特利布「專注於展示鯊魚的『影響』而非鯊魚本身」[14]:201-202

評論家尼爾·辛雅德(Neil Sinyard)曾指出,《大白鯊》和亨利克·易卜生的《人民公敵》也有類似之處[32]:32,哥特列布也表示,自己和史匹柏都曾把《大白鯊》形容為「《白鯨記》遇上《人民公敵》」[14]:208。在易卜生的作品中,有大夫發現一個海濱小鎮的藥用溫泉受到了污染,他試圖說服鎮上居民這一主要遊客景點存在的風險,但卻因此失去了工作,人們對他避之唯恐不及。這一情節主線和《大白鯊》中布羅迪與市長間的衝突平行,後者也拒絕承認有鯊魚存在,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遊客不敢再在夏天來艾米蒂島度假。之後人潮擁擠的海灘在光天化日之下發生了更多的鯊魚攻擊事件,布羅迪這才得到平反。辛雅德認為,這部電影「巧妙地把水門事件和易卜生的劇作結合在一起」[32]:32

學術評論

[編輯]

《大白鯊》還引起了學術評論界的重視。史蒂芬·希思把電影的意識形態意義與過去不久的水門事件聯繫起來。他認為布羅迪代表著「白人男性中產階級——(片中)沒一個黑人,而且也幾乎沒有女性角色」——他用那種「從恐懼和正統中誕生的普通人英雄主義」恢復了公共秩序[56]:510。不過,希里超越了意識形態的內容分析,將《大白鯊》作為一件「工業產品」的樣板式信號加以檢驗,這樣的商品以「電影的愉悅感」作為基本賣點,這樣的愉悅感正是這一行業得以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這又進一步說明了《大白鯊》何以能創下發行獲利的新紀錄[56]:514

安德魯·布里頓(Andrew Britton)把電影與小說中那種水門事件後的玩世不恭相對比,認為兩者不同的部分(胡珀生還,鯊魚死於爆炸)令電影成為「一次公用的驅魔儀式,一次恢復思想信心的儀式」。他認為,如果沒有大量觀眾對片中消滅鯊魚的一幕感到歡欣鼓舞,那麼《大白鯊》的成功將是「不可想像的」[57]:237。在他看來,布羅迪正好說明「一個公正人士所做出的個人行動仍然可以是社會變革的可靠來源」[57]:239。彼得·比斯坎德(Peter Biskind)認為,電影中還是保留了水門事件後對政治冷嘲熱諷的思潮,片中除了鯊魚外僅有的反派就是唯利是圖的市長。不過他也指出,本片並沒有美國新好萊塢電影人慣常採用的「我們對抗他們」、嬉皮反文化人物對抗強權的敘事模式,《大白鯊》中的首要衝突並不是讓英雄對抗權威人物,而是一個對所有人——不論其社會經濟地位——都構成威脅的鯊魚[8]:279

雖然布里頓指出,電影避免了小說中艾米蒂島上社會階級矛盾的主題[57]:239,但比斯坎德卻發現電影中仍然存在階級分化,並且認為這些內容都很重要。「權威必須得到恢復,」他寫道,「但不是由昆特來恢復。」這位海員身上那種「工人階級的韌性和資產階級的獨立性是異化而可怕……非理性且失控的。」與此同時,胡珀依靠的「是科技而非經驗」,他的能力是繼承得來,而非自己通過行動獲得,在決定性的行動中,他只能起到邊緣化的作用,只不過比昆特的作用會大上少許[58]。在布里頓看來,這部電影更為關注「孩子們的脆弱性和對其加以保衛與守護的必要性」,這反過來又有助於產生一種「家庭生活最高價值的普遍意義:這種價值顯然與(意識形態的)穩定性和文化的連續性息息相關」[57]:238

詹明信馬克思主義分析突出了鯊魚代表的多種含義以及多種解讀這些含義的方式——與共產主義或是第三世界這樣的外來威脅相比,鯊魚對當代美國人生活構成的危險更為迫切和真實,片中市長試圖消除和壓制人們對死亡威脅的認知,但這註定是徒勞的。他堅稱,鯊魚的本質實際上是社會和歷史的憂慮,只不過是把這種憂慮融入到一個自然生命的外殼中反射出來,看起來就成了一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間的衝突[59]:26-27。他把昆特的滅亡視為推翻老舊的民粹主義新政式美國的象徵,而胡珀的合作關係則相當於「法律和秩序與跨國公司新技術官僚勢力間聯盟的寓言……觀眾可以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被排除在(這種聯盟以)外的情況下感到慶幸」[59]:28-29

尼爾·高布樂Neil Gabler)在分析中認為,影片展示了解決障礙的三種不同辦法:科學(由胡珀代表)、唯心主義(由昆特代表)和普通人(由布羅迪代表)。只有最後一個獲得了成功,這也正是電影中所贊同的方式[60]

發行

[編輯]

宣傳

[編輯]

環球影業花了180萬美元給《大白鯊》做宣傳,其中單在全國電視廣告上的花費就達到史無前例的70萬美元[25][7]:255-256。從1975年6月18日開始到兩天後電影上映,電視台都在晚間黃金時段播出時長25到30秒左右的廣告[61]。除此以外,根據電影界學者塞爾·科奇伯格(Searle Kochberg)的說法,環球影業為電影的市場行銷「制定和統籌了一套極具創新意識的方案」[61]。早在1974年10月,塞納克、布朗和本奇利就開始作客電視和廣播談話節目,對小說的平裝版和即將推出的電影加以宣傳[38]:26-27。電影公司還和書籍出版商達成協議,在平裝本書上和電影的所有廣告中都會出現書名和電影片名的標誌[61]。這一聯合促銷策略的中心焦點則是約翰·威廉士創作的主題音樂和繪有鯊魚朝一位落單女性泳者逼近的電影海報[30]。海報和書籍封面均是由出版公司員工羅傑·卡斯特爾(Roger Kastel)設計[62]。塞奈格廣告代理公司花了6個月的時間來設計海報,負責人托尼·塞奈格表示:「不管我們怎麼做,看起來就是不夠嚇人」。他最後認定:「你必須要到鯊魚的下方才能夠看到它的牙齒」[63]

