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奧斯特
弗朗茨·奧斯特 Franz Oster | |
---|---|
出生 | 普魯士王國萊茵省艾吉迪恩貝格鎮 | 1869年1月19日
逝世 | 1933年7月19日 中華民國青島市 | (64歲)
國籍 | 德國 |
職業 | 機械工程師、工廠主、飛行員 |
弗朗茨·奧斯特(德語:Franz Oster,1869年1月19日—1933年7月19日),德國機械工程師、工廠主、飛行員,早年為鉗工,其近半生在中國青島度過,曾在青島開辦機械廠、造船廠,1912年將飛機第一次引入青島。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1869年1月19日,弗朗茨·奧斯特出生於德國巴特洪內夫附近的奧斯特莊園(Osterhof)。其父約翰·奧斯特(Johann Oster)為農場主,與妻子瑪麗亞·安娜·萊文(Maria Anna Leven)育有17個孩子。弗朗茨·奧斯特從學校畢業後在一處機械製造學校做鉗工學徒,此後作為技工在維也納、法蘭克福、慕尼黑、蘇黎世、琉森、羅馬等地遊歷學習五年。之後加入德意志帝國海軍,在沃爾特號戰艦上服役(時任艦長為海因里希親王),1895年4月調至威廉王妃號防護巡洋艦並隨艦在東亞服役(時任艦長為亨寧·馮·霍爾岑多夫)。[1][2]
離開海軍後,奧斯特於1896年在香港的威廉·施密特(William Schmidt)公司任職。有說法稱,奧斯特在海軍服役期間曾得到海因里希親王賞識,1898年在香港,海因里希親王建議奧斯特到德國新占領的殖民地青島,稱「那裡需要你這樣的人」,並交給他一封寫給時任膠澳總督羅紳達的推薦信。後來奧斯特曾在上海瑞記洋行的棉紡廠任工長。在對青島進行考察後,奧斯特決定在青島創業。[1][2]
在中國經商
[編輯]1899年3月11日,奧斯特到達青島,經上海信義洋行(H. Mandl & Co.)介紹在商人威廉·布申多夫(Wilhelm Buschendorff)的地塊搭建起一處簡易鍛造車間,但因建築監管部門對其位置不滿意,於4月遷至原清軍驤武前營(「海灘營」)。同年7月,奧斯特在天主教聖言會的資助下(奧斯特是天主教徒)在棧橋後的原清軍水雷營西側建起新廠房,並在此組裝了青島的第一台蒸汽機。1900年6月17日,奧斯特與艾莉澤·貝格曼(Elise Bergmann)結婚,婚禮在海因里希親王飯店舉行,由傳教士和士謙主持。[1]
1901年夏,奧斯特在青島後海鄰近小港處購置地塊並建設工廠和別墅(具體位置在今四川路廣州路路口南側),其工廠有廠房三座,可容納蒸汽機、鍋爐設備、刨床、車床、剪床、衝壓機。同年8月,廠內增設一處設有5個熔爐的鑄鐵車間。建廠時該廠有260名中國職員,部分人在香港、上海即已跟隨奧斯特工作。1902年2月,奧斯特的工廠開始建造一艘蒸汽艇,長16米,寬3米,2.8米,同年夏季下水。奧斯特的工廠同時承接修船業務,並計劃建造一處小型船塢。1905年1月1日,該廠註冊資本300000馬克,有350餘名中國工人及部分德國職員。後來由於官辦青島造船廠的競爭壓力,奧斯特於1909年將其工廠設備賣給官辦造船廠,其中包括機器、工具、價值98233馬克的原料以及一份來自海參崴俄羅斯政府的價值265000馬克的破冰船訂單。而工廠、別墅所在地塊仍屬於奧斯特。1910年,奧斯特將其公司解散,於1911年隻身回到德國。[1][2]
飛行員
[編輯]回到德國後,奧斯特在柏林約翰尼斯塔爾機場由工程師埃德蒙·倫普勒開辦的飛行學校學習駕駛飛機,師從飛行員赫爾穆特·希爾特和布魯諾·雅布隆斯基,1911年2月第一次參與飛行,5月5日第一次獨自飛行,降落時損壞了螺旋槳和起落架。同年6月30日通過飛行考試,獲得德國飛行員協會的飛行員資格證。之後,奧斯特以15000馬克購買了一架倫普勒生產的鴿式單翼機,並將其拆解打包運回青島,期間在科倫坡飛行表演時因事故受傷。1912年7月22日,奧斯特回到青島,並在其工廠中將飛機組裝起來,時任膠澳總督麥維德等軍政界、商界要人曾視察其飛機並觀看飛機發動機發動。9月1日至10日,其飛機在跑馬場(今匯泉廣場)連續十天進行表演。在此期間,海因里希親王在青島短暫逗留,他寫給兄長威廉二世的信中曾提到奧斯特和青島的第一架飛機。1912至1913年之間,奧斯特為飛機加裝機身外殼,拆卸了多餘的壓艙物,並將原來的法國制60馬力安托瓦內特發動機換成了從德國購置的70馬力戴姆勒發動機。[1][2]
1913年7月9日,奧斯特終於在青島第一次正式駕機飛行,據《青島新報》報導,奧斯特將近凌晨4點從跑馬場上空起飛向海面飛行,先後達到離地490米、600米的高度,經伊爾蒂斯兵營轉向東北,又轉向觀象台方向到達小港上空,向南飛越屠宰場、發電廠、高地營、德華大學,從火車站上空沿太平路方向飛行併到達總督官邸上空,而後再次飛越伊爾蒂斯兵營,並轉向海面,在薛家島上空轉回,安全降落於跑馬場。奧斯特於7月11日、13日再次飛行,降落時由於海風與飛機降落方向相近,飛機有輕微損傷。8月28日再次飛行,並以2230米的高度飛越嶗山,飛行里程約130公里。[1]
據曾在膠濟鐵路警察任職的德國人卡爾·尼姆茨(Carl Nimz)1953年回憶,1913年,奧斯特提出從青島駕機沿膠濟鐵路飛往濟南,期間在濰縣的當地駐軍校場降落短暫停留,最終在濟南大槐樹附近北洋軍第五師的校場降落。奧斯特通過膠濟鐵路的德國警官聯繫中國地方政府,並曾與尼姆茨拜見濰縣的駐軍軍官。當年10月24日(《青島新報》記載早晨6點45分),奧斯特從青島起飛。尼姆茨在接到坊子站目擊奧斯特飛過的消息後立刻打電話通知山東都督府(《青島新報》記載8點15分經過坊子),包括山東都督靳雲鵬在內的濟南全城官員及大量民眾等待觀看奧斯特降落。奧斯特最終在濰縣附近迫降,因飛機受損無法繼續飛往濟南。尼姆茨回憶自己當時頓覺顏面盡失,之後還與奧斯特當面向濰縣駐軍軍官及山東都督致歉。後來,尼姆茨陪同時任大總統袁世凱之子袁克文從濟南到青島,護送袁克文之妹在青島結婚。袁克文、尼姆茨等人在青島時,奧斯特向他們展示了他的飛機,並試圖向袁克文推銷飛機,奧斯特在冗長的介紹(由尼姆茨翻譯)之後,突然駕機起飛,袁克文等受到驚嚇匆忙逃離現場,從此尼姆茨再未見過奧斯特。[1][2]
由於匯泉跑馬場作為機場使用場地過小,奧斯特曾於1914年4月1日在《青島新報》建議總督府在膠澳租借地內開闢新機場,位置在李村河下游、李村河水廠對面,李村與滄口之間一帶。但由於數月之後爆發青島戰役,奧斯特建議的新機場位置遠離德軍堡壘防線之外,不得不繼續使用跑馬場作為機場。後來1933年建成的滄口機場位置大致與奧斯特的建議相同。此外,奧斯特還曾設計一款不同於鴿式單翼機的飛機,但因一戰爆發並未著手製造。[1]
青島戰役及晚年
[編輯]1914年6月,兩名德軍飛行員,貢特·普呂紹和弗里德里希·穆勒科夫斯基(Friedrich Müllerkowski)乘火車到達青島,他們的兩架安裝100馬力梅賽德斯發動機的倫普勒鴿式飛機於7月海運至青島。普呂紹對於匯泉跑馬場作為機場的環境同樣不滿意,認為其三面環山場地太小,100馬力發動機也難以對付夏天潮濕的空氣和強勁的海風。7月末,普呂紹在青島首次飛行成功,但穆勒科夫斯基8月2日在跑馬場起飛時,飛機墜入附近的礁石完全損毀,穆勒科夫斯基重傷住院,普呂紹的飛機也在後來的一次降落中嚴重受損。[1]
普呂紹後來在其暢銷歐洲的著作中對民間飛行員奧斯特隻字未提,但在青島戰役日記中提到了奧斯特的幾次飛行。8月15日,日本對德國下最後通牒之後,青島僅有奧斯特的飛機尚可使用。普呂紹的日記提及:奧斯特於8月22日駕駛70馬力的舊鴿式飛機試飛,但起飛不久便墜地,飛機嚴重受損返廠維修;8月27日再次試飛但遭遇了22日的同樣狀況,飛機損毀無法維修,奧斯特未受傷,只得作為技術人員調入汽車部隊。而據傳教士和士謙的日記,奧斯特曾於10月13日再次起飛失敗。[1]
1914年11月6日(駐青島德軍投降前夕),普呂紹成功駕機逃離青島,而奧斯特戰後被日軍俘虜,押往熊本戰俘營,同年12月轉入大分戰俘營,後轉入習志野戰俘營[3],其在青島的工廠與別墅被日軍沒收。一戰結束後,奧斯特於1919年12月被釋放,1920年回到青島與妻兒團聚,並選擇繼續在青島作為工程師工作。奧斯特一家1920年後住在齊東路,1927年在信號山下的龍山路購地建房居住。[1]
1926年,當時駐青島的膠東鎮守使畢庶澄聘用奧斯特為兵工廠工程師兼技術顧問,每月薪俸600墨西哥銀元(實際有時只拿到100至300元甚至收不到錢),並要求奧斯特製造一架飛機。這架雙翼機由德國卡斯帕工廠設計,使用230馬力BMW發動機等德國設備,1927年4月開始製造,12月16日完成,12月25日由鐵路運往濟南。但由於奧斯特算錯機器重量導致飛機超重無法飛行。後來北伐軍逼近山東,這架飛機便從未被使用。[1]
1933年7月19日,奧斯特逝世於青島,其墓碑上刻有船錨和飛機螺旋槳的圖案。其妻子1937年10月11日逝世於青島,其子漢斯·奧斯特此後一直居住在龍山路直至1946年6月被遣返德國。[1][2]
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Wilhelm Matzat. Der erste Flieger von Tsingtau, Franz Oster (1869 – 1933) (PDF). tsingtau.info. 2009 [2022-10-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10-15).
- ^ 2.0 2.1 2.2 2.3 2.4 2.5 馬維立 文 金山 譯. 第一个在西镇开工厂的德国人. 青島市南區政協 (編). 《台西镇·一种日常化的青岛平民生活》.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0: 164–170. ISBN 978-7-80713-886-0.
- ^ Hans-Joachim Schmidt. Kurzbiographien "O". tsingtau.info. [2022-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