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宛平城

座標39°51′02″N 116°13′20″E / 39.850497°N 116.222228°E / 39.850497; 116.222228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9°51′02″N 116°13′20″E / 39.850497°N 116.222228°E / 39.850497; 116.222228

宛平城東門
宛平城西門

宛平城,原名拱極城,位於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東側,是明朝所建屯兵用的衛城,後為七七事變爆發地。如今宛平城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溝橋的保護範圍。

歷史

[編輯]

明清時期

[編輯]
宛平城西門瓮城

明朝以前,宛平縣大興縣金朝依郭中都,為赤縣;時繼續為附郭赤縣,清朝時同屬順天府,兩縣一直都沒有縣城。明朝沈榜著《宛署雜記》記載:宛平縣、大興縣「城內分土:前從棋盤街,後從北安門街」,分治北京城內。清朝宛平縣管轄如今的西城區門頭溝區石景山區全部,豐臺區海淀區大部,大興區一部。宛平縣署設在西城(地安門以西的東官房),大興縣署設在東城(今東城區大興胡同內)。當時北京流傳歌謠:「一城分兩縣,各歸各自管,都不相侵犯。」皇帝坐在紫禁城太和殿上,左腳踩大興縣,右腳踩宛平縣。民間謠傳,明清兩朝的皇帝在先農壇躬耕的一畝三分地,位於北京城中軸線以西,屬宛平縣地,每年要向宛平縣繳糧納稅。[1]

宛平城始建於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時稱「拱極城」,因當時盧溝橋作為永定河上唯一通往北京城的橋梁,地理位置重要,特命御馬監太監武俊監造,現存明代腰牌、武俊碑都能證明拱極城是武俊所造。[1]城開東西二門,西門「永昌門」,東門「順治門」,分別為大順與大清年號,為知名讖緯謬種。

1981年8月,在宛平城西門洞地下出土一枚鐘形銀牌,高11厘米,底寬7.5厘米,腰寬5.8厘米,是崇禎帝任命武俊官職的腰牌。銀牌銘文為「敕令」:「欽差分守涿等處地方,詳查台垣、火具、清軍募練兼山西開採事務、督理拱極城工,御馬監太監武俊。崇禎十三年三月上吉日立。」[1]

拱極城作為軍事設施,建造上不同於縣城,一般稱為「斗城」或「衛城」。宛平城也是華北地區保留最完整的衛城建築。明朝清朝,拱極城一直作為駐兵之所。清朝在此設有參將,參將衙門位於城內正中路北,參將僅次於總兵、副總兵的職務,平時統轄本部軍士一千五百人左右,並可以調動外地駐軍。[1]

民國時期

[編輯]
宛平城南城牆下蔡學仕製作的抗戰紀念石鼓

中華民國時期,宛平縣劃歸河北省,拱極城內不再駐軍。民國十七年(1928年)12月,宛平縣公署遷入拱極城,始更名為「宛平城」。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走失一名日本士兵而發動七七事變,炮轟宛平城,開啟了「八年抗戰」的序幕,城牆上至今仍留有日軍炮轟的彈洞。之後宛平縣政府遷到長辛店鎮[1]

七七事變前,宛平城及盧溝橋周邊有數十處廟宇。其中,宛平城東門外北側有龍王廟,南側有藥王廟,盧溝橋南側有河神廟,西側有大王廟,北側有迥神廟,宛平城內有興隆寺、觀音庵、城隍廟、馬神廟、九神廟等。這些建築大多建於明朝及清朝前期。1937年7月七七事變中,盧溝橋保留下來,但該地區數十處廟宇等古建築被毀,個別倖存者也受損嚴重。[2]

共和國時期

[編輯]
城內街。此街連接東門、西門,是過去城內唯一的大街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1952年7月宛平縣制撤銷,轄區劃歸北京市。因年久失修,又遭日軍槍炮攻擊,宛平城的城樓、角樓等早已倒塌。為了消除交通堵塞,1958年又將宛平城東、西城門各閘門拆除。[1]

1961年,「盧溝橋」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盧溝橋和宛平城的文物保護範圍。[3][4]

1980年代,對文物保護範圍進行了細微改動。被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後,國家計委國家文物局撥款修復了宛平城。1986年,按照原貌重建了東、西門城樓。[1][3][4]

1987年,在宛平城內建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2000年,在宛平城南建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1]

2001年到200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進行宛平城一期修繕工程,是3.3億元文物修繕工程之一。2001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投資400餘萬元修繕宛平城。主要修繕內容包括:復建角樓4座、中心敵樓2座、小鋪房4座,總面積336.14平方米。修繕長640米,高7.18米,總面積4595.2平方米的南城牆外立面。[1][5]