還有更多的商品試圖借電影發行的東風進行促銷。格雷姆·特納(Graeme Turner)在1999年寫道,伴隨《大白鯊》進行搭售的產品可能至今仍然是「任何電影中最為精心搭配的組合」,「其中包括原聲帶唱片、T恤衫、塑料杯、有關電影製作的書籍、電影的原著小說、沙灘毛巾、毛毯、鯊魚外觀的服裝、玩具鯊魚、愛好工具包、遊戲、海報、鯊魚牙齒製成的項鍊、睡衣、水槍,等等等等」[64]。例如理想玩具公司就開發了一款圖版遊戲,玩家要用鉤子在鯊魚把嘴合上前將裡面的東西勾出來[65]

院線上映

[編輯]

《大白鯊》的粗剪版本於1975年3月26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舉行了兩次試映,還於3月28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進行了又一輪試映,引起了觀眾的熱烈反響。再加上本奇利原著小說發行後的成功和環球影業早期的宣傳戰略影響,影院業主對該片產生了濃厚興趣,為製片公司在數百家電影院同步上映《大白鯊》的計劃提供了便利[38]:23-26[7]:253。4月24日,影片又在好萊塢舉行了第三輪、也是最後的一輪試映,這次的版本中包含了根據之前試映反響所做的改動[7]:254。環球影業總裁盧·沃瑟曼Lew Wasserman)在出席了其中一場試映活動後下令,將電影的首輪發行從原計劃的多達900家影院加以刪減,宣稱「我想讓這部電影持續放映完整個暑假,我不希望棕櫚泉的人們就在棕櫚泉看這部電影,我想讓他們開車趕到大老遠的好萊塢去看」[38]:26。儘管如此,預定開始放映的電影院數量仍然有數百家,這在當時仍然是規模異常之大的全面發行。當時大規模上映的許多電影都存在品質不佳的問題,剝削電影在業內屢見不鮮,還慣常花錢請人來減少負面的評論和口碑效應。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情況,例如《比利傑克》(Billy Jack)的重新發行及其續集《比利傑克的審判》(The Trial of Billy Jack)的首輪發行,《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續集《緊急搜捕令》(Magnum Force),以及當時發行不久的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66]:111[67]:110-112。不過,那時的大型製片公司發行影片的慣常做法還是先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城市劇院開映,並舉行一系列的首映典禮。然後分銷商再緩慢跟進,把電影拷貝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並在這一過程中把握任何積極的專業評價和觀眾反應。1972年獲得巨大成功的《教父》帶動了更大範圍發行的趨勢,但即便是該片,當年也只是在5家劇院開映,到第二個周末時再開始進一步推廣[68]

6月20日,《大白鯊》在北美的464張銀幕上亮相,其中409張位於美國境內,剩下的則在加拿大[67]:108。與電影開映的規模相比,其全國性電視台的廣告宣傳在當時更為罕見,兩者相結合成就的發行方式在當時可謂聞所未聞[69]。雖然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一個月前為查爾斯·布朗森的驚悚片《最後逃亡》(Breakout)採用了類似的營銷手段,但在規模上遠遠不及[69][8]:277。環球影業總裁西德·欣伯格相信,這種全國範圍的營銷比起緩慢、分散的發行更為划算[69][70][71]。由於電影上映後獲得了熱烈的反響,其發行規模於7月25日擴展到了近700家劇院,8月15日再次擴展到超過950家電影院[72]:125。海外發行也遵循著相同的模式,都是以密集的電視廣告和大範圍發行相結合,以英國為例,《大白鯊》就於12月開始在該國超過100家劇院上映[69]

反響

[編輯]

票房表現

[編輯]

《大白鯊》上映首周獲得了700萬美元的進帳[73],僅用兩個星期就收回了製作成本[74]:44。上映78天後就打破了《教父》創下的北美電影票房最高紀錄[68],並且也超過該片在拷貝出租上收穫的8600萬美元[75],成為歷史上首部單拷貝出租收入就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67]:210。電影的首輪發行最終獲得了1.231億美元的租憑收入[74]:44,1976和1979年的再度發行又進帳1.334億美元[75]

影片於1975年12月開始向海外市場發行[76],在國際市場也獲得了類似國內的成功,打破了新加坡[77]紐西蘭日本[78]西班牙[79]墨西哥[80]的票房紀錄。到1977年時,《大白鯊》已經創下了全球電影票房達4億美元的新紀錄,其中國際市場收入為1.93億美元[81],超越了《教父》之前保持的1.45億美元紀錄[82]

《大白鯊》的世界電影歷史票房冠軍位置保持了兩年,然後被上映6個月的《星際大戰》超越,該片於1978年創下了新的全球電影票房紀錄[83][84]。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截至2014年6月上旬,本片仍以4.7億美元的成績排在全球電影票房歷史總榜上的第139位[85],並以2.6億美元的成績排在北美電影票房歷史總榜的第72位[73]。如果計算通貨膨脹並按2011年的電影票價計算,《大白鯊》的全球進帳將達近20億美元,成為除《星際大戰》系列外最成功的系列電影[86]。如果單看北美地區收入,影片售出的電影票數量估計有1億2807萬8800張[87],折合2014年電影票價收入將達10.19億美元,仍然能在歷史總榜上排到第7位[88]。《大白鯊》在所有1975年起於英國上映的電影中票房可以排到第7位,按2009至2010年貨幣價值計算,其收入將超過7000萬英鎊[89],觀影人次估計有1620萬[90]。《大白鯊》還在巴西售出了1300萬張電影票,在該國歷史上僅次於1997年的《鐵達尼號[91]

美國廣播公司在《大白鯊》1979年重新發行後獲得了該片在電視上的首播權[92]。其美國電視首播收穫了高達57%的收視率,在歷史上所有通過電視播出的電影中僅次於1939提的《亂世佳人[93]。1981年10月,有2300萬英國觀眾收看了本片在該國的電視首播,在該國所有通過電視播出的電影中僅次於《007之生死關頭[94]

專業評價

[編輯]

《大白鯊》一經上映就獲得了影評人的普遍好評[95][96]。《芝加哥太陽報》影評人羅傑·埃伯特稱這是「一部轟動一時的高效動作片」,認為其中的角色已經發展出了真實的人性,讓這部可怕的驚悚片得以更上一層樓[97]。《綜藝》雜誌的A·D·墨菲(A.D. Murphy)稱讚了史匹柏的導演能力,還稱勞勃·肖的表現「絕對無與倫比」[98]。《紐約客》的寶琳·凱爾Pauline Kael)認為,本片是「有史以來最激動人心而又倒行逆施的恐怖片……比伍迪·艾倫的早期作品更具熱情,而且更是電力十足,從伍迪·艾倫的那種風格來說還很有趣」[99]。《新時代》(New Times雜誌弗蘭克·里奇Frank Rich)寫道:「史匹柏擁有這個年代絕大多數美國電影人都缺乏到有些荒謬的那種得天獨厚的天賦:他的確知道如何通過銀幕來講故事……《大白鯊》中的一些最可怕的場景里我們甚至都沒有看到鯊魚,這正是這位導演天賦的絕佳體現」[7]:256朱迪思·克里斯特Judith Crist)在《紐約》(New York)雜誌上形容本片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最高級別冒險娛樂」作品,還稱讚了其中演員的表演和「非凡的技術成就」[100]雷克斯·里德Rex Reed)讚揚了片中讓人神經緊崩的動作場面,他的總結認為,「《大白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恐怖片,每個部門的表現都很完美」[101]

