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巴頓–凱洛格反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頓–凱洛格反應
命名根據 德里克·巴頓爵士
Richard M. Kellogg
反應類型 偶聯反應
標識
RSC序號 RXNO:0000495

巴頓–凱洛格反應(Barton–Kellogg reaction),為硫酮發生偶聯,經過重氮化合物中間體,得到烯烴[1][2][3]

巴頓–凱洛格反應
巴頓–凱洛格反應

重氮化合物可由酮與縮合產生的再被氧化得到。可以使用的氧化劑有氧化銀雙(三氟乙醯氧基)碘苯[4]等。

硫酮組分可由酮與五硫化二磷作用製備。反應中間體環硫乙烷的脫硫可通過許多類(如三苯基膦)來完成。也可以用粉來進行脫硫。例如:

巴頓–凱洛格反應 例子
巴頓–凱洛格反應 例子

與同為烯烴製備方法的McMurry反應相比之下,此反應的優點在於兩個不同的酮也可以發生偶聯。

反應機理

[編輯]

重氮化合物作為1,3-偶極體,與硫酮發生1,3-偶極環加成反應,生成噻二唑啉環系。噻二唑啉環不穩定,放出氮氣,生成硫羰基葉立德,再分子內環化為穩定的環硫乙烷環系。三苯基膦對環硫乙烷進行親核進攻,開環,然後產生的烷硫負離子再對磷原子行分子內親核進攻,產生類似於 Wittig反應的四元硫磷雜環丁烷中間體,它最後發生消除得到三苯基硫磷和產物烯烴。

Barton-Kellogg反應的機理
Barton-Kellogg反應的機理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 H. R. Barton and B. J.Willis, J. Chem. Soc. D 1970, 1225.
  2. ^ Kellogg, R. M.; Wassenaar, S. Tetrahedron Lett. 1970, 11, 1987.
  3. ^ R. M. Kellogg, Tetrahedron 1976, 32, 2165.
  4. ^ New procedur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sterically hindered alkenes using a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 Matthijs K. J. ter Wiel, Javier Vicario, Stephen G. Davey, Auke Meetsma and Ben L. Feringa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05, 3, 28 - 30. Abstrac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