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坡
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坡 Virginia Eliza Clemm Poe | |
---|---|
出生 | 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坡 1822年8月15日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
逝世 | 1847年1月30日 美國紐約布朗克斯福特漢姆 | (24歲)
死因 | 肺結核 |
墓地 |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威斯敏斯特大廳墓地 |
配偶 | 埃德加·愛倫·坡(1835年結婚) |
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坡(英語:Virginia Eliza Clemm Poe,舊姓克萊姆;1822年8月15日—1847年1月30日)是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的妻子。二人原是表兄妹,在維吉尼亞·克萊姆13歲、愛倫·坡26歲時,公開結為夫妻。傳記作者對二人的夫妻關係存在分歧。雖然他們夫妻恩愛,但一些傳記作者認為二人關係更像兄妹。1842年1月,維吉尼亞被診斷患肺結核,病情在其後五年不斷惡化,直至於紐約城外的家庭小屋病故,享年24歲。
維吉尼亞·克萊姆和埃德加·愛倫·坡婚前斷斷續續與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了好幾年。二人因為愛倫·坡的工作關係經常搬家,曾短暫居住在巴爾的摩,費城和紐約。他們結婚幾年後,愛倫·坡捲入一樁大醜聞,涉及弗朗西斯·薩金特·奧斯古德和伊莉莎白·F·埃利特。關於丈夫風流韻事的謠言對維吉尼亞·坡影響深重,以至於在臨終之時,她聲稱是埃利特謀殺了她。在她死後,其遺體最終安葬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威斯敏斯特大廳墓地,與丈夫安息在同一座墓碑之下。維吉尼亞·坡僅有一張被確認是本人的畫像,是她死後幾個小時內繪製的一幅水彩畫。
妻子的患病和離世對埃德加·愛倫·坡造成了很大打擊,他日趨沮喪並開始酗酒以逃避一切。學界認為,妻子於疾病和死亡中的掙扎影響了愛倫·坡的詩歌和散文創作,在他的作品中,年輕女性的死亡似乎是一個頻繁出現的主題,比如《安娜貝爾·李》、《烏鴉》和《麗姬亞》。
生平
[編輯]早年生活
[編輯]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出生於1822年[1],她隨了姐姐的名字,因為姐姐在十天[2]前去世,死時僅僅2歲[3]。她的父親小威廉·克萊姆是巴爾的摩[3]的一個五金商人。1817年[4]7月12日,父親在第一任妻子哈麗特[5] 死後,與哈麗特的堂妹瑪麗亞·坡[3]結婚,即維吉尼亞的母親。克萊姆在上一段婚姻中生了五個孩子,後來又和瑪麗亞生了三個孩子。他於1826年去世,幾乎沒有給家人留下什麼[6]。由於親戚們反對這樁婚事,所以沒有在經濟上給予任何支持[3]。瑪麗亞通過縫補衣物、收留寄宿者養家餬口。癱瘓臥床[6] 的老母親伊莉莎白·凱恩斯每年可以拿到240美元的養老金,這些錢也被用來補貼家裡。伊莉莎白以她已故的丈夫大衛·坡「將軍」的名義領取這筆養老金,大衛·坡曾是馬里蘭州的一名軍需官,他曾經把錢借給了州政府。[7]
埃德加·坡第一次見到堂妹維吉尼亞是在1829年8月,四個月前,他剛從軍隊退伍,而維吉尼亞當時只有七歲。[8] 1832年,由伊莉莎白、瑪麗亞、維吉尼亞和維吉尼亞的兄弟亨利[8]組成的一家人,用伊莉莎白的養老金在當時巴爾的摩的北愛禮德街3號租了一套房子[9]。愛倫·坡的哥哥威廉·亨利·倫納德·坡一直與這家人生活在一起[8] ,他於1831年8月1日[10] 去世。隨後,愛倫·坡於1833年[11]搬來加入。他很快就被一個叫瑪麗·德弗羅的鄰居征服,年輕的維吉尼亞在二人之間充當信使,她曾將德弗羅的一綹頭髮交給愛倫·坡[12]。伊莉莎白·凱恩斯·坡於1835年7月7日去世,這個大家庭因此失去了收入來源,經濟狀況更加窘迫[13]。亨利也去世於1836年之前的相近時間,維吉尼亞便成了瑪麗亞·克萊姆唯一倖存下來的孩子。[14]