2002年,西五環通車,從宛平城與盧溝橋之間的地下通過,儘量避免了對地上建築的影響。宛平城內原住戶也基本遷出城外,城內街重鋪有挖掘出的明代石板路,兩旁仿建明清茶樓酒肆等建築,成為步行文化街。[6]

2003年起的宛平城二期修繕工程被列入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2003年11月10日豐臺區網上公開招標,共有11家企業報名競標。主要修繕內容包括:東西城樓修繕460平方米;城牆修繕11345平方米;在南城牆一期修繕的基礎上修繕其他具備施工條件的城牆,保留城牆上留下的抗日戰爭時期槍炮彈痕跡。[5]

2008年9月10日盧溝橋歷史博物館落成開放,自此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盧溝橋、宛平城都舉辦北京盧溝曉月中秋文化節。[6][7]

2009年,豐臺區新制定了《宛平城和盧溝橋文物保護規劃》,交國家文物局審批。按照該規劃,盧溝橋和宛平城文物保護區域內的建築物高度、建設項目將受限制。該規劃中的文物保護範圍縮小:東、南仍以京石路為界;西部範圍劃定到小清河西岸,杜家坎等地區從文物保護區範圍內劃出;北部將鋼渣山一帶從文物保護區範圍內劃出,一部分將作產業用地,一部分將作住宅建設用地。這次調整是為解決該地區文物保護區、居住區、商業區混雜,不利文物保護和整體規劃的問題。[3][4]

宛平城現屬北京市豐臺區管轄,設鄉鎮級別的宛平城地區辦事處(2020年改為宛平街道),另外還是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辦事處的駐地。[1][6]

建築

[編輯]
2005年在宛平城西門內復建拱極營,這是拱極營外的說明牌。

從宛平城內出土的《武俊碑》(現存盧溝橋歷史博物館)記載:拱極城「城樓兩座,閘樓兩座,瓮城兩座,角台四座,角樓四座,中心台兩座,敵樓兩座,小敵樓兩座。共房屋十二間,馬道八道,門樓八間,城上旗杆十二根。」拱極城內置有駐軍的拱極營。[1]

拱極城因為是軍事設施,所以形制與縣城有別,且比縣城規模小,東西長640米,南北寬約320米,距離盧溝橋數百米。城牆為磚石結構,城牆基礎鋪設六層條石,上面砌磚,內部填黃土及碎石,頂上鋪面磚三層。拱極城有東門「順治門」,西門「威嚴門」,並設有城樓和瓮城。南北城牆中心設有中心台,南曰「洪武」,北曰「北極」,台上設有敵樓。拱極城的四角原來有角台,上面有角樓,下設輔房。城牆頂上四周的外側設有矮牆垛口,垛口上有望孔,下有射眼,垛口上還加有一層蓋板。拱極城沒有一般縣城的街巷、市場、鐘鼓樓等設施。城內只有一條連接東門和西門的石板路,路兩旁分設兵營、驛站等設施。直到1929年宛平縣政府遷入城內,始設有縣公署。[1]

城內現有建築有:[1]