不過,也有部分影評人對本片評價不佳。《紐約時報》的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寫道:「不知這電影到底是怎麼搞的,我們甚至都沒有一次對這頭鯊魚的受害者感到特別的同情……那些最優秀電影中的人物性格會通過行動反映出來。而《大白鯊》裡的人物性格只是其行動的一部分……就像舞台上那些在必要情況下動用的道具和信息傳遞一樣。」不過他也覺得電影內容表現上雖然欠佳,但還是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大的樂趣[102]。《洛杉磯時報》影評人查爾斯·強普林(Charles Champlin)認為電影不應評為PG級,稱「《大白鯊》對於孩子們來說太可怕了,而且很可能會讓任何年齡段的觀眾感到反胃……」他認為這部電影過分依賴於可怕的內容對觀眾造成的衝擊,作品本身實際上漏洞百出,演技笨拙、劇本粗糙[103]國家評論協會的瑪西婭·馬吉爾(Marcia Magill)稱,雖然《大白鯊》單憑其後半截來說就值得一看,但片中幾位主角對鯊魚的追捕卻是「忙碌之中漏洞百出」[104]。《評註》(Commentary)的威廉·S·佩切(William S. Pechter)認為本片會讓那些追求感官刺激的觀眾感到頭腦麻木,其製作的本質就是在進行這樣的操縱。《鄉村之聲》的莫莉·哈斯克爾(Molly Haskell)也有類似的觀點,認為電影「在嚇人方面就像電腦般精準……你會感覺自己就像是一隻正在接受休克療法的老鼠」[7]:256。影片最常為人詬病的就是其中的人造機械鯊魚:馬吉爾聲稱「這頭經程序設定鯊魚的特寫鏡頭真是假到不能再假了」[104],2002年,在線影評人詹姆士·伯拉迪尼James Berardinelli)表示,如果不是史匹柏巧妙設置懸念的導演技巧,觀眾只會對其中的道具鯊魚感到好笑,比那些電子鯊魚的好笑程度還要翻倍[48]。《哈勒威爾電影指南》(Halliwell's Film Guide)聲稱,《大白鯊》中「雖然包含真正有懸念和恐怖感的段落」,但這仍然不過是「一部缺乏解說、直截了當的驚悚片中加上過分哆嗦的對話和一頭最終出現時實在沒法讓人信服的怪獸[105]

榮譽

[編輯]

《大白鯊》在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得了4項提名,除最佳影片獎不敵《飛越杜鵑窩》外[7]:257剪輯原創配樂(正劇類)音效三項均成功勝出[42][74]:45。史匹柏對自己沒能得到導演獎提名深感不滿[7]:256。約翰·威廉士譜寫的配樂除奧斯卡獎外還拿下了葛萊美獎[106]英國電影學院獎[107]金球獎[108]。弗娜·菲爾茲除奧斯卡獎外還將美國電影剪輯師協會頒發的美國剪輯師埃迪獎最佳電影長片剪輯獎收入囊中[109]

《大白鯊》入選為全美民選獎的最受歡迎電影[110]。還獲得了第29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理察·德萊弗斯)、剪輯和音效獎提名[107],以及第33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正劇類)導演編劇獎提名[108]。史匹柏還獲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獎提名[111],而彼特·本奇利和卡爾·哥特列布則得到了美國編劇協會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112]

《大白鯊》自發行後多年來經常被影評人和業內專業人士評為歷史上最優秀的電影之一。1998年,美國影藝協會評選1896至1996年間100部最經典的美國電影,本片名列第48位,2007年時又進行了十周年的評選,本片位置下滑至第56位[113][114]。片中的鯊魚也在美國影藝協會於2003年評選的百年電影史百大銀幕英雄與惡魔的惡魔榜上名列第18位[115]。羅伊·沙伊德爾的台詞「你得找艘更大的船」(You're gonna need a bigger boat),還在美國影藝協會於2005年評選的百年電影史百大經典台詞里排名第35位[116]。威廉士譜寫的配樂則在美國影藝協會評選的百年電影史25部最優秀的電影配樂中名列第6[43],影片還是2001年評選的百年電影史百大驚悚電影的亞軍,僅次於希區考克的《驚魂記[117]。2003年,《紐約時報》將本片評為史上1000部最優秀電影之一[118]。2004年,《大白鯊》在美國精彩電視台的五小時迷你電視節目《100個最可怕的電影瞬間》(The 100 Scariest Movie Moments)中位居榜首[119]。2006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把本片評為史上最嚇人電影的第6名[120]。2008年,《帝國》雜誌把《大白鯊》評為史上第5偉大的電影[121],並且昆特一角也在其評選的100個最出色的電影角色中排名第50[122]。許多影評人及媒體評選的100或50部最偉大電影中,《大白鯊》都榜上有名,其中包括倫納德·馬爾丁Leonard Maltin[123]、《娛樂周刊[124]Film4[125]、《滾石[126]、《全面電影》(Total Film[127]、《電視指南[128]和《名利場[129]

2001年,《大白鯊》因其在「文化、歷史和審美方面的顯著成就」,獲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電影登記表下屬的國家電影保存委員會保護電影名單[130]。2006年,本片劇本得以在美國編劇工會評選的史上最佳劇本中排名第63位[131]