1835年8月,為了去南方文學信使[15]工作,愛倫·坡拋下貧困的家庭搬到維吉尼亞的里奇蒙。愛倫·坡離開巴爾的摩後,他的另一個堂兄尼爾森·坡,也就是維吉尼亞同父異母妹妹約瑟芬·克萊姆[16] 的丈夫,聽說埃德加正在考慮娶維吉尼亞為妻。尼爾森主動提出收留維吉尼亞,並讓她接受教育,以防她這麼小的年紀就嫁給埃德加,儘管如此,他也暗示婚約以後可以再商量[17]。尼爾森是馬里蘭巴爾的摩市一家報紙的老闆,埃德加稱他為自己「最殘酷的敵人」,他認為堂兄這樣做是想切斷自己與維吉尼亞的聯繫[18]。1835年8月29日[18]埃德加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信給瑪麗亞,聲稱「寫作時淚水模糊了雙眼」[16],並懇求她允許維吉尼亞自己做決定[19]。由於受僱於南方文學信使,愛倫·坡提出如果瑪麗亞、維吉尼亞和亨利搬到里奇蒙[20],他願意為他們提供經濟援助。
婚姻
[編輯]1835年9月22日,結婚計劃得到確認後,愛倫·坡回到巴爾的摩申請結婚證書。由於記述模糊[21],這對夫妻也可能早已悄悄結婚。他們唯一公開的婚禮於1836年5月16日在里奇蒙舉行,由長老會牧師阿馬薩·匡威[22]主持。當時愛倫·坡27歲,維吉尼亞只有13歲,她的登記年齡寫的則是21歲[22]。這份婚姻保證書是在里奇蒙提交的,其中夾有一份托馬斯·克萊蘭德的書面證詞用以證明新娘登記年齡的真實性[23]。儀式於晚間在一位叫詹姆斯·亞林頓[24]的女士家中舉行,她是寄宿家庭的房東,愛倫·坡、維吉尼亞和維吉尼亞的母親瑪麗亞•克萊姆亞林頓就寄宿在她那裡[25]。亞林頓幫助瑪麗亞·克萊姆烤了婚禮蛋糕,準備了一席婚宴[24]。這對夫妻隨後在維吉尼亞州的彼得斯堡度過了短暫的蜜月。[24]
由於年齡差異和血緣關係,二人非同尋常的結合引起了巨大爭議。著名的愛倫·坡傳記作家阿瑟·霍布森·奎恩認為他們的婚姻並沒有到驚世駭俗的地步,愛倫·坡戲稱他的妻子為「小妹妹」或者「妹妹」[26]也不算什麼。另一位愛倫·坡傳記作家肯尼斯·西爾弗曼則認為,儘管表親婚姻並不罕見,但是他們的年齡差確實不同尋常[21]。有人認為,克萊姆和愛倫·坡的關係更像兄妹,而非夫妻。[27]。傳記作家阿瑟•霍布森·奎因則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引用了一封狂熱的情書來證明愛倫•坡「愛他的堂妹,不僅是出於兄長的愛護,也有出於戀人和未來丈夫的熾熱愛慕」[28] 包括瑪麗·波拿巴在內的一些學者將愛倫•坡的許多作品視為他的自傳,並以此推斷維吉尼亞死時仍是處女[29]。雖然沒有證據支持,但是據推測,二人從未有過實質婚姻[30]。這種解釋認為詩作「安娜貝爾·李」中的主人公:「一個處女……名叫安娜貝爾·李」即代表維吉尼亞[29]。愛倫·坡的傳記作家約瑟夫·伍德·克魯奇認為,愛倫·坡對女人沒有「正常男人那樣的需求」,女人是他靈感和關懷的來源[31],因而他對女人從沒有「性」趣[32]。愛倫·坡的朋友比較傾向於這對夫妻至少在結婚的頭兩年沒有同床共枕,但從維吉尼亞16歲起,他們就過上了「正常」的夫妻生活,直到妻子染病[33]。
維吉尼亞和愛倫·坡是公認的幸福而忠誠的一對。關於他們的關係,愛倫•坡曾經的雇主喬治·雷克斯·格雷厄姆寫道:「他對妻子的愛是一種精神上對美的狂熱崇拜。」[34]愛倫·坡曾經寫信給一個朋友,「芸芸眾生中,無人有我小嬌妻那樣的美。」[35]據時人描述,維吉尼亞對她丈夫也幾乎到了崇拜的地步[36]。愛倫·坡寫作的時候,她常常坐在他身邊,把筆放整齊,把他的手稿折起來放好[37]。23歲時,她在寫的一首藏頭詩中表達了對愛倫·坡的愛,這首詩寫於1846年2月14日:
我願與你一同流浪,
親愛的,我的生命是你的。
給我一間農舍作為我的家,
還有一株富饒的古柏,
帶著罪惡和憂慮離開這個世界,
還有那口舌間的碎語閒言。
當我們在那裡的時候,只有愛會指引我們,
愛會治癒我衰弱的肺,
哦,我們將度過的寧靜時光,
決不希望別人看見!
