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攻擊型潛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拿大皇家海軍溫莎號攻擊型潛艦

攻擊型潛艦攻擊潛艦(英語:attack submarine[1],也稱獵殺型潛艦hunter-killer submarine),是指專門設計用來攻擊和毀傷水面艦艇和其它潛艦的進攻型潛艦,通常用於搜索與殲滅戰術通過連續打擊高價值的主力艦航運貨船來達到區域拒止和擾亂敵方後勤戰略目標,此外還可以作為艦隊的一部分為友方水面艦艇和彈道飛彈潛艦提供水下預警和保護[2]。一些攻擊型潛艦還配備了巡弋飛彈,從而具有了打擊陸上目標的能力。在近年來,一些攻擊型潛艦還配有釋放潛水器無人水下載具的能力,可以為特種部隊實施滲透戰術提供條件。

各國叫法

[編輯]

在美國海軍艦船分類系統和等效的北約STANAG 1166分類系統中,核子動力攻擊潛艦被稱為「SSN」,N即指核子動力(nuclear)。[3]而使用柴電動力的前型獵艇潛艦被稱為「SSK」,K即指「潛艦獵殺者」(hunter-killer)。[4] [5]根據目前美國海軍的描述,攻擊潛艦的任務包括:[6]

  • 尋找和摧毀敵方潛艦和水面艦艇
  • 使用戰斧巡弋飛彈特種作戰部隊向岸上投射力量
  • 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ISR)任務
  • 支持戰鬥群作戰
  • 參與水雷戰

蘇聯俄羅斯海軍中,使用名稱「ПЛАТ俄語ПЛАТ」(魚雷核潛艦)和「МПЛАТРК 」(帶巡弋飛彈的多用途魚雷核潛艦),縮寫中的A指核子動力,T指魚雷[7]兩者合起來稱「多用途潛艦」(Многоцелевые лодки),等同於美國SSN的概念。[8]蘇聯和俄羅斯海軍中的「ДЭПЛ」(柴電潛艦)等同於美國SSK的概念。[9]

英國皇家海軍中,曾用「艦隊潛艦」(fleet submarine)指代攻擊型潛艦,現已改叫攻擊型潛艦。[10][11]

法國海軍中,稱呼核子動力攻擊潛艦為「Les Sous-marins Nucléaires d'Attaque」,縮寫SNA。[12]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攻擊潛艦包括核子動力和常規動力。此外有一艘32型潛艦使用常規動力,但因設計和用途不同被稱為「常規動力飛彈潛艦」。[13]

歷史

[編輯]

早期潛艦受限於當時科技,只可以做發射魚雷和佈置水雷,與偵察或運送特務與特種部隊等任務。不能作現代分類,可是機能接近現在攻擊型潛艦。

起源

[編輯]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將執行水面進攻作戰任務的潛艦稱為艦隊潛艦英語Fleet submarine。其具有高速、長航程和長續航力,可以伴隨海軍戰鬥艦隊行動。[14][15]

在1945年2月9日,英國皇家海軍一艘冒險者號潛艦英語HMS Venturer (P68)擊沉了德軍一艘U-864U艇。當時兩艇都在水下潛望狀態,這是至今唯一一起均在下潛狀態中的潛艦間的擊沉事件。[16][17]

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都獲得了德國先進的XXI級潛艦。美國海軍開始推進GUPPY計劃,旨在按照XXI級潛艦的設計對二戰潛艦進行現代化改造。[18]到1955年,美國海軍開始用「攻擊型潛艦」來指GUPPY計劃改造後的潛艦,以及新建的刺尾鯛級潛艦英語Tang-class submarine鏢鱸號潛艦英語USS Darter (SS-576)[19]

獵艇潛艦

[編輯]
梭魚級潛艦三號艇

同時期的蘇聯也獲得了德國先進的XXI級潛艦和其他U艇,並開始建造新型潛艦。1948年,美國海軍對自身反潛作戰的能力進行了評估,意識到了現有的獵艇潛艦(SSK)數量將難以應對蘇聯快速發展的潛艦艦隊。在當時,美國海軍共有200多艘潛艦。[20]

