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李璆 (褒信郡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璆(7世紀?—750年),唐朝宗室,唐高宗的孫子,許王李素節的兒子。

689年,李素節被武則天殺害後,子九子被殺,李琳、李瓘、李璆、李欽古年幼,長大後囚禁在雷州。705年,叔叔唐中宗復位,李璆回到京師。開元年間,李璆嗣澤王李上金)。後來外繼嗣王者都歸宗,乃以嗣江王李禕為信安王,嗣蜀王李䄖為廣漢王,嗣密王李徹為濮陽王,嗣曹王李臻為濟國公,嗣趙王李琚為中山王,武陽王李繼宗為澧國公。李璆為郢國公、宗王卿同正員,特封褒信郡王張九齡撰《龍池頌》,刻石在興慶宮,宗室子弟以為不能稱盛德,玄宗再命李璆為頌,建花萼樓北衛《龍池皇德頌》。李璆為宗正卿光祿卿殿中監天寶初年,第二次拜宗正卿,加金紫光祿大夫。李璆友愛聰敏,聞善若驚,宗室子弟中有一處長處,都加以薦舉,所以宗室在禁中三省任職的,多是李璆所舉。

天寶九載(750年)卒,贈江陵大都督。三子:李謙為郢國公、梓州刺史,李巽汝南郡公。其兄嗣許王李瓘死後,二子李解、李需年幼,十一載(752年),以李璆子李益嗣許王。天寶十四載(755年),李解娶楊銛女,襲許王。

幼女嫁光祿卿、鴻臚少卿襲琅琊郡公王諒。

傳記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