我們將享受完美的安逸,不用考慮借予,
我們面對世界與其中的歡樂,
我們將永遠平靜而幸福[38]。
奧斯古德/埃利特醜聞
[編輯]維吉尼亞情詩中的「還有那口舌間的碎語閒言」指的是一樁真實事件[39]。1845年,愛倫·坡開始和弗朗西斯·薩金特·奧斯古德調情[40],她是一位已婚的34歲詩人。維吉尼亞意識到了兩人之間存在情誼,她甚至可能促進過這段情誼[41]。她經常邀請奧斯古德來家拜訪,認定這個年長的女人對愛倫·坡有「約束」作用,愛倫·坡曾承諾「不再服用刺激劑」,並且在奧斯古德在場的情況下絕不喝醉。[42]
與此同時,另一位詩人伊莉莎白·F·埃利特也迷戀上愛倫·坡,並且嫉妒奧斯古德[41]。雖然,在寫給莎拉·海倫·惠特曼的一封信中,愛倫·坡稱她對自己的愛是「令人厭惡的」並寫道自己「除了不屑地拒絕之外,什麼也做不了。」愛倫·坡在做《百老匯雜誌》編輯時[42],刊登了埃利特寫給他的詩。埃利特是出了名的愛管閒事和睚眥必報[43],她在1846年1月下旬拜訪愛倫·坡家時,看到了奧斯古德寫給愛倫·坡的一封私人信件[44]。根據埃利特的說法,維吉尼亞指出奧斯古德信中有些「讓人擔憂的言辭」[45]。埃利特立刻聯繫了奧斯古,讓她注意自己的輕浮之舉[44],並要求愛倫·坡退回她的信件,埃利特這樣做要麼是出於嫉妒,要麼就是想引起些流言蜚語[45]。此後,奧斯古德派瑪格麗特·富勒和安妮·林奇·博塔代表她要求愛倫·坡歸還信件。愛倫·坡對他們的干涉感到憤怒,稱他們為「好事之徒」,並且叫埃利特也「管好自己的信件」,注意她自己的輕浮之舉[46]。他隨後將埃利特的信件收好並留在了她的住所[44]。
雖然那些信已經還給了埃利特,但埃利特還是讓哥哥去「把她的信要回來」[46]。埃利特的哥哥威廉·魯米斯上校不相信愛倫·坡已經把信還回來,還威脅要殺了他。 為了保護自己,愛倫·坡從托馬斯·鄧恩·英格里希[44]那裡要來一把手槍。英格里希是愛倫·坡的朋友,他是一個二流作家,同時還是一位訓練有素的醫生和律師。他也不相信愛倫·坡已經歸還了信件,甚至質疑信件是否真實存在[46]。他覺得擺脫窘境最簡單的方法是「消除毫無根據的指控」[47]。被當成騙子讓愛倫·坡感到憤怒,他跟英格里希打了一架。儘管英格里希不承認,愛坡倫堅持自己在決鬥中獲勝,不過他的臉在鬥毆時被英格里希的戒指嚴重割傷[44]。據愛倫·坡說:「我給他長了教訓,他到死都會記著。」無論如何,這場決鬥最終讓奧斯古德事件的流言蜚語進一步發酵[48]。
後來,奧斯古德的丈夫介入此事,威脅埃利特如果不為自己的含沙射影正式道歉,就要起訴她。埃利特在給奧斯古德的一封信中改變了說辭,其中寫道:「愛倫·坡夫人給我看的那封信一定是愛倫·坡自己偽造的[49]。」她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愛倫·坡身上,暗示這起事件的起因是愛倫·坡「過度放縱並且精神失常」[50]。埃利特散布了愛倫·坡精神錯亂的謠言,被愛倫·坡的其他敵人利用,刊登在了報紙上。《聖路易斯里維爾報》稱:「流言在紐約口口相傳,大意是詩人兼作家愛倫·坡先生已經精神錯亂,他的朋友們正準備把他交給尤蒂卡精神病療養院的布里格姆博士。[51]」直至奧斯古德與她的丈夫團聚時,謠言才得以平息[50]。然而,整個事件嚴重影響了維吉尼亞。早在1845年7月,她就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其中談及她丈夫所謂的「不知檢點」。據推測,這些信件也與埃利特有關。可想而知,維吉尼亞深受其擾,以至於她在臨終時說:「害死她的人一直都是埃利特。」[52]
疾病
