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娃娃臉尼爾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喬治·尼爾森
George Nelson
萊斯特·約瑟夫·吉利斯的1931年面部照片
出生(1908-12-06)1908年12月6日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
逝世1934年11月27日(1934歲—11—27)(25歲)
美國伊利諾州威爾梅特
死因槍傷(彈道外傷)
職業黑幫、銀行搶劫犯
刑事指控偷竊、搶劫、謀殺、綁架、意圖殺人
刑事處罰1916年-1917年;1921年-1923年;1931年-1932年
配偶Helen Gillis
兒女Ronald 和 Darlene

娃娃臉尼爾森(英語:Baby Face Nelson,1908年12月6日—1934年11月27日),本名萊斯特·約瑟夫·吉利斯(英語:Lester Joseph Gillis),別名為喬治·尼爾森George Nelson),是一名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人,美國1930年代的一位銀行搶匪。在約翰·迪林傑、「漂亮男孩」弗洛伊德被擊斃後尼爾森成為了新的「全民公敵」(Public Enemy Number 1)。

早年經歷

[編輯]

尼爾森於1908年12月6日在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出生,在學校時,尼爾森脾氣暴躁且常與其它學生打架,並曾用手槍誤傷一名同齡兒童。13歲時尼爾森因盜竊一輛汽車而被送往刑事學校管制,之後的幾年中尼爾森加入街頭幫派並再度被送往刑事學校管制。[1][2]

婚姻

[編輯]
  • 1928年,尼爾森在標準石油公司工作時遇見售貨員海倫·瓦澤那卡(Helen Wawzynak),兩人相愛後後很快結婚並有一兒一女,海倫在婚後改名為海倫·吉利斯(Helen Gillis)。[3]

犯罪生涯

[編輯]
  • 1930年4月,尼爾森搶劫了一家銀行,獲得4000美金,之後尼爾森多次實行搶劫、謀殺並與美國警方及聯邦調查局對抗。
  • 1931年,尼爾森及其所處幫派「膠帶」(the Tape)大部分成員被警方抓獲,《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在報道中稱尼爾森為「「George 'Baby Face' Nelson」(喬治『娃娃臉』尼爾森),此後尼爾森便一直被稱為「娃娃臉」尼爾森。但據報道尼爾森曾表示自己非常討厭「娃娃臉」這個稱呼,他更願意被稱呼為「大喬治」(Big George)。[4]
  • 1932,尼爾森在被從監獄轉至慧頓(Wheaton)受審時逃脫,在此期間尼爾森化名「吉米·詹森」(Jimmy Johnson)並結識了竊賊與走私犯約翰·切斯(John Paul Chase)。[5]
  • 1934年,尼爾森加入「頭號公敵」約翰·迪林傑的團隊,而一些傳聞認為在約翰·迪林傑「wooden pistol」(木製手槍)越獄事件中提供有幫助。[6]
  • 1934年4月20日,尼爾森與迪林傑一行人前往威斯康辛州小波西米亞別墅(Little Bohemia)度假時行蹤敗露。聯邦調查局於22日包圍小波西米亞別墅試圖抓捕迪林傑一行人,但因訓練與火力不足致使迪林傑等人逃脫且一名探員殉職、二名探員重傷以及一名遊客被FBI誤殺,此次行動失敗使得聯邦調查局受到多方批評。[7]

死亡

[編輯]
  • 1934年11月27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美國探員Sam P Cowley與Herman 「Ed」 Hollis於伊利諾州巴林頓(Barrington)與尼爾森一行人遭遇並交火,兩名FBI探員先後在戰鬥中殉職,尼爾森負傷脫逃後重傷身亡,屍體於次日在一處公墓附近被發現。[8][9]海倫·吉利斯則於數日後被抓獲,服刑一年,在1987年去世。[10]

影響

[編輯]

先後擊斃「頭號公敵」約翰·迪林傑與「娃娃臉」尼爾森使得調查局(Bureau of Investigation,縮寫:BOI,聯邦調查局前身)名聲大噪,為1935年改為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與日後擴大執法權、建立公眾公信力做下鋪墊。但在抓捕「娃娃臉」尼爾森時付出的慘痛傷亡也暴露出調查局的缺點:缺乏與其它執法部門的交流協同、執法者武器火力較弱無法應對罪犯的重火力、計劃、應變能力欠妥致使小波西米亞別墅包圍行動失敗以及誤殺平民。而這也促使聯邦調查局加強執法者火力與防護、強化應變能力,之後的類似事件更使得美國聯邦調查局重大事件響應組成立。[10][7]

流行文化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Baby Face Nelson. Biography. 2016年12月6日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10月20日). 
  2. ^ Baby Face Nelson. aphf. [2017年7月22日]. [永久失效連結]
  3. ^ Lester Gillis (“Baby Face” Nelson). FBI.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3日). 
  4. ^ Baby Face Nelson. nndb.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26日). 
  5. ^ Baby Face Nelson. babyfacenelsonjournal.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24日). 
  6. ^ John Mackie. This day in history: Baby Face Nelson gunned down on November 28, 1934. vancouversun.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9月19日). 
  7. ^ 7.0 7.1 Lessons at Little Bohemia. FBI.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9日). 
  8. ^ Lester "Baby Face" NelsonOriginal name: Lester Joseph Gillis. findagrave.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2月6日). 
  9. ^ The Three Musketeers: John Dillinger, Pretty Boy Floyd, Baby Face Nelson. nationalcrimesyndicate.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月20日). 
  10. ^ 10.0 10.1 饅頭老妖. FBI崛起史:娃娃脸下的血腥罪行. 果殼網. 2012年9月20日 [2017年7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