影響

[編輯]
位於佛羅里達環球影城的《大白鯊》景點入口。

《大白鯊》在建立好萊塢現代商業模式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將傳統上電影緩慢進入新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建立支持體系的營銷方式轉變成全國範圍發行並伴以密集的電視廣告進行支撐[61][68]。對於現在的大型好萊塢製片公司來說,電影在數以千計的劇院同步上映,併購買大量的媒體廣告進行宣傳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132]。據彼得·比斯坎德所說,《大白鯊》「降低了印刷評論的重要性,讓一部電影要通過緩慢發行、單純依靠品質來尋找觀眾變成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此外,《大白鯊》還很快激起了企業對高額利潤的胃口,也就是說,電影公司希望每部作品都成為《大白鯊》」[8]:278。學者托馬斯·沙茨(Scholar Thomas)在文章中稱,本片「重新校準了好萊塢大片的利潤潛力,也重新定義了電影作為市場化商品和文化現象的地位。這部電影堅定地給好萊塢持續五年的不景氣劃上句點,迎來了高成本、高科技和高速度驚悚片的時代」[15]:176

《大白鯊》也在令暑期成為美國電影發行黃金季節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電影公司都會在這一期間發行其最具實力的票房競爭者、最有望成為大片的作品[68][133]。在此以前的很長時間裡,大部分最有可能成為票房大片的電影都是在冬季上映,而夏季則更多是對那些很可能表現欠佳的電影進行傾銷[15]:176。《大白鯊》和《星際大戰》都被視為是新美國電影工業商業模式的開端——這一新模式以易於宣傳和描述的「高概念」電影為主導——和新好萊塢時代接近尾聲的標誌,作者論電影逐漸受到忽視,有利可圖的大成本作品則越來越吃香[68][66]:21。新好萊塢時代中,相對獨立的電影人還能夠進入各大製片公司系統,在比斯坎德看來:「史匹柏就像是特洛伊木馬,讓電影公司開始重新確立起自己的權力」[8]:278

該片還有著更為廣闊的文化影響。1960年《驚魂記》中的那場舉足輕重的浴室殺人戲段曾令洗澡變成焦慮感的新來源,而《大白鯊》則導致許多觀眾不敢再下海玩耍[134][21]:23。影片還被認為是1975年海灘遊客數量減少的罪魁禍首[135],目擊鯊魚的報告數量開始上升[72]:131,電影和人類對鯊魚長期存在的負面刻板印象也脫不了干係[136]。影片還引發了所謂的「《大白鯊》效應」,據稱這種效應讓漁民「深受啟發,開始投入鯊魚捕撈比賽,殺死了數以千計的這種海洋食肉動物」[137]。本奇利一度表示,要是事先知道鯊魚在自然界的真實習性,他是不會寫那部原著小說的[138]。保育團體也對這一事實深感悲嘆,這部電影讓公眾非常難以接受鯊魚應該受到保護的觀念[139]

《大白鯊》還成為之後許多恐怖片的典範,例如雷利·史考特1979年科幻恐怖片異形》在向電影公司高管宣傳其劇本時就稱這是「太空版《大白鯊》」[140][141]。20世紀70到80年代有多部以食人生物為題材的電影上映,其中又以水生生物占主導,如《殺人鯨》(Orca)、《大灰熊》(Grizzly)、《大鱷魚》(Alligator)、《凶獸出籠》(Day of the Animals)和《活活生吞》(Eaten Alive)。史匹柏宣稱,由喬·丹蒂Joe Dante)執導,約翰·塞爾斯John Sayles)編劇的《食人魚》(Piranha)是所有《大白鯊》仿作中最優秀的一部[7]:257。義大利拍攝了三部以《大白鯊》為藍本的惡搞仿作:《巨浪白鯊》(L'ultimo squalo[142]因抄襲引來了環球影業的起訴[143];《紅海魔影》(Shark: Rosso nell'oceano[142]之後還在電視節目《神秘科學劇院3000》(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中以片名《魔鬼魚》(Devil Fish)亮相[144];另一部《新大白鯊》(Cruel Jaws)中還包括了《大白鯊》和《大白鯊2》的片段[145][146]

2005年,馬薩葡萄園島舉辦「大白鯊節」,慶祝電影上映30周年[147],並在2012年舉行第二屆活動[148]。一個由影迷組成的獨立團體製作了紀錄長片《鯊魚還能工作》(The Shark is Still Working),其中包括對電影演職人員的採訪。羅伊·沙伊德爾擔任解說,節目中還表明是向2006年謝世的彼得·本奇利致敬,在2009年洛杉磯聯合電影節上首映[149][150]

而道具機械鯊魚目前存放在洛杉磯的美國影藝學院博物館(Academy Museum of Motion Pictures),在2019年為了紀念電影上映44周年,博物館重新修復鯊魚安排2020年預定展出。[151]

家用媒體發行

[編輯]

1978年MCA發行的《大白鯊》是北美市場上出現的首批雷射影碟[152]。1992年,影片又發行了第2版雷射影碟[153],再於1995年發行第3版,發行商抬頭是MCA和環球家用娛樂公司,包裝上帶有簽名收藏版印記。這一精心製作的套裝包括多個刪除或剪除的鏡頭素材,還有一部時長兩小時,有關電影製作的新紀錄片,一本原著小說,還有一張約翰·威廉士原創配樂的CD[154]

MCA家用視頻於1980年首度發行了《大白鯊》的VHS錄影帶[155][156]。1995年,MCA環球家用視頻又於電影20周年之際發行了新的珍藏版錄影帶,其中包括一份製作特輯回顧[157],在北美共計售出了80萬套[158]。2000年,影片上映25周年之際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發行了VHS錄影帶,其中包括有紀錄片、刪除鏡頭、多餘素材,以及一部預告片[159]

2000年,《大白鯊》於發行25周年之際首度發布了DVD,並且舉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158]DVD中包括一段時長50分鐘的電影製作紀錄片,是1995年版雷射影碟中那段紀錄片的剪輯版本,包括對史匹柏、沙伊德爾、德萊弗斯、本奇利等演職人員的採訪。其它花絮內容包括刪除、多餘鏡頭,預告片、劇照和故事板[160]。這版DVD僅第一個月就賣出了100萬份[161]。2005年6月,電影的30周年版DVD在馬薩葡萄園島的大白鯊節上發布[147]。新DVD中擁有許多之前發布過的花絮內容,如兩小時長的紀錄片,以及之前沒有發布過的一次史匹柏於1974年在電影片場接受採訪的內容[162]。到了2012年8月的第二屆大白鯊節,影片又發布了藍光影碟[148],其中的花絮內容超過4小時,包括《鯊魚還能工作》[163]。這次藍光影碟的發布也是環球影業成立100周年的系列慶典活動組成部分,一經問世就在銷售排列榜上排到第4位,賣出了超過36.2萬份[164]

續集

[編輯]