[編輯]1842年1月中旬,維吉尼亞患上了結核病。儘管在愛倫·坡看來她只是「血管有些破裂」。[53] 但每當在鋼琴前歌唱彈奏的時候,她開始從嘴裡咳出血來。她的健康每況愈下,身體也漸漸垮掉,這令愛倫·坡陷入了深深的絕望,特別是她偶爾還會流露出稍微好轉的跡象。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 愛倫·坡描述了此事帶給他的精神創傷:「每次我都能感受到她的死亡會給我帶來的全部痛苦——每次她病情發作的時候,我都更刻骨銘心地深愛她,更絕望而不顧一切地想把她的生命握緊在手裡。但我有著與生俱來的多愁善感,又常神經質地惴惴不安。這一切伴隨著一陣陣長時間的精神錯亂,讓我變得近乎瘋癲。」[54]
維吉尼亞的身體狀況可能是導致愛倫·波一家遷居的原因,他們希望能為她找到一個更為健康的生活環境。19世紀40年代初,他們在費城內部搬了幾次家。他們在春日花園的最後一處住址,現在作為愛倫·坡國家歷史遺址受到保護。[55] 在這處住所,維吉尼亞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康復,她有能力去料理花園,[56] ,並在賓客來訪時為他們唱歌、彈奏豎琴或鋼琴。[57] 1844年4月初,一家人乘坐火車和蒸汽船來到了紐約。維吉尼亞在船艙中等待,她丈夫在格林威治街道的一間公寓中為他們找到了住處。[58] 1846年初,據這家人的朋友伊莉莎白·歐克斯·史密斯說,維吉尼亞自己承認:「我知道我快死了,我知道我的病好不起來。但我還是想儘量高高興興地活著,也讓埃德加高高興興的。」[59] 她答應丈夫,她死後會成為他的守護天使。[60]
遷居福特漢姆
[編輯]1846年5月,一家人(愛倫·坡、維吉尼亞和她的母親瑪麗亞)搬到了距離城市大約14公里處、位於福特漢姆的一間小屋。[61]這處住址至今仍在,裡面放著愛倫·坡寫給維吉尼亞的唯一留存下來的信。信上的日期是1846年6月12日,他敦促她保持樂觀:「你要在絕望中保持本心,你要再多相信一會兒。」提到失去了《百老匯日報》——這個唯一曾屬於他的雜誌一事,愛倫·坡寫道:「我本該一蹶不振,若不是為了你——我親愛的小妻子,你是我此刻最重要的、獨一無二的力量,激勵我與這不如人意、乏味無情的生活抗爭。」[62] 但到了同年11月,維吉尼亞的身體狀況變得毫無希望。[63] 她的症狀包括食欲不振、面色紅潤、脈搏不穩、盜汗、高燒、突然發冷、呼吸急促、胸痛、咳嗽和吐血。[62]
愛倫·坡的朋友、一位頗具影響力的編輯納撒尼爾·帕克·威利斯在1846年12月30日發布公告,為這個家庭請求幫助,儘管他發布的事實並不全然真實:[62]
埃德加·愛倫·坡的病症——我們遺憾地獲悉,這位先生和他的妻子都已患上了嚴重的結核病,命運之手給這對夫妻的俗世生活施加了沉重的折磨。我們不得不提到這個令人心酸的事實,到目前為止他們幾乎沒有能力負擔生活必需品。這樣的命運確實過於艱難。我們實在希望,愛倫·坡先生的朋友與仰慕者們能在他最痛苦的時刻立即施以援手。
在那段時期,兩年未與愛倫·坡通信,並已失去自己的妻子的威斯利是他最有力的支援之一。他給愛倫·坡和他的妻子寄來一本鼓舞人心的聖誕書籍:《婚戒;又名怎樣才能使家庭幸福》。[63]
這份公告與當年為愛倫·坡的母親伊麗莎·坡所撰寫的內容相似,那時她的結核病到了晚期階段。[62] 一些報紙對此有所報道:「偉大的上帝啊!」其中一家寫道,「這個國家熱愛文學的人們可會讓可憐的愛倫·坡就此毀掉,在紐約城中飢腸轆轆、潦倒行乞?據我們所知,報紙上常出現公告,愛倫·坡夫婦已雙雙陷入苦難、死亡與疾病的境地,分文不剩地活在這世界上。」[63] 《星期六晚郵報》聲稱維吉尼亞的狀況已經毫無希望,愛倫·坡也極受打擊:「據悉埃德加·愛倫·坡正腦熱臥床、處境危險,而他的妻子正處於肺結核的最後階段——他們沒有錢,也沒有朋友。」[62] 就連曾被愛倫·坡以誹謗罪控告過的編輯海勒姆·富勒也在《紐約鏡報》上為愛倫·坡和妻子爭取更多支持。他寫道:「正是我們,這些曾經和他爭辯過的人,應該帶頭站出來。」[63]