  • 城內街:2003年起,宛平城內復建了宛平縣公署、盧溝驛、興隆寺、拱極營等建築,同時還新建了戲樓等景點。城內街成為一條明清文化步行街,展示老北京民俗文化。北京泥人張、老北京胡同張、老北京印象等老字號相繼入住。城內街上還先後設立了王麻子刀剪博物館、萬家燈管、湘人館等博物館。[6]在2000年代的宛平城修繕工程中,城內街的柏油路被翻開,發現了一條石板路的片段,但石板路的大部分石板已在過去修城市排雨管線時被破壞。於是,宛平城修繕工程參考殘存的石板路的樣式,將城內街鋪上凹凸不平的大石塊,延伸至瓮城的部分還被打磨出4道車轍印。[8]
  • 拱極營:明朝建拱極城後,設兵防守。清朝時,該城兵營稱「拱極營」,每年舉辦一次大規模的盧溝祭炮活動;在城內設西路捕盜同知、巡檢司,並設有游擊營駐防。明清時期,城內駐兵人數不多。清朝後期,城內不再完全是軍營,相繼興建酒肆、茶樓、廟宇。2005年,對宛平城內的拱極營進行了部分復建,為仿古建築,位於西門內。[6]
  • 盧溝驛:驛站是古代傳遞公文人員或來往官員歇宿、換馬之所。明朝《宛署雜記》記載:「宛平縣凡一十二鋪,每鋪設鋪司一名」,屬於徭役。明朝中後期,宛平縣驛站「有屋數楹」。中華民國時期,設郵寄代辦所,有信櫃多處。2005年,復建宛平驛站。[6]
  • 興隆寺:位於宛平城西門內。始建於明朝。原來該寺有正殿三間,配殿六間。清朝《日下舊聞考》記載,「興隆寺於康熙六年重修,有開建十方院碑,吏科給事中趙之苻撰。磬一,明成化六年鑄,鍾一,上勒萬曆丁未敕賜護國廣慈寺字。」該寺倒塌後,寺內供器、鍾、磬等物被全部變賣。興隆寺原物多已遺失,木製物品燒毀,大鐘遭日軍掠走。1958年興隆寺被拆毀,如今僅存大殿遺址(遺址上有新建築物)及東配房三間。[6]
  • 宛平縣公署:位於宛平城內中心。民國十七年(1928年)宛平縣政府遷到拱極城內,拱極城始稱宛平城,將城內河路廳、城外龍王廟各房屋作為宛平縣政府機關臨時辦公用房。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在宛平城內新建縣公署,共有房屋六十多間。1937年七七事變後,宛平縣政府外遷至長辛店老爺廟。因七七事變時遭到日軍炮擊,宛平城內的宛平縣公署大部分房屋被炸毀,僅存正房三間。1984年,豐臺區人民政府公布宛平縣公署為豐臺區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中央決定在宛平縣城內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並將宛平縣公署舊房拆除。宛平縣公署不再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在宛平城東城門內不遠處復建了宛平縣公署,大門上掛有「宛平縣衙」匾額。[6]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宛平城內中心。[1]
  • 宛平廣場:位於宛平城內南北大街與東西大街交匯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前。2005年3月,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副市長張茅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現場視察後,決定在該館南側興建館前廣場。2005年7月4日建成,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廣場中央有「醒獅」銅雕。[6]
  • 牌樓:盧溝橋廣場上的盧溝橋頭新建一座長6米、寬3米的牌樓,牌樓中間是題為《古橋神韻》的風景照片,其下有「盧溝橋」三個字採用毛澤東的書法風格,兩側分別是盧溝橋英文日文簡介,簡介下是盧溝橋歷史和七七事變情況。[5]
  • 盧溝橋歷史博物館:位於盧溝橋北側橋頭。2008年9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5]
「七·七事變」彈坑遺址

城外現有建築有:[1]

  • 「七·七事變」彈坑遺址:位於宛平城南城牆外側。城牆上的彈坑旁邊掛有說明牌,牌上方標題為「『七·七事變』彈坑遺址」,下面正文寫有:「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打響了抗日戰爭第一槍。這是『七·七事變』日軍攻打宛平城時留下的彈坑。」[6]
  • 盧溝橋廣場:位於盧溝橋東側與宛平城西城門之間。2005年7月4日建成。南北寬80米,東西長260米,呈長方形,面積約2萬平方米。廣場位於下沉式的五環路的砼板上,成為唯一橫跨五環路的廣場。廣場中央有條石板路連接盧溝橋與宛平城,並穿越宛平城。[5]「盧溝橋廣場石刻」為北京市豐臺區普查登記文物,其中包括6件石刻,石碑字跡已漫漶不清:[9]
    • 盧溝橋詩碑:碑高330厘米,厚31厘米,寬93厘米。螭首方座。碑文6行,滿行12字。
    • 教養宜民碑:明代。碑高190厘米,厚22厘米,寬70厘米。底座高35厘米,寬95厘米。方首方座。額題「教養宜民」。
    • 哈哈雷碑:清代。高330厘米,厚32厘米,寬106厘米。麒麟碑首。
    • 重修盧溝河堤碑記:明代。碑通高396厘米,厚42厘米,寬105厘米。圓首龜座,額篆「重修盧溝河堤碑記」。年款為「大明弘治三年五月吉日立」。
    • 無字碑:碑高460厘米,厚35厘米,寬120厘米。漢白玉質,方首方座。
    • 武官:高300厘米,頭部已損壞。[9]
  • 大王廟:位於盧溝橋西端路北,又名「岱王廟」。中華民國初年,為京兆師範校舍。1937年,是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吉星文團(219團)團部所在地。大王廟是明代建築,現存二層戲樓和一層券門,券門為石制拱形,雕有龍形圖案。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盧溝橋的文物保護範圍。[1]
  •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位於宛平城南。[1]
  • 趙登禹將軍墓:位於宛平城東,西道口的京石高速公路西側。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