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大龍峒福壽宮

座標25°04′29″N 121°31′16″E / 25.074836°N 121.521028°E / 25.074836; 121.5210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5°04′29″N 121°31′16″E / 25.074836°N 121.521028°E / 25.074836; 121.521028

大龍峒福壽宮
基本資訊
位置 臺灣臺北市大同區
重慶里敦煌路2-1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福德正神
地圖
地圖

大龍峒福壽宮,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重慶里、敦煌路人行道上的土地祠,先後因興建淡水線、臺北市職業訓練中心及拓寬敦煌路而遷移。

歷史沿革

[編輯]
門牌是敦煌路2-1號。

據當地人陳傳所言,福壽宮的土地公石像刻製於道光年間,原由他曾祖父陳國安等地方人士建廟供奉。同治二年(1863年),艋舺的莊士用奉獻一個石製香爐。1900年因興建淡水線鐵路,在鐵路西側重建。[1]

廟曾位在今為臺北市職業訓練中心的土地上[2],該地與明倫國小校地原為大地主陳傳所有[3]。1971年5月24日,臺北市政府在首長會報中決定徵收明倫國小邊2700餘坪的學校預定地,設置職訓中心[4]。廟宇在某位老議員的安排下,遷移到敦煌路底[2]林衡道曾推薦對臺灣土地公廟歷史有興趣者,可去佛頭港景福祠小南天福德爺祠艋舺福德宮、及位在大龍峒的土地廟參觀[5]

1982年初,市府拓寬及延長敦煌路至鐵路邊,重慶里民集資新台幣120萬元,將廟宇挪到敦煌路邊重建,該年11月完工[1]。廟宇佔用了職訓中心的土地[6]、部分人行道[2][6],共占市產面積達300餘平方公尺[6]。隨著捷運的施工,加上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人潮,敦煌路南側、福壽宮附近交通惡化[7]。佔據人行道的廟方被市府列為強制催討對象[2][6]

1997年3月19日上午,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由議員藍美津陪同前會勘[2][6]。藍美津陳情說,福壽宮並非有意占用市產,且福壽宮是重慶里、保安里民的信仰中心及社區聯誼中心,不論是從保存歷史文物或是鄰里交誼觀點出發,都應該保留[2]。陳水扁同意在影響交通不大的情況下可保留,但占用人行道部分應拆掉階梯等[2][6]。對此,時任《聯合報》記者的董智森撰文批判陳水扁同意勞工局撤回對福壽宮告訴,是向單一議員示好,不利市政[8]

大同區慶安社區發展協會創辦人林伸龍曾對此廟作過文史調查工作[9]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李漢昌. 新廟‧舊神‧老香爐. 《聯合報》. 1983-09-08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曾至賢、陳秀玲. 廟齡一百四十餘年當地居民力爭保留 阿扁發善心不動福壽宮. 《中國時報》. 1997-03-20 (中文(臺灣)). 
  3. ^ 蕭承訓. 北市大同區地主陳傳於本月十二日上午遭兩名歹徒擄走. 《中國時報》. 1994-12-23 (中文(臺灣)). 
  4. ^ 職業訓練中心 選定建築用地. 《聯合報》. 1971-05-25 (中文(臺灣)). 
  5. ^ 宋晶宜. 台灣夜譚 土地公的傳說. 《民生報》. 1979-04-09 (中文(臺灣)). 
  6. ^ 6.0 6.1 6.2 6.3 6.4 6.5 秦富珍. 福壽宮占地案 阿扁發善心 以不影響交通 允諾'專案和解' 並同意暫緩迪化街二段廢巷. 《聯合晚報》. 1997-03-19 (中文(臺灣)). 
  7. ^ 詹三源. 兒童中心前 決繪行人穿越道. 《聯合報》. 1995-07-23 (中文(臺灣)). 
  8. ^ 董智森. 舊怨加新仇 府會解凍難. 《聯合報》. 1997-03-24 (中文(臺灣)). 
  9. ^ 張立勳. 掌中傳奇 林伸龍獲傑出市民. 《中國時報》. 2018-12-06 [2019-07-20]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