在他人的描述中,維吉尼亞有一頭黑髮與紫羅蘭色的眼睛,膚色蒼白到被說成是「純白」,[64] 致使「憔悴的臉色減損了她的容貌」。[65]一位到訪過愛倫·坡家的客人曾注意到,「她兩頰的玫瑰色過於明亮」,或許這就是她的疾病的症候。[66] 另一位福特漢姆的客人寫道:「坡太太看上去非常年輕。她有一雙黑色的大眼睛,皮膚像珍珠一樣白,那是一種美到極致的慘白。她蒼白的臉色、燦若星辰的眼睛和烏黑的頭髮賦予她一種離塵絕世的美貌。」[67] 這種仿佛並不屬於塵世的相貌,同樣被其他人提及,並認為這一切讓她看上去不像是一個凡人女子。[68] 威廉·高恩斯曾借宿在他們家,他把維吉尼亞描述為一個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動人」的女人,「她的雙眸足以與任何一位女神媲美,她的臉龐令卡諾瓦家族的任何一位天才都無法仿刻。」[69] 她的體態或許有些豐滿。[68] 許多當時的描述者及現代傳記家都提到,即使在生命最後的歲月中,她依然有著孩子似的臉頰。[8][68][70]
臨死前,維吉尼亞懇求她的母親:「親愛的......你會不會替我安慰和照顧我那可憐的埃迪?你永遠不會離開他嗎?」[71] 她的母親此後一直與愛倫·坡同住,直到他在1849年也離開了人世。隨著維吉尼亞時日無多,許多客人紛紛來訪,其中有一位叫作瑪麗·斯塔爾的老友。有那麼一刻,維吉尼亞將斯塔爾的手放進愛倫·坡的手裡,請求她「做埃迪的朋友,別拋下他」。[72] 維吉尼亞還受到過25歲的瑪麗·路易斯·肖的照料。瑪麗·肖曾經是一名護士,並從她的醫生父親與醫生丈夫那裡了解到如何做醫療護理。[73] 她給維吉尼亞帶了一床絨被(除此之外她唯一能蓋的就是愛倫·坡的舊軍大衣)和幾瓶紅酒,無濟於事的舉杯讓人「帶著微笑面對難關」。[72] 維吉尼亞還給愛倫·坡看了一封路易莎·帕特森寫給她的信。帕特森是愛倫·坡的繼父約翰·阿蘭的第二個妻子,這封信維吉尼亞偷偷保存了很多年,[74] 從信中來看,是帕特森有意造成了阿蘭和愛倫·坡之間的疏離。[72]
死亡
[編輯]1847年1月29日,愛倫·坡寫信給瑪麗·路易斯·肖:「我可憐的維吉尼亞還活著,但衰弱得很快,現在她遭受著太多痛苦。」 [70]第二天,1月30日,[75] 經受了五年病痛折磨的維吉尼亞離開了人世。瑪麗·肖幫忙組織了葬禮,甚至出錢買了棺材。[76] 維吉尼亞的死訊在幾家報紙上刊登。2月1日,《紐約每日論壇》和《先驅報》發布了簡潔的訃告:「本周六,1月30日,25歲的維吉尼亞·伊麗莎因肺結核離世,其丈夫是埃德加·愛倫·坡。」[72] 維吉尼亞的葬禮於1847年2月2日舉行,[70] 到場的有納撒尼爾·帕克·威利斯,安·S·史蒂文斯和出版商喬治·蒲柏·莫里斯。 愛倫·坡堅決不看他離世的妻子的面容,說他更喜歡記得她活著的樣子。[77] 儘管現在被葬於西敏斯特大廳墓園,維吉尼亞起初被葬在瓦倫丁家族的一處墓地。愛倫·坡曾經租住在這個家族在福特漢姆的小屋。[76]
目前僅有一張維吉尼亞的肖像留存,是畫家照著她的遺體描繪的。[8] 在她離世幾小時後,愛倫·坡意識到自己還沒有一張維吉尼亞的畫像,就委人為她畫了一張水彩肖像。[70] 在畫中,她穿著「美麗的亞麻布衣服」,瑪麗·肖說自己曾為她穿過這樣的衣服。[77] 瑪麗·肖或許就是肖像的創作者,但這未成定論。[76] 畫中的維吉尼亞有著淡褐色的雙眼和微微的雙下巴。[70] 這幅畫後來被傳給了維吉尼亞的異母妹妹約瑟芬,她是尼爾森·坡的妻子。[77]
