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激勵理論,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勞勒和萊曼·波特在1968年《管理態度和成績》中提出的一種激勵理論。
- 一個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取決於「激勵」。
- 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對所需完成任務理解的深度,決定了實際的工作績效;也有觀點認為,技能、知識能力和個性特徵決定了工作績效。
- 工作績效是獎勵的前提,必須先完成組織的任務才能獲得精神或物質的獎勵。
- 外在獎勵,滿足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低層次的需求,包括薪水、地位、晉升、安全感等。
- 內在獎勵,滿足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較高層次的需求,包括對自我存在意義及能力的肯定等。
- 被激勵者認為獲得的報償是否公正,決定了獎懲措施的滿意度。
該理論所設想的良性循環:「激勵→努力→績效→獎勵→滿足」→努力→績效→獎勵→滿足→……
- 績效特別是非定量化的績效往往難於精確衡量,而薪水、地位、晉升等獎勵也包含多種因素的考慮,不完全取決於工作績效,二者並非直接必然的因果關係。
- 獎勵不能直接導致滿足,中間需要有被激勵者的主觀感受來溝通。
- 還有其他多種因素影響滿足:管理水平、員工心理期望、獎勵內容和制度、組織分工、設置目標導向的行動、考核的公正性、領導作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