《大白鯊》已經衍生了三部續集,但都遠不及原作成功。三部電影在美國的票房收入總和也只勉強達到第一部的一半[165]。1975年10月,史蒂芬·史匹柏在出席舊金山國際電影節時表示:「為任何電影拍攝續集都只是個廉價把戲」[7]:257。不過在《大白鯊2》原定的導演約翰·D·漢考克John D. Hancock)於電影開拍幾天前遭到解僱時,他還是有考慮接手。但他還需要先完成《第三類接觸》,因此要再過一年才能開拍,製片人對此無法接受[166][7]:257-258。最終執導《大白鯊2》的是吉諾特·茲瓦克Jeannot Szwarc),沙伊德爾、加里、漢密爾頓和克萊默都回歸出演了前作中的同一角色。這部於1978年上映的電影也被普遍視為《大白鯊》最優秀的續集[167][168][169]。第二部續集是1983年的《大白鯊3》,該片導演喬·阿爾夫斯曾在前兩部影片製作過程中擔任藝術指導設計師[170]。該片由丹尼斯·奎德小路易斯·格賽特主演,是一部3-D格式電影,不過到電視和家用媒體播放時沒有將其3D效果轉入,片名也改為「Jaws 3[171]。第三部續集《大白鯊41987年上映,約瑟夫·薩金特Joseph Sargent)導演,米高·肯恩主演且有加里回歸,但影片惡評如潮,被評為歷史上最糟糕的續集之一[172][173]。雖然這三部續集都實現了營利,《大白鯊2》和《大白鯊3》還是上映年份電影票房20強,但無論影評人還是觀眾都普遍對這些作品感到不滿[174][175][176]

改編作品和商品

[編輯]

