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李福恩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福恩
個人資料
羅馬拼音Lee Fu-An
所屬國家隊 中華臺北
出生 (1964-04-06) 1964年4月6日60歲)
 中華民國臺灣)雲林縣口湖鄉梧南村
居住地 中華民國臺灣
教育程度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輔仁大學
母校國立體育學院
輔仁大學
職業國立高雄大學副教授
活躍年代1979年-
身高1.84公尺(6英尺12英寸)
體重77.5公斤(171英磅)
運動
國家/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運動田徑
項目混合運動
退役1993年5月
  • 鐵餅(2公斤):38.06公尺 (1988年)
  • 標槍(800公克)(old):54.96公尺 (1984年)
  • 標槍(800公克):52.82公尺 (1988年)
  • 鉛球(7.26公斤):13.49公尺 (1983年)
  • 撐竿跳高:5.30公尺 (1990年 中華民國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紀錄
  • 跳高:2.15公尺 (1984年)
  • 跳遠:7.86公尺 (1984年)
  • 100公尺:10.98秒(W:-0.7) (1984年)
  • 400公尺:48.44秒 (1990年)
  • 1500公尺:4分40.04秒 (1983年)
  • 110公尺跨欄(106.7公分):14.96秒 (1988年)
  • 十項混合運動(1984 Tables):7739 (1988年)
成績與頭銜
區域性決賽
  • 1983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1985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十項混合運動第二名
  • 1987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十項混合運動第三名
  • 1989年亞洲田徑錦標賽: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1990年亞洲運動會:十項混合運動第五名
  • 1993年東亞運動會: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三名
全國性決賽
  • 中華民國69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撐竿跳高第一名
  • 中華民國69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跳高第一名
  • 中華民國70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二名
  • 中華民國72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中華民國75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大男甲組:田徑4×100公尺接力第四名
  • 中華民國75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大男甲組:田徑4×400公尺接力第一名
  • 中華民國76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中華民國77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中華民國78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 中華民國79年臺灣區運動會男子組: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一名
奧運會決賽
  • 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19名
  • 198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十項混合運動第25名
獎牌記錄
代表  中華臺北
男子田徑
亞洲田徑錦標賽
金牌 - 第一名 1983年科威特科威特市 十項混合運動
銀牌 - 第二名 1985年印尼雅加達 十項混合運動
銅牌 - 第三名 1987年新加坡 十項混合運動
金牌 - 第一名 1989年印度新德里 十項混合運動
東亞運動會
銅牌 - 第三名 1993年中國上海市 十項混合運動
最近更新於:2016年9月10日

李福恩(1964年4月6日),雲林縣人,臺灣男子田徑運動員,身高184公分,輔仁大學畢業。曾於1983年、1989年兩度獲得亞洲田徑錦標賽十項混合運動金牌,獲選「73年中華民國青年獎章」、「1990年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運動生涯

[編輯]

李福恩原本主攻跳高,在國中3年級時,就已跳過1公尺96,被選入左營訓練中心優秀青少年田徑訓練營培訓。1980年5月,在台灣區中學運動會中,李福恩跳過2公尺08,創下亞洲高中學生跳高最佳紀錄。

由於身材高、彈跳性佳,又有很好的速度和爆發力,因此開始朝十項全能運動發展。1981年的台灣區運動會,他首次參加十項全能運動比賽,就以總分6920分,直逼名將古金水的7067分而獲得銀牌,也開始了兩人長達10多年的瑜亮之爭。

1983年11月10日,他贏得亞洲田徑賽十項全能運動金牌,也是他的第一面國際比賽金牌。1989年11月18日,他再度贏得亞洲田徑賽十項全能運動金牌[1]

1990年9月29日的第十一屆亞運會十項全能運動比賽中[2],李福恩在前7項比賽以5778分居領先地位,卻在第8項最拿手的撐竿跳高比賽時,3次未過起跳高度4公尺70,最後僅以9項成績7036分排在第5名,痛失亞運金牌[1]

相隔一個月後的10月29日,他在高雄舉行的「七十九年台灣區運動會」中,以5公尺30締造撐竿跳高全國紀錄。由此可見其撐竿跳高實力,早已遠遠超過亞運會時所選定的起跳高度,未獲金牌著實可惜。

卸下運動員身分後,轉入教職,曾於國立中央大學任教,後任職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所)[3][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痛失金牌的十項鐵人 - 李福恩 (Lee Fu An)》,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網站[永久失效連結]
  2. ^ 《亞運四十年風雲錄》,時報運動畫刊,第108頁
  3.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25003932-26040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李福恩談古金水 不捨還是不捨 - 中時電子報
  4. ^ http://kh.yldoc.nfu.edu.tw/cap_kh/culture_e.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雲林縣口湖鄉‧文化與產業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