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合政府
政治系列主題條目 |
政治主題 |
系列條目 |
政治 |
---|
政治主題 |
大聯合政府(英語:Grand coalition)是多黨議會制的一種執政形式,由議會中兩個意識形態互異的最大政黨一起合作,組建聯合政府。[1]
在某些情況下,原本對立的政黨可能會認為共同組建政府是較為有利的作法。例如,面臨戰爭或經濟蕭條之類的國家危機時,人民可能會感受到團結和穩定的需求,進而願意克服原來的意識形態分歧。也就是說,即使一個政黨贏得足夠擁有執政權的議會席次,也有可能組建大聯合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國民政府就是一個例子。
另一種組建大聯合政府可能原因,是對立的大黨發現它們彼此在意識形態上的共識,高於它們與小黨之間的共識。這通常是政黨之間拒絕合作 (cordon sanitaire) 造成的結果,於是左翼大黨和右翼大黨形成聯盟,將極左或極右政黨排除在政府之外。奧地利曾於1945年至1966年成立大聯合政府,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議會裡的民代黨派眾多,多到其他形式的聯盟都不足以維持穩定,只好組建大聯合政府。這往往是出於政治需要,目的是避免提前選舉。以色列就是一例,小黨各自為政、堅持己見,所以大聯合政府更能維持政體穩定。
各國各地例子
[編輯]歐洲議會
[編輯]在歐洲議會中,兩個主要的泛歐洲政黨組織是中右派政黨黨團的歐洲人民黨(EPP)和中左派政黨黨團的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S&D)。直到2019年,兩黨都在議會中佔大多數席次。但卻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因受到歐洲移民危機和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兩黨失去眾多席次,且首次相加未能在議會過半,而右翼民粹主義及歐洲懷疑主義的認同與民主和綠黨/歐洲自由聯盟席位則大幅增加。[2][3]
德國
[編輯]德國在二戰後,中間偏右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拜恩基督教社會聯盟(基民盟/基社盟,或聯盟黨)與中間偏左的德國社會民主黨,於1966年-1969年、2005年-2009年、2013年-2021年組建大聯合政府。
奧地利
[編輯]奧地利在二戰後,中間偏右的奧地利人民黨與中間偏左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長期聯合執政,於1945年-1966年,1986年-2000年及2007年-2017年組建大聯合政府。
瑞士
[編輯]瑞士是聯邦制國家,但政府實行混合議會制的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制,政府由選舉產生,瑞士的選舉制度是實行比例代表制,故一直都是組建聯合政府。現時執政的聯邦委員會共有七名成員,有四個政黨,依照得票比例分配委員席次。現時右派的瑞士人民黨有兩個席次,中間偏右的瑞士自由民主黨有兩個席次,瑞士基督教民主人民黨有一席次,中間偏左的瑞士社會民主黨有兩個席次。
義大利
[編輯]義大利在1946-1994年間,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是國會第一大黨及執政黨,為防止第二大黨及最大在野黨義大利共產黨有機會掌握政權及組建聯合政府,天主教民主黨與其他的中間偏左及中間偏右黨派長期組建大聯合政府,包括社會黨、民主社會黨、自由黨、共和黨等組建「五黨」大聯合政府及執政聯盟,這個「五黨」政治聯盟一直運作至1993年因聯合政府嚴重的貪腐醜聞被揭發而倒台,義大利改革選舉制度,改為名單比例代表制,政黨共組聯盟參選,因此較少出現大聯合政府的局面。直至2013年出現懸峙國會後,由中間偏左的民主黨、新中間偏右黨及部分中間黨派組成聯合政府。[4]2018年再出現時,中間派的五星運動與右翼的北方聯盟組成聯合政府。
日本
[編輯]日本曾在1994-1996年由日本社會黨及自由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以社會黨的村山富市為首相,但內閣成員不少是自由民主黨成員。
韓國
[編輯]在1998-2003年金大中政府期間,金大中領導的中間派新千年民主黨在國會未能取得多數,在野大國家黨仍然控制國會的情況下,出現「朝小野大」的局面。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與右派、金鍾泌領導的自由民主聯合組成聯合政府,直至2001年聯盟瓦解。
曾構想例子
[編輯]西班牙
[編輯]在西班牙,「大聯盟」一詞通常用於指在右翼的人民黨(PP)和中左翼的西班牙社會主義工人黨(PSOE)之間成立的任何假想政府。儘管由時任總理 馬里亞諾·拉霍伊(Mariano Rajoy)在2015-2016年政府組建過程中提出,但從未在國家一級組建過這樣的聯合政府。[5][6]
西班牙執政的社會勞工黨(PSOE)人士於2019年11月11日表示,不會與主要反對黨人民黨(PP)組成大聯合政府。[7]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Rod Hague; Martin Harrop.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 an introduction 8th, Revised. Palgrave Macmillan. 2010-03-02: 330 [2019-12-23]. ISBN 978-0230231016 (英語).
- ^ 聯合新聞網. 2019歐洲議會大選:中間選票裂解,脫歐黨、綠黨與勒龐的強勢崛起.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1) (中文(臺灣)).
- ^ Europe(徐曉強), Closer to. 馬克宏歐洲議會選舉敗給極右派,為何仍是歐盟政壇的最大贏家?.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9-06-06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中文(臺灣)).
- ^ イタリア大連立合意 「親EU」新内閣を発表. Ovni.navi.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日語).
- ^ Mariano Rajoy pide una gran coalición y no descarta ofrecer ministerios a PSOE y Ciudadanos. eldiario.es. 2015-12-19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2) (西班牙語).
- ^ Rajoy insiste en la gran coalición y ofrece la vicepresidencia al PSOE. ELMUNDO. 2016-02-18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9) (西班牙語).
- ^ 馬德里. 西班牙執政黨排除與人民黨組大聯合政府. Yahoo奇摩新聞. 中央通訊社. 2019-11-11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