為了滿足反潛作戰的需求,美軍開始設計能大規模生產的小型潛艦。1951年,梭魚級潛艦投入使用,其水上排水量僅760噸,在艇首配備了先進的被動聲納,只有4個魚雷管。該級共建成3艘,使用艦艇分類符SSK-1~SSK-3。1951-53年間,又有7艘貓鯊級潛艦被改裝成獵艇潛艦,其被拆除了4個魚雷管以安裝聲納和電子設備,並拆除了兩個柴油發動機以降低噪音。[20][21]

蘇聯建造新潛艦花費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到1952年只入役了10艘。[22]之後蘇聯的潛艦產量開始激增。到1960年底,總共建造了320艘潛艦,其中215艘是613型潛艦,8艘為核子動力。[23][24]

核子動力時代開啟

[編輯]
蘇聯海軍627型鯨魚級攻擊型核潛艦
美國海軍長尾鯊級攻擊型核潛艦

1955年,全世界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艦美國鸚鵡螺號核子動力潛艦投入使用。1957年,蘇聯也推出了核子動力的627型鯨魚級潛艦。由於核潛艦可以無限期地在深水中高速航行,因此常規動力的SSK獵艇潛艦對它們毫無用處。隨著核潛艦的投入使用,美國海軍在1957-59年間將現有的SSK獵艇退役或者重新分配任務,開始使用核潛艦進行反潛作戰。

為了提升核潛艦反潛作戰的效能,美國海軍開始試驗「淚滴型」船體。新的船體設計在3艘白魚級和6艘鰹魚級核潛艦上首次得到應用。其中白魚級為美國建造的最後一級常規動力攻擊潛艦。[25][26] 1960年,湖白鮭號核潛艦英語USS_Tullibee_(SSN-597)投入使用,其採用了多項技術創新,包括遠程聲納、低航速但安靜的渦輪電力驅動和艇艏球型聲納基陣。儘管其技術上很成功,但是高建造成本和較低的整體性能最終使美國海軍放棄了後續計劃。美國海軍從此放棄了專門的SSK(SSKN)獵艇(核)潛艦的概念,轉而將其任務分配給「攻擊型核潛艦」SSN。1961年投入使用的長尾鯊級核子動力攻擊型潛艦,較之湖白鮭號,速度更快,下潛更深,攜帶兩倍的魚雷,採用類似的消音改進。[27][28]1963年,一艘長尾鯊級核潛艦失事,但其總體設計概念還在是美國海軍之後的攻擊型核潛艦的開發中得到了延續。

後續發展

[編輯]

1963年,英國入役了其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艦無畏號核潛艦英語HMS Dreadnought (S101)[29]

蘇聯第一艘完全「淚滴型」的攻擊型核潛艦671型於1967年入役。[23][30]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艘核子動力攻擊型潛艦長征1號於1974年入役。[31]

法國海軍首級攻擊型核潛艦為紅寶石級,首艇紅寶石號1983年入役。[32]

歷史上唯一一次攻擊型核潛艦與敵艦交戰並擊沉敵艦發生在馬島戰爭中。1982年5月2日,英國皇家海軍征服者號核潛艦英語HMS Conqueror (S48)用魚雷擊沉了阿根廷海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33]

截至2021年,巴西海軍有一艘攻擊型核潛艦Álvaro Alberto正在建造中,印度海軍已經完成了攻擊型核潛艦的前期設計(Project 75 Alpha),澳大利亞海軍也在美國和英國的協助下啟動了攻擊型核潛艦計劃。[34][35][36][37]

現代常規動力潛艦

[編輯]

雖然攻擊型核潛艦已經進入了核子動力時代,常規動力攻擊型潛艦仍占有一席之地。在冷戰中誕生的例子就有:英國奧伯龍級英語Oberon-class submarine,蘇聯的633型641型641B型基洛級

隨著AIP技術(絕氣推進系統)的出現,常規動力潛艦的能力也獲得了提升。例如212A級潛艦鮋魚級潛艦哥特蘭級潛艦。美國海軍還租借了哥特蘭級潛艦用於反潛訓練,其在2005年一次訓練時還「模擬擊沉」了隆納·雷根號航空母艦[38][39][40]

用戶國

[編輯]

現使用國

[編輯]

前使用國

[編輯]