1875年,在她丈夫的屍體被重新安葬的同一年,維吉尼亞安息的墓地被摧毀,她的遺體幾乎被遺忘。一位早期愛倫·坡傳記作家威廉·吉爾收集了她的屍骨,並將它們存放在一個小盒子裡藏在床下。[78] 吉爾的故事在27年後經《波士頓先驅報》報道:據吉爾說,他在1883年參觀福特漢姆墓園時,正好看到司事丹尼斯·瓦倫丁剷出了維吉尼亞的屍骨,準備把它們丟掉。愛倫·坡本人死於1849年,因此吉爾帶著維吉尼亞的遺骨,在和巴爾的摩市的尼爾森·坡、約翰·普倫蒂斯·坡商量後,將裝有遺骨的盒子放置在了愛倫·坡左側的一個小銅棺材裡。[79] 最終,在1885年1月19日,維吉尼亞的遺骨和她的丈夫被安葬在了一起[80]——那一年是她丈夫的76周年誕辰,而他的紀念碑已建起將近10年。主持愛倫·坡葬禮、同時擔任他的屍骨挖掘與重葬工作的司儀,又一次出現在了這次儀式上,他見證了愛倫·坡和維吉尼亞及其母瑪麗亞·克萊姆同處一墓安息。[79]
對愛倫·坡的影響
[編輯]維吉尼亞的死亡對愛倫· 坡影響很大。她去世後,愛倫·坡在幾個月內深陷悲哀。一位朋友說,「妻子的離世讓悲傷將他席捲。她離去後,他似乎已不在乎自己能再多活一小時、一天、一星期或是一年。她就是他的全部。」 [81] 妻子離世後一年,他給朋友寫信,說在妻子患病期間,自己體會到了一個人所能遭受的最深重的不幸。他寫道:「從未有哪個男人像我一樣深愛自己的妻子。」[33] 在維吉尼亞最後掙扎求生的歲月中,曾戒酒多次的愛倫·坡重又開始酗酒。那段時間他飲酒的頻率和數量,在愛倫·坡生前及傳記作家們的筆下都仍是個爭議。[55] 愛倫·坡提到,妻子及自己的疾病都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情緒波動,而酒精是「對妻子的死亡」唯一的治癒。「作為一個男人,這是我能做的、也能對我有用的事情——在希望與絕望之間可怕的徘徊一刻也停不下來,我再也不能忍受,只能徹底迷失自己的理智。」[82]
愛倫·坡定期去維吉尼亞的墳前看望。正如他的朋友查理斯·昌西·伯爾所寫,「在他摯愛的妻子去世後,有很多次,我們在某個冬天的深夜找到他,看到他在雪地里凍得瑟瑟發抖,坐在妻子的墳墓旁邊。」[83] 在維吉尼亞去世後不久,愛倫·坡曾與幾位女性交往,其中包括麻薩諸塞州洛厄爾的南希·里奇蒙,羅德島普羅維登斯的莎拉·海倫·惠特曼,以及他的青梅竹馬、里奇蒙的莎拉·埃爾邁拉·羅伊斯特。儘管如此,弗朗西斯·薩金特·奧斯古德——愛倫·坡追求過的另外一個女人,相信「她(維吉尼亞)才是他唯一愛過的那個女人」。[84]
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涉及
[編輯]愛倫·坡的許多作品都帶有自傳性質,其中大部分作品被認為反映了維吉尼亞與肺結核的長期抗爭,以及她最後的死亡。人們討論最多的例子是《安娜貝爾·李》。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離開人世的年輕新娘和哀悼她的愛人,經常被認為是受了維吉尼亞的經歷的啟發,儘管愛倫·坡生命中的另一些女人,諸如弗朗西斯·薩金特·奧斯古德[85] 和莎拉·海倫·惠特曼[86] 也可能影響了其中的女性形象。一首相似的詩作《尤娜路姆》同樣被看作為悼念維吉尼亞而寫,[87] 他把詩中的主要人物麗諾爾描述為「所有早逝的生命中最可愛的一個!」[88] 在愛倫·坡去世後,倫敦《評論報》的喬治·吉爾菲蘭稱,愛倫·坡要為妻子的去世負責,「他寫了《安娜貝爾》和《烏鴉》,也許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她放進早就造好的棺材裡」。[89] 很多文學批評者未關注或不知情的是,事實上,《烏鴉》在維吉尼亞死前兩年就已寫好並發表。 維吉尼亞還出現在愛倫·坡的散文中。短篇故事《埃利奧諾拉》(1842)刻畫了一位準備和他表妹結婚的敘事主人公,他將與她和她的母親一同生活,其中或許也涉及到了維吉尼亞的病症。