有兩個主題公園景點是以《大白鯊》為靈感,其中位於佛羅里達環球影城的一個[177]已於2012年1月關閉[178];另一個位於日本環球影城[179]好萊塢環球影城攝影棚之旅中還包括有電影鏡頭的動畫電子版本[180]。此外,影片還有至少兩部音樂劇改編作品:2004年在明尼蘇達藝穗節首演的《大白鯊音樂劇》(JAWS The Musical!),以及2006年在多倫多藝穗節首演的《巨型殺人鯊:音樂劇》(Giant Killer Shark: The Musical[181]。根據電影改編的電子遊戲已經發布了三個不同版本:1987年的《大白鯊》(Jaws)是一款由LJN開發的FC遊戲[182]。2006年的《大白鯊逃脫》(Jaws Unleashed)由Majesco娛樂開發,有XboxPlayStation 2PC三種版本[183],該公司還於2011年發布了針對任天堂3DSWii的《大白鯊:終極捕食者》(Jaws: Ultimate Predator[184]。2010年,iTunes上出現了針對iPhone的大白鯊手機遊戲[185]。市場上還出現了根據電影製作,並得到正式授權的老虎機[18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chatz, Thomas. The New Hollywood. Movie Blockbusters. : 25 [2016-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Jaws was essentially an action film and a thriller, of course, though it effectively melded various genres and story types.  In: Stringer, Julian. Movie Blockbusters. Routledge. 2003: 15–44. ISBN 9780415256087. 
  2. ^ Carl Gottlieb, Peter Benchley. Full script of "STILLNESS IN THE WATER"AKA:"JAWS". The Internet Movie Script Database.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3. ^ 3.0 3.1 3.2 Priggé, Steven. Movie Moguls Speak: Interviews with Top Film Producers.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04. ISBN 0-7864-1929-6. 
  4. ^ Scanlon, Jennifer. Bad Girls Go Everywhere: The Life of Helen Gurley Brow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97. ISBN 0-19-534205-4. 
  5. ^ 5.0 5.1 5.2 5.3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From Novel to Script"].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6. ^ 6.0 6.1 6.2 6.3 6.4 Brode, Douglas. The Films of Steven Spielberg. New York: Carol Publishing. 1995: 50. ISBN 0-8065-1951-7.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McBride, Joseph. Steven Spielberg: A Biograph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Da Capo Press. 1999. ISBN 0-306-80900-1.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Biskind, Peter. Easy Riders, Raging Bulls.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8. ISBN 0-684-85708-1. 
  9. ^ 9.0 9.1 9.2 9.3 Gottlieb, Carl. The Jaws Log.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2005. ISBN 0-571-20949-1. 
  10. ^ 10.0 10.1 10.2 Friedman, Lester D.; Notbohm, Brent. Steven Spielberg: Interviews.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0. ISBN 1-57806-113-X.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Pangolin Pictures. Jaws: The Inside Story (Television documentary). The Biography Channel. 2010-06-16.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Casting"].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13. ^ Fischbach, Bob. Bob's Take: ‘Jaws’ script doctor ruthless to character played by him. Omaha World-Herald. 2010-05-20 [201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3).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Baer, William. Classic American Film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creenwriters.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2008. ISBN 0-313-34898-7.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Friedman, Lester D. Citizen Spielberg. 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6. ISBN 0-252-07358-4. 
  16. ^ 16.0 16.1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Climax"].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17. ^ 17.0 17.1 17.2 17.3 Vespe, Eric (Quint). Steven Spielberg and Quint have an epic chat all about JAWS as it approaches its 36th Anniversary!. Ain't It Cool News. 2011-06-06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8. ^ 18.0 18.1 18.2 Nadler, Holly. Vineyard Confidential: 350 Years of Scandals, Eccentrics, and Strange Occurrences. Rockport, Maine: Down East Enterprise Inc. 2006. ISBN 0-89272-687-3. 
  19. ^ The 32nd Academy Awards (1960)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6). 
  20. ^ The 44th Academy Awards (1972) Nominees and Winners. oscars.org.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21. ^ 21.0 21.1 21.2 Jackson, Kathi. Steven Spielberg: A Biograph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2007. ISBN 0-313-33796-9. 
  22. ^ 22.0 22.1 22.2 22.3 Summer of the Shark. Time. 1975-06-23 [201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4).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Production Stories"].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Harvey, Neil. 30 years of 'Jaws'. The Roanoke Times. 2005-06-13. 
  25. ^ 25.0 25.1 Smith, Neil. Shark tale that changed Hollywood. BBC News. 2005-06-03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26.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Location"].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27.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Photographing Jaws"].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28.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The Shark"].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29. ^ 29.0 29.1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The Shark Is Not Working"].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30. ^ 30.0 30.1 Collins, Jim; Radner, Hilary. Film Theory Goes to the Movies. London: Routledge. 1993: 18. ISBN 0-415-90576-1. 
  31.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The Orca"].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32. ^ 32.0 32.1 32.2 32.3 32.4 Sinyard, Neil. The Films of Steven Spielberg. London: Hamlyn Bison. 1989. ISBN 0-600-55226-8. 
  33.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Verna Field 'Mother Cutter'"].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34.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The Live Shark Footage"].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35. ^ Interview with Richard Dreyfuss. The Shark Is Still Working official website.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36.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Finishing the Film"].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37. ^ 37.0 37.1 Yewdall, David Lewis. Practical Art of Motion Picture Sound. Waltham, Massachusetts: Focal Press. 2011. ISBN 0-240-81240-9. 
  38. ^ 38.0 38.1 38.2 38.3 Shone, Tom. Blockbuster: How Hollywood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Summe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4. ISBN 0-7432-3568-1. 
  39. ^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Sneak Previews"].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40. ^ Sanello, Frank. Spielberg: The Man, The Movies, The Mythology 2nd. Taylor Trade Publishing. 2002: 60. ISBN 0878331484. 
  41. ^ 41.0 41.1 41.2 Bouzereau, Laurent. A Look Inside Jaws ["Music by John Williams"]. Jaws: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DVD (2005): Universal Home Video. 1995. 
  42. ^ 42.0 42.1 The 48th Academy Awards (1976)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43. ^ 43.0 43.1 AFI's 100 YEARS OF FILM SCOR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0). 
  44. ^ Matessino, Michael. Letter in response to "A Study of Jaws' Incisive Overture To Close Off the Century". Film Score Monthly. 1999-09-24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1). 
  45. ^ 45.0 45.1 45.2 Tylski, Alexandre. A Study of Jaws' Incisive Overture To Close Off the Century. Film Score Monthly.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7). 
  46. ^ Chaundy, Bob. Spies, sports, and sharks. BBC News. 2006-11-06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47. ^ Scheurer, Timothy E. John Williams and film music since 1971.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1997, 21 (11)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4). 
  48. ^ 48.0 48.1 48.2 Berardinelli, James. Jaws. Reelviews. 2002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3). 
  49. ^ Cancellaro, Joseph. Exploring Soun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Media. Florence, Kentucky: Delmar Learning. 2006: 170. ISBN 1-4018-8102-5. 
  50. ^ Jaws Vinyl Soundtrack (1975). Etsy.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51. ^ 51.0 51.1 Freer, Ian. Empire's Jaws Soundtrack Review. Empir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52. ^ 52.0 52.1 Jaws – 25th Anniversary Collector's Edition. Decca Classics. [2010-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3). 
  53. ^ Jaws. Varèse Sarabande. [201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54. ^ Lemkin, Jonathan. Archetypal Landscapes and Jaws. Grant, Barry Keith (編). Planks of Reason: Essays on the Horror Film.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1984: 277-289. ISBN 0-8108-2156-7. 
  55. ^ Brosnan, John. Future Tense: The Cinema of Science Fiction.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8: 99, 129. ISBN 0-354-04222-X. 
  56. ^ 56.0 56.1 Heath, Stephen. Jaws, Ideology, and Film Theory. Nichols, Bill (編). Movies and Methods: An Anthology, Volume II. (198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6. ISBN 0-520-05408-3. 
  57. ^ 57.0 57.1 57.2 57.3 Britton, Andrew. Jaws. Grant, Barry Keith (編). Britton on Film: The Complete Film Criticism of Andrew Britton. (2009).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0-8143-3363-X. 