奧匈帝國海軍拉脫維亞海軍芬蘭海軍泰國皇家海軍利比亞海軍阿爾巴尼亞海軍古巴革命海軍敘利亞阿拉伯海軍丹麥皇家海軍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海軍黑山海軍愛沙尼亞海軍保加利亞海軍烏克蘭海軍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馬煥棟; 蔡雋庭. 從中共遠海訓練探討核攻擊潛艦運用與未來發展 (PDF). 海軍學術雙月刊. 2021年2月, 第五十五卷 (第一期): 70 [中華民國一一○年二月一日] [2024-08-30]. doi:10.6237/NPJ.202102_55(1).00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6-11). 
  2. ^ Attack Submarine Info. US Navy. [August 17,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4). 
  3. ^ NATO glossary of abbreviations used in NATO documents and publications (AAP-11) (PDF). NATO. [1 February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1 February 2014). 
  4. ^ United States Navy. Inactive Classification Symbols. Naval Vessel Register.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8). 
  5. ^ FLEET SUBMARINE SSK CONVERSIONS TYPE I & II.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6. ^ Attack Submarines - SSN Last updated: 08 Oct 2021. US Navy.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7. ^ Gorshkov (1979),第55頁.
  8. ^ Первая многоцелевая атомная подлодка проекта "Ясень" принята в состав ВМФ России. 塔斯社. 2014-06-17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2). 
  9. ^ Она не дышит! Флот России ждет дизельные подлодки с анаэробным двигателем. 俄羅斯新聞社. 2018-08-23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10. ^ Submarines. Royal Navy. [19 Octo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30 October 2011). 
  11. ^ SUBMARINES Strength beneath the waves. royal navy.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3). 
  12. ^ Les Sous-marins Nucléaires d'Attaque (SNA). Ministère des Armées.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6). 
  13. ^ 李瓊. 海上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六十周年庆典. 吉林出版集團. 2011. ISBN 9787546318264. 
  14. ^ Friedman (1995),第99-104頁.
  15. ^ le Masson, p.143
  16. ^ Jones 1986,第197頁.
  17. ^ Preisler & Sewell 2013,第7, 16, 164-167, 183頁.
  18. ^ GUPPY and other diesel boat conversions page
  19. ^ Friedman (1994),第64頁.
  20. ^ 20.0 20.1 Friedman (1994),第75–85頁.
  21. ^ List of USN SSKs
  22. ^ Russian ships website in English, conventional submarines page.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2). 
  23. ^ 23.0 23.1 Russian ships website in English, nuclear submarines page. [2014-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24. ^ Gardiner & Chumbley (1995),第396–401頁.
  25. ^ Friedman (1994),第31–35, 242頁.
  26. ^ Gardiner & Chumbley (1995),第605–606頁.
  27. ^ Friedman (1994),第134–138頁.
  28. ^ Friedman (1994),第235, 243頁.
  29. ^ Gardiner & Chumbley (1995),第529頁.
  30. ^ Gardiner & Chumbley (1995),第403–406頁.
  31. ^ 深海蓝鲨—中国海军091,093型攻击核潜艇_网易新闻中心. 2009-08-03 [2021-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3 August 2009). 
  32. ^ (法語) Déconstruction : le SNA « Rubis » attendu début 2017 à Cherbourg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le marin.fr
  33. ^ Rossiter (2009),第305–18, 367–77頁.
  34. ^ O Prosub e o submarino nuclear brasileiro SN-BR. Poder Naval. 20 February 2018 [2022-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6) (葡萄牙語). 
  35. ^ Pubby, Manu. India’s Rs 1.2 lakh crore nuclear submarine project closer to realisation. The Economic Times. 2020-02-21 [202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36. ^ Gupta, Shishir. For Navy, 6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s take priority over 3rd aircraft carrier. The Hindustan Times. 2021-03-24 [2021-04-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31). 
  37. ^ Prime Minister; Minister for Defence;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Minister for Women. Australia to pursue Nuclear-powered Submarines through new Trilateral Enhanced Security Partnership. Prime Minister of Australia (新聞稿). 16 September 2021 [25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September 2021).  This article contains quotations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ce.
  38. ^ SSK Gotland Class (Type A19). Naval Technology.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6) (英國英語). 
  39. ^ Roblin, Sebastien. Sweden's Super Stealth Submarines Are So Lethal They 'Sank' a U.S. Aircraft Carrier.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16-11-13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6) (英語). 
  40. ^ How a Plucky Swedish Sub Took Out a US Carrier All on Its Own. Popular Mechanics. 2018-04-13 [2020-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6) (美國英語).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