愛倫·坡寫這個故事時,他的妻子剛開始顯露出患病的徵兆。[90] 此後不久夫妻二人坐船搬到了紐約,在那裡愛倫·坡發表了《矩形箱子》。在這個故事中,一個男人乘船運送自己年輕妻子的屍體,哀悼著她的離去,似乎傳達了愛倫·坡對維吉尼亞將要到來的死亡的預感。當船艙開始破裂,丈夫寧死也不願與妻子的遺體分離。[91]短篇故事《麗姬亞》中,敘事主人公遭受著漫長又拖沓的死亡折磨,或許這也是從維吉尼亞處獲取了靈感。[92] 在妻子去世後,愛倫·坡修訂了他發表的第一篇故事《門澤哲斯坦》,去掉了敘事主人公說的一句話——「願我所愛的一切毀於這溫柔的病」,裡面的「病」指的正是肺結核。[70]
後世歌曲中的維吉尼亞
[編輯]挪威樂隊 Katzenjammer 在2008年的首張專輯《Le Pop》中,演唱了一首名為《維吉尼亞·克萊姆》的歌曲。這首歌使用了一段音樂鐘的旋律,歌詞中提到了維吉尼亞13歲的早婚(「當年他還是個孩子,我也是個孩子 / 多愁善感又肆無忌憚」) ,提到了她丈夫的涉嫌外遇(「讓另一個女人來辯解/ 她那些刺痛我的信件」) ,提到了她的猝然離世(「十二年光陰稍縱即逝/我們僅有的歲月安康」) 。樂隊還特別關注到,愛倫·坡在妻子去世後無法擺脫的思念("你繼承了我的病症的遺產 / 寫下所有故事與文字 / 將我魂牽夢縈 / 令我揮之不散") ,並在歌詞的最後一行化用了詩歌《烏鴉》(「我再也不會離你而去,永不分離")。
引用
[編輯]- ^ Thomas, Dwight & David K. Jackson. The Poe Log: A Documentary Life of 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Boston: G. K. Hall & Co., 1987: 52. ISBN 0-7838-1401-1
- ^ Quinn, 17
- ^ 3.0 3.1 3.2 3.3 Silverman 81
- ^ Quinn, 726
- ^ Meyers, 59
- ^ 6.0 6.1 Meyers, 60
- ^ Quinn, 256
- ^ 8.0 8.1 8.2 8.3 8.4 Sova, 52
- ^ Haas, Irvin. Historic Homes of American Authors. Washington, DC: The Preservation Press, 1991. ISBN 0-89133-180-8. p. 78
- ^ Quinn, 187–188
- ^ Silverman, 96
- ^ Sova, 67
- ^ Quinn, 218
- ^ Silverman, 323
- ^ Sova, 225
- ^ 16.0 16.1 Quinn, 219
- ^ Silverman, 104
- ^ 18.0 18.1 Meyers, 72
- ^ Silverman, 105
- ^ Meyers, 74
- ^ 21.0 21.1 Silverman, 107
- ^ 22.0 22.1 Meyers, 85
- ^ Quinn, 252
- ^ 24.0 24.1 24.2 Quinn, 254
- ^ Quinn,230
- ^ Hoffman, 26
- ^ Krutch, 52
- ^ Quinn, Arthur Hobson. Edgar Allan Poe: A Critical Biography. D. Appleton-Century Company. 1941: 219–224 [2018-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8).