  58. ^ Biskind, Peter. Jaws: Between the teeth. Jump Cut. 1975, (9): 1–29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4). 
  59. ^ 59.0 59.1 Jameson, Fredric. Reification and Utopia in Mass Culture. Signatures of the Visible.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79. ISBN 978-0-415-90012-6. JSTOR 466409. 
  60. ^ Hagen, Dan. Neal Gabler. Comics Interview (54) (Fictioneer Books). 1988-01: 61–63. 
  61. ^ 61.0 61.1 61.2 61.3 Kochberg, Searle. Institutions, Audiences and Technology. Nelmes, Jill (編). An Introduction to Film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1996: 31. ISBN 0-415-10860-8. 
  62. ^ Petersen, Clarence. The Bantam Story: Thirty Years of Paperback Publishing. Bantam Books. 1975: 70. OCLC 1937339. 
  63. ^ Horovitz, Bruce. Poster king dreams up images to grab audiences. USA Today. 2003-07-21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5). 
  64. ^ Turner, Graeme.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1999: 8. ISBN 0-415-21595-1. 
  65. ^ Andrews, Nigel. Nigel Andrews on Jaw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1999: 115. ISBN 0-7475-3975-8. 
  66. ^ 66.0 66.1 Wyatt, Justin. High Concept: Movies and Marketing in Hollywood.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ISBN 0-292-79091-0. 
  67. ^ 67.0 67.1 67.2 Hall, Sheldon; Neale, Stephen. Epics, Spectacles, and Blockbusters: A Hollywood History.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8143-3008-1. 
  68. ^ 68.0 68.1 68.2 68.3 68.4 Jaws–The Monster That Ate Hollywood. PBS. 2001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69. ^ 69.0 69.1 69.2 69.3 Wyatt, Justin. From Roadshowing to Saturation Release: Majors, Independents, and Marketing/Distribution Innovations. Lewis, Jon (編). The New American Cinema.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78-79. ISBN 0-8223-2115-7. 
  70. ^ Pisani, Joseph. The Biggest Summer Blockbusters. Business Week. 2006-05-22 [2011-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5). 
  71. ^ Ayres, Alice; Fordham, Alice. Man who gave summer blockbuster its bite dies. The Times. 2006-02-14 [2011-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72. ^ 72.0 72.1 Siska, William Charles. Toward a Semiotic Theory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inema. Manchester, New Hampshire: Ayer Publishing. 1980. ISBN 0-405-12900-9. . This, the most detailed source, gives contradictory figures. The totals can variously be interpreted as 675 or 695 for July 25, and 954 or 974 for August 15.
  73. ^ 73.0 73.1 Jaws (1975).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0-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7). 
  74. ^ 74.0 74.1 74.2 Morris, Nigel. The Cinema of Steven Spielberg: Empire of Light. New York: Wallflower Press. 2007. ISBN 1-904764-88-6. 
  75. ^ 75.0 75.1 Anderson, George. Buffs Give Damn About 'Wind' Change. Pittsburgh Post-Gazette. 1980-01-21: 24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76. ^ Los Angeles (AP). 'Jaws' Receipts Most in U.S. Film History. The Daytona Beach News-Journal. 1975-09-10: 14A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77. ^ "Jaws" breaks b.o. mark in Singapore. Variety. 1976-12-08, (285): 34. 
  78. ^ "Jaws" chomps into new b.o. marks at N. Zealand, Japan. Variety. 1976-01-28, (281): 33. 
  79. ^ "Jaws" in Spain: record $3.3-mil. Variety. 1976-02-18, (282): 3. 
  80. ^ "Jaws" openings break all Mexican records. Box Office. 1976-05-03, (109): 8. 
  81. ^ Kilday, Gregg. Director of 'Jaws II' Abandons His 'Ship'. The Victoria Advocate. 1977-07-05: 6B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82. ^ Weiler, A. H. Evans Quits as Executive at Paramount.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75-04-14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83. ^ Fenner, Pat. C. Independent Action. Evening Independent. 1978-01-16: 11–A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84. ^ New York (AP). Scariness of Jaws 2 unknown quantity. The StarPhoenix. 1978-05-26: 2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1). 
  85. ^ All Time Box Office.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7). 
  86. ^ The Economist online. Pottering on, and on – Highest-grossing film in franchise. The Economist. 2011-07-11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87. ^ All Time Box Office Adjusted for Ticket Price Inflation:Est. Tickets. Box Office Mojo.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2). 
  88. ^ All Time Box Office Adjusted for Ticket Price Inflation.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7). 
  89. ^ 3.2 Inflation-adjusted top 20 films at the UK box office.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1.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1: 24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7). 
  90. ^ The Ultimate Chart: 1–100.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4 [2012-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1). 
  91. ^ Estudo confirma hegemonia dos EUA no cinema mundial. Folha de São Paulo. 2004-05-15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2). 
  92.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v. Montgomery Ward & Co., Inc. United States Patents Quarterly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1980, 207 (851). 
  93. ^ Brown, Les. "Jaws" played to 80 million on ABC. The New York Times. 1979-11-07: C29. 
  94. ^ Boshoff, Alison. TV's jewels fail to shine in list of all-time winners. The Daily Telegraph. 1998-02-07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3). 
  95. ^ Moritz, Charles. Current Biography Yearbook 1978. New York: H. W. Wilson. 1978: 402. ISBN 9997377028. 
  96. ^ Detail view of movies: Jaw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8). 
  97. ^ Ebert, Roger. Jaws. Chicago Sun-Times. 1975-01-01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6). 
  98. ^ Murphy, A.D. Jaws. Variety. 1975-06-18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7). 
  99. ^ Kael, Pauline. Notes on Evolving Heroes, Morals, Audiences. When the Lights Go Down. (1980). Beverly, Massachusetts: Wadsworth. 1976: 195–196. ISBN 0-03-056842-0. 
  100. ^ Crist, Judith. Fish Story On a Grand Scale. New York. 1975-06-23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4). 
  101. ^ Reed, Rex. Film to Jaw About: 'Le Chat's' Meow. New York Daily News. 1975-06-15. 
  102. ^ Canby, Vincent. Entrapped by 'Jaws' of Fear.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1975-06-21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3). 
  103. ^ Champlin, Charles. Don't Go Near the Water. The Los Angeles Times. 1975-06-20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8). 
  104. ^ 104.0 104.1 Magill, Marcia. Jaws. Films in Review: 436. [1975-08 / 1975-09]. 
  105. ^ Leslie Halliwell. Halliwell's Film Guide 13th. 1997. ISBN 0-00-638868-X. 
  106. ^ Past Winners Search. 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2). 
  107. ^ 107.0 107.1 BAFTA Awards Search.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2). 
  108. ^ 108.0 108.1 Browse Results.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2). 
  109. ^ Fact Sheet: Jaws. E!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200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3-19). 
  110. ^ And the 2nd Annual "Favorite Movie People's Choice" is…Jaws!. People's Choice Awards.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5). 
  111. ^ Awards / History / 1975 – 28th Annual DGA Awards.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12. ^ Writers Guild Foundation Library Catalog: Jaw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113. ^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 10th Anniversary Edition.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2). 
  114. ^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2). 
  115. ^ AFI's 100 Years... 100 Heroes & Villain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1). 
  116. ^ AFI's 100 Years... 100 Quote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4). 
  117. ^ AFI's 100 Years... 100 Thrills.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6). 
  118. ^ The Best 1,000 Movies Ever Made.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3-04-29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01). 
  119. ^ The 100 Scariest Movie Moments: 100 Scariest Moments in Movie History—Official Bravo TV Site. Bravo Company. 2004 [2010-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1). 
  120. ^ CFCA's 100 Scariest Movies of All Time.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2006-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18). 
  121. ^ Braund, Simon; Glen Ferris; Ian Freer; Nev Pierce; Chris Hewitt; Dan Jolin. The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Empire.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122. ^ Empire's The 100 Greatest Movie Characters. Empire.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3). 
