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英文维基 | 中文维基 | 日文维基 | 草榴社区

波蘭流亡政府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波蘭流亡政府
Rząd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na uchodźstwie
1939年—1990年
國歌:Mazurek Dąbrowskiego
波蘭沒有滅亡
地位流亡政府
首都華沙(名義上)
巴黎 (1939年-1940年)
昂熱 (1940年)
倫敦 (1940年-1990年)
常用語言波蘭語
政府共和國
總統 
總理 
歷史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
• 波蘭四月憲法制定
1935年
1939年9月17日
• 波蘭共產政權結束
1990年12月22日
前身
繼承
波蘭第二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流亡政府波蘭語Rząd Rzeczypospolitej Polskiej na uchodźstwie,1939年-199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德國蘇聯佔領後的流亡政府,常駐倫敦,領導境外波蘭人的抗戰活動。

二戰時波蘭流亡政府的戰績

[編輯]
波蘭流亡政府為在卡西諾陣亡的官兵建成的戰爭墳墓

當波蘭政府流亡後,波蘭軍隊逃到羅馬尼亞。波蘭流亡政府將逃到羅馬尼亞的軍隊和用不同方法到英國的波蘭軍人集結起來作戰,並以同盟國成員參加二戰。如在義大利攻防戰中參戰,並在卡西諾戰役中佔領德軍防守的修道院。同時參加了諾曼地登陸戰。

  • 波蘭戰役後,波蘭全境失守。逃出波蘭的波蘭流亡政府和部分效忠於其的正規軍隊前往倫敦,留在波蘭的正規軍則遭德、蘇占領軍解散、流放及殺害。抵達倫敦的波蘭正規軍在英國扶植下重建,實際有作戰力的,有隸屬於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波蘭中隊(參與了不列顛空戰),波蘭第1軍之第1獨立傘兵旅(在華沙起義的同時被英軍投往荷蘭參與市場花園行動)。
  • 1942年在前波蘭國境的波蘭士兵組織波蘭地下國,秘密成立民兵組織波蘭家鄉軍,由波蘭流亡政府提供英式武器裝備,受其指揮以游擊對抗前波蘭國境上的德軍。
  • 同期波蘭工人黨成立,波蘭也有多支抵抗力量從蘇聯獲得武器裝備,在波蘭境內游擊和在蘇聯戰場上跟隨蘇軍打擊德軍。1944年這些抵抗力量聯合,統一受波蘭工人黨領導,整合為波蘭人民軍,其中實際有作戰能力的,跟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與波蘭毗鄰的白俄羅斯與德軍正面作戰。

1943年華沙猶太區起義,以上三支軍事力量尚實力不足未予支援。但因波蘭流亡政府及波蘭地下國,與當初跟納粹德國聯手滅波蘭的蘇聯關係緊張,蘇聯扶持波蘭工人黨建立的波蘭人民軍傀儡軍隊不受波蘭流亡政府指揮;而隸屬於英軍的「波蘭流亡軍」實際也不受流亡政府指揮;流亡政府能調動的只有「波蘭家鄉軍」民兵。

1944年,波蘭流亡政府首腦塔德烏什·博爾-科莫羅夫斯基秘密從倫敦回到華沙,波蘭地下國在得知蘇軍坦克部隊已抵達華沙東部,搶先獨自發動華沙起義,命令波蘭家鄉軍試圖趕在蘇聯擊敗德國占領軍占領華沙前解放華沙。希特勒指派精銳「戈林師」前往華沙鎮壓;流亡政府希望英國能調出當時已成軍的「波蘭第1獨立傘兵旅」空降華沙支援,但英軍當時正在籌備「市場花園行動」,將波蘭第1獨立傘兵旅調往荷蘭。華沙起義遭德軍殘酷鎮壓;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及所轄波蘭人民軍在自身遭德軍攻擊下,派出空軍以空襲和空投蘇式武器,及炮兵隔河遠程炮擊方式,有限支援了華沙起義。最後10月2日「波蘭家鄉軍」向德軍投降,秘密從倫敦返回的波蘭流亡政府首腦塔德烏什·博爾-科莫羅夫斯基被俘。

1945年1月17日,蘇軍占領華沙。戰後,蘇聯扶植以波蘭工人黨為首的政府,為波蘭人民共和國。波蘭家鄉軍於1月19日解散,波蘭流亡政府終無法重回波蘭。

雖然二戰結束後該政府未被廣泛承認且對波蘭本土並無實際行政能力,該政府仍持續運作直至波蘭統一工人黨政權結束(1990年)。這一年,波蘭第三共和國成立,在萊赫·華勒沙當選波蘭總統後,波蘭流亡政府最後一任總統雷沙爾德·卡丘羅夫斯基親返華沙,將波蘭共和國全部法統象徵(國璽、總統印信、總統綬帶、總統旗幟、1935年憲法之正本)交給了新政府。1992年波蘭新政府宣布承認流亡政府所頒發的所有勳章。

領導人列表

[編輯]

國家元首

[編輯]
  1. 瓦迪斯瓦夫·拉奇凱維奇
  2. 奧古斯特·扎列斯基
  3. 斯坦尼斯瓦夫·奧斯特洛夫斯基
  4. 愛德華·伯納德·拉琴斯基
  5. 卡齊米日·薩巴特
  6. 雷沙爾德·卡丘羅夫斯基

政府首腦

[編輯]
  1. 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2. 斯坦尼斯瓦夫·米科瓦伊奇克
  3. 托馬什·阿西謝夫斯基英語Tomasz Arciszewski
  4. 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
  5. 塔德烏什·托馬謝夫斯基英語Tadeusz Tomaszewski (Prime Minister)
  6. 羅曼·奧傑任斯基英語Roman Odzierzyński
  7. 耶日·赫里涅夫斯基英語Jerzy Hryniewski
  8. 斯坦尼斯瓦夫·馬茨凱維奇英語Stanisław Mackiewicz
  9. 胡貢·漢克英語Hugon Hanke
  10. 安東尼·帕榮克英語Antoni Pająk
  11. 亞歷山大·扎維沙英語Aleksander Zawisza
  12. 齊格蒙特·穆赫涅夫斯基英語Zygmunt Muchniewski
  13. 阿佛烈·烏爾班斯基英語Alfred Urbański
  14. 卡齊米日·薩巴特
  15. 愛德華·什切帕尼克英語Edward Szczepanik

外部連結

[編輯]