- ^ 29.0 29.1 Hoffman, 27
- ^ Richard, Claude and Jean-Marie Bonnet, "Raising the Wind; or, French Editions of the Works of Edgar Allan Po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oe Newsletter, vol. I, No. 1, April 1968, p. 12.
- ^ Krutch, 54
- ^ Krutch, 25
- ^ 33.0 33.1 Sova, 53
- ^ Oberholtzer, 299
- ^ Phillips, 1184
- ^ Hoffman, 318
- ^ Phillips, 1183
- ^ Quinn, 497
- ^ Moss, 214
- ^ Silverman, 280
- ^ 41.0 41.1 Meyers, 190
- ^ 42.0 42.1 Silverman, 287
- ^ Moss, 212
- ^ 44.0 44.1 44.2 44.3 44.4 Meyers, 191
- ^ 45.0 45.1 Moss, 213
- ^ 46.0 46.1 46.2 Silverman, 290
- ^ Moss, 220
- ^ Silverman, 291
- ^ Moss, 215
- ^ 50.0 50.1 Silverman, 292
- ^ Meyers, 192
- ^ Moss, 213–214
- ^ Silverman, 179
- ^ Meyers, 208
- ^ 55.0 55.1 183
- ^ Quinn, 385
- ^ Oberholtzer, 287
- ^ Silverman, 219–220
- ^ Phillips, 1098
- ^ Silverman, 301
- ^ Meyers, 322
- ^ 62.0 62.1 62.2 62.3 62.4 Meyers, 203
- ^ 63.0 63.1 63.2 63.3 Silverman, 323
- ^ Krutch, 55–56
- ^ Silverman,82
- ^ Silverman, 182
- ^ 204
- ^ 68.0 68.1 68.2 Krutch, 56
- ^ Meyers, 92–93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Meyers, 206
- ^ Silverman,420
- ^ 72.0 72.1 72.2 72.3 Silverman,326
- ^ Sova,218
- ^ Quinn, 527
- ^ Krutch, 169
- ^ 76.0 76.1 76.2 Silverman,327
- ^ 77.0 77.1 77.2 Phillips, 1203
- ^ Meyers,263
- ^ 79.0 79.1 Miller, John C. "The Exhumations and Reburials of Edgar and Virginia Poe and Mrs. Clemm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5-28", from Poe Studies, vol. VII, no. 2, December 1974, p. 47
- ^ Phillips,1205
- ^ Meyers,207
- ^ Moss,233
- ^ Phillips, 1206
- ^ Krutch,57
- ^ Meyers,244
- ^ Sova,12
- ^ Meyers,211
- ^ Silverman,202
- ^ Campbell, Killis. "The Poe-Griswold Controversy", The Mind of Poe and Other Studies. New York: Russell & Russell, Inc., 1962: 79.
- ^ Sova,78
- ^ Silverman,228-229
- ^ Hoffman, 255–256
參考文獻
[編輯]- Hoffman, Daniel. Poe Poe Poe Poe Poe Poe Poe.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2. ISBN 0-8071-2321-8.
- Krutch, Joseph Wood. Edgar Allan Poe: A Study in Geniu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26.
- Moss, Sidney P. Poe's Literary Battles: The Critic in the Context of His Literary Milieu.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69.
- Meyers, Jeffrey. Edgar Allan Poe: His Life and Legacy. Cooper Square Press, 1992. ISBN 0-684-19370-1.
- Oberholtzer, Ellis Paxso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Philadelphia. Philadelphia: George W. Jacobs & Co., 1906. ISBN 1-932109-45-5.
- Phillips, Mary E. Edgar Allan Poe: The Man. Chicago: The John C. Winston Company, 1926.
- Quinn, Arthur Hobson. Edgar Allan Poe: A Critical Biograph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8018-5730-9
- Silverman, Kenneth. Edgar A. Poe: Mournful and Never-ending Remembrance.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1991. ISBN 0-06-092331-8.
- Sova, Dawn B. Edgar Allan Poe A to Z: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to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Checkmark Books, 2001. ISBN 978-0-8160-4161-9.
其他連結
[編輯]- Poe Family Tr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the Edgar Allan Poe Society online
- 在Find a Grave上的維吉尼亞·伊莉莎·克萊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