  123. ^ Maltin, Leonard. 100 Must-See Films of the 20th Century. Leonard Maltin's Movie & Video Guide 2000. New York: Penguin Group. 1999: 13. ISBN 0-452-28123-7. 
  124. ^ Burr, Ty. The 1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New York: Entertainment Weekly Books. 1999: 52 [2014-06-13]. ISBN 1-883013-6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125. ^ Film Four's 100 Greatest Films of All Time. Film4. Published by AMC FilmSite.org.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126. ^ Travers, Peter. 100 Maverick Movies. Rolling Stone. 1999-12, (830/83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127. ^ Total Film features: 1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Total Film. 2010-01-2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128. ^ 50 Greatest Movies (on TV and Video). TV Guide: 14–33. [1998-08-08 / 1998-08-14]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31). 
  129. ^ 50 Greatest Films. Vanity Fair. 2005-09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30. ^ Librarian of Congress Names 25 More Films to National Film Registry (新聞稿). Library of Congress. 2001-12-18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5). 
  131. ^ 101 Best Screenplays.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est. 2006-04-07 [2014-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8). 
  132. ^ Marich, Robert. Marketing to Moviegoers: A Handbook of Strategies Used by Major Studios and Independent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Focal Press. 2005: 79. ISBN 0-240-80687-5. 
  133. ^ Rise of the Blockbuster. BBC News. 2001-11-16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34. ^ Gordon, Andrew. Empire of Dreams: The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Films of Steven Spielberg.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8: 33. ISBN 074255578X. 
  135. ^ Fisher, Luchina. Jaws' Launched Summer Blockbuster 35 Years Ago. ABC News. 2010-06-18 [2011-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3). 
  136. ^ Lovgren, Stefan. "Jaws" at 30: Film Stoked Fear, Study of Great White Sharks. National Geographic. 2005-06-1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137. ^ Fleshler, David. One-third of world's sharks, skates and rays face extinction. Sun Sentinel. 2010-10-3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38. ^ Metcalf, Geoff. Great white shark, the fragile giant. geoffmetcalf.com.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6). 
  139. ^ Chapple, Mike. Great white hope. Liverpool Daily Post. 2005-09-01: 3 [2012-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2). 
  140. ^ Hays, Matthew. A Space Odyssey. Montreal Mirror. [2012-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30). 
  141. ^ Ochoa, George. Deformed and Destructive Beings: The Purpose of Horror Films. McFarland. 2011: 135. ISBN 0-7864-6307-4. 
  142. ^ 142.0 142.1 Stanley, John. Revenge of the Creature Features Movie Guide: An A to Z Encyclopedia to the Cinema of the Fantastic, or, Is There a Mad Doctor in the House?. Pacifica, California: Creatures at Large Press. 1988: 220. ISBN 0-940064-08-1. 
  143. ^ Adamson, John E.; Morrison, Amanda. Law for Business and Personal Use. Stamford, Connecticut: Cengage Learning. 2011: 80. ISBN 0-538-49690-8. 
  144. ^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Series 9 Episode 11 – first broadcast August 15, 1998
  145. ^ Wheeler, Jeremy. Cruel Jaws (1995). Allrovi. [201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146. ^ Paszylk, Bartłomiej. The Pleasure and Pain of Cult Horror Films: An Historical Survey.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09: 161. ISBN 0-7864-3695-6. 
  147. ^ 147.0 147.1 Dutka, Elaine. Making this cold fish hot aga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2005-06-14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148. ^ 148.0 148.1 Kramer Bussel, Rachel. Jaws Fanatics Gather to Pray to God of Sharks. Vulture. 2012-08-1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5). 
  149. ^ Hollander, Erik. First look: 'The Shark is Still Working'. Los Angeles United Film Festival. [2012-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7). 
  150. ^ The Shark is Still Working official website. [2012-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3). 
  151. ^ 栩栩如生!《大白鯊》機械鯊魚完成重新修復. [2022-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8). 
  152. ^ Mast, Gerald; Kawin, Bruce F. 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 Harlow, Essex: Longman. 2003: 198. ISBN 0-321-10603-2. 
  153. ^ McGowan, Chris. LaserScans. Billboard. 1992-07-07: 6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54. ^ McGowan, Chris. LaserDisk Karaoke: In Titles. Billboard. 1996-03-23: 62–63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55. ^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Video Shark. Billboard. 1980-07-26: 64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156. ^ Bowker's Complete Video Directory 1994. New York: R.R. Bowker. 1994: 419. ISBN 978-0-8352-3391-0. 
  157. ^ Nashawaty, Chris. Jaws (1995).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5-12-0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58. ^ 158.0 158.1 Fitzpatrick, Eileen. Spielberg Releases 'Jaws' on DVD as Universal Marks Shark's 25th Anniversary. Billboard. 2000-05-13: 132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5). 
  159. ^ King, Susan. Feeding 'Jaws' Fans. The Los Angeles Times. 2000-07-13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160. ^ Venendaal, Matt. Jaws: 25th Anniversary Edition. IGN. 2000-07-1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18). 
  161. ^ Fitzpatrick, Eileen. Universal 'Jaws' DVD Ships One Million Plus; Spinal Tap Seeks Drummer Through Listen.com. Billboard. 2000-08-05: 8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62. ^ Jaws (12). Total Film. 2005-08-29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163. ^ Chitwood, Adam. Universal Confirms Digitally Remastered JAWS Coming to Blu-ray August 14; Watch Steven Spielberg Talk About the Restoration. Collider. 2012-04-10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164. ^ Arnold, Thomas K. 'Hunger Games' Sweeps Sales and Rental Charts. Home Media Magazine. 2012-08-22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165. ^ Jaws Movies.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166. ^ Loynd, Ray. The Jaws 2 Log. London: W.H. Allen. 1978: 73. ISBN 0-426-18868-3. 
  167. ^ Muir, John Kenneth. Horror Films of the 1970s, Volume 2. 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2007: 555. ISBN 0-7864-3104-0. 
  168. ^ Dinning, Mark. Jaws 2. Empire.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18). 
  169. ^ Nunziata, Nick. Jaws 2 – DVD Review. IGN. 2001-05-15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8). 
  170. ^ Joe Alves and Jaws 3-D. Fangoria. 1979-08, (1): 29. 
  171. ^ Franich,Darren; Staskiewicz, Keith. Introducing the PopWatch Rewind! Week 1: 'Jaws 3-D'.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0-08-20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72. ^ Nashawaty, Chris. The 25 Worst Sequels Ever Made – 10. Jaws: The Revenge (1987).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73. ^ 1987 Archive. Golden Raspberry Awards.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74. ^ Jaws 3-D. Variety. 1983-01-01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175. ^ Derek, Tse. Sequels we wish we'd missed. The London Free Press. 2003-06-10 [2014-06-14]. [失效連結]
  176. ^ James, Caryn. Film: 'Jaws the Revenge,' The Fourth in the Series. The New York Times. 1987-07-18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177. ^ Jaws. Universal Orlando. [2011-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9). 
  178. ^ Bevil, Dewayne. It's the end of the line for Jaws at Universal. Orlando Sentinel. 2012-01-02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1). 
  179. ^ Jaws. Universal Japan.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180. ^ Studio Tour. 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theme park in Los Angeles. Universal Studios.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3). 
  181. ^ Sutherland, Sam. Giant Killer Shark And Other Meta-Musicals. AOL Music. 2007-05-02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5). 
  182. ^ Jaws (1987). GameSpot.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183. ^ Dunham, Jeremy. JAWS Ships Out. IGN. 2006-05-23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0). 
  184. ^ Makuch, Eddie. Jaws: Ultimate Predator chomping Wii, 3DS. GameSpot. 2011-06-02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185. ^ Jaws Surfaces on the iTunes App Store. IGN. 2006-08-19 [2014-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4). 
  186. ^ Aristocrat's newest Hyperlink Slot, JAWS™ makes world premiere at Sycuan Casino (PDF). Aristocrat. 2009-05-08 [2013-08-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8-27).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