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排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體肛門與直腸的解剖構造

排便(英語:defecation),又稱排遺,俗稱拉屎大便等,是動物消化過程的最後一步,將體內的廢物固體液體的方式排出體外。排便的大致過程為:結腸壁的肌肉收縮(亦即蠕動)將糞便從消化道移動至直腸,使直腸內部壓力增加,直腸壁擴張,糞便進入肛管,進而產生便意。如果條件允許,大腦皮層即產生排便反射,將糞便經由肛門排出。

人類便英語Human feces的頻率因人而異,為每天數次至每週數次不等[1]。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可能也會從該途徑排出。

概要

[編輯]

生理學機制

[編輯]

食物殘渣在結腸內吸收大部分水分後,會暫存於末端的直腸。當糞便充滿直腸時,腸壁內感受器發出的衝動傳入腰骶部脊髓內的初級排便中樞,並進一步上傳至大腦皮層的高級排便中樞,產生便意。

如果環境許可,大腦皮層即發出衝動,產生排便反射,使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等發生一系列蠕動,同時肛門內、外括約肌鬆弛,膈肌和腹壁肌收縮,將糞便逐步排出;如果條件不允許,以上反射會受到抑制,直腸中的食物殘渣反向蠕動回到結腸,在那裡被進一步吸收水分,直到下一次橫結腸和降結腸的大規模蠕動運動為止。

自主控制和非自主控制

[編輯]

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的排便是非自主的,幼兒需要在如廁訓練過程中學習自主控制排便,以便在外界條件不允許排便保持肛門閉合。但是即便訓練完成,排便也可能失去控制,稱作失禁。失禁可以由神經損傷、既往手術、劇烈驚嚇、炎症性腸病等因素引起。

排便的自主控制主要通過收縮肛門外括約肌來實現。外括約肌容易疲勞,一般只能持續收縮約55秒,超過這一時間,糞便就會被不受控制地推出肛管。

排便順暢程度

[編輯]

能否規律排便,以及排便是否順暢,直接反映了人體消化道的功能和健康程度。排便的順暢程度與糞便形態密切相關,而糞便的形狀又與其停留在大腸內的時間有關。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將人類的糞便分為七類,用以衡量食物的消化程度。正常的糞便(第三、四型)呈金黃色,表面光滑,排便時容易伴隨直腸蠕動而通過肛門;便秘時的糞便(第一、二型)顏色暗淡,表面變得凹凸不平,甚至斷裂成硬球狀,排便時直腸蠕動緩慢,糞便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被推出直腸。

里急後重指的是感覺急需大便而又無法順利排出的現象,原因通常有二:一是腹瀉時持續排出糊狀或水狀糞便,即便排便完畢,腸道的劇烈蠕動仍然不能立即停止;二是糞便形態正常,但是肛門外括約肌出現疲勞,導致肛門過早將糞便夾斷,使得小段糞便殘留在肛管附近。

社會與文化

[編輯]

排便方式

[編輯]

排便的方式與地域文化密切相關。蹲廁(也稱蹲坑)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使用,包括非洲、亞洲和中東的大部分國家。馬桶則是源自西方世界的相對較新的發展。

露天排便

[編輯]

露天排便指的是不使用廁所等任何室內衛生設施而在戶外排便的行為,農田、灌木叢、森林、溝渠、街道、運河等等均可用於露天排便。

這種現象目前仍然存在於一些開發中國家(尤其是沒有衛生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區域),它會污染環境,並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

排便後清潔

[編輯]

排便後通常使用廁紙清潔肛門和臀部,也可先用水清潔肛門,再使用廁紙擦乾該部位,由此便催生出帶有肛門清潔功能的抽水馬桶

排便的避諱說法

[編輯]

人類社會中,排便時會上廁所,又稱「解手」、「出恭」、「如廁」。

  • 「出恭」一詞起源於明朝科舉試場,考生如果需要暫時離開試場如廁,須取「出恭入敬」牌,大便稱「大恭」,小便稱「小恭」,因此,從語源看,「出恭」本來並不專指大便,然而在語用習慣上,「出恭」卻只應用於指涉「大便」,並不指涉「小便」,如《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太公日子過得稱心,每日每夜出恭小解都是兒子照顧定了。」,文中把「出恭」和「小解」分述,足見兩詞各有分工。
  • 「解手」為「解溲」之義[2] ,一說起源於清朝初年的強迫性移民。當時的湖廣移民繩子綁著,被清朝軍隊押送到四川,途中若要大小便,必須先向看守說聲「解手」,解開繩子。後來「解手」演變為對大小便的俗稱[3],跟「如廁」一詞同樣並不專指排便。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he Basics of Constipation. WebMD. [2020-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8) (英語). 
  2. ^ 沈從文《會明》:『遇到半夜醒來出帳篷解溲。』。《宮女談往錄》「老太后低聲對我倆口諭,說要解溲。我倆當時一怔,在這荒郊野外,前後沒有村莊,怎麼伺候老太后呢?」宋元《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敘了些寒溫,魏生起身去解手。」 .
  3. ^ 